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对于“差序格局”的一些想法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摘录了费孝通先生在他教授乡村社会学课程中的部分文章,阐述了他对于乡土社会的看法,主要侧重在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费先生说这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论文,而是他尚不成熟的一些看法。本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次出版,距今七十多年了,书中部分观点已经成为常识,部分预估的现象已经成为现实,当然,也有部分推演与现实有所偏差。但是对于社会关系的描述,却依然能让普通人多一些角度去看待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解释。 费先生认为,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就是“差序格局”。我想,这就是为何我们常说中国是个“熟人社会”的根源。哪怕是在推行法治社会的现代社会,我认为,中国太大了,还有太多地方太多人还在或多或少的推行差序格局下产生的“礼治”。在这种社会结构下的民众,在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就很容易出现“双标”。 例如,同样是成年男子殴打成年女性的事件,如果男子殴打的是陌生女子,是不体面的,是既是违反道德体系的也是违反法律体系的,人人都可以谴责。而如果男子殴打的是自己的妻子,则会被部分民众解读为“家务事”,旁人无权插手。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这是“差序格局”下的负面影响。然而,我认为,也正是“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也让国民产生了一种“愿意舍弃自我的一部分利益来维护团体利益”的观念。正是因为人人都愿意守护自己圈子内的“小团体”,而每个小团体内的个体又涉及到无数个其他的圈子,因此在人人愿守护“小家”的共识下,就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每一个人都守护好“小家”,也就意味着守护好“大家”。或许,就这一点来说,这是“差序格局”下的正面影响。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提到的十几个结点分散,但是每一篇都能用优美的语言和精准的词语来说明他的观点。整本书读下来真的让我对于一些常见的现象和体会有了更深的理解。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读后感

非常有意思的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洞见。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乡土社会的中国是农业性质的,不同于游牧民族,他们靠着土地为生,稳定、不流动成为主题,安土重迁,生于斯,死于斯,从而演化出一个熟人社会。

2、乡土社会使文字传播收到阻碍,一方面在熟人社会中,比起面对面的语言,文字是更间接的传意工具,另一方面生活形式的单一稳定,导致用于代表经验、记忆的文字象征体系匮乏。

3、与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乡土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组织方式,即我们的没有分界明晰的最小社会单位概念,群己界限模糊,人与人的关系更像伸缩性的网络,不以个人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在私人道德上,团体格局奉行的人人生而平等,而差序格局的出发点则是从己向外的“克己复礼”。无数私人网络搭建的差序格局社会,致使道德和法律标准也因人之关系网络伸缩而伸缩。

4、不同于西方社会法治,乡土中国采取的是人治,即礼治。礼不靠外在权力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这种养成有赖于乡土社会的稳定、不流动特点,因为在一个变迁缓慢的社会,礼可以用来应付生活问题。礼与法的不同点在于法需要权力机构来维护,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5、从法治和礼治的不同,演化导致对律师、诉讼的观点变化。现代社会是处在变化的社会,因而法律也是与时俱进的,成为专业的知识并无争议。而在乡土社会,诉讼意味着不合礼,恐有道德问题,是需要被教育的。

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加之知足以及注重伦常、礼的儒家思想,形成一种匮乏经济,匮乏经济是一种封闭、静止的经济,在资源有限时,匮乏经济寻求的是一种知足的被动的解决知之道,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而与之相对的,西方世界采取的是一种扩张的、动的丰裕经济。在丰裕经济下,是重“用”的,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农村人应该被看不起吗?

我出生在农村,一直到十八岁上大学才算接触了城市生活。虽然童年时期一直生长在农村,但对农村里的很多风气或者习俗很不理解,比如有点啥喜事就要摆酒(结婚、盖新房、孩子满月、3岁、6岁、12岁等等),不仅摆酒而且全村人都得来吃酒还要随份子;再比如两夫妻平时没事的时候从来不互相表达感情,但一出乱子就打架(男人打女人居多,毕竟体力上占优势)......

直到我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以上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这本《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共14篇文章,从各个方面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01 乡下人的土气

作为农村人,从小间接或直接地听到过城里人说乡下人土里土气、“土包子”、“乡巴佬”这些词汇。曾经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是自卑的,很多年里我整个人的气场都是弱弱的,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样子。

后来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以及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我自己对于作为农村人的自卑几乎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是在社会中对于农村的鄙视还是存在的,而我无法找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反驳这种鄙视,《乡土中国》第一篇文章就帮助我重新建立起了自信。

作者指出城里人说乡下人土气,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乡下人就是扎根在泥土里的,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我的政治老师也曾说过,我们国家能有这么广阔的领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祖先会种地。从中原向周边扩张的过程中,把游牧民族往外赶一点儿,农民就开始种地,等游牧民族回来一看,地没了,马没地方吃草了,只能往外退。然后就这么循环往复,我们的地越来越多,游牧民族的地越来越少。

政治老师的说法或许有点调侃和玩笑的意味,有那么些许夸张的成分。但是费孝通先生在书里也指出从农业老家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都很忠实地守着直接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

费孝通先生的老师史禄国也说过,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乡下人的“土”,是因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02 乡下人都很自私吗?

乡下人另一个被人诟病的特性是“自私”,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亲兄弟明算账”,又或者自家兄弟为了一亩三分地争得死去活来,被嘲笑格局小、没见识等等。

但是也常常能看到农村人互相帮助抱团取暖的事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不仅农村人有“私”的问题,城里人一样有这毛病。

苏州人家后门通常一条河,什么东西都可以往这小河里一倒,有些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因为这小河是公家的。

从这些事来说,“私”的毛病在中国从上到下都很普遍。因此而断定中国人无能、没素质却又说不过去,因为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或者无能。南洋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功,西洋人谁不侧目?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一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

作者因此提出,所谓“私”的问题,是群己、人我的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进而引入了社会结构格局的讨论。

西洋社会的格局是团体格局,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必须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个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也是事先规定好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是差序格局,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可大可小。

在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差序格局社会范围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都可以说是公的。当一个人牺牲国家为他的小团体谋利益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农村里一个大家族里面的人能为利益相互争斗,也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原因了。

03 乡土社会里的夫妻没有爱情

回忆小时候的农村生活,我发现父母那一辈的夫妻之间,感情都很淡漠。平时很少交流,交流的话要么是给对方交代要干的活儿,要么就是吵架,再不然就是一言不合就打架。

我对这种关系一直很反感,既然没有感情,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读了《乡土中国》我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里夫妻之间感情淡漠是很日常的现象,原因在于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是事业群属性。

在西洋社会里,家庭的主轴是夫妇,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是配角,他们长大了就离开这个团体。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家庭是个延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是父子、婆媳,夫妻成了配轴。既然是事业,就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感情。一旦讲感情,则会激起原有关系的变动,如果要维持家庭这个事业社群的稳定,就要避免感情的激动。

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所以,乡下夫妻遵循分工合作的原则,各人按照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相安无事也不必说话;合作得不对劲,则要闹一场,动手动脚。

他们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一早起来各忙各的,没工夫说闲话。忙完了,男人也不常留在家里,茶馆、烟馆、街头巷尾跟其他男人消遣,到点回家睡觉。

我想起来我爸就是这样,家里没事的时候,就邀人打牌,有时候在自己家里打,更多的时候是出去别人家打牌。

以前我不明白的事情,现在总算知道了,原来这些事情有着历史和社会的根源。

《乡土中国》这本书初次出版的年份是1947年,距今已有70多年。这70多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更是迅速,乡村也已经不是70年前的样子。

虽然如此,但是书里所描述的情况在当今社会还是能看到的。比如,乡村更加讲求攀关系和讲交情,这一点还是很普遍的。

几年前我爸开车出去,还没出村,在农村公路上,远远看着对面坡上下来一辆摩托车,歪歪扭扭蛇形走位,我爸赶紧靠边停车。结果那辆摩托车还是把我爸的车尾灯撞坏了,自己也摔倒了。我们下车一看,是住我们家后面一里路的一户熟人,男人喝了酒带着老丈人。这要是在城里,肯定是找交警报保险该咋样就咋样,但是一个村里的,我爸也不好这么说,最后是我爸开车送那老丈人去医院还付了医药费。

虽然《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社会特征在当今还有很多可以看到,但我明显感觉一些特征已经产生了束缚,尤其是这攀关系讲交情的乡村特色。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要进行转变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