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呐喊》读后感精选

《人间呐喊》读后感精选

《人间呐喊》是一本由孔庆东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5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呐喊》读后感(一):一篇小小的感悟

孔庆东老师的《人间呐喊》,是他多年讲授“鲁迅小说研究”的课堂实录,将场场爆满的孔庆东北大课堂向大众敞开。 几乎每一篇的开头,老师都会说,“同学们,上课了”;结尾,“好的,今天就到这里,下课。”读着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自己坐在北大课堂的错觉,也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着崇敬而又不太懂的鲁迅。 这本《人间呐喊》,是孔庆东老师在北大课堂上解读鲁迅《呐喊》的合集,当中收录了解读《呐喊》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一道来,风趣中让人产生遐想和思考。 本书作者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等。曾高票当选北大“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 20余年来,其解读的鲁迅、金庸等著作,一直跻身畅销榜经久不衰。 在开篇的解读《呐喊》自序中,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人们好奇北大中文系的学生都学什么,都写了什么小说时,总是被告知:这里不培养作家。 北大中文系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当作家,其实就像理工学院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科学家,舞蹈学院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舞蹈家,美术学院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画家是一样的。 也许学生考入大学,都带着雄心壮志想要一番轰轰烈烈的学有所成,可现实却可以很快把人打入谷底。 就像我曾经在大学,老师也告诉我们,你们成不了演奏家一样。当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服气的,直到今天,我的同学中也确实没有人真正做到演奏家的高度。所以,在学校里,老师讲的话虽然有泼冷水的意味,但这也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熟,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让我们能够面对现实。 而面对现实以后,要做什么呢? 在《人间呐喊》中,孔庆东老师为我们指明一条清晰的路——实践。 就算是当不了作家,说作家都是学习不好的人才做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体现“我”学习好呢?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研究一位作家,怎么才能知道他哪里好或者哪里不好呢?就是要去实践。 比如,虽然我们不是作家,但是如果想研究作家,那么作家做的事,我们就也要去做一做。 这句话放在各行各业里,都是比较适用的。 研究作家,可以去写写小说,写不出鸿篇巨制,烂的小说还写不出吗?写得好与不好,其实不是研究者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知道作家都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 就像一个人想要提升厨艺,一定要动手去做菜、动嘴去品尝一样,如果只听别人说,或者只自己闷头看书,不通过实践,就不能知道每一件事的流程究竟是什么。 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一定是和学习并驾齐驱的。 只有通过明明白白的实践,才能更加清楚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写作如此,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人间呐喊》读后感(二):“北大醉侠”漫谈鲁迅十五部经典作品

孔庆东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鲁迅,评价鲁迅“纵横十八年,天下无敌手,战士多智慧,独孤求败苦”。 鲁迅对他的人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合作”、“爱生命”、“管闲事”。孔庆东在多年反复研读鲁迅作品、关注鲁迅研究动态的过程中,曾在北大开过诸多鲁迅研究课。此书为孔庆东历年北大选修课“鲁迅小说研究”的内容及相关鲁迅著作解读刊载文章集合而成。 博古通今的孔老师以他独特的视角, 敏锐的社相洞察力,辅之以犀利的时事评论,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面面俱到地为我们解读鲁迅十五部经典作品。其行文风格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就算是没有看过这十五部作品,也能在他的这本书里管中窥豹,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会抗争、学会呐喊 。 鲁迅《呐喊》自序: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孔庆东:当我们忙忙碌碌了很多岁月,回头一看,这有什么意思啊?当你付出了许多的青春,付出了许多的梦,头发也白了,最后你追求的物质条件都实现了,你回头一看,这有什么意思啊?你最希望有的东西没了。 吃饭是天经地义第一要事。 孔老师认为: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文字表现方法:看上去最虚构的、最“扯”的一种文字表现方法,却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真实。而梦如果变成历史,好像保留的纯度就不如文学这么高。这是文学的一个魅力。 其言之成理。人确实是要有了实际的生活经验,回过来才会更加理解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以前年少时,大多数人可能纯粹为了应试教育而背诵鲁迅的相关文章而深感苦不堪言。 现在再回首重读,茅塞顿开,其文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诚如汪晖老师所言:我们发现了鲁迅的复杂性,也发现了时代的复杂性。鲁迅以他全部的人格承担了20世纪中国面临的无比复杂的问题,他以自身的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和世界的当代困境和抉择的艰难。 生活与世界的复杂性,把握世界的内在矛盾性,心灵深处的绝望和虚无,远远逝去的不可捉摸的青春……这一切都没有销蚀他追求真理的勇气;相反地,有些却成为鼓舞他“反抗绝望”的动力。 孔老师认为:鲁迅的小说跟人间、希望是有关系的。他把希望给了别人:“他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奔向光明的世界,而最后,自己跟这个黑暗,同归于尽”。 人间是人与人构成的空间,鲁迅选择的是人间,为人间而写作。人间还有读者。鲁迅的创作显然是为人生的,为人生而创作,这是鲁迅的创作宗旨。 我亦认为人要获得希望,首屈一指的就是要反抗当下的绝望处境,思想要觉醒。走出混沌迷离状态的第一步,就必须把自己跟周围暂时分离开,分清主体和客体,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启蒙,超越启蒙。 鲁迅:时时解剖别人,但更严厉无情的是解剖自己。由己推人再由人返己。我心中最核心最黑暗的思想没有说出来,怕青年们接受不了。 孔庆东:鲁迅并不标榜艺术,可是事实证明,鲁迅的小说是最艺术的,没有人写小说在艺术性上能够超越鲁迅。 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狂人日记》,反思、审视我们的历史,发现鲁迅具体的世界观和精妙的艺术手法。鲁迅小说讲究精练含蓄,讲究结构的内在组合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由《狂人日记》走向成熟。 诚如某位学者所言:“鲁迅的意义在今天来说,非同小可,鲁迅既不属于官方,也不属于鲁家,也不属于民间,也不属于一部分知识分子,鲁迅是我们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遗产。” 我们今天重读鲁迅,重识鲁迅,还原鲁迅,在鲁迅的作品里常读常新,寻找希望,反抗绝望,像孔庆东老师一样成为鲁迅最坚决的捍卫者之一。 与此同时,孔庆东老师还诚恳地劝诫我们:不把读书这事看得多么高雅,阅读应该跟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需要,要警惕读书多了,就以为自己不是俗人了。

冷知识: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的刘半农,发明了“女”字旁的“她”。所以《狂人日记》还是用“他”。 以前只在网络媒体上浏览过孔庆东老师的相关逸闻趣事,对他个人与作品不是特别了解。这次通过阅读他这本解读鲁迅作品的书,也算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他豪放不羁、桀骜不驯、博识洽闻的个性,同时也间接地读完了这十多年孔老师在北大开过的鲁迅研究课,受益匪浅、喜不自胜。 以下为在网上搜索到相关孔庆东老师的趣闻,与大家一起分享: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和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1964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费县,1983年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1996年获博士学位。

孔庆东说:“有很多人知道我的祖籍是山东,是孔子的后人,我又是来自东北,听见‘醉侠’这一称呼就以为我很能喝酒,但事实上我本人是不胜酒力的,最多也就喝半瓶,醉侠是我个人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有时他还常自称“孔和尚”。 孔庆东对成名感到很烦恼,“以前可以两只手放开在大街上一边骑车,一边唱歌,现在必须得装得道貌岸然;以前老爱坐公交观察人,现在老是在车上被人观察。”

《人间呐喊》读后感(三):鲁迅的创作是为人生的

没有相关历史背景,是很难读懂鲁迅的。可一旦读懂,便会发现:鲁迅的才华,远超于人们所想;鲁迅的文字,远在于字意之外。读懂鲁迅,就能明白他的文字为何能在当初那个年代可以点醒世人,为何他不动刀枪就被称为革命家。

可惜的是,现代人很少读鲁迅,更别提读懂鲁迅,甚至有传言语文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被删除。不过,我翻看了中学语文课本,发现鲁迅的文章还在,这也意味着,如今我们还需要读鲁迅的文章。

那么,鲁迅的文章如何读懂?

在没遇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老师所著《人间呐喊》之前,我还真不知如何下手。直到遇到它,仿佛一下就找到了理解鲁迅的突破口。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人间呐喊》其实是孔庆东教授在北大多年讲授“鲁迅小说研究”的课堂记录,他在书中针对《呐喊》中的所有作品,逐句分析,深度解读。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小说的创作背景、深刻思想以及创作技巧,从而深刻透彻的理解鲁迅所写文字的真实意图。

鲁迅文章的确难读,因为我们不能只读它浅层的意思,我们要读懂它深层的内涵,就连孔庆东教授都说:“学习鲁迅,有的时候就是要带着痛苦去学,它就是痛苦的。它像多少树木烧成的炭,它是人类痛苦的结晶。你把鲁迅的这些语法搞清楚了,世界上就没有更难的东西了。”

到底鲁迅文章有多难?让我们来看看孔庆东教授对于鲁迅写月光和希望的解读。

1、 那些月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狂人日记》作为鲁迅下山的第一个作品,于正文开头,就写到月光。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如果没有相关背景作为基础,只怕会觉得这不过是平平无奇的句子。时间是今天晚上,今天晚上的月光很好,如此而已。可再看看接下来的内容,就会发现鲁迅所写的月光,并非我们认为的月光。

第二段是这样的: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所以,他写月光究竟是写什么呢?

孔教授这样解读:“这里面有一点象征意味,狂人以前没看见月亮,现在忽然看见月亮了,忽然看见光明,它象征一种觉醒。”

第二部分第一段“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这里的月亮成了狂人的天气预报,是他的阶级斗争晴雨表。疯子通过有没有月亮来断定妙不妙,合情合理,可实际上我们知道,没有月光,天就是黑的,它是黑暗。

《药》开头也写到月光。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鲁迅这一段写的是中国意象,这就是当时的中国。月亮下去,太阳没出,天空自然是灰暗乌蓝,这里虽然没有指明月亮是什么,太阳是什么,但是这种模糊感仍然可以让人明白,自然界的黑暗,其实也是当时社会的黑暗。

《故乡》中有这样一句:“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里的月亮为什么是金黄色的?书中有答案哦!

是不是鲁迅笔下的月光,指代的意义并不相同?当然,这是与当时的中国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有背景在,它才有深意。这也正是鲁迅的高明特别之处,他不直接写,不直接《呐喊》,而是借用狂人呐喊,借由可运用的意象来描写社会现实。

2、 鲁迅是绝望的,他把希望给了我们

孔庆东老师认为鲁迅的创作是为人生的,为人生而创作,这是鲁迅的创作宗旨。可当时的社会是“吃人”的社会,如同《狂人日记》里吃人的哥哥一样,鲁迅对于这样的社会他自己是绝望的,可是鲁迅的文章中,总是在绝望里给人留下一丝丝希望。

他在《狂人日记》末尾写道: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鲁迅笔下的孩子并不可爱,为什么这里他要说“救救孩子”?孔庆东这样分析:“这里,他发出了那种对孩子的真的爱,对纯洁的生命的真爱。同时他给这个小说最后留下一个微茫的希望。”

鲁迅也许本身不这样想,但他还是将这个希望给了别人。就像他一篇文章里写的,他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奔向光明的世界。

他在《药》里面写到夏瑜的坟上有一圈红白的花。其实,这花是鲁迅故意放上去的,如果鲁迅狠心的话,就不会写花,坟上没有花。

他为什么写呢?孔庆东教授认为,“是为了我们,是为了读者,鲁迅要是写这坟上连花也没有,太惨了,将来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其实我们知道这花是如何来的,鲁迅这样写无非是写后继有人,当然是给了我们一点希望,虽然他并不相信这个希望。

从这里来看,鲁迅虽然身处黑暗,甚至不相信希望,但是他仍然心怀大爱,将一点点希望的光芒留给读者,留给未来的人。

写在最后:

《人间呐喊》一书是对《呐喊》所有文章的逐句解读,其内容之丰富,并非寥寥千百字可以说清,他很多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书中都有深度解读。

“从来如此,便对么?”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读书人偷书,不算偷……”

读《人间呐喊》后,我更深刻领悟本书腰封的一句话:“读懂鲁迅,其实就是读懂我们自己,读懂我们这个国家。”

所以,如今还要不要读鲁迅呢?

答案不言自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