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100字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100字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是一本由[美] 约翰·契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一):读后感

如约翰·契弗的文字所展现的,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抽身局外,却能清楚地看见其中的荒诞不经。比如小说集中的《爱情几何学》一文,读后感www.yuananren.com就是经常发生的闹剧。主人公马洛里在去商场买螺丝刀的时候,不经意间遇到了妻子玛蒂尔达。没想到,这场偶遇不但没给玛蒂尔达带来任何欣喜,反而让马洛里被误会为跟踪狂。柜台前妻子尖锐的不满成了压垮马洛里的稻草,哪怕他以几何学的角度试图说服自己这没关系,这个不被妻子所爱的丈夫也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不得不说,约翰·契弗总是能精准地捕捉生活中失控的瞬间,透过他描述的那一幕幕,中产阶级的疲惫被如实放大,读来也会有几分感同身受。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二):生活观察者

小说间的词汇,并不华丽精致,情节也往往总是日常的陈词,中产阶级的乏味平庸,爱情,家庭,孩子之类的永恒话题,看似不起波澜,限在框内。美国梦般的空洞,蔓延至各方各面,我们的社会也变得不尽相同,一如每一天的平淡。

有些不寻常,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日常间被窥见,将起的波澜总有铺垫,渗入生活缝隙中的细微,轻巧却不易察觉。或许是生活中匆匆而过的路人的肖像,也是每一个你我。

Cheever是看见每一个人细微的观察者,平淡的仿佛是自己经历的每一个小时,但衔接着的又是他对生活的洞见,易于看见个体与一生。像是现代生活的一部生活简史,我们追寻着什么,又失去着什么,没有什么能给予答案,惶惑之间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故事在进行之中,偶有希望与失望。

我想与人沟通最宝贵的是能与大众沟通,Cheever的表达就是如此。一切与大多数关联的东西,从来都是最不容易,最基础又最复杂。每个人都能读他的文字,但不会觉得他毫无意义,反而是能与有共鸣,深浅均是。

喜欢的篇目

《巨型收音机》、《孩子》、《苹果心里的蛀虫》、《女公爵》、《贾斯汀娜之死》、《苹果世界》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三):我们都曾想杀死他,又都曾那么爱他

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与情感困境见长的短篇小说家约翰·契弗,在《再见了,我的兄弟》中描绘了一个以悲观主义为骄傲的偏执狂弟弟,弟弟劳伦斯对一切事物都存在偏见也缺少耐心,他一次又一次地远离家庭、朋友、学校和工作单位,却始终不能对生活满意。弟弟养尊处优却又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对待母亲、兄妹甚至是妻儿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终于惹恼了我将湿木棍敲破他的头顶。弟弟负伤而走,整个家庭对他的爱与恨却依然未增也未减,或许这就是家庭存在的意义,一切是那么稳妥又那么陈旧。

失去父亲的孩子

弟弟对家庭的不满最初爆发于对母亲的不满,父亲溺水而亡,相貌甜美的母亲在弟弟劳伦斯眼中却成为了一个轻佻的女人。而作为一个血液里面流淌着海盐的波莫罗伊家庭,弟弟继承了传教士对禁欲、忏悔、苦修的传统,他在无意识之中无比地想要成为父权的权威而不自知。

弟弟劳伦斯讨论母亲,也讨厌和浪漫法国人随意交往的妹妹戴安娜,也讨厌在棋子游戏时露出乳沟的奥黛特。弟弟甚至对自己的妻女也丝毫没有温情的表示,他任由妻子鲁思在洗衣房干着脏活累活。连女厨安娜也逃脱不了劳伦斯的指手画脚,尽管他的瘦骨嶙峋根本不被烧得一手好菜能把人养胖的女厨安娜看在眼里。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和世界的关系。劳伦斯对母亲的不满与随意,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也随处可见。劳伦斯竟冒犯妈妈最讨厌听到的“随便喝什么都行”,后果是劳伦斯只得自己去倒马提尼。可妈妈生气归生气,在得知劳伦斯被我愤怒地打伤了脑袋而拖着血迹回到家时,妈妈担心得要命。劳伦斯负起远走那一天,竟然也只有母亲愿意送他上船。劳伦斯对女性,对那些年长于他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女族长类型的女性,总是厌恶又渴望被她们爱。这或许来自于父亲溺水死亡的经验,也或许来自于对父权缺失的一种代偿心理。

仿古的木门,前进的人生

对于父亲的逝世,或许最放不下的是常年在外做顶级律师的劳伦斯。家中每个人都对海边别墅分有一定的使用权,但是劳伦斯却无比讨厌那一扇仿古的蓝色油漆门。在劳伦斯的意识里,古旧的东西应该被抛弃,新的人生应该要前进。对于劳伦斯来说,不断地告别一个又一个过去的老朋友、房屋,就像是能够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于是他一路抛弃,一路寻找,可是生活却从来没有给出过他答案。于是,他就只能在生活的隧道中一路向过去告别。

那扇代表着父亲和过去生活的仿古蓝色木门,就是劳伦斯一路向前的路上的一大标志。劳伦斯说自己回到海滨别墅就是为了要拆毁这些古老的痕迹。对这样一幢全新别墅要用昂贵的装修来达到仿古的坏念头,是他要破除的关键。

但不论对于我还是对于母亲或其他兄弟姐妹来说,海边旧别墅是父亲选定的装修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了父亲。我们对父亲的离去已然接受,所以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父亲留下房子而其人早已溺亡的事实。对于弟弟来说,他仍然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接受父亲的离去这一事实。对于他来说,接受父亲离去就要接受母亲的轻佻。所以对于弟弟来说,摧毁真相的方式就是摧毁一切父亲曾经存在过的依据,摧毁父亲的房子,拒绝他的仿古风格。没有了存在也就可以省却了拒绝。兄弟姐妹们早已迈向了新的没有父亲的人生,而弟弟劳伦斯却沉浸在不自觉的伤痛中和仿古的木门做着一个人的斗争。

因为珍惜,所有冲动

我们所有的人都讨厌弟弟劳伦斯,可是我们却给弟弟劳伦地留下了那么多的外号,踢夫踢,小耶稣。我们也都记得弟弟最爱喝和最不爱喝的饮料。我们决绝承认对弟弟劳伦的喜爱和想念,却又都在他要回到家中度假这件事感到隆重而快乐。尤其是妈妈穿上了平日很少穿的盛装。弟弟的无力和对排队的无趣,都让我们这群兴趣盎然的人觉得扫兴,他把自己的妻子留在舞会上一个人孤零零地跳舞,他和叙述者我在海滩边散步。他把谨小慎微当做成了有骨气,他把悲观和沮丧当做是快乐。弟弟劳伦斯的反常已经为整个家庭带来了不满与沉郁,我和弟弟发生了争吵,就像所有男人之间的斗争一样,最终所有的理由与争辩都只能化作肢体上的冲撞。尽管弟弟是纽约数一数二的律师,却也不得不在被湿木棍的锤击之下,流血倒下。

我对弟弟的态度,在从攻击到转移的过程中可以仓促一瞥。我是这么地放纵弟弟,就像我的家庭中每一个敢怒不敢言的成员一样。我们表面上讨厌这个和我们哥哥不如的弟弟,但是着整个家庭里面环环相扣的紧密情谊,却又不得不让我们因为这过于忠诚而导致激烈的伤害。我多么希望弟弟劳伦斯可以像每一个安安稳稳的家庭成员一样,在家庭中顺从地接受爱与母亲的教导。于是,在弟弟和我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忽然成为了像是代表父权那样的想象,用我所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达到了我对于弟弟的惩戒。我的杀害也同样出自于爱,对弟弟的爱,对家庭的爱。

对于每一个想要从集体中逃离的人,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总是会很早发觉,并且在最早发现的那个人那里有仇恨和嫉妒发生。这仇恨在家庭中的表现则被衍化成为了束缚式的爱,以亲情为名义,将每一个想要逃离家庭的人静静地束缚在父母身边。只是,家庭与家的温馨是永远不变的,而感受这些情意的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总是在不停地成长,他们总归还是要离家长大。他们的长大与离开,间杂着太多的来不及消化的情绪,于是反复地询问反复地不愿答应,对回忆种种拒绝。其实家人与家人之间,所有的恨,最终都来自于爱。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读后感(四):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肮脏

每天清晨,约翰·契弗穿上他唯一的一套正装来到一个没有窗子的地下室房间,脱下衣服挂上,只穿着平角短裤开始文学创作,直到夜幕降临。从五十年代写到一九八二年去世,这位生性孤僻的全职作家一生写就的短篇小说数量之丰,挖掘生活之深邃,都浓缩在《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 》里的61篇作品中。用作家原话回答:一部短篇小说集就像园中的一棵柠檬树。这棵柠檬树凝结了遥远的乡愁,拨动了生活的琴弦,探究了时代的隐秘。

被称为“纽约城郊契诃夫”的约翰·契弗是纽约客杂志的常客,他开创了短篇创作黄金时代,后起之秀如雷蒙德·卡佛等都深受影响。与同时代的作家如海明威相比,两人创作领域与风格截然不同,海明威的短篇更为积极浪漫,战争、异域、流动的盛宴中为主人公安排一个光明无限的白象群山。约翰·契弗与大部分当代作家一样将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寻找到音乐中的噪音,警醒又沉郁。

五六十年代战后的美国文学状态是都市文明的冲击之下作家对中产阶级表面美满生活的质疑,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同时代巨著。约翰·契弗笔下一直聚焦美国郊区的中产阶级,他们居住在纽约的上东区或各个海岸城镇郊区等。大部分主人公衣冠楚楚,得体端庄,就如同我们身边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这些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总是因为某一个偶然事件引发了家庭生活危机,中产阶级寒酸而又艰难的生活漂浮在作者清冽的文字中,渺小的人类困惑当前不解的生活,无奈漂泊的灵魂得不到精神的救赎,绝望与空虚中迫切想找到一个出口。作者在《我为什么写短篇小说》中回答:这里有那一代人最后的余绪:老烟枪们一大早用咳嗽声唤醒这个世界,他们对于爱情和幸福还怀有真正的乡愁,我在这些东西中着力探寻的,恒久不变的总是对于光明的热爱,以及追求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某种道德的决心。

一生挣扎于酒精与性爱之中的约翰·契弗撕开了生活这块糖果的闪亮包装纸,小说集中各色人等悉数登场,都市男女,熙熙攘攘,各有困窘。小说中有一部分是写婚姻生活的,即”婚姻那令人痛苦的秘密”。《巨型收音机》、《离婚的季节》、《乡居丈夫》很多篇都是表现家庭破裂或者家庭的琐碎。《巨型收音机》里吉姆夫妻家里新买的收音机能够窃听身边人的痛苦不堪与罪恶生活,这台收音机也撕开了这对看似美满夫妻婚姻的裂缝,妻子艾琳被丈夫指控揭露出曾经荒唐黑暗的过去;《离婚的季节》里全职家庭主妇埃塞尔每天围绕着各类家务,从早忙到晚,丈夫以习为常甚至都忽略了妻子的生日,而刚认识的已婚医生却送来玫瑰花并向妻子表白。这个故事道出了一句:在维系一个婚姻的所有那些因素当中,又有多少是好的呢?《乡居丈夫》里丈夫遇到了空难回到家中想要倾诉却发现无人关注,他转而想从安妮这个女孩身上寻求安慰。一九九九年的电影《美国丽人》和这篇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几篇故事描写的情节实在太过于过真实,这种婚姻状态应该也是现代人生活的复制,寡淡无味、缺乏交流,就算这样没有激情的生活,大家还是每天坐在饭桌前点起蜡烛用习惯和惰性来一日日维持。尤其是里面的已婚女性,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妇,生活高度依赖丈夫。《离婚的季节》里的妻子埃塞尔想寻找出路,“走?我能去哪儿?”她的钱包里只有两块三毛五。《乡居丈夫》里丈夫弗兰西斯打了妻子一个巴掌,当妻子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他的潜台词是:她不懂得要是没有了他,她的生活将变得何等凄惨。她不懂得那些工作的女性每天得做足多少个小时。所以他才会有底气对妻子说:“你不明白,你不论什么都得依靠我。”

战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配置就是丈夫在外打拼,对待家庭感情迟钝,妻子全职主管家务,灯光酒绿,声色犬马。然后即将而来的危机即将打碎这表面生活的光鲜。这些笔下的人物也寻找不到解决之道,于是与当下和解,握手言和。一场痛哭之后,一切恢复原状,那些被欺凌、失去了自尊的妻子们也妥协在丈夫的话语与怀抱中。这部小说集全方位描写了全职家庭主妇处境,那个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这也为现在类似遭遇的女性敲响了警钟,是原地困守还是出走展开新的人生,这是一道人生选择题。

小说短小精悍,但场面描写与主人公之间的日常对话都是分外真实精准,一个复杂令人难过的家庭悲剧就高度浓缩在一个短篇里,千把字里,情韵绵长。约翰·契弗也同文中的主人公一样纠结辗转,他想回到旧日美好时光,但又要戳破现实生活的真相,他认为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肮脏,他终生的写作目标是要去寻找照进生活的光芒。

最令人赞叹的是约翰·契弗的文字与挽歌式结尾。语言清冽干净纯纯粹,如她的声音很甜美,令他想起家乡的榆树、草坪,以及挂在门廊上在夏日的微风里叮当作响的玻璃挂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篇故事的结尾都是戛然而止后悠远的愿景,文字的镜头伸向未知的远方,万家灯火,漫漫征途,翻越远山,定格苍茫。看似故事没有终结,没有答案,读者内心的沉郁也没有纾解,但文字与故事已经敲醒读者,如柠檬树上结的果实,甜涩之间,滋味自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