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1000字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1000字

《红楼梦(大字本)》是一本由(清) 曹雪芹 著, (清) 无名氏 续 ; (清) 程伟元,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6.00元,页数:16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一):红楼,只不过南柯一梦

文学史上的瑰宝《红楼梦》,其魅力是什么?在你身处风调雨顺的季节里,它犹如一杯香茗,淡雅着窗外的风景;在你遭遇刺骨的寒流时,它又好比陋室中的暖炉,为你驱除寒气,温暖寒流。 《红楼梦》耗尽了曹雪芹后半生的心血,写到第八十回,终因痛失爱子,故未能写下去。由官员高鹗续写了四十回,全书共一百二十回。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二):大字本《红楼梦》

四大名著大字本《红楼梦》简介_哔哩哔哩_bilibili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红楼梦》的版本较为复杂,主要分为抄本和刊刻本两类,早期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多以《石头记》为书名,内容不全,主要保留了前八十回内容。刻本主要是程伟元、高鹗合作整理的百二十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整理本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各抄本和程、高刻本;后四十回,以萃文书屋排印的程甲本为底本,又参校了其他三个程甲本和一个程乙本。此外,还做了两千多条注释。这是一个非常精良的《红楼梦》整理本。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三):《石头记》笔记

曹雪芹的《石头记》之于华语文坛、莎翁戏剧之于英语文学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之于俄罗斯文学……被研究得透透的,密不透风,精确到每一个牙齿。尽可能感知曹雪芹创作过程中时光流变、文本细微差异、脂批深情及各路抄主作序者藏书故事(曹雪芹以命搏文,脂砚斋以情评文)。

一则,委婉含蓄(实则深沉细腻)是我们的传统文风,如赋(尤其讽喻性的赋,如祢衡《鹦鹉赋》)、讽喻诗等。二则曹雪芹虽处康乾盛世(盛世只是统治阶层肉食者历史话语体系,黎民百姓依旧被压榨悲苦如常,“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却是大兴文字狱时期特别是乾隆时期文字狱达到顶峰空前绝后,而来自肉食者阶层的曹雪芹拿起手术刀解剖自己也在剖析他的阶层,这已然弥足珍贵,值得褒奖敬佩,大书一笔(从古至今多少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和事,特别是哪些貌似伟大的人物),故曹雪芹不得不曲笔含蓄通过细节再现,褒贬藏于其中,不言自明。

尤三姐自视下嫁而不得且被悔婚,心高气傲自视甚高不想在意钟郎眼中亦不过身为下贱的淫奔之流,一口气过不去拔剑自刎(如果农药趁手估计就喝农药了[调皮])。不失为一种解读。就像我昨天提到的剪发明志的烈女鸳鸯又有可能做小妾不符合自己志向(其一可能是做当家主母)。这个要在文本中找答案。我再细研一遍文本,再把相关的评论看看,有机会给大家再分享红楼中人,比如鸳鸯、晴雯、宝珠(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人物,尽管出场很少,言行更少,到我印象深刻)等。现在还不敢下这个结论。我一直认为看似最笨实则最好的方法就是细研文本,从文本中找答案。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四):再读《红楼梦》

时隔九年,再读红楼梦,已然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

那个冬天从同学手里借来一本盗版的红楼梦,也没什么注释,字体很小,行间距也很小,偶尔有黑白插画,不认识的字也就混着过去了。捧着厚厚的一本书坐在炉子前,就着昏暗的灯光读完,结局忘光了,但如痴如醉的感觉以及炉火的温度至今仍记得。

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八七版红楼梦结局是最终结局,凤姐曝尸于荒野雪地的最后一幕给我留下的心灵震撼多年难忘,今天读完才知续作者算是笔下留情,结局竟是这么个结局,“善者修缘,恶者悔祸”,贾府家道复兴,虽然续作文笔、情节多被人诟病,但我内心甚喜能看到完整的故事结局,看到女孩儿们经历人间悲苦,还完风月债,返还孽海情天。不然只有生死别离,实在太难过了。

无论谁来续写红楼梦,肯定都是遭受到口诛笔伐的,毕竟曹公无人能超越。程高只是提供了其中一种可能,真希望对他们的谩骂和挑刺能略少一些,微信读书上看到书友言辞激烈的划线留言,怒斥与谩骂,心梗住了。

九年前读的时候囫囵吞枣,结局没有任何印象了(也可能盗版书是缺失的),也没看出来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人写的,而现在看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不是一个人写的;小时候电视上放红楼梦,主题曲听着没感觉,还觉得吵,它一出现意味爱看的西游记结束了。现在偶尔还会循环播放葬花吟,晴雯曲,枉凝眉,去b站听翻唱,看解说……光是听着歌都感觉到很悲伤。

曹公不到五十岁去世,晚年贫病交加,幼子夭亡,在悲伤与困苦中离世,一生中没靠红楼梦得到什么物质上的回馈,但却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学家,甚至产生了索隐派,考证派等不同派别。二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激烈地争论着,探索着。

与他生前孤灯下熬过的数年寂寥清苦的日子相比,身后引起的热闹也是他没想到的吧。

后四十回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但宝黛生前最后一面写得很感人,也给了我最喜欢的平儿一个高光时刻,坚守凤姐临死前嘱托,拼尽全力保护了巧姐儿,也算苦尽甘来,贾琏终于看到了平儿的好;袭人有了去处,香菱熬出头,生产去世前应该也过了一段好日子……各人都有了相对圆满的归处。尽管不是曹公本意,至少有始有终,多少能填补一些读者的遗憾。

最后再说人文的这个版本,经过多次再版校注,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同版本都有参考,注释非常详细,尽可能保留了原貌,各个版本有出入的地方也都注出来了,对普通读者很友好。

希望以后也有能再次静下心来细读红楼梦的时候,到那时应该又是不同的心境,新的体悟了。

《红楼梦(大字本)》读后感(五):《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一些随笔和看完的感想

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四大名著,虚实结合,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太虚幻境充满想象力,现实生活的描写细致传神。虽说书里大部分人最后都以悲惨收场,但书的整体基调并不悲伤压抑,是看破红尘达观的基调。

历时三个多月,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第一次看清代的小说,一开始看的时候略有不适应看得很慢,看到最后真是有些越看越不舍。

上半本是宁荣国府荣华富贵且平淡的日常生活,时不时来些小打小闹,或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死去。到了下半本,丢宝玉、元妃薨逝、黛玉离世、查抄宁国府、宁荣国府逐渐衰败,从贾母寿终开始悲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死了好多人,还以为全书要以大悲剧收场,没想到宝玉化佛后又是一种超脱世俗、豁达的境界。看完的感觉是回味和舒爽。

最后四十章是由无名氏续写的,对比下来确实与曹雪芹的文字相去甚远,曹雪芹的更言简意赅,而无名氏更浅显啰嗦一点。但是书的总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林黛玉,从小身子弱,又多愁善感,悲观,常常落泪悲伤,身体愈发弱。娇气,嘴上不饶人,喜欢说话刺别人。从小像男儿一样受教育,诗词能力过人。

贾宝玉,怎么说呢,还是个孩子性格,因贪玩的个性,学艺不精。心地善良,心思细腻,待人亲切,懂得怜香惜玉,但是挺花心的,看见美丽的姑娘都想亲近,可能是小时候没教育好,一直和女孩子一起长大没有边界感的关系。他和林黛玉一样,十分多愁善感,常常看着月亮或花草树木就开始独自落泪感伤。有些“呆性”,时常沉迷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感伤。他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好,两情相悦、心灵相通,但又都不点破,把感情放在心里。

薛宝钗,稳重谨慎,识大体,时常会从中调和,行善举,体恤他人。学识扎实。

王熙凤,威风凛凛,有胆有谋,八面玲珑,对上把贾母哄的高高兴兴的,对下果决有方,年纪轻轻就把两大家子的大小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敬佩,但有时有些残忍辣手。

平儿,情商极高,做事沉稳细致,还弥补了凤姐所没有的耐心和仁慈善良。对凤姐忠心耿耿,对贾琏知分寸不谄媚勾引,对其他丫鬟仆人也懂关照。

史湘云,大大咧咧,急性子直肠子,想到啥说啥,没啥心计,家里条件不好,在自己家里过得十分不如意。

尤二姐,人美心善,嫁给贾琏以后一改之前水性,化作温顺人妻模样,安分守己、勤俭持家,进入大观园后更是忍气吞声,处处体谅他人不发生碰擦,结果就是人善被人欺,被人算计被人污蔑,死的冤枉。难道这个世道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挺为她惋惜的。

尤三姐,人长得极标致,性格刚烈果决,说一不二,有想法,敢作敢为,宁缺毋滥,不愿同流合污。她与柳湘莲原是绝配,这结局真是好可惜,哎。说来也多是柳湘莲的不对,听到给他物色了绝色佳人,没多想没多问就满口答应了下来,事后又起疑反悔。尤三姐是被宁府和尤家的臭名声给拖累了。

看到黛玉和宝玉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时,觉得真是太惋惜了,黛玉虽天生娇弱且生性多疑易悲,但她的直接死因还是因为听到了宝玉要娶宝钗而非自己造成的。宝钗虽和黛玉一样是一等一的美女,聪慧和才识也都难分伯仲,且善解人意,但敌不过两情相悦啊。心中满满的装着彼此,哪容得下他人。———对宝钗来说也是一种残忍,为了给宝玉冲喜,嫁给了不爱自己的男人,结婚的两年宝玉心就没怎么在她身上,还时常犯病。没两年就化佛走了。———全部看完后,黛玉回到太虚幻境,宝玉看破红尘化佛,玉身回到青埂峰下。看完也释然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