绿林网

《沦陷新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沦陷新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沦陷新世界》是一本由吕默默 / 李维北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沦陷新世界》读后感(一):《沦陷新世界》——择一城,“试炼”

我们惯于将城市称为“钢铁水泥森林”,却忘了,它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堆出的沙堡。 我们每一点奋力挣扎生存的气息和想法,都是它的养料。 所以,它既坚固也脆弱,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单凭每一个独立个体却也对它无可奈何。可是,即便城市里再行色匆匆的人,都曾给城市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如果,想继续从城市里获得,就要有在一个新生世界里重塑一切般的觉悟,想象自己要如何把一座城市从沦亡的边界拯救回来,而不仅仅是痴迷于想毁掉整座城市后再想这个问题。 那么,想建一座什么样的城呢?这座城的“城市精神”只要能被城中人自己努力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吗?真的感到幸福,要不要让更多的人进入这座城?进入这座城的外来人,如果说出了“不得了”的“真相”,是该继续“排除异类”相信自己的幸福感,还是该就此产生怀疑?是该怀疑自己无法“设定”一座完美的城,还是开始觉得世上就没有完美的城?

那么,择一城,进行自我试炼如何?看一看,究竟是自我的欲望和观念出了问题,才使得设定不够完美,还是什么人在这些“精神板结”的城里都会感到不适? 就像不断地穿越,或是给自己找机会“重启人生”,许安每次都只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出现,想在每一座自己栖身的城中,寻找一点在规则范围内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可每次都会遭受命运莫名其妙地戏弄,然后开始遇见亦正亦邪的李安琦,偶尔出现的彭坦、谭蓉和叶静……而反思过后,只会发现,无论自己所在的城市注定沦陷在人们的欲望中,还是将沦亡在技术引发的蝴蝶效应里,他都逃不过自己对自己的拷问——毕竟,试炼只是他探寻自己的行动的一部分,而当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和他一样的想法时,当那些行动力、意志力、智商、手段、获取资源的能力都远高于他的人都想探寻自己的能力和想法的“边缘”时,一座城市,能禁得住多少这一类的冲击? 因谎言产生的复仇计划,被证明是另一个谎言,为的是用能检测谎言的病菌杀死一切说谎的人;AI再精密的计算,算不到人类的头脑可能有多冷静,而身体却会多么“诚实”地走向癫狂;有的人会自己演双簧,骗他人蛰伏在黑暗中;有的人会把其他可能知道自己秘密的人的人生道路前后都细心地“系上死扣”,让对方“在一次实验中”静悄悄地沦亡,而自己,可以在下一次飞翔…… 对现在所处的城市不满意?对自己很失望? 择一城,开始一次试炼吧。 也许从没有最完美,优胜,但可以期待能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遇上自己愿意长久居留的城市。那人,那城,也许从不在未来,而就是自己,现在。

《沦陷新世界》读后感(二):未来之城离我们还有多遥远

《沦陷新世界》是我看的第二部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我看了不少,科幻小说有点惭愧,看的并不多,但是这部小说为我打开了科幻新世界。

《沦陷新世界》这部小说中有10部关于城市的未来短篇小说,以对未来科技高速发展的前景展望,讲述一个个城市之间的故事。虽然每个短篇中的主人公名字都是一样的,但是令人感觉毫无违和感,总是可以轻松的带入角色之中。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谎言之城》,一座不能说谎的未来城市,人与人之间只有诚实没有谎言,任何谎言都会引发体内的一种病毒,一旦说谎就会全身血管爆裂而死。这样的城市在未来真的会出现吗?也许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切关于对未来的想象,都有可能发生。科学家们会在想象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一系列的展望,努力将想象中的未来慢慢实现。谁也不能预料到未来会发生些什么,也无法预知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但是至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科幻小说来满足对未来的好奇,通过科幻小说来预测未来。

未来城市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它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与不同的城市居民,也有可能会像《谎言之城》中那样,制造可以通往其他星球的飞船,带着一部分人去另一个星球探索。也有可能未来的城市会被我们慢慢毁掉,就像贪婪的人想要将所有城市归于自己,不断的制造假象,令城市与城市之间战乱不断。

那我们的未来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人类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时代的降临呢?《AI之城》一个机器人与人类并存的城市,两个机器人与人并存的身体,一切的灾难都来自一个机器人为了能长久的生存下去而制造出的重重危机,这种危机是否会在未来之城出现呢?

科幻小说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科技发展下的先进产物,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我们不能预知未来的情况下,科幻小说无疑是帮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的好与坏现在无法判断,却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心理防备。当未来世界出现诸多战乱与离奇的事,至少我们曾经幻想出了它的雏形,在解决时也就不会像书中那样发生暴乱。

这部小说让我们将未来城市看得更加清晰,不只是来自地底的城市、模拟的城市以及人工智能控制的城市等多种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城市,还有我们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所有的秘密都将在这本书中为你揭晓。

《沦陷新世界》读后感(三):无限的可能,轮回的文明

地球诞生以来已经过了46亿年,但人类的文明不算上之前茹毛饮血的岁月却只有区区几千年。这是真实嘛?还是真实被掩埋在了沙土之下,或是被蓄意销毁不为人知?人类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呢,是飞向太空还是穿向虚空,亦或是被它种所取代,再度被沙土掩埋?生命是两段无限长的黑暗之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闪光,人类的文明亦如是。从何往,去何方?一切都来自虚无,并终将坠入虚无。《沦陷新世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解答,十座光怪陆离的城邦虽然提供地皆是发散的可能性,但读完却有种人类的命运最终可能真的会收敛于其中之感。

本作的十个故事主人公和重要角色的姓名几乎都一模一样,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最后一篇《记忆之城》的收束服务。但仍然可以推测,作者是希望用这些相同的名字来隐喻人类的轮回。这其中蕴含着一股无法摆脱的宿命论之感,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人类的有限理性已经决定了人类根本不可能战胜欲望,克服自己的弱点,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相同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人类的命运也会一次又一次地收敛在毁灭。

作者对于AI的命题非常关注,《机械之城》、.《AI之城》、《记忆之城》都以AI作为核心。何为机器何为人?若说构成的物质不同,那缩小到微观的层面,无机物,有机物最终都源于相同的基本粒子。若说是自由意志,那当机器学会了思考,人类的运算速度反而处在劣势。更何况,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会愈发模糊,正如《AI之城》和《机械之城》中拥有人脑的机械和拥有机器中枢的人类,那艘不断替换零件的大船势必在不远地将来再度叩问人类,我们的存在真有这么确定嘛?可以看出,作者对于AI持着相对积极的态度。机器可以永不疲倦的,带着人类的文明的火种走下去。将早已灭绝的文明的余晖洒遍星河,让那一点残留的火花再度死灰复燃。这个宇宙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却极度自私的物种,未来有能力宣扬这一点的怕是只有机器了吧?有一种《艾比斯之梦》的既视感。

作者也对于末世主题非常热衷,《机械之城》中被机器人主宰的荒凉未来,一个机器人一对人类兄妹漫步其中,挣扎求生的画面居然有一种《爱死亡机器人》第二集的感觉,满满的对于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嘲讽。《记忆之城》则充满了对于往昔人类文明的追忆,机器人踩在过去无数文明的废墟之上,感受到的是永无止境地循环和宏大的命运轨迹。

意识上传和模拟在本作中也玩出了不少新花样。模拟之城》带来了一个万事万物都能精确模拟的世界,最后的嵌套展开理应非常俗套,《异次元骇客》等电影玩了无数次。但本作加上了“bug”和监视者的还有未完成的黑暗布景等元素,让整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质感。此外,模拟就可以实现时光倒流看到过去的一切真实,这一点我也很中意。《云端之城》从完全相反的视角切入,人类在数重梦境中渐渐沉睡消亡,机器人则在浩渺太空中寻找播种的机会。这两篇合在一起有种《看海的人》名篇的感觉。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荒诞感。除了前面提到的人与机器人模糊的界限。《预言之城中人类想要打破灭绝的宿命却反过来被自己预测的命运所摆布。《谎言之城》说谎就会死,城市却脱胎换骨宛若新生。《暗光之城》有种玩RPG游戏的感觉(像是小游戏魔塔),最大的困境永远来自于自己人。《黑白之城》泾渭分明,欣欣向荣的城市居然是一群罪犯去除记忆后的幻想。这些城市的发展有如荒唐的小品,让我们再度意识到了人类的局限性。

整体来说,本作完成度是惊人的,对比国内同类作品没有落于下风。张冉的城邦系列同样使用后末世未来彼此封闭的自由城邦的概念来完成一系列的故事,冉爷作为我最喜欢的国产科幻作家,其重要作品《起风之城》在我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不得不承认《沦陷新世界》的部分篇目水准挺高,有可以接近的实力,期待作者继续努力,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叙事能力上,看得出来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最终呈现效果还可以更好一些。

《沦陷新世界》读后感(四):城之殇

最近托了生病吃药的福,终于是偷了几日闲工夫,不用照顾孩子,能晚上回家和老公坐下来好好歇歇了。于是提议把之前下好的电影看一看。而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则是过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流浪地球》电影海报

于我个人,其实并不感冒科幻题材的作品。因着去电影院看过两次《星球大战》,皆是一头雾水,总觉得自己脑子未开化,看不懂这些量子力学,什么学的高深内容。然而《流浪地球》让我狠狠的真香了一次。科技进步带来的高速化发展都市,天灾,等等未来不可预见的或是机械或是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冲击,人类在举步维艰的艰苦环境中挣扎求生——那种意志,让人动容,让人落泪。

《沦陷新世界》

所以自此以后我开始慢慢接触一些科幻作品。很庆幸的是,我看了《AI迷航》系列,感觉颇好,于是又在网上苦苦寻找,想着短篇的小说更容易读懂,所以就有了与《沦陷新世界》的偶遇。 ——关于作者 这是我第一次看两位作者合写一本书,不过——其感觉有些类似“九州”系列。他们共用一个世界观,写自己想写的故事。短篇中的主角们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间相互切换,想必也是两位作者习惯不同而导致的。 我一向以为要写科幻小说非有极强的科学知识理论不可。事实上第一位作者吕默默确实是有着功底的,他是一位微生物学博士,而另一位作者李维北也是各大杂志的常客。在作者吕默默的作序中,提到了对“城”的想象,所以才有了每个短篇“XX之城”的标题,与我这种强迫症,这样的标题实在是过于舒适了。 ——“城” 叫它城市也好,城池也罢,“城”字即为一个人类居住群落的单位,隶属于国家,省之下。但是如果“城”成了未来的最大单位呢?没了国家,没了省,单单是“城”,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作者们将他们的答案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沉于地底的暗光之城,飞翔于空的飞翔之城,伫立于云端的云端之城,被病毒围绕的谎言之城,由AI掌控的AI之城,在基地中投影意识的模拟之城……每一个城都有了自己不同的发展轨迹。它们就像是平行世界里同一批人所经历的不同境遇,支离破碎,最后由记忆之城串联,似是短篇,却又能用长篇的眼光来看待。 ——模拟之城 这是本书中最长的短篇,也是个人觉得最精彩的一篇。主人公许安受到大学同学彭坦的邀请,参与“模拟之城”的项目的研发,在经历一系列调试后终于迎来了测试。而测试则十分顺利,自此,“模拟之城”项目正式浮出水面,迎来各国首脑,甚至一些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所谓“模拟之城”,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各个城市国家利用技术影射,作成微缩的城池,而后将参与人员的意识影射其中,并观察映射后“模拟之城”中的意识体的生活。这项技术应用后,给人类的科技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现实世界的人们只需记录模拟之城中的研究成果并应用到现实,即可实现诸多创举。而一切不同的契机则来自于彭坦和叶静的死——许安开始怀疑,是否自己也是投影的意识之一?最终他——

《盗梦空间》人物海报

这篇短篇通读后,我立刻就想起了当年以“高智商烧脑”著称的电影《盗梦空间》,只不过这是科幻版的。而盗梦空间结局那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则是耐人寻味的点睛之笔。就如“模拟之城”最后许安最后注射进自己手臂的那管试剂一般。本篇也是书中故事最完整的一篇,算是除了“记忆之城”以外的另一点睛之作。 ——结局之后 每篇“城”的结局都不尽相同——这或许也体现了两位作者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其中多数为开放式结局。开放式结局,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思路,而之后故事的走向,则成了“一千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随意做主角色的生死,随意想象科技发展到极致的人类,乃至地球的陌路,也可以捏一对CP,让他们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末世爱情,这也是我喜欢《沦陷新世界》这部短篇集的另一个原因。 开放式的结局打破了固定结局的局限,能让更多的读者发表讨论,各抒己见,若这题材是科幻,则更加相得益彰,每个爱好科幻的读者可以在短篇结尾的基础上相互探讨自己对科技、对“城”未来的想象,是一个能够促进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互动的结尾方式。 ——科幻之路 当今的社会,科幻虽然依然为小众题材,但并不能湮灭科幻类型日益成熟的趋势。无数的作者前赴后继的踏上科幻小说的创作之路,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丰富着中国科幻的世界。 《沦陷新世界》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想象。或许其中有些不足,却无法掩盖作者的奇思妙想。相信在众多作者的努力下,中国科幻一定能够崛起,立足于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