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美相遇》读后感1000字

《中美相遇》读后感1000字

《中美相遇》是一本由王元崇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美相遇》读后感(一):过去已不可追,而未来是否可期,依然是大大的问号

个人之所以喜欢历史,是因为历史的镜鉴,折射出来的永远是人性的底色,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人们一个个具体的本能渴求所汇聚成的驱动历史发生的动力。而一部好看的历史通俗读物,就是讲述这种动力的由来,如同精彩的小说故事,在恢宏跌宕的世界设定下,呈现奇趣鲜活的事件故事以及交叠繁复的人物关系。这部著作拥有优秀历史读物应该具备的所有品质,它以中美际会为主线,贯通了清朝与西方的交流史,将处于不同空间背景下的中西方,置于同一时间轴上的交汇点,既有宏观视角下的国家外交帷幄,更有微观体验下的个人辗转腾挪,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挖掘出一个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动故事,呈现出一幅从黎民百姓到国家元首的中西全景交互历史。本书会令人更加坚定的认识到,中西之间特别是中美之间当下的一切错综关系,都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早就隐秘在茫茫历史长河的涓流中,令人在感叹历史总是如此相似的同时,又不得不唏嘘人文交流改善国家关系之可贵,以及意识形态固化人类思维之顽劣。过去已不可追,而未来是否可期,依然是大大的问号。

《中美相遇》读后感(二):来日方长

中美的渊源历史确实值得说道,作者用最古老的帝国与最年轻的帝国在18世纪至今的个中小故事娓娓道来,虽然大部分是华人的受难史,但可以从中理解中国的困局和无奈,也能了解美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的建立。

清廷当时对来使“三跪九叩”的执着就跟中国文化的根一样深入骨子里,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看低。但是有个西方人物是不一样的烟火——拿破仑,他说“俄国英国应该训令他们的大使们在北京叩头。……只有尊重一国之风俗,你方可让自己的风俗更得尊重。”可惜这是战败后的拿破仑说的,如果拿破仑继续统治法国,搞不好历史就是另外的样子。

文末作者引用并解读镂斐迪的「中国国情报告」直接将历史观拉升一个层级。“我们的很多有关清朝特别是晚清的历史叙述是走了基于近代化理论之上的片面理解和批评甚或贬低清朝的道路,……这些片面理解叠加起来层累地构成了我们对清代中国的认知……愈发认为清代社会和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截然二分的,历史因此成了真正的故往,而不和今日发生任何现实层面的联结。”作者对晚清的清廷并未带丝毫偏颇之意,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指责晚清签署的甚至有白送的那些不平等的“治外法权”,其实我们已经站在了历史的高处,在身处于那个时局中的国人应该是意识不到这一极不平等条例的严重性的,不然黄遵宪、李鸿章也不会把朝鲜的治外法权白送美国。所以指责诋毁清廷实在是后见之明的思维恶习。切勿将历史变成为自我服务的漫画,严肃对待历史,历史本该是另外的样子。

如作者所说,美国远远没有我们中国了解他们那么多,路还很长,中国也在慢慢长大,希望以后的中国能靠如元朝马可波罗描述的那种东方魅力重获世界各国的向往和朝拜,来日方长!

《中美相遇》读后感(三):作者王元崇的学术背景

Yuanchong Wang specializes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and East Asian history.

He received his B.A.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in 2002, M.A. from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6, and Ph.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in 2014.

2002 山东大学本科毕业,2006 北京大学硕士毕业,2014 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Institute for Korean Studies at Yonsei University in Korea from 2010 to 2011, and a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Asia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in Japan from 2011 to 2012.

2010-2011 韩国 延世大学 访问学者;2011-2012 东京大学访问学者

延世大学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位于韩国首尔,是一所以基督教精神建立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与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并称为韩国大学的一片天(S.K.Y.)

His first book, which is aimed at revealing China’s development into a modern state through the changes in Manchu-Korean relations during the Qing period, will be published b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硕士论文为, 清末朝鲜领选使研究

[硕士论文]王元崇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大学2006

领选使金允植李鸿章薛斐尔《阴晴史》《天津谈草》

《中美相遇》读后感(四):读史如果有如果-读《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晴兴衰(1784-1911》

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关于中美关系的书,我必然推荐王元崇教授的这本《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晴兴衰》;如果能有机会,我更想到特拉华大学去选修王元崇教授这门中美关系史的课程;我也一直期待着什么时间王元崇的这本书能够有英文版,让更多的美国读者读到这么好的关于中美关系的著作。

王元崇在书中讲“两国冷战以降高层政治的高度关注,让中美两国的很多学者和民众都模糊了对中美社会层面的交流的观察和解读,而在美国一侧,也严重忽略了对美国二战以后跃居世界政治秩序主导者之前与中国的交往。”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精准而深刻。我把这句话转给了我的好友。好友竟反问回来“外国人写的?”显然好友是觉得王教授的这句话比较绕口。我又读了两遍,却是绕口。但我却能体会到王教授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这两个国家都在遗忘历史。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选择性遗忘历史那就意味着不尊重历史。当人怀着很,所有的美好都会被遗忘,一点点的矛盾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尤其是在屈辱史观的引导下。

王教授的书很好读,因为很少有学者能把学术专业写通俗的,把历史写给大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书要么堆砌着术语和文件的所谓专业学术,要么危言耸听的故作深邃,要么是充满阴谋论的虚假历史。显然王元崇做到了一个学者在给大众讲述的精彩,而且做得非常好,你仍能感受到他写作时候的热情,还有字里行间的自信和学术严谨,让你能够一口气的不愿意停下来的读下去。似乎你就坐在王元崇教授的课堂,毫无困意意犹未尽的面对面的听着王老师的课,一是历史现场的代入感,一是课堂氛围的代入感。然而最可贵的是每一章节给与你无限的启发和进一步深究和探索的好奇。

这两年中国学者写中美关系的书也不少,出名的便有徐国琦《中国人和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和王元崇比较起来,显然徐国琦的那本书就显得肤浅和苍白了,缺乏根本上细节的掌控,更像是一本命题作文,献礼之作。相比较之下,王元崇的这本书充满了细节的重建和叙述,是王元崇教授在特拉华大学讲授中美关系史,澎湃中美沉浮录专栏,自身的研究、持续的授课、思考、研究多年综合沉淀下来的好东西,时间沉淀下来的好东西。原本在《中法西绎》读到的特拉瓦诺安的故事,在王教授这里我才读到了层层叠叠的细节,如果单拿出来可以当小说或者剧本了,王元崇的书中还有很多很多从未见过的图片。甚至我从未听说过的石泉溪惨案,林氏案这样的故事。甚至第一次读到了蒲安臣let her along 的演讲,第一次读到了镂斐迪的报告,当我们想想2017年彭斯的对华演讲,2022年布林肯的对华政策演讲,看到中美关系走到这一步只有不断的唏嘘不断在唏嘘。

这本书还有另一个视角,就是王元崇东北亚关系研究的视角,谁曾想到中美日朝当今的关系和当时孱弱不堪的晚清帝国与列强周旋的历史有如此紧密的关系。王元崇教授在解读楼氏报告的无限惆怅中结尾,他说道“人们得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落后就要挨打。清代中国挨打,是因为军事和体制等方面的落后。这一结论大行其道,固然因为其简单明了,更是因为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通过非常线性化的直观的”进步“,去跟不堪的过往一刀两断。”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定时无奈地说这些话。也正如我一个普通读者,读此书的过程中仿佛在脑海中出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客观地看待和认识历史,而不是片面的充满情绪的。然而历史的玩笑在于他背后一个又一个感情驱使的人类所改变的,过了去也就没有如果了。

《中美相遇》读后感(五):中美相遇,见与不见?或许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前段时间,一场旷日持久、风云变幻的美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民主党人拜登赢得大选,于1月20日宣誓就职,共和党人特朗普黯然离任,离开之前甚至没有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以往美国总统大选,总有部分国人寄希望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比前任在对华政策上释放更加积极的信号,但几乎次次都让这部分抱有乐观心态的国人失望。

直至此次美国大选,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拜登当选后缓和中美关系持有谨慎态度,或者说已经不抱什么幻想。而拜登当选后的一系列事实也再次表明,不管何种肤色、哪个政党的人当选美国总统,对华关系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遏制一个崛起的中国始终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为什么中国如此看重中美关系,为什么美国如此关注中国发展?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中美关系的产生、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研究中美关系的学术著作汗牛充栋,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深刻阐述。历史学家王元崇另辟蹊径,以《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为题,选取晚清时期中美相遇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从历史的碎片入手,列举数桩不为传统历史专家看重的微小历史事件,从另一个侧面呈现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宏大历史进程。

这是一种追根溯源式的历史追问。中美之间远隔万里,分属不同的大陆,如果不是近代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如果不是美国以“昭昭天命”为由停不下来的扩张主义思潮,如果不是美国积累财富的强烈需求,中美不会在晚清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相遇。这种历史上的相遇还是美国主动出访,如果要等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主动访美,可能会晚得更多。

中美的相遇,从做生意开始。一开始,都是正经生意,中国卖出茶叶、瓷器,美国卖出皮毛、花旗参。后来,鸦片成了美国商人的首选,生意变得不正经起来。一开始,美国奉行中立政策,一切以和气生财为主,并无武力强买强卖之行为。后来,美国加入了八国联军的队伍,美军与其他欧洲列强一样,将刀枪架在了清政府的脖子之上。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应该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至此,中美相遇由最初的和平共处,演变成为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以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清政府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商人在中国大发其财。而美国商人大发鸦片财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助力美国社会打造“美国梦”。罗斯福总统总是自豪地说,他的外祖父曾在中国做过生意,他没有说的是,他外祖父在中国做的是鸦片生意。

鸦片生意的巨额财富,为美国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而受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清朝政府则陷入了积贫积弱、苟延残喘的境地。为了挽救清廷于危难之际,清政府的有志之士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而美国人蒲安臣更是被清政府聘请为中国驻美第一任大使,带着清政府的殷切期望,将中国推向世界,尤其是美国面前。在这里,作者以中国留美幼童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以中国为主导的中美相遇细节,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毕竟开启了走出去的第一步。

除了走出的幼童,作者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走出去的华工。幼童们除了个别自费,大都是公派留学,是典型的政府行为;而华工的移民就显得隐晦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在美国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从最初的受人欢迎到后来的严重排华,中国人在美国的生存境遇每况愈下。

作者从1875年美国阻止中国妇女移民美国的《佩志法案》说起,到1882年引发的排华高潮,以及1885年石泉惨案爆发,通过回顾在美华工的历史遭遇,描述了美国对中国认识逐渐片面、偏激,最终恶意丑化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性的偏见根深蒂固,加之美国教育对历史真相的刻意掩盖或回避,让这种历史印象一直延续至今。美国人民陶醉于已有的认知,并不以自己对世界他国的无知认识感到羞耻。而在作者的历史回顾过程中,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种族隔离但平等的社会怪相也一并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标榜世界上最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国家,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美好。

华工在美受到的待遇,一如晚清政府在欧美列强环伺中受到的待遇。在此,作者并没有大书当时的官僚阶层如何与美国等外国驻华机构打交道,而是以慈禧太后展开的“夫人外交”为切入口,通过这种“非典型”外交方式,既展示了慈禧太后当政期间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清政府在中美外交中的弱势地位。慈禧太后的夫人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国公使对清政府的态度,但已经挽不回大清帝国积重难返的颓势。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双双驾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携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今日中美关系之种种,滥觞于二百多年前的两国相遇。”这种相遇,有其历史偶然性,但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来看,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王元崇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刻剖析中美两国相遇之初在政治制度、对外贸易、军事力量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历史的多个侧面追寻中美交往的蛛丝马迹,从中研究中美关系现状的历史根源。

本书列举的历史事件虽小,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回顾与分析独到深刻,引用的历史史料真实翔实,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尊重客观的历史研究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精挑细选的插图,为读者理解当时中美交往现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帮助。不管是漫画还是真实历史场景的影像,都从细微之处折射出两国社会尤其是美国民众对中美关系的认知,为本书增色不少。

时至今日,中美之间的交流一直磕磕绊绊。阅读王元崇这本《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有助于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从中找到中美关系何以如此的真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