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篇小说《根脉》》经典读后感有感

《长篇小说《根脉》》经典读后感有感

《长篇小说《根脉》》是一本由成都时代出版社著作,88.00出版的475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一):读《根脉》

读《根脉》 经冯元明老师介绍,认识了在成都工作的芦转萍,初加微信我按习惯尊一声芦老师,她说年龄相仿,称名即可。我说那就叫同志吧。她欣然同意,《根脉》是转萍同志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汾阳人写的汾阳故事,一下就吊起了我阅读的胃口,虽然我看的长篇或小说非常之少。刚开始读起来对人物关系还比较陌生,但是作者紧紧抓住“根”进行了描述,从傅启山结婚、入洞房,再到西洋人开的诊所看病,一部汾阳人的大戏在以清末民国初年为背景下展开了。 作者环环相扣,铺垫有序,言语平实,没有了华丽的辞藻,没有了歌颂功德的口号,用贴近普通人的话语,用地方方言词汇叙事的风格,给读者一种和老乡拉家常、念叨老辈人自己的故事一样,没有陌生感,很亲切、很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教会、教会办学、教会办医;这在我的记忆当中是深深扎人骨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家人和这里面是有发生过关系的。姥爷当时给教会的美国人种花、种菜;种子都是从美国捎来的,大姨说起小时候吃人家的洋柿子,吃洋人给的糖果,仿佛有回到那个年代;大舅又是护校第一批护士;二姨夫还带我们在峪道河找到,当年姥爷给美国人在避暑山庄亲植的核桃树;书中都有相关事件的描写,虽然看的是《根脉》,仿佛是在看家人的回忆录。汾阳医院当时被称作“小协和”,我小时候陪养母是住过的,有一次是冬天,也是陪母亲住院,由于是第一次享受气暖,不小心给感冒了,是一位好心的女护士给我找了感冒药,吃上才好的,也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现在也想不起来说了一声“谢谢”没有。 俸先是书中第二号人物,他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商人敏锐的头脑,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及对事业的追求;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即使在今天,对年轻人还有现实意义。我认为俸先死在祥雨怀里;俸先送“镂花嵌宝黄金簪”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俸先临终说的那一句话,后面的那一段描写没有了必要。还有以壁画为线索去写尚武爱护文物古迹也不算成功。俸先、家祺的误杀,表现了老百姓隐忍的性格,凭良心做事、做人的优秀品质。家祯为张同志冒死送药,用无声的语言证明了自己不是汉奸,“软汾阳”一点也不软的铮铮铁骨形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口号,但是他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栋梁、历史车轮的推动者,张同志所代表的组织歉家祯一个公道。士城、顺儿、五儿、尚武、特别是岳震东老先生的死,使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这样老百姓,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死的很伟大,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还有方先生为没救下洋人的小孩,到死都不瞑目,虽然没有人会归罪于他,但是一个善良的心,让人永远铭记。傅家“庙捐和兴学就是头等大事,雷打不动”。 文脉相传,得以永久。其实到了任何时期,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始终捆绑在一起的,启山的坚守、俸先的创业精神,在今天看来,许许多多汾阳人还在走的路。故事很精彩,还是 看书吧。 5月18日记于黾堂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二):小城故事中的大格局

小城故事中的大格局--读芦转萍长篇小说《根脉》芦转萍女士60万字的长篇小说《根脉》面世,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已在成都工作生活多年的作者竟敢写、竟能写出这样一部厚重历史的有关故乡的书。情理之中,是她的思想、她的情怀、她的文学造诣足以成就这样一部令人欣喜的作品。该作品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构思精巧。这部小说写的是山西汾阳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故事。以清末年间基督文化传入到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代作为时代背景。在那个活着不易的时代,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作者用入微的观察与思索,借小说人物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血脉传承中文化基因的顽强生命力。故事以汾阳为中心展开,与外面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看似写傅启山、吕俸先两家的事,实则写出了一个大时代的家国情怀。二、乡情浓郁。作品具二、乡情浓郁。作品具有汾阳乡土文化语言特色,众多的人物陆续出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在命运的挣扎中,仍然保持乐观、坚韧、善良、朴实的性格,终究会不同凡响。在作者笔下,那南水井的水是甜的,那城墙是有历史的,文峰塔、海洪塔是有故事的,那塔上风铃是会唱歌的,田村圣母庙的壁画人物是会流眼泪的,峪道河的马刨神泉是流向江河奔向远方的。还有傅家院子、街上店铺、西山药材、三八八宴,这些表象的东西,据说都能找到出处,无不显示出作者受家乡文化的深刻熏陶和浓郁的家乡情结。三、细微处见深刻。小说经过对傅启山、吕俸先两家三代人的人生命运描写,从结婚、开客栈、设中药堂、养牛等平凡小事写起,到建医院、办教会学校等,故事层层展开,徐徐推进,引出了治村、灾年运粮,修军汾公路、抗战爆发、铭中南迁等事件,通过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挣扎前行的身影,再现了那段沧桑的岁月往事,显示了作者的细腻和写作功力,一副多维度的历史画卷跃然纸上。在故事的推进中,一个个人物登场栩栩如生,一个个故事从汾阳精彩地展开,从传教与开西医诊所,到传教士被杀;从种食鸦片盛行到戒种禁烟;从中药堂开张到西医诊所、教堂医院、护理学校、汾阳医院的变迁;从书院、学堂的更名到铭义中学、铭贤中学的发展,从秦晋古道的驼马蹄印到军汾公路的滚滚烟尘。从汾阳这里,可以看到军渡、西山甚至更远,从汾阳当下,可以回溯到明朝甚至更早…,那些场景,亦幻亦真,或隐或明。这些细微的情节,无不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力量才有这么强大,让人们一直保持着永不退缩的根本呢?我想这恐怕正是作者想用“根脉”作书名唤起人们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四、精妙处见宏大。通四、精妙处见宏大。通过穿插着的故事,比如铭中南迁四川金堂,师生们翻秦岭、穿剑门,一路艰辛可想而知,但作者笔下,却是借悠悠古道一路忆历史、吟古诗的别样景致。还有乡贤捐款办学、尚武义务护校、修建机场支援抗日,看似平常,却多方位再现了广袤大地上的能引起共鸣的人文力量。尤有精妙之处,作品并不对人物褒贬,只用精妙含蓄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情景描写,娓娓道来,就把那纷繁复杂的乱世,各派势力较量,描绘得无比生动,值得读者回味、领悟。在作品中,读着读着,就能见到让我心头一震的文字:“有的东西是在骨子里,藏不住的,即使没有亮光,也时不时会崩点火星星”; “人活着,就得琢磨事,琢磨前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自己的文化做底色,谁都浸染不了” ;“唯怕少年春衫薄”。 这些书中人物道出的心声,也许正是作者想通过《根脉》要传达的精神吧。《根脉》,看似为了传宗接代,实则处处体现出文化的力量。读罢此书,我已消除了对汾阳过去遥远而模糊的认识,唯愿身临其境,在文庙前对其厚重文化顶礼膜拜!祝贺转萍女士!致谢佳作分享!2019年5月30日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三):一部充溢着脉息搏动与生命蒸腾的力作 ------由《根脉》谈芦转萍小说创作之文脉 马鸿宾

翻开芦转萍的《根脉》,如同揭开中国历史厚重的一页。不仅这部书的体积/体重是厚重的,它的内涵也是沉甸甸。读来宛如一位老者在讲述一段既不远又不近的故事:三个小孩从村东口一路小跑回到村里,一口气十二层青石圪台……娓娓道来。

无疑,芦转萍是一位乡土感极重的作家。

她远在成都写汾阳,试想,乡土情商打折扣的人是不会这样千里姻缘一线牵的。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马克思说,自己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所了解的法国比历史学家笔下所描述的要丰富得多。

小说背景基本都是以她的故乡汾阳/山西为背景,故事、语言风格都极具地域腔调。其实,在中国现当代作家里,作家大都离不开乡土,贾平凹的陕西、莫言的山东、方方的武汉、王朔、冯唐的北京等等,而往往也是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是带着我们认识这些作家的路标和密码。

芦转萍是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从她的学历/阅历看,她的小说应该是格非味的学者型的。然而,她一反其道,采用了一种平实的小说语言风格,通篇一以贯之。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现实,觉得生活就像她的书中描写的一样,静静地把人带入一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

一眼可以看出,《根脉》的原型就是汾阳,她力图将美国公理会影响下的汾阳区域社会这面至今已破近百年的镜子进行重组,以求折射出当时的生活,反观今日的社会百态。小说以桃花镇/欲道河/泉口/城内为根据地,交替切换。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把汾阳作为一个中心,传教的范围包括山西的中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南部鄂尔多斯,这片区域约有 7 万平方公里.一百多年来,传教士曾经在这个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几乎在近代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可以看到他们活动的印迹。研究中国近代史,基督教的传入与扩散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小说的饥荒/鼠疫/毒品、教堂等骨干部分、一些教案/药店/桃花镇的故事和启山/俸先/祥雨等主人公人物人物就是这样形成的。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作者一方面有一颗坚强的/具体的/无处不在的世俗心;另一方面,作者写出很多东西,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必、也不可能亲身经历的,这就要借助于作家的想象力来完成。想象的幅度越大,越是需要依赖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验,才能够把这大幅度的跳跃、使这之间形成的巨大鸿沟填平。由此,它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所谓“新写实”作品和以历史生活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同时交叉进行,一纵一横形成了这部作品。这样说,这部书是纯文学的写作,是人世的,用汾阳有限的社会涵盖了中国以至世界无限的风景。从民族的命运到个人的命运好像是流动的河,一条大河无法视而不见。

小说从1889年文阿德传教士来汾阳写到1949年60年间所发生的大事;大致主要写了三代人的故事(启山母亲老太太这一代可忽略不计),从启山这一代写到他的儿女家祯/家祺/清云/清月到孙辈傅佐,把老一代人一个个送下去,又把下一代人一个个扶起来。

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的写作对象启山//祥雨,启山母亲老太太/药店俸先/磨工黎树林/启山母亲的侄儿士成/总管张世英/牙行曹掌柜等大抵都是社会小人物生活中的浮沉琐事,但她的笔却极其尖刻,能够在一篇小说中揭露人性的基因,探讨与神对话的深层次话题,可以说得上是小处着眼,却包涵着大气象、大悲悯。不过,这些我说的是他越到后来的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气质。

小说的结构与我说她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故事情节的衔接自然,文中采用了不少回忆或插叙,如,前面说:“我早就见过,”接下来说:“他说的这个早是有根据的,”引出一段启山/祥雨在娘娘庙初见时的情节。篇章结构,在摆脱了形式对她的束缚之后,从小标题到内文,句式极不讲究,小标题或四句式/多句式,信手拈来;结构也如此,如同一扇门想开就开,想合就合,写得那么随意/和谐又极其巧妙地把哲学/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仿佛一切都是偶然,一切又似乎是无法逃避的必然。

此作,有大浪淘沙,有蛐蛐小溪。特别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有的也可以说是与主题不直接关联的所谓闲笔,比如,写一桌酒菜的丰盛,写一个人穿着的贵气,写汾阳婚丧嫁娶的风俗,她不急于把结果告诉你而是引导你留意周围的一切这种由闲笔而来的叙事耐心丰富了作品的想象空间。小说作为命运的交响曲,如果没有这些细部的音符,恐怕是奏不出好的音乐的。但是,正如田文海说的,每一处文字几乎都不能跳过,隔一两页,你就接不起来。

心理描写也是不乏见的。比如,启山/祥雨结婚时,祥雨在红盖头下对启山在当下会发生的种种能作了很多心里猜测。

无意中起到了三八八席/四盘八碗/申明亭/宝泉益酒坊等当地名优特产的宣传。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多关心社会、现实、国家、人伦,也就是《桃花扇》的传统,少有宇宙、人生的终极追问,也很少有自我醒悟的忏悔精神。当义和团在汾州南开社屠杀传教士的教案发生后,作者按耐不住激动的心绪,口若悬河,既揭发人心的罪恶,也阐明罪恶中可能埋藏的光辉,不仅能看到善对恶的审判,也能看出恶的自我审判,终归于他对人性的宽容。

掩卷长思,禁不住令人浮想联翩。掩卷之后常常要想一个问题:这部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这部书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正如封面开宗明义:接人根脉,只为民族生生不息;传承文化,才使真正的根脉不断!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四):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优秀作品一一《根脉》

2019年4月,长篇小说《根脉》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作品的装祯设计宛若一块碑石,封面上部分三分之二黑色,根脉二字竖着书写,摸着略有凹凸,下部分三分之一土黄色,圆圆的龙图腾旁边 两行黑字:接人根脉只为家族生生不息 传承文化才使真正的根脉不断 下面两行小字:山西汾阳两户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北方民众六十年的生存状态。拼音GENMAI旁边是作者的名字一一芦转萍。 芦转萍女士1985年由山西汾阳中学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在吕梁煤炭工业学校任教十余年后,前往四川成都与丈夫共同经营网架公司,闲暇时喜欢旅行、摄影、篆刻、收藏,交友。在成都接待汾阳中学老校长深深地触动了她一一退休后的高校长专程到四川成都金堂寻找当年铭义中学在抗日战争期间南迁的足迹,汾阳中学的前身就是铭义中学,母校的历史恰与她的生活工作轨迹吻合,《根脉》的创作念头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这是一部以汾阳旧事为题材的作品, 山西省会太原往南一百公里有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一一汾阳,杏花村汾酒就出自这里。汾阳旧称汾州府,城西老爷山与城东文峰塔遥相对应,老爷山顶有庙宇,文峰塔下有湖泊,汾阳城内九街十八巷交错纵横,每个街名生动妙趣,都可以讲出一段故事,东西南北大街交汇处称鼓楼底,文庙规模宏大,铁马老爷庙精致神秘,三皇庙,城隍庙演变成两条街道,牛家大院就在洋人教堂修建的塔楼下,海洪塔位于南关,汾阳中学的前身是美国人筹办的铭义中学,汾阳医院还保留使用着教会医院旧时的建筑,烈士陵园对面保留着城墙一角,汉白玉花圈后面就是为解放汾阳而殉难的六十七烈士潜伏过的地道口,洋人曾在这里传教,推广西医,冯玉祥也率部在汾阳休整,汾阳人讲究,汾阳人会吃,汾阳的日用品非常独特,汾阳话很好听!汾阳以创建文化汾阳为目标,著名导演贾樟柯就是汾阳人。《根脉》的发行出版吸引的首批读者大多是汾阳人,我也有幸第一时间阅读。 这是一部长达六十万字的作品,共分三十七章,详细讲述了傅启山,吕俸先两家三代人在清朝末年经历民国战乱直到我国解放战争全面展开之前的事情。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是真实贴切,场景是汾阳人所熟悉的桃花镇和汾阳城,铁马老爷庙、牛家大院、三皇庙、城隍庙、甜水巷、南水井、帽市街、杀猪巷、建昌(文峰)塔、海洪塔……,历史事件有南开社洋人被杀(庚子赔款),汾军公路建设,铭义中学(汾阳中学)南迁,四川机场修建,仁岩吃油糕事件,六十七烈士殉难……,书中大量汾阳的方言、日用品让人倍感亲切,用品如砂鏊、汆子、火火、火炕、火堂堂、火夹夹、火口…,圪蹴的习惯,结婚时家家必备的厚成褥子,用木牛神形容人木讷专注等。《根脉》是为汾阳树碑立传,当然,故事中也不乏历史人物,慈禧曾密令山西省巡府暗杀行医传教的洋人,史迪威将军负责修建汾军公路,冯玉祥将军率部在汾阳休整,蔚会长帮助追讨失窃的文物,萧山,卫天霖也都出现在作品中,不过这些大人物只是为故事的发展作背景,真正的主人公是傅,吕两家人及与这两家人交往相处的普通人。《根脉》全篇以人民为中心,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小说《根脉》取材于汾阳的历史,故事以傅启山结婚开篇,时间大约是鸦片战争后一八八几年。傅启山家住汾阳城西北桃花镇秦晋古道旁,亦农亦商,有田地也有客栈药铺,娶邻村田姓富裕人家女子祥雨为妻。吕俸先,太谷人,原在陕西西安做生意,受当时战乱影响关门息业,回乡途中受启山点拨,在汾阳城内开设药房,从此与启山成为生意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挚友,娶丁香为妻。傅启山与田祥雨共育有两儿两女,家祯、家祺,清云、清月,吕俸先与丁香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尚文,尚武是从亲戚那里过继的,宝罗是俸先认的干儿子。作者以安详的语气对每个人生活经历包括他们的感情婚姻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些人生活在战乱年代,家庭是平和的,情感是清澈的,张妈和黎树林出于对宝罗的关爱及彼此生活上的扶助而产生感情,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人性和善良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阐述。 《根脉》读起来平平淡淡,其实耐人寻味,都是善良的人,有着和睦的家庭,他们的命运却充满不幸,清云从小就饱受封建社会陋习对妇女身心的束缚折磨,被迫缠足,清月为宝罗挡住了日本人的子弹,家祺本分守矩却被人杀害,家祯拖着虚弱带病的身体为解放区送药被冻死在雪夜,俸先被误杀,尚武的妻子五儿被日本人 糟蹋后自尽,尚武因私通共产党被阎民卫队在大操场用藤条活活抽打致死……那样的年代剥夺了多少人本应拥有的幸福! 傅,吕两家人崇尚教育,善恶分明,是亿万中国人民的代表,《根脉》以人物的行为诠释了中华民族推崇的五常(温、良、恭、俭、让),(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以及民众在摆脱封建统治时期的逐渐觉醒。人们自觉地摒弃封建陋习,向往新生活,经历军阀混战及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华大地需要民主、自由、强大,需要人民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吹响解放全中国的号角,作者以丁香七十寿辰的场景结束了故事。 《根脉》封底几行字一一东西方文化撞击、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人们改变观念,改变生活方式,调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挣扎、选择与坚守中前行,友情、亲情、爱情温暖艰辛的人生。对全篇作了很好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傅、吕两家的后人都是这一历史转变的参与者。一带一路振兴战略,实现中国梦会给全世界注入新的活力。

《长篇小说《根脉》》读后感(五):《根脉》——以文学的名义致敬故土家园

评论者:田文海 2017年12月,在《汾州乡情》创刊15周年座谈会上,有一位女士发言,她说到了汾阳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令人暖心润肺的人文风物;说到了乡情乡愁,说到了铭义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汾阳中学南迁四川金堂的长途跋涉……她说她是土生土长的汾阳人,现在定居四川成都,她要写一本书,就写汾阳的历史、汾阳的人文、汾阳的故事。她的发言很有条理,很有见地,也很轻松流利,但是因为我也是个写过、出版过多本小说和散文书籍的人,所以让我记忆明显的是,她说她“要写一本书”的话。当时,我想过一个问题,她能写出怎样一本书来呢?现在写书、出书的人太多了,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想是那么想过,记是记住了她说过的这句话。只是事实上,对这位女士所说“写一本书”也没有十分在意。然而,2019年5月,经文友马鸿宾先生转手,一部署名芦转萍的长篇小说就放在了我的案头。芦转萍就是两年前说要写一本书的那位女士。她的这部长篇小说题名《根脉》,洋洋近六十万字,以汾阳百姓从清朝末年到解放战争结束六十年间的生活为原点,辐射中国北方地区芸芸众生一个甲子时段内与命运抗争、妥协,乃至守护、适应、奋起的生存状态,为了根脉不断、文化传承,在生存的夹缝中努力汲取文化的水分和给养,吐芽、茁长、葱茏、茂盛、延续、生生不息。芦转萍以文学创作的精致构思,巧妙地把傅家和吕家三代人的故事融汇在六十年间发生在汾阳、乃至全省、乃至全国的几个大的历史事件中,以小说大,以点带面,以一滴水映衬光辉,以一斑而描画全豹。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历史事件的主体,但又都是受历史事件的影响者;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行为举止无不被这些事件营造的大环境影响和制约。既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更有汾阳一隅异于他乡的农耕文明与市井百态的交相辉映,还有汾阳人以柔克刚守护根脉的执着和坚定,还有汾阳人“软难斗”式的内敛含蓄,在负重、压抑的社会底层,以一种刀劈不断,火焚不燃,弯而不折的韧性拥抱生活、坚守信念,永不放弃骨子里的本真,只把祖先的血脉、血性延续、接力,薪火相传,是一种来自根儿上的秉性和精气神。小说中不乏汾阳文化元素的悄然绽放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身体力行,汾阳人的根和脉就在这些情节和故事的展开和叙述中更加地清晰和强劲。 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彰显了作者的文学天赋和不一般的写作技巧。我认为,这部小说用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做背景,借助虚构与非虚构的转换与融合,非常好地以汾阳这一方土地上历史的笔墨梳理千头万绪的文化根须,深情抚摸始终在激情跳动的人文脉搏。端的是,芦转萍在以文学的名义虔诚地致敬、膜拜生她养她的故土家园。 因为要参加这个座谈会,又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我不得不加班加点来阅读这部长篇小说。原本是有点偷懒念头的,一目十行、概览一遍,也就是了。没想到,开卷有益,读起来却放不下了,直到前天才读完,累是累了一些,却非常欣慰。欣慰之余,竟然有一首诗涌上心头,是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来自林间这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呢?我想这是《根脉》的作者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和乡愁融入渗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慰藉了读者热爱家乡的情感。远在成都他乡的芦转萍始终对故土家园——汾阳这土地爱得深沉,守望在文峰塔下的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手抚《根脉》这部厚重的长篇小说,回眸汾阳这文化的土地上长篇小说创作的历程,我发现,这部长篇小说是汾阳本土女作家创作的第一部本土长篇小说;往远里说,是历朝历代,往近里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确切的说,是汾阳本土女作家、女作家创作的第一部本土长篇小说(汾阳地面上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2008年,作者另有其人,是男性作家)。我还有个疑问,不知道芦转萍以前写过、发表过文学作品没有?这部长篇却显得笔法老道、颇有功力。读这部长篇,若不看折封上作者的照片,很难相信这部书出自女性之手。我是在阅读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正在汾阳老家探亲的芦转萍女士的。随后,我和芦转萍女士有过几句微信交流,我说:《根脉》读了三分之一,感觉非常好。但因没读完,不敢妄加评论…… 芦转萍回复:担心小说的故事性差,吸引不住读者…… 现在小说读完了,我想说,芦转萍的担心大可不必。汾阳不是有句话说“黄瓜青菜,各有所爱”吗?能吸引住我完成阅读,而又思思想想,难道就不能吸引住更多读者?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部长篇小说,有创作水平的高度、有作家视野的宽度、有地域文化的广度、有思想感情的深度,貌似欠缺一些的,是没有把握好故事的火候和温度。这可能是因为故事本身的时间跨度和作者自己创作的时间跨度较长,以致传达给读者的感受有点降温了。再一个,作者在创作中好像采取了一些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段落衔接或者说片段衔接有点“蒙太奇”,前几行在说一个事,一个“回车”便转换到另一个事上了,让人有点“目不暇接”。比方第三章,开篇写黎树林去傅家还“一刀肉”,连对话带叙述不过九行字后,便转到傅家母子治病的事上去了。此后第三章再没有黎树林什么事了,就好像给第三章戴一顶不属于第三章的帽子似得。不是说影视作品里的手法不能借用,而是说在小说创作中用不到位,就会导致叙述和描写没有影视人物那么丰满、立体,以至扁平化,形象单薄。这只是我粗浅的看法,有待商榷。通篇来看,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大胆而有益的创作尝试呢? 因为作者是我们的汾阳老乡,我给我的这段谈话概括 了一个题目:以文学的名义致敬故土家园。现在,在此,我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老乡芦转萍女士献上一个特写的感叹号,表示礼赞:向您致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