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摘抄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摘抄

《地道风物·闽南》是一本由范亚昆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一):“野路子”的闽南

《闽南》从采写到铺市已经过去了半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不是家乡,但闽南对我来说是特别的,时隔一年再回闽南,坐在花现的店里聊天,恍惚中,甚至生出一种情怯之感。曾做过很多在地内容,第一次跳出来再看,觉得之前有太多不了解,怯也是觉得有太多不了解不深入。从学者、渔民、手艺人,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和外来的人的描摹与行为中,从他者的角度看到了它的样子。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单元,闽南在“长期的边缘游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质”。对我来说,闽南令人着迷,大概是因为千百年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此互动”,你会发现交融之中,时不时透露着一股子野劲,蓬勃混杂,但又源源不断,这些都体现在生活、民俗、饮食等一些日常中。

现在能让我想起来的瞬间,一是坐在糖水店里聊厦门,KX形容厦门是一只被撬开的蚌壳,再也拢不回去了;还有王公诞辰几个人站在白礁慈济宫前看村民抬神游村后的仪式,火光炸裂,鞭炮源源不断地被村子里的男人扔进火池里,身心皆震。

(还有一些一直存在手机里的照片)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二):无常即有常

对闽南最初的印象,并不来自于书本,也不是电视,而是母亲的叙述。早年,由于祖父工作的缘故,母亲在闽南生活过一段时间,大约是六岁至十三岁,也就是现代意义的童年。后来祖父退休,母亲也就离开了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于是在我年少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闽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她的介绍中,我无数次梦见闽南,于是我对《地道风物闽南》并不陌生,反而很亲切,似乎每阅读一段文字,我都要与尘封记忆中母亲叙述相印证。

向海而生的闽南人,据说是从中原避难而去。在山与海的洗礼下,他们究竟是何样的生存状态,饮食,服饰,起居,从某种程度上说游离于中原,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民族记忆。我们极其迫切地想了解,在遥远而荒凉的处所,先辈们是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满足了最简单的生存,最终在山海之间构筑了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地道风物闽南》给了我们一个极其光明的答案,从今天这个时点去回头望,那里有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闪烁的是创造的激情与智慧。

《地道风物闽南》的插图清晰而有骨感,古建筑在岁月中珍藏的光华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更难得的是看那一道道菜肴,发现色食味俱全的同时还冒着热气,甚至说这不适合在我们饥饿的时候去阅读,否则就会更加饥肠辘辘、不知所已。 作为特定的文化概念,闽南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社会学样本,甚至在海外,我们可以将闽南等同于福建。通常意义的闽南是包括泉州、厦门、漳州,这里的特色不仅仅是骑楼建筑,也不仅仅是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同饮一江水,同食一桌菜。

或许,中国乃至世界,不会再有一片土地像闽南那样让人魂牵梦绕,旦夕思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闽南,这对于海外游子而言,并非一句空话。从深山里走出的娃子,一步三回首,却总也舍不去的乡愁,爱拼就会赢的品性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永不干涸,代代相承。当然,我的梦,你的梦,他的梦,只要坚持向前奔跑,就一定会实现。尽管《地道风物闽南》没有刻意强调这种家国情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的叙述和照片的展示感受到我们的根,并非“无常”,而是“有常”。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三):每吃掉一个福建人,你就损失大半个中国

比起上大学,高中毕业旅行更值得被称为“十八岁出门去远行”。

那时候我们乘慢车南下,去福建武夷,未知的省份带来激动与新鲜。车在夜里过杭州,我才讶异地发现,福建与江苏,也不过隔了个浙江,远没有印象中的南方那么远。

在地道风物mook《闽南》的92页,这种“不远”更离奇地呈现出一种不思议的近切:

也就是说,祖籍宜兴的我,可能在邻里乡亲里,就有福建人后代,我们或许喝过同一抔水泡的茶,宜兴紫砂掬着福建红袍,如今再没人需要分辨这一口滋味里的界限与差异。

在那次旅行中,在地的武夷导游教了我们很多句当地方言,但我们这些孩子实在贪恋玩乐,旅行结束后就统统忘记了那些“鸟语”。很多年后,当我坐在广州的办公室里隐隐听到厦门的同事接到家乡的电话,又在会议上听到上司敦请祖籍闽南的下属去联系王心心来做活动时,某些通路再次连接。

尽管我依旧听不懂那些方言,尽管我也热衷参与“广东人最喜欢吃福建人”的浅俗闲聊,但闽南,总在某些时刻被推到你眼前,成为贴着肌肤,浸入味蕾的存在。

稍等一下,让我先以“北方人”的位置出发,感知一下这本mook里带给我的“闽南惊诧”。

闽南虽然一直给人依山靠海不缺吃穿的富庶印象,但正因为海洋恣肆,自身甚少产粮,要依靠台湾、长江流域与两广来“接济”大米。大众熟知的南洋贸易等需求,在粮食面前其实是往后站的,厦门港,最初的作用是保障了闽南人民“不被饿死”。这南方的半封闭海湾,通航后至北能吃到天津供应的食粮。

很多人喜欢谈南方地区的偏安和自足,其实回溯到历史,远推到未来,从来没有土地能相互割裂。这里哪怕不谈国族,谈区域,也有相当多的各类交流广阔到打破想象。

此前我和朋友聊语言的孤寂与离散,引马华作家黄锦树的论调,认为只要你说母语方言,哪怕身处异域,也自成一个星球。其实闽南话深感类似凉热吧。学者项飚在温州模式中推敲出的方言力量,普及广之,印证着为什么粤商、闽商能在海外形成力量,也反证着苏商的各自为伍,难以抱团。

由此,衍生出文化、审美、习惯等的连带认同,闽南人逃开“被广东人吃掉”的命运,脚步越走越远,那是如今的签证难出也限制不住的“叛逆”,是其他内地省份难以理解的“海盗”个性。

把美丽的事物带往全球的闽南人,也对原乡有着深厚的认同。前几日泉州街道被“毁灭式改造”的事情在豆瓣上激起风波,相信那种被破坏的悲剧感,引发了不止是闽南人,更是所有对传统有感情的国人的愤怒和感叹。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激赏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他的烟火作品里,也深深镌刻着闽南式的古典与奔放。

可以深信,这片将“肥皂”唤为“雪文”的可爱土地,这个把“粿”文化(也就是如今日本和果子源头)传递到整个东亚的地区,还能够更加丰饶地生成无数沃美的果实。像是厦门同事把他们的粽子端到我眼前,而我差点被那种饱胀琳琅的馅料惊掉下巴的时刻一样,当我们享用与闽南相关的事物时,愿我们能再多走几步,如同喜爱花砖、鼓浪屿或者其他典型符号一样,再努力去喜欢喜欢他们的建筑、民艺、与对明日生活的自我表述及信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