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锦集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锦集

《梁实秋:人间食话》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无45.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一):对于吃东西不感兴趣的人,趁早别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梁先生的散文集,把他所有与吃相关的都整合到一起了。 先是像《随园食单》一般,只讲菜品,如何做如何吃,怎么吃最正宗,这个部分梁先生专注于讲食物,不见了往日的毒舌,还有些遗憾。在描写一种食材时,从形到内到味再到生长于剥离,都十分生动,平平无奇的果子经由梁老笔下就变得格外甘甜香醇起来。有一些也会说动我吃货的基因,例如提到烤肉,说起的松树枝子做“碳”,不禁让我想起我们本地现在烤肉流行用核桃的果壳碳,生出的火均匀,不旺,保持着文火与果壳的清香,烤出的肉也不焦不硬,软嫩鲜汁,果然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烤肉味道。还有西湖楼外楼的“炝活虾”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道美味,这个季节刚好,与梁老不同的是我这边的“炝活虾”不放麻油不放醋,酒是有的,活蹦乱跳的虾泡上酱油、蒜、葱、小米辣、白酒、在点一点芥末油,一般早市买来,泡上一天,晚餐就能端上桌了,虾壳非常好剥离,一吮吸就整只滑进嘴里,新鲜的虾能吃出海鲜的甜味。 后面又从菜单讲到饮食文化,再到人生,梁先生的毒舌也渐渐显现出来,看到本书最后一句【对于吃东西不感兴趣的人,趁早别看这本书!】是梁实秋没错了!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二):人间何无好滋味,但少……

各种好吃的,光是吃还不够,要吃得有感情有滋有味儿,吃出风土人情。祖国河山大好多样、人风趣可爱。

描述生动鲜美,与他人生游历很多有关,与他细察体会有关,与他妙笔生花有关,与他性情宽宥乐观有关。

以前不觉得,现在时常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哪怕山珍海味;而简单的“垃圾摊”也能or依旧无法品尝快乐。心态和状态,往往体现在方方面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即为此意。

简单来说,吃的承载的不只是果腹本身,更在于状态。心情好,吃嘛嘛香;心情低落,如同嚼蜡。而天灵地闪间,食物也会治愈你,由生理到心理,或从心理(比如思乡)到心理,吃出人间好滋味。

人间处处好滋味,人间何无好滋味?

希望我们能有好心态好状态,足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总能享受每一份“食物”,总能放轻松、好好生活、勇敢爱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三):只有美食不可辜负

文:薇子

关于美食你都有什么印象呢? 世间的美食这么多, 对于吃货而言,寻遍天下美食仍然乐此不疲。朋友圈里也经常能看到大厨级别的朋友晒出自己的菜或者的甜点, 对于美味而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偏好,前几年入了烘焙的坑,从此在长胖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对于一个自己心仪的菜式而言,能做成功端上饭桌就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儿。

但是如果你觉得吃货就仅限于这个阶段, 那就不全面了。 对于吃, 除了减肥道路上受阻之外,有的人还把这些美味写到了文字里,甚至还变成了文章出现在了读者面前。 对于没有尝遍天下美食的读者而言, 字里行间里能体会到作者对于美味的体会。

梁实秋,名治华,字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一生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是他下笔谈吃的初衷,本版《人间食话》由“雅舍谈吃”“谈吃拾遗”“人间知味”三部分构成,最完备的收录了梁实秋的谈吃名篇。

作者提到的美味很多, 比如西湖醋鱼, 要选用请于,鱼长不过尺,重不过半斤,宰割收拾好了之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节,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一道西湖醋鱼的制作过程和醋鱼的由来就呈现在纸上了。

书中还有对烤羊肉的描写, 最好的羊肉从选料就很细致,加工的时候切肉的师傅就在柜台附近表演他的刀法,一块肉用一块布蒙着,一手按着肉一手切,刀法厉害。 羊肉切的飞薄。

平时我们常吃的四喜丸子,选料上就很有讲究,肉要选用七分瘦三分肥的,不可以有些许筋络纠结其间的, 对于肉的加工,要讲究“多切少斩”。 调好芡粉抹在手上,然后捏搓肉末成丸子;蒸制的过程依然有讲究,碗里先放一层冬笋,再不然就横切黄芽白做墩形,把炸好的丸子青青放在碗里,打火蒸一个钟头。

论食物是每个人每天三餐都不能离的。 不论是以什么形式记录下来的, 或者自己选种子种菜的人, 都是不同的对于美味的热爱。 每次烘焙的时候,都是按照配方一步步的操作, 当时最初的时候就有失败的, 慢慢的掌握了规律, 了解了烤箱的脾性, 制作出来的甜点也就越来越好了, 纵然减肥道路成阻力, 这也是一种自己喜欢的事儿呀。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四):“资深吃货”梁实秋的私人菜单,看了后我的嘴角留下了眼泪

梁实秋在《人间食话》中,写了93篇美食及吃的心得,每一篇均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西施舌、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狮子头、汤包、豆汁儿……无论是记忆中故乡的味道,还是四方美食、异域食色,无论是酒楼饭庄的招牌菜,还是平常居民的家常菜、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谈品相、谈材料、谈刀工、谈火候、谈馆子、谈文化、谈传承、谈逸事,谈做的人、谈吃的事儿,篇篇风雅精致,旁征博引,令人大快朵颐。

比如,狮子头和生炒鳝鱼丝,从选材到刀工,再到烹饪方法,写得那叫一个详细,看得我嘴角都流泪!!!不信,你细品~~~

狮子头,扬州名菜。

首先取材要精。细嫩猪肉一大块,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许筋络纠结于其间。切割之际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诀是“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

次一步骤也很重要。肉里不羼芡粉,容易碎散;加了芡粉,黏糊糊的不是味道。所以调好芡粉要抹在两个手掌上,然后捏搓肉末成四个丸子,这样丸子外表便自然糊上了一层芡粉,而里面没有。把丸子微微按扁,下油锅炸,以丸子表面紧绷微黄为度。

再下一步是蒸。碗里先放一层转刀块冬笋垫底,再不然就横切黄芽白作墩形数个也好。把炸过的丸子轻轻放在碗里,大火蒸一个钟头以上。揭开锅盖一看,浮着满碗的油,用大匙把油撇去,或用大吸管吸去,使碗里不见一滴油。

这样的狮子头,不能用筷子夹,要用羹匙舀,其嫩有如豆腐。肉里要加葱汁、姜汁、盐。愿意加海参、虾仁、荸荠、香蕈,各随其便,不过也要切碎。

生炒鳝鱼丝

鳝鱼切丝,一两寸长,猪油旺火爆炒,加进少许芫荽,加盐,不须其他任何配料。这样炒出来的鳝鱼,肉是白的,微有脆意,极可口,不失鳝鱼本味。另一做法是黄焖鳝鱼段,切成四方块,加一大把整的蒜瓣进去,加酱油,焖烂,汁要浓。这样做出来的鳝鱼是酥软的,另有风味。

有味道的食物,遇到有味道的文字,变化出世间万般美好~

《梁实秋:人间食话》读后感(五):尝不完的人间美味,品不尽的百味人生

尝不完的人间美味,品不尽的百味人生

人间最温暖的地方就在于其满满的烟火气,很多人对生活的热爱源自人间食物,被淡淡烟火气包围的食物,代表了众人对生活的无限爱恋。而对于“食”,在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一饮一啄,一蔬一饭,是风味,是故事,更是绕不开的人间风月。

梁实秋先生用他手下的笔在岁月的长河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食话》。温存静默的岁月,风颐美味的人间烟火。对于这本《人间食话》不得不惊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书里记录的每一道菜,每一种食物,都经历了岁月和烟火。“食,色,性也”,吃代表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人类对于食物的感情是无可比拟的。《人间食话》是梁实秋先生的谈吃名篇,书里不仅仅记录了各式的食物,“有故乡的味道,还是四方美食、异域食色,无论是酒楼饭庄的招牌菜,还是平常居民的家常菜、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谈品相、谈材料、谈刀工、谈火候、谈馆子、谈文化、谈传承、谈逸事,谈做的人、谈吃的事儿,篇篇风雅精致,旁征博引,令人大快朵颐。”

好一幅人间食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独有的经历都可以用一道美食来完美的诠释,每一道食物里面都蕴含着人生百味。梁先生笔下的食物不仅仅只有食材本身的味道,还有文化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以及回忆的味道。人的一生最长不过百余个春秋最想吃的那道菜,最难以释怀的人和记忆,走马灯亮,一世回望,一餐终了,烟消云散。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所经历:错失,爱恨、遗憾、生死、本来并不复杂,只是人们化简为繁导致大家都活成了那种身心俱疲的人,我们都缺乏梁先生本身的豁达与大度,人间风月几人知?在这本书里梁先生带我们领略不同的菜,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在这里每一道菜都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我相信总有人总会在夜深人静时就着温暖的食物细细的品味.......每个人食物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是单纯的喜欢,而有些人则是通过一饭一菜品味出的是人生。当然品味人生境界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思想。

有味道的不仅仅只是食物,有味道的还有文字,《人间食话》记录了人间万般美好,我喜欢这个充满着淡淡烟火气的人间世界,温暖、舒适。当然梁先生对于吃的研究和感悟全部化身为《人间食话》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这本书,因为在这本书里不仅仅有美食,更有人生。

做真实的自己,品美食,看人生,阅不尽的人间食话,品不完的百味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