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肉与肉的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肉与肉的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肉与肉的相遇》是一本由郭诗玲著作,郭诗玲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SGD14,页数:1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肉与肉的相遇》读后感(一):吉井忍:序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一口忍俊吉人宝井序

撰序者:吉井忍(日籍华文作家、《东京本屋纪事》等著作者)

撰于2018年9月,日本东京日比谷图书文化馆

x x x x x

前几个月诗玲发来PDF版的诗稿《肉与肉的相遇》时,我心里浮现出另一位日本诗人银色夏生(1960- ),她的诗歌陪伴过我14岁那年的夏天。她的诗歌比较短,有点像人们在咖啡馆里发呆时、刚出门的一刻闻到什么花香的时候、或晚上躺在床上入睡的瞬间,心里浮现出来的某种感觉。银色夏生的表达方式更像少女化,刚好符合沉淀在人生第一次体验搬家而和好友以及暗恋对象离别的悲伤中的我。可能是因为语言的差别,诗玲的诗歌对我来说感觉更加锐利而果断,反而更加适合不再是那么善良而面向未来包含过多希望的我。同时我很惊讶那么开朗而亲切的诗玲,提笔就这么不一样。

我在东京的小房间里,每天早上的习惯是边喝咖啡边听广播。不是听网络广播电台,而是用收音机听,你要自己调好机器的方向和频率的那种。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听广播的方式。今早刚好听到谷川俊太郎(1931- )的采访。我到目前没有多少机会听他讲话,但从他今早在广播节目的声音能听出,他现在确实有一大把年纪了,不过很奇特的是,这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他的声音越来越年轻,尤其是笑声,真不像是一位80多岁的爷爷。他讲到死亡、刚出版的新作品和年轻时的回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写诗歌,这件事对我来说越来越像是个搭救。”

我听完谷川的采访后便想起郭诗玲,想象这位年轻诗人在新加坡写字、素描、上班或吃着饭想什么事儿的样子。对她来说,写作或写诗会意味着什么呢?想着想着就想起自己没做好之前答应过她写序这件事。

谢谢诗玲的友情和耐心等待。深怕自己的拙笔浅文让新加坡的读书人见笑了,就此搁笔。

《肉与肉的相遇》读后感(二):沈时菁:序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撰序者:沈时菁(号阿猫,高中老同学、马来西亚槟城大山脚日新独立中学华文科副主任)

撰于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槟城大山脚住家

x x x x x

与肉猫扭臀共舞序

认识诗人诗玲已经10余年了,这10年我们不常见面,10年间很多事情皆改变了,我们从10几岁的小姑娘成长成而立之年的初老女人;曾经每天见面的同窗,如今只能一年也见不上一面;一样选读中文系的我们,在不同的国度共同感受诗词之美,却体会着不同国度的人情事故……不变的是诗玲始终保有当初我认识她的赤子之心、幽默搞笑又不拘小节。一句玩笑话,竟然成了诗玲新书的书名。天啊!明明是调侃两个身材皆走样,变身“肉女”的老朋友,没想到却在诗人笔中成了另一幅画面,可见诗人的心灵之巧,心思之细。

喜欢诗玲的诗,简单无负担朗朗上口,不长篇大论精简有力,擅用谐音,读来亲切,让人会心一笑。喜欢诗人的人,始终让人无压力,活得自在,坚持走在“诗”的道路,只因名字有个“诗”字,这是多浪漫的努力,也是我无法企及的梦。喜欢与诗人的友情,认识10余年,一起走过青涩有梦的中学时代,见证彼此的青葱岁月,迈入而立又数年,还有联系的中学朋友已不多,诗人是可贵的存在。

我与诗玲很少见面,人在槟城的我偶尔透过面子书知道诗玲的近况,知道诗玲又要出诗集了,心中很安慰。读她的诗歌仿佛就与她见了个面,我们还是对事物有共同的想法。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活、环境、周遭发生的事情保有热忱与省悟,并用心感受,诗玲把对生活的一切体悟与热情都藏在诗中,甚是美好!读她的诗,你不会后悔,平凡人的小感受,生活中的大道理,你忽略的生活细节……让你流淌在众诗海洋,不能自拔。这本《肉与肉的相遇》是诗玲的第五本诗集,知道诗玲最近也出版了自己的首本水墨画集“野生的心”,就在此祝福诗玲徜徉在诗画之间,不要自拔!期待看到诗玲继续浪漫的坚持,动人的诗篇。

推荐诗:《肉与肉的相遇》《谈什么环保》《异口同声》《白木屋夜饮》《撒娇一下又何妨》《地球文学》《世界末的华丽》《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

《肉与肉的相遇》读后感(三):仇莉莲:序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撰序者:仇莉莲(首个为诗玲写序的同事、前午餐伴、新加坡周星衢基金华文编辑) 撰于2018年10月,马来西亚古镇上热闹纷乱的家中 x x x x x 莲记只此一家序 承蒙诗玲的错爱,竟要名不见经传的我,为她的第五本诗集《肉与肉的相遇》写序,于是兢兢业业地动笔。

事实上,我们相识的日子并不长,不到两年半吧。犹记得初次听闻诗玲是出版了好几本诗集的诗人时,我悄悄地找谷歌大神了解情况,第一首弹入眼眶的诗作,是收录在她第三本诗集的〈好彩头〉:“除夕/一条红底裤/从组屋飘下来/吻上你的脸/告诉你现在是春天”。 当时的我读毕,忍不住在荧幕前噗嗤一笑,为她诗意里的幽默风趣折服,也从而才知道——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从此,“诗玲=幽默诗人”便默默地在我心里扎根——尽管我较常阅读的是她一本正经的文章。

一次闲聊,诗玲感慨说,许多艺术的灵感,都来自于生活和痛苦。读这一本诗集的时候,深有所感。 诗玲的作品围绕着生活种种而写,任何普通的人事物,诸如手扶梯、旋转寿司,甚至步行这件事,都能成为她创作的源泉。然而,这些毫不起眼的普遍人事物,经过她独特的语言呈现,却能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感受。一字一句里,有她对日常生活的入微观察,对周遭人事物的热情与关心,还有藏于深处,千丝万缕的绵密情感。

诗玲在人前幽默开朗、性格豁达,她的文字亦多是如此——幽默风趣,引人会心一笑;但偶尔流露的淡淡哀愁,却更让人揪心。她的心思敏感而细腻,字里行间都是真性情,是她切身的感受与体会:读〈自述〉,“自尊比天高/心思比细米粉细/脑袋比房间乱/泪水比酒多”,仿佛看到了她掩藏在一身傲骨之下的情感翻涌;〈我们不是玩物〉的“那些伤害制造者/在事发之后/总爱若无其事地/不断示好”,对“猫哭耗子”的隐隐不屑;〈错过〉(“屡次按错的琴键/屡次拨错的弦/屡次拼错的图/屡次写错的字/屡次爱错的人/屡次知错不改地/将错就错”)的倔强和执着,还有〈万物失真唯诗真〉(“我是一个无用之人/写着无用之诗//以诗为家/拿买房的钱/出版只亏不盈的诗集/不过月亏时确实比盈好看//经济不会为我增长/尽管智慧大幅增长/这样也好/无用,意即/盈满的真心永不被利用”)的自我调侃等,情感丰富。

最喜欢的,莫过于诗玲的诗作和诗名之间的特别呼应,寥寥数字便赋予整篇诗作不同的味道。这感觉就好比咖喱和面包,分开吃也无不可,但如果把面包蘸着咖喱吃,就产生一种完全不同、让人意犹未尽的味道。尤其她的许多短诗,如〈最环保的一天〉(“断气之日”)、〈专情〉(“大家都在抓宝可梦/你还在消糖果”)等,有着她特立独行的见解与诠释,若把诗作和诗名拆开阅读,韵味就完全不同——不仅变得不完整,也失去了独属于诗玲的“诗味”。

诗玲为人热心善良。记得一次和她吃午饭后,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偶遇一名坐着轮椅的长者正打算冒雨前行,诗玲二话不说,第一时间上前伸出并不算大的伞,把人送到百余米外的地铁站后,她已然成了落汤鸡,却不曾抱怨一句。善良的她,更以笔为弱势发声,打抱不平,写下了〈抗辩〉、〈是谁发明武器〉、〈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等。

诗玲的作品是她细细体会生活的结晶。她对生活充满内敛的热忱,对许多事物都抱有一颗赤子之心,更不惜耗费精力、时间与金钱,不断地充实自己。她为生存忙碌,但更为生活忙碌。

相识以来,最为钦佩诗玲是个敢于做梦,更勇于追梦的人。她的认真与努力,“但求不留遗憾”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大多只以利益多寡作为衡量标准,将梦想忘却、遗落甚至抛弃的年代,诗玲的坚持与毅力,更属难能可贵。谨此献上诚挚的祝福! 推荐诗:〈自述〉、〈我们不是玩物〉、〈错过〉、〈万物失真唯诗真〉、〈最环保的一天〉、〈专情〉、〈抗辩〉、〈是谁发明武器〉、〈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

《肉与肉的相遇》读后感(四):伍木:诗灵——读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撰序者:伍木(本名:张森林,诗人、作家、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中文部客座讲师)

撰于2018年5月19日,新加坡

x x x x x

第一次接触到“郭诗玲”这个名字是在2009年,那时我是第11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散文组的评审之一,而她是文学赏析组的得奖作者之一,得奖作品是〈拒绝袜色主义:浅析吕育陶诗作的政治抵抗〉,收录在新加坡福建会馆、国大中文学会、南大中文学会编的《思念在咖啡里:第十一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得奖作品集》中。

在这篇评论中,郭诗玲在论述吕育陶富有政治色彩的诗作时,也展现出了她自己的史观与诗观。她指出吕育陶〈我的五一三〉的其中一节诗可视为诗人的神来之笔,是诗人解放自己(免于怨怼),解放历史(免于遗忘)的表现。“五一三纪念公园”的提出极赋实际意义,它既可记录历史,也可作为提醒种族之间应彼此包容的精神象征。

在评及吕育陶的诗〈独立日〉时,郭诗玲乐观地认为,木麻黄的根系具根瘤菌,能在瘦瘠沙土上迅速生长,抗风力强,材质坚重。诗人以如此坚毅的树种比喻“当年唯一的一次争执”,表示诗人已将此事扎根于心;所有“无色无味的灵魂”只是诗人讽刺政府的说法,抗议政府让这一条条的生命显得“无色无味”,好像莫名其妙地死去似的。

在审视吕育陶的诗〈后马来西亚人组曲〉诗,郭诗玲立场鲜明地指出:“独立的历史在官方论述上极为重要,属于‘大历史’(grand history)的范畴,因为这段历史能有助于召唤国民的爱国意识,展示一幅三大民族齐心协力向英国争取独立的合乐融融画面。然而,在‘后马来西亚人新乐园游戏规则表皮色素结构主义’(即马来霸权主义)下,愤愤不平的诗人捡起这块大碎片端详,然后将之与现今千疮百孔的社会进行比照,忍不住大喊‘都是政治的错’,企图消解历史的美好,突出现实政治的问题。”

从诗评到诗歌创作,基本上是从理性到感性的一次思维转移。孔子说:诗可兴、观、群、怨。兴者,抒发情志;观者,观察社会与自然;群者,结交朋友;怨者,讽谏怨刺不平之事。郭诗玲观察社会与自然,并通过讽谏怨刺不平之事来抒发情志,进而出版诗集达到结交朋友的目的,基本上可以说是把至圣先师之言落到实处。

在“兴观群怨”这四种特征中,郭诗玲把“怨”这种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收集在《肉与肉的相遇》这本诗集中的诗作,全部立基于对现代人的嘲讽与批判,充满了讽喻与揶揄,例如〈生理需求〉和〈异口同声〉批判现代人被物化的悲哀;〈甜蜜付费〉、〈包罗零象〉和〈爱情概念化〉讽喻现代人的爱情观;〈太阳雨〉批判一般人对中性人的歧视;〈所谓法令〉批判政客的嘴脸;她的环保观念很强,所以才会有〈报应〉和〈抗辩〉这两首勾勒自然生态的诗;〈外劳〉是一首悲天悯人的诗;〈万物失真唯诗真〉固化了文学无功利主义论;〈地球文学〉有着恢弘的主题,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诗外交〉这首诗无意间泄露了女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不可冒犯的洁癖;〈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中的几个关键词:华语、华文、华校生、华魂,再加上一两个英文和马来文单字,一下了就把读者拉回昔日马来西亚华校运动领导者为了华文教育事业而奋斗一生的历史现场。

〈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如一记惊雷,唤醒了活在安逸生活中的我们,我喜欢她与众不同的表述方式,此诗是整本诗集中谴责人性最有看头的诗作:“有的词不该存在,例如/集中营/战争/俘虏/防空洞/恐怖分子/肢解/酷刑/拷问/屠杀/慰安妇/暴力//它们的存在/人类的耻辱/动物们参观后大叹不可思议的笨——/怎么会把同类/几万个头壳盖堆成地图/怎么会把课室/改建成地狱/怎么会把小孩/当大树的敲钟槌//该怎么导览/这荒谬不已的/人性”。

郭诗玲,一个天赋的诗灵名字,标志着她标新立异的诗歌风格,标志着她对诗歌事业的矢志不渝,标志着她在诗歌创作领域中的我行我素,标志着她在急欲以诗会友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合诗群的一面,标志着她通过诗歌的途径对人性的永恒观察与体会,标志着她的以诗发泄、以诗宣泄、以诗泄愤、以诗完美、以诗完整的人生。

推荐诗:〈生理需求〉、〈异口同声〉、〈甜蜜付费〉、〈包罗零象〉、〈爱情概念化〉、〈太阳雨〉、〈所谓法令〉、〈报应〉、〈抗辩〉、〈外劳〉、〈万物失真唯诗真〉、〈地球文学〉、〈诗外交〉、〈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

《肉与肉的相遇》读后感(五):向阳:谐谑与苍凉——序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撰序者:向阳(本名:林淇瀁,诗人、作家、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教授)

撰于2018年12月9日,台湾

x x x x x

2018年3月下旬,我应新加坡周星衢基金(Chou Sing Chu Foundation) 之邀,担任星衢文学讲座主讲者,前往新加坡以〈时间.空间.与人间──诗与日常的对话〉为题发表演讲。春天的新加坡,绿意盎然,天空宽阔而清洁,让我想起1986年应新加坡政府之邀参加作家周的胜景,32年过去,新加坡依然明艳动人,当年是因诗人王润华、淡莹贤伉俪的推荐,我与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安格尔(Paul Engle)贤伉俪一起受邀前来,并因此得识当时担任《联合晚报》副总编辑的诗人杜南发。我和新加坡的两次因缘,都和诗有关,新加坡在我心目中,宛然是个诗的国度。

这次新加坡之行,在周星衢基金的安排下,结识了新加坡诗人、学者陈志锐,一路上又有久违的新加坡诗人卡夫(杜文贤)同行,也与通信多年的马来西亚诗人陈再藩见了面,行程充满了诗的喜悦,也因此认识在基金会任职的青年诗人郭诗玲。她诗画兼擅,在此之前,已经出版了《我走在我之上》、《穿着防弹衣的我们怎么拥抱》、《当你灵感塞车》和《得不到你时得到你》四本诗集,曾获新加坡大专文学奖,也曾出版个人水墨画集“野生的心”,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新锐诗人。

回台后,我发现郭诗玲早在两年前就已在台湾的诗刊《卫生纸+》(31与33期)发表诗作。她的诗简洁俐落、明亮而带有慧黠之气,在她谐趣、幽默的文字中,传达出了对于现代社会常规常轨的某种叛逆性,一如她过去已出的诗集的命名一样,每一本书名都是那么的大胆、突兀并且充满想象力。不久之后,她寄来准备出版的这本诗集《肉与肉的相遇》诗稿,更印证了我对她诗作的初步印象。

以《肉与肉的相遇》为书名,显现了郭诗玲对语言的敏感和大胆。根据她自撰的〈诗集简介〉,这本诗集收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所写的105首诗作,“诗作内容可美称‘多元’……,

正如诗集名称“肉与肉的相遇”,如此有肉感的字(与人),可遇不可求,可谓‘诗门酒肉臭,心有冻死骨’。”郭诗玲将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易为“诗门酒肉臭,心有冻死骨”,也可看出她有意以谐谑的笔法,通过诗作,调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肉与肉的相遇”,寄寓她“心有冻死骨”的苍凉吧。

这本诗集计分三卷,分别是“火儿”、“Cute儿”和“黑儿”(三位友人暱称),根据郭诗玲的注脚,这三卷系以各篇诗作长短为度,“借三位友人的脚板大小”分卷,“脚板最小”的是“火儿”,因此该卷所收的诗作最短,以此类推。这样的分卷方式,以随兴的小趣味出之,大约也可见得郭诗玲“玩诗”的创作意图。

“火儿”卷从一行诗写到四行诗,共收49首小诗。小诗易写而难工,既要求其精炼,也要暗藏灵光。小诗要写好,语言需简约,想象需广阔,寓意则需深远,始能余味无穷,可供玩赏。郭诗玲写一行诗,如〈创意〉仅四字“脱链演出”,“脱链”说的是不受既有链锁所羁,不照既有轨道、既有规矩而行;“演出”则强调须以最完美的方式表演、展示,以这四字解“创意”,就有意在言外的效果;〈最环保的一天〉也仅四字“断气之日”,比题目还短,用语冷酷,不仅一语说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因此断气之日即是对环保最大的贡献;从另一端看,「断气」也可以是断瓦斯、断工厂废气、断一切对环保有害之气。一语双关,足见郭诗玲对语言和文字的妙用。

小诗随手拈来,有时也可见出机锋。郭诗玲擅长以谐拟语法调侃人事物,在这一卷中也不乏佳作,如二行诗〈钜细靡遗〉:「弥留之际/ 他仍想自拍一张」就极尽嘲讽之能事;〈现代修行〉:「放下手机/立地成人」,改「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句,是典型的谐拟,说出了现代人迷恋手机的图像,生动而饶富机锋;〈生理需求〉:「好大好硬/ 指的是你的房子车子」,则是以谐谑之语,调侃人对语言的定着;〈甜蜜付费〉:「我向你讨枕头费/ 你向我讨抱枕费」,以「枕头」为象征,写出情人的甜蜜恩爱、互相欠债,甚是有趣;〈状态〉:「欲望在湿着/搞得世界霉点处处」,则是以气候“湿”与“霉”的关系,写欲望泛滥对世界的干扰——

这些小诗,以精言短句的方式表现了郭诗玲掌握语言的灵巧。

第二卷〈Cute儿〉收的是从五行到11行的小诗39首。由于行数的增多,这一卷的作品不再只是灵光一闪的片语(片羽),而多了对外在世界、现实社会的关照和刻绘。郭诗玲笔下的〈外劳〉,读来特别令人心痛:“洗车工人洗着洗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车/建筑工人建着建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楼/挖地工人挖着,嗯,还坐得起的地铁/休假日他们在草地野餐打球吹风/被嫌吵”。

洗车工人买不起车,建筑工人买不起楼,写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社会中的无奈;更无奈的是,“休假日他们在草地野餐打球吹风/ 被嫌吵”,则凸显了他们遭到社会歧视的处境。这首诗

言简意赅,刺痛人心。〈抗辩〉写环境问题,以北极熊的口吻,在被告栏悠悠控诉:“‘试

想象/ 你的房子一天比一天还小/ 你不抓狂吗?’”。在全球气候异常的状况下,北极熊的“抓狂”意味着自然的反扑。另如〈意识形态〉这首诗也是佳作:“风多风趣/ 水多水性杨花/ 火多火爆/ 金多金碧辉煌/ 木多木讷/ 土多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加“风”隐喻意识形态的多样,及其固着不变,发人深省。

本卷写日常生活的诗也有可观,郭诗玲最擅长的谐谑和戏讽手法,鲜活地映照了现代都市上班族的万般风情。她写〈运动〉:“榨乾能量/ 没力爱/没空恨/ 打开胃/ 活着”尽皆出以短语,精妙地表现了上班族依靠运动发泄情绪(爱与恨),继续活着的心态;〈睡尸万段〉谐拟“碎尸

万段”:“通勤竖着睡/ 工作折着睡/ 在家横着睡/手握一樽时苏醒/ 这个世界/ 眼不见为净/‘为什么要捣烂地球找火星?’”,这是上班族典型的写照;她写〈单相思〉:“想紧拥你/ 只能紧拥空气// 想轻吻你/ 只能轻吻空气//终究心想事成/ 你就是空气”,以“空气”比喻只能单相思的对象,更是精准;〈错过〉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错”:“屡次按错的琴键/屡次拨错的弦/屡次拼错的图/屡次写错的字/屡次爱错的人/屡次知错不改地/将错就错”,以“屡次”一词的复蹈,强化“错”的覆辙重蹈,结尾“知错不改地/ 将错就错”更是神来之笔。

第三卷〈黑儿〉收13行至24行的诗17首。这类诗作的主题转向更宽广的外在世界,也显现了

郭诗玲以诗和世界对话的企图。如〈《徒刑》Apprentice:侩子手〉,把侩子手和死刑犯的关系写得让人怵目惊心;如〈地球文学〉以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处境(“北边称我们侨胞/ 这边称我们外来者”),对照新兴的“华语语系”概念,省思当前新加坡文学的前景;如〈世界末的华丽〉

忧心地球之可能毁灭;又如〈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咏叹林连玉孤军护卫华文教育的事迹等,都从小我之情转向大我之思,具有相当的分量。

最可观的则是压卷之作〈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有的词不该存在,例如/集中营/战争/俘虏/防空洞/恐怖分子/肢解/酷刑/拷问/屠杀/慰安妇/暴力//它们的存在/人类的耻辱/动物们参观后大叹不可思议的笨——/怎么会把同类/几万个头壳盖堆成地图/怎么会把课室/改建成地狱/怎么会把小孩/当大树的敲钟槌//该怎么导览/这荒谬不已的/人性”。

这是反战之诗、苍凉之诗。第一段胪列与战争相关的关键词(集中营、战争、俘虏、防空洞、

恐怖分子、肢解、酷刑、拷问、屠杀、慰安妇、暴力),凸显“屠杀博物馆”的恐怖气氛,以及

战争之下人类遭逢的噩运;第二段话锋一转,以“动物们参观后大叹不可思议的笨——”来质问

人类的愚蠢;末段则转为导览者的语调,感慨人性的荒谬。叙事观点的转换,让这首诗分别

透过三种视角切入,因而更加深刻地写出了战争的屠杀、人类的愚蠢与人性的荒谬的多重样貌。

这本诗集以《肉与肉的相遇》命名,因而也就可解了。郭诗玲写爱情、欲望,固然是“肉与肉的相遇”;写工人阶级的悲哀、上班族的苦斗、文化的传衍,乃至于环境的恶化、战争的残酷……,何尝不也是“肉与肉的相遇”?她以诗人的敏感,运用谐拟、讽喻等手法,写出了她所感悟的诸多现象。她的诗,无论谐谑或苍凉,都来自日常,也贴近社会;具有现代感,也有批判性,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持续以继,她会写出更多深刻的作品!

推荐诗:〈创意〉、〈最环保的一天〉、〈钜细靡遗〉、〈现代修行〉、〈生理需求〉、〈甜蜜付费〉、〈状态〉、〈外劳〉、〈抗辩〉、〈意识形态〉、〈运动〉、〈睡尸万段〉、〈单相思〉、〈错过〉、〈《徒刑》Apprentice:侩子手〉、〈地球文学〉、〈世界末的华丽〉、〈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