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很难

《乡土中国》收录了费老十四篇 “中国乡村社会学”内容,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现象的剖析总结,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因为成稿时间在四十年代后期,距离现在已过去大半个世纪,文法语序均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加之内容偏社科理论(相较于社科,我还是更偏向人文),又是半个世纪前的社会现状,读起来实在不能算轻松。尤其是后半本,真的很难,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诵读和思考。“差序格局”是不是相当于说人会根据亲属远近区别对待?而“四种权力”更让我摸不着头脑,整本书读完也很懵,很多内容其实并不能理解,会有一点思考,但不多。只好自我开解,这种等级的大佬写出的学说,我若能理解个皮毛,就不错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社会是无形的实体

可能如作者自己所说,前边部分是他某些理论体系不成熟时候写得,有些观点角度单一;并且给我感觉,对比的时候有点不客观,有地方甚至有点公知味儿。一度质疑豆瓣上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等看到最后的附录的时候,反而开始佩服老爷子了。最后的附录写得是老爷子的学术历程,基本也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了。他客观的看了自己以前的理论体系,并描述了自己理论体系改变成长的过程和内容,后来的理论体系我很喜欢。

之前的体系,把所有的人都揉碎到一个中国乡土体系里,这个体系简单固定,里边的各个元素也简单固定。而最终的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人的生物需求不变,但是具体欲望会改变;社会关系也会随社会发展逐步变化,被人改变又改变人,人和社会都是活的,波动的。而且最终老爷子将社会存在的目的定义为:“使个人能够得以生活,满足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大概是说好的社会要这样,现在中国的社会应该这样;并且说社会里的人满足就积极,不满足就消极。觉得这样的定义很高级,是超越了概念、学术、历史的一种满怀仁爱的引申和判断。

以后有机会再补摘录。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乡土中国》--读后感

今天终于把《乡土中国》看完了,整本书内容比较少,但是看起来挺不错的,特别是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乡土社会的各方面的探究,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很多方面也确实会能够随着作者的探究而察觉更多,特别是在前面的一些篇章,由于我老家也算是在乡下,宗族观念又比较深,乡镇下的各方面的观念和风俗,既有古老传统的部分,也有很多历新变化的部分。

在讨论到东西方社会的差别时,会想到乡土社会中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亲密下的疏离”,人与人之间是“高度的表面了解”,乡土社会里的稳定和家族宗规,礼治道德等既是稳定的需要,但同时也是束缚封建的体现。

而西方社会或者说现代社会,人们很多是“疏离下的亲密”,人与人之间更多是“可决定的高度表面了解”在离开乡土社会的熟悉与稳定,现代社会同样有各种经济规律法律秩序维持,但人和人之间由于现代工作的分工细化,人更加趋向于原子化,在缺少原有的权威封建的影响下,人们确实多了一些自由,而自由和无归属,更容易让现代人陷入孤独和迷茫当中。

发现自己接触到的西方的思想和想法后,既不像西方人那样,受到宗教上帝的那种深刻的束缚和影响,但也能去了解和接纳他们的想法,保持开放,还能去反观自己从小所熟悉和接触的文化影响。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隐居乡土 需要有些乡土气息

拾起费孝通《乡土中国》,只因而今常居大理,村里居住,间或耕地种菜,日日免不了与村里人打交道,读了这本书,似乎让自己更懂乡人,更了乡土,更接地气。

如费老所说,我们生活于现代社会,它乃陌生人的社会,大家均不知彼此的底细,所以有言在先和提前建立信用体系很重要,这也印证了为什么交易要走天猫淘宝,需要第三方信用担保,乃至处理二手闲置物品,也有闲鱼这样的平台。

回想起那日在豆瓣上买几本书,对方还提醒我走闲鱼,尽管最后坚持微信付款下单,他依然再次郑重提醒我注意交易风险!

乡土社会(指一个相对固定的社区)是因为熟悉而建立信任,大家都是乡亲父老,即使不直接认识,也会有共同或交叉熟人,口碑和信誉较易建立。

作为外来人,猛然间闯入一个相对固定的社区,通常很难融入。而大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包容和接纳,这和本地社会从历史至今兼容并包分不开,在大理古城方圆一公里内能找到天主教堂,道观,孔庙,寺院,清真寺等各大宗教建筑同时并存,便可见一斑。

当然,我们又是很难闯入本地人的圈子的。这不仅是习俗,语言和行为习惯的问题,用费老的话说: “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同样,现代社会中来的陌生人,更难融入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熟悉圈子。

总之,读过这本书后,会对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乡土风情以及古老的传统为何能完整保存和传承,以及一些看似愚昧和野蛮的风俗习惯为何得以在现代社会蓬勃发展和延续下去,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完整认知。

《乡土中国》读后感(五):被“差序格局”模糊的群己权界——读《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把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描述成由亲疏远近来排列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更形象地说,以“自我”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所对应的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更形象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重要的是,团体格局以个人为本位(这与以“自我”为本位完全不同),但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

至此,“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分别已经一目了然。这一描述如此精准,尤其关于差序格局的描述可以说符合所有国人的认知,以至于使很多人(包括我在完整阅读本书之前)可能意识不到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差序格局”模糊了群己权界。在差序格局下,“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是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的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而所谓现代化,从观念和制度层面来说,不就是不断厘清群己权界的过程吗?群域为公,己域为私,让公权力受到限制,私权利得到保护,本就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没有从制度建设上厘清群己权界,但在“差序格局”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很多人对此仅不以为意,反而引以为荣,于是进一步培育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土壤。“差序格局”下的公私不分,不仅是乡土中国,仍是今日之中国需要走出的现代化困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