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的读后感大全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是一本由[清] 纳兰性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一):凄美最是纳兰词

拆开包裹看到《纳兰词》的一刻,没曾想竟然是厚厚一本。了解纳兰容若其实时间不久,最初是偶然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心想“除李清照外,还有这等女词人”(尴尬,看着纳兰姓氏、容若之字,真以为是个凄美的女词人)。后来在“度娘”里寻觅纳兰身影,才发现是个大老爷们,而且是个能文能武的大老爷们,不禁刮目相看,忍不住又读了些纳兰作品。

这厚厚的一本《纳兰词》,将近350首诗词,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符号还是“凄美”。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妥妥帖帖的皇亲国戚,是康熙爷的御前侍卫,这简历,应该是个五大三粗的英雄汉,完全看不出他是个柔肠似水的情种。原来,他与原配卢氏成婚,而就在他们即将迎来“小容若”的那一刻,卢氏难产阖然辞世了,让他的爱情永远地结束在最凄美的那一刻。不仅让我想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如此不过了。也就在这之后,纳兰心中的爱潮如洪水般泛滥了、壮阔了,或睹物、或饮酒、或夜深,挥之不去的是卢氏,写之不尽的是卢氏,念之不绝的还是卢氏,一部《饮水词》,让“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从此,他“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记前身,泪偷零”,那绵绵无绝期的恨、那戛然而止的爱,让他魂飞萦绕,也让他那颗“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心,停止跳动在30岁的多情年华。他真真是个让武功耽误了的词人。卢氏是凄美的,纳兰也是凄美的。

纳兰的才情,是可以让你抱着这本《纳兰词》,认尽古往今来的词曲牌名。他用最美好珍贵的时光,柔情练句结成字字如泪的歌曲。读罢,你可以回答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读罢,你恨透了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读罢,你理解了司马光的“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读罢,你相信了张先的“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只可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纳兰说:“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是的,此词只应天上有,于是,在他绕指柔情练到登峰造极的那一霎,他去报到了,留下了凄美得让人凝噎的文字,独赚后人之眼泪。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倘若你也这本《纳兰词》,品着他的文字,再潜入那唯美的插画插图中,那时候,你才知道“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闽·蝶岛风叩读有感

凄美最是纳兰词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二):纳兰心事有谁知?

男不读纳兰性德,女不读仓央嘉措。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两位世间少有的文人,在华夏文化中又留下了浓墨重彩得一笔,他们因为诗词被广大读者所熟知。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也叫作纳兰容若。这个悲情既有才气的男子,用自己的诗词讲述了什么叫做“痴情”,也就是为什么有“男不读纳兰性德”的说法。他是“英年早逝”的代表,他是“痴情男子”的榜样,生于当时的贵族家庭,然而自己不“子承父业”,而是找到自己所好,用诗词描写一生。记得《百家讲坛》中,由杨雨教授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备受我的喜爱,因为这个节目,让我更加肯定的要探究这位风流倜傥、才气逼人的词人的背后的一生,要想做到这些,当然要从他的生平和它的词说起。

纳兰性德的一生及其短暂,可能是“天妒英才”,但是这一切都不得而知。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当然这也与他的出生环境有关,他的家境显赫,祖父与皇家沾亲带故,父亲又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纳兰明珠,而纳兰性德由于天资聪颖,康熙皇帝有非常的惜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可以看出纳兰及其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当时的纳兰性德可能还是希望为祖国建功立业,诗词作为他的一种兴趣。

后来自己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他们琴瑟和鸣,生活的非常如意,然而,上天给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3年后,卢氏因为难产而死,悲恸的那兰写下了那个无人可以超越的悼妻名作《饮水词》。《饮水词》中收录的大部分是悼念亡妻卢氏的词作,感情真挚,令人动容。当时人们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饮水词》的影响力多么大。可能那时的他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己的诗词中。他的词作让人为之动容,而且在当时就有极高的知名度,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纳兰去欣赏这优美的《纳兰词》吧。

提到《纳兰词》,不得不提这首经典的《拟古决绝词》

这首词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肯定很多人都听过,而且应该耳熟能详,这算得上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首词的意思很多人应该不明白,用现在的词语来说,这应该是描述的一个“渣男”的形象。词中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描写丈夫的薄情寡义,也表达了自己曾将对于这份感情的坚贞,当然其中也借用了典故杨玉环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最终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刺死,这个情节可能使女子更加伤心,因为就像其中的杨贵妃被抛弃一样。词中充满了怨恨,和悔恨,词句婉转凄凉,纳兰把女子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

另外一首非常著名的词,那就是《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每每读到他的这些词,总会有一种信念感,这首词和上面一首完全相反,两人相爱却不得,让人不禁感伤,词中也引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两个人相爱,却好似隔了一个天河,相思之苦又有谁知,假使让我们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一年见一次面,那也是值得了,那贫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首词在纳兰的词中算是比较直抒胸臆的了。

纳兰词,爱情的词,然而他的心中之事又有几人知?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三):重读经典之《纳兰词》

xiaoxiaoblue编辑

阅读经典有很多好处。虽然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阅读还是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对于一个人而言,出彩的外貌只是一时的,而个人的修养气质却是永恒的。外貌一方面是天生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后期的健身等来进行局部改造,而个人的修养气质则基本上靠后天的养成了。通过阅读来达到修身养性,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提升,可以说是时下成本最低的一条途径了。

而在所有的阅读当中,文学经典无疑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正如博尔赫斯说的那样,“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而对于国内读者而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经典作品不断,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无疑就是诗词歌赋。一般而言,一提到诗词歌赋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唐诗宋词。但今天介绍的这部作品距离我们我的年代并不十分遥远,作者生活的年代就在我国历史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

这位作者的作品主要以词中的小令为主,其中不少词句经典到了可以直接用作情感书籍的书名。如果眼前的你比较喜欢阅读情感书籍的话,那么当你看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很多熟悉的文学情感作品。但是你是否知道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呢?

如果眼前的你不知道的话也不要紧。接下来我介绍的这本书就收录了这位作者几乎所有经典作品——这就是《纳兰词》。作者纳兰性德有清朝第一才子的美誉。关于《纳兰词》的版本有很多,今天带来的是目前最新的版本——2019年版由大星文化出品,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该版本加入了程璧对原作者纳兰性德整个人一生事迹的导读,不管是否熟悉作者的读者都可以通过该部分的内容对原作者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只有对这位曾经伴驾皇帝左右的才子一生有了整体了解之后,在接下来的阅读才更能理解字里行间处的感伤!

本书一共分为卷一至卷五和纳兰词补遗卷一和卷二七个部分,编辑在排版上采取了时下比较流行的“宽松型”的布局,整本书的装订也是采用的线装模式,这样直接提升了整本书的收藏价值。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性德众多经典作品的再现,如《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还能看到《长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诸如此类充满丰富情感的词句我们都能在本书中看到,相信通过本书我们对于纳兰性德的作品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四):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评《纳兰词》

小玲子编辑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当你看到或听到这句词的时候会被词中的那种悲凉所感染,短短的两句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关于男女情感纠葛的那种断肠直筒抒发的淋漓尽致。而这样的词句就出自清朝我的才子纳兰性德之手。

纳兰性德也叫纳兰容若,是清朝权臣明珠长子,家室相当显赫,但是在对比容若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的坎坷(尤其是在情感方面)。虽然现在清朝已经灭亡,纳兰容若的家族也不再辉煌,而纳兰容若的作品却一直影响后人至今,其作品的合集——《纳兰词》更是被变成若干版本流传。

今天带来的这本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大星文化出品的2019年版本的《纳兰词》一书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重新接触纳兰容若作品的机会。在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这个版本中,出版编辑对于纳兰性德的这些代表作品重新进行了排版梳理,并且加入了程璧对书中的相关作品的导读。

转自网络

本书的排版方面基本上采取的一首词一页的篇幅,文字的排版显得宽松大气,这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同时每页的周围有大量的空白部分可供阅读的我们写下属于自己的感悟。而且书中适时配上的插图也能在一定成都烘托出相应作品的意境,能起到烘托氛围的效果。

当然本书的精华部分还是作品本身,相信喜欢纳兰性德作品的读者和正陷入感情旋涡的读者阅读本书是再适合不过了。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成为经典语句的“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木兰花》作品,还能够看到诸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画堂春》,感受到纳兰性德在自己的妻子卢氏去世之后的那种伤心欲绝。

书中收录的这些纳兰性德的作品可以说首首都是经典,句句都可上口。如果我们在阅读我本书的同时能够将导读部分对于纳兰性德的生平剖析结合起来阅读的话,就更容易裂解词中的那种悲凉之意。

通过本书的阅读,如果你能够对纳兰性德的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于纳兰性德个人悲剧遗憾的一生有进一步了解的话,本书的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当然本书的线装书风格也使得本书相比其他《纳兰词》的版本更适合收藏使用,相信如果你的家中收录这样一本《纳兰词》,你的家中也会增色不少。

当然本书的作品虽然经典,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和揣摩,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还是少一点多愁善感的好。我们可以将心中的那些多愁善感留在本书的作品旁白上,但是请不要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和自己的脸上。

最后,在这里以纳兰性德的《木兰花》全文作为本文的结尾!

转自网络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词(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五):写尽爱与孤独的348首《纳兰词》——用最深情的方式去过一生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丝棉木)。那里曾是清初明相纳兰明珠的宅第,300多年前,一位少年公子曾亲手栽种下这两棵树,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而那位少年公子的落花心事,也在300多年春去秋来的开开落落中,始终回荡在许多人的耳边。

他就是纳兰性德,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嫡长公子,母亲是努尔哈赤第五子之女爱新觉罗氏,康熙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皇亲贵胄出身的相门公子,却留下了一首首包裹着无限心事的词作,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止不住去追寻的传奇往事。

纳兰性德,表字容若,隶属满洲正黄旗,他的家族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羁绊颇深。先是努尔哈赤娶了叶赫那拉氏的孟古哲哲,孟古哲哲所生的儿子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的儿子便是清世祖顺治帝;后来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五子英亲王阿济格之女,又嫁到了叶赫那拉家族,也就是纳兰性德的母亲。这样的出身确是皇亲贵胄无疑。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后来为避太子保成名讳,改为性德。据说,成德这个名字是父亲明珠拜请京郊光源寺的法华大师取得,来自《易经》“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纳兰性德也果然成长为“以成德为行”的大家公子。他自幼天资聪颖,长而博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人,19岁中贡士,22岁参加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后晋一等侍卫,再加上家族的亲缘关系,人人钦羡的御前红人非他莫属。

父亲纳兰明珠更是从一升再升,朝中地位举重若轻。在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下,本应挥斥方遒、鲜衣怒马年纪的纳兰性德,却总有一股“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悲凉之感,繁华如一纸,风吹即散。

当年的顺治皇帝,这位江河大地主,早已尝到了帝王家的无奈,一朝退却黄袍换袈裟,从此悬崖撒手——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州汤罚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顺治皇帝出家偈》

弘一法师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六七岁时攻读《昭明文选》就能琅琅成诵。13岁时书法和篆刻已远近闻名。15岁的他就写下了“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的千古佳句。

或许他们这样的人,总是那么敏感地察觉到繁华后的落寞,富贵中的困顿,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们都是清醒的剧中人。

纳兰性德说:

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不过,来了人间,即便是天上的痴情种,也要经霜历雪、饮雨吸风,在红尘浪中走一遭。

好一个惆怅客!人间还余几人不惆怅哟!

纳兰20岁时,娶两广总督之女卢氏为妻。在朝夕相对中,纳兰与卢氏情深意笃,卢氏就像他生命中一抹明亮的彩虹,那段时光也是他最快乐的日子。无奈三年后,爱妻难产病故,纳兰性德痛彻肺腑,他的后半生若以词为鉴,映出的皆是他斩不断的思念。

纳兰的词风初期是明亮、温情、柔美的,即使透露出些许的苦闷,也是可以排遣的忧伤。但自从爱妻仙逝,他的词便“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充斥着纳兰的所有回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是年踪迹十年心。

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

这是今人对他的赞叹。纳兰性德并不是躲进小楼囿于一室的文弱书生,身为御前一等侍卫,他文武兼备,常随驾康熙左右。据统计,自担任御前侍卫至他离世,他曾出巡不下15次,纳兰足迹,走遍江南塞北。

或许是因为这些游历,纳兰的词除了“哀感顽艳”之外,独有一番“格高韵远”之气势。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一曲《长相思》,道尽了纳兰行行重行行的故事。

出身乌衣门第的纳兰,身上更有一股江湖游侠般的“狂生”之气,一首《金缕曲》,读之令人酣畅淋漓,纳兰心迹,跃然纸上——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仿佛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多余人”,连挚友大多都是些江南一带的失意汉族文人。皆是不肯落俗的俊逸之辈: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这些江湖知己,生死莫逆,是他平生的慰藉和牵挂,也是他樊笼生活中对自由的寄托。

好友顾贞观离京南下,他写到:

君须爱酒能诗,

鉴湖无恙,

一蓑一笠。

这是对友人的祝福,或许更是他内心最渴慕的生活吧!

金庸老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他笔下人物之口,对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赞不绝口:

纳兰容若以相国公子,余力发为词章,逸气直追坡老美成,国朝一人而已。……纳兰公子绝世才华,自是人中英彦,但你瞧他词中这一句: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借乾隆之口引纳兰性德词(出自第七回)

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借陈家洛之口引纳兰性德词(出自第七回)

武侠大家梁羽生不止在他的《七剑下天山》中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豪门公子,更是单独写了一篇文章,赞叹纳兰性德其人其词:

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的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 自由,人们爱拿他与李后主相比,但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他已经比李后主更跨前一步了。

——《翩翩浊世佳公子,富贵功名总等闲——再谈纳兰容若的词》

他用最深的情,去烘焙心中最热烈的火,终烧出了最美的《纳兰词》。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纳兰的词: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深情如纳兰性德,仿佛对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于是他想将自己感受到的一切记录下来,用深幽、寂静、谦逊的真诚来描写一切,去隔绝人世的喧嚣,去守护内心的纯真。

过眼的春天将要溜走时——

梁上燕,轻罗扇,

好风又落桃花片。

夏日芙蓉正艳时——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闲听秋雨敲窗时——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冬日漫天飘雪时——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里不辨身是客时——

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不过,好梦莫催醒,且由他好处行吧!

据说,当年和珅将曹公的《红楼梦》(当时称《石头记》)呈到御前,乾隆阅后,慨然长叹:“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此记载最早见于清人赵烈文《能静居笔记》)

纳兰一生在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之间挣扎,三十年的红尘历劫,他留给后人太多的惊叹与悬念,这个清雅温柔而又传奇的名字,300多年过去了,却仍然被我们所铭记。

有人说,不论是谁的故事,都敌不过纳兰性德这一生。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纳兰词》就是纳兰性德一生最唯美的注解,尘封着繁华热烈又戛然而止的永恒青春。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纳兰性德同为御前侍卫,知交甚笃,他曾在《题楝亭图》中这样哀叹: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已逝,深情不夭。他的《纳兰词》,在无常的生命外一直赓续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