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庸往事》读后感摘抄

《金庸往事》读后感摘抄

《金庸往事》是一本由沈西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庸往事》精选点评:

●有料 但不多 幽默 但偏油滑

●西西弗看到的,好多彩虹屁......

●2019/-7 Kindle CN @Beijing

●作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他看到的事不仅看到了金庸先生的立体形象,也见证香港报业的兴衰。金庸先生以武侠小说闻名,却以办报为毕生事业,可叹可赞。

●里面有一些第一手资料,可供金迷参考,不过并没有太令人讶异的内容就是了。

●零碎的往事,串起了《明报》的兴衰,夹杂着金庸的生活和情感纠葛……

●@解放碑新华书店

●2019读书之⑤③。还不错吧,香港人特有的八卦角度。

●十分油腻。亦HK文字之一斑

●金庸的三段婚姻,大儿子早死,基本都有了,唯独金庸在大陆和香港之间忽左忽右,没有说清楚

《金庸往事》读后感(一):老爷子的故事

爸爸年轻的时候买了很多查老的作品,书架里的那些书都泛黄了,我也不曾翻过。但电视剧看的还是比较多,有点点小私心就是追星。

暑假补课的时候,唐妈(老师)给我们讲文学常识,说到了老爷子,整整谈了一节课,课间都没下,还谈了琼瑶阿姨二三事。

所以当我看见这本书,毫不犹豫买了。就当是消遣吧,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这类书。

这本书有提到查良镛先生的三段婚姻,这也是女士们比较八卦的事,也很吸引人,透过这本书,看见了文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图文并茂,总得来说还不错,但看着看着也会没劲,这次就想到了这么多,无聊就写了,下次补充吧。

《金庸往事》读后感(二):从书中窥到了所谓文人、春秋笔法、新世纪价值观的不同,等等

大年初一,高铁上,两小时看完这本书。

本以为是类传记体的纪录片,结果只是一个隔了不知多远的第三者记叙的趣事合集,散而乱的吉光片羽,多为“我听当事人这么说”的二手三手消息。

不过能看出来作者作为报社的人,对于香港当年的报社内外部竞争,人员变动非常了解,这部分看起来也算是有趣了,甚至觉得能单写一本书。

只是书中太多的涉及到个人私生活、性情品德的地方明显的“为尊者讳”,也难怪——记者一向是最擅长春秋笔法的。

金庸和初任前妻如何生分,只是说做了场记,招来流言蜚语,传入金庸耳中。于是难心疙瘩,吵闹不停,终致仳离。其中蕴含的“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思想跃然纸上。

到了第二任前妻,一同创业还要相夫教子,明知负她许多,却还是最终让前妻摆摊度日,可悲可叹。(按照合伙人的角度,至少也该有个股份分红,而且这是她应得的)

至于关于打死都不愿意涨稿费的行为,更是只能用“对倪匡的大方来开解”,我看了反而更能理解亦舒的想法。

通篇看完,只觉得作品和人,确实得分开来看,金庸是个有情怀的文人,也是个精明的商人。

《金庸往事》读后感(三):当世武侠第一,虽然我更喜欢古龙

今天在上海光的空间签售活动现场,买的这本《金庸往事》。现场作者沈西城、曹可凡和导演吴思远,对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和人生片段做了一些分享,和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十分的契合。

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武侠小说中,论喜爱的作者,我首推的是古龙大侠。论作品,那是有更多了,除了古龙的部分之外,梁羽生的白发、云海,白羽的十二金钱镖,王度卢的宝剑金钗等等,都是我5星推崇的必读佳作。反倒是作为古今中外武侠第一人的金庸,作品我读的并不算多,家中一套二版的,算来至今也就读过书剑、飞狐及外传、笑傲、鸳鸯越女剑这几本吧,有几本还是很早以前读的,占比不到一半不说,连经典为人称道的几部都没读(有些读了一部分,但没读完),倒是有点不好意思。

原因很多,一方面金庸的作品,的确是以鸿篇巨制居多,读来多少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虽然一旦拿起,便有让人一气呵成对的魔力)。二来也是我所处的时代,其作品电影电视等铺天盖地,其中不乏优秀的佳作,所以大致人物情节之类的,也都已经算烂熟于胸,也就没再分出时间去一读原作(这一点倒是有些双刃剑的意味,不如古龙的作品,影视剧看得下去的真是凤毛麟角,不得不看原作)。

单论武侠三大家金古梁,在我看来,论才华横溢,为酒色财气兄弟义气当得起风雨飘摇,做得到千金散去还复来,无疑是古龙的气派,但相随这种气派的,往往是寂寞孤独,是声色喧嚣过后的宿醉,虽造就绚烂如花火的人生,却也会像猎鹰赌局中所写的那样,武林高手最后的结局,也许只是一句肝疾而死;论文人骚客,满腹诗书词话妙笔生花,一派士大夫深厚底蕴,无疑是梁羽生的隽永,但这种隽永,虽然辞藻秀美,虽然缠绵悱恻,不过读来也会有些啰嗦疲惫,意气难舒,欠缺豪迈,反倒是梁老笔下女性角色,塑造的更加豪气干云,如厉胜男、如练霓裳。论作品中正平直,故事血肉神形兼备,人物丰满多样,同时又让人读来又能看到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审时度势,八面玲珑,取法于史,鉴古于今,千人千面,毫无疑问当推金庸的作品。无论是封笔神作的鹿鼎记,还是天龙射雕三部等佳作,写尽人见世态,更难得是语言文字中西合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作为武侠小说,却又超越了武侠小说,实至名归。当然,限于我所读有限,涉猎不广,看法肯定有不成熟之处。

有点扯远了,回来说下这本《金庸往事》吧。作为一本回忆录,算是小品文。按沈老师所言受查太所托而成,按内容分了几个部分,主要通过金庸周围人(包括自己)和金庸的交往言谈,侧面回忆了老先生人生中几个重要的阶段。所言不多,但真实性应无疑。美中不足的是,可能分篇而成,有些内容前后呼应的略显重复,倒是可以更加精简一些。不过也许正如倪匡所说,出门不验货,写就之后,便是文章了。

《金庸往事》读后感(四):作品风格和作者人格的分割

我想大部分金庸的铁杆粉丝都晓得金庸和其第三份婚姻女主角阿MAY相识的传闻,比如傅国涌在他的《金庸传》里就这样描写了他们的相识过程(这也是后来流传最广的说法):

不过根据本书作者沈西城亲自访问当事人林乐怡女士后的结论,传闻中的一些细节却不大准确:原来事实上查良镛吃完不付款,却在事后以此为借口找机会补偿给了林女士一块浪琴手表。

作为在那个时代的经历者,作者沈西城下了结论:两千七百元,六十年代可不是小数目!浪琴表是名牌哪,这正说明小龙女的倩影,早种于杨过心中。

这当然和通俗说法中因为林女士没收小费而得到金庸青睐当然有细节上的出入,然而金先生出轨在先,更何况金先生送这位不值桃李之妍的女性价值如此昂贵的礼物,个中含义再清楚不过了,在还有婚姻事实基础情况下做出这种举动,我想用怎样恶俗的词汇来描绘都不为过。

其实这让我想起了钱锺书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就像作者第一次见到金庸本人后的那种失望之情一样:

甚至此人说起国语来,不善言辞,有些口吃,期期艾艾。

而作为同样是武侠大家的古龙,也曾在他的一部作品里对自己揶揄了一番:

他的脸看来本有点特别,有点奇形怪状,尤其是那双又细又长的眼睛里…矮矮胖胖、平平凡凡……

见过古龙年轻时相貌或者照片的人再清楚不过,这描绘的就是古龙本人,他后来还苦嘲——江湖中人们能看到的、听到的,只不过是他光辉灿烂的那一面。却忘了光明的背后,必定也有阴暗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巨匠们不愿为人道的另一面,而作者的自传也好,他人的传记也罢,应该努力挖掘的,并非歌功颂德式的吹捧,而是深入反思其不得为外人道之处,那些想隐藏在背后不愿被人知晓的故事,有时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而以这个标准来看,我认为本书堪堪合格,作者沈西城拿到了诸多一手资料和面对面访谈的机会,但全书中却并没有出现令人更多讶异的内容就是了。

《金庸往事》读后感(五):《金庸往事》沈西城

来得早,高铁站候车室的座位都难觅,最好的消闲方式就是逛车站内的书店,虽然书价不打折,但想想进入高铁站卖场的商品,都是没办法打折的,商家获利才能持续经营。 金庸生前身后,其实都已经被写透写滥了。一代大侠,古往今来也没几个,这“热点”他得有。意外的是看到沈西城,“西城说事”听过一些,西城的文字还是第一次见,和金庸有过交往的人写述,自然有其特色,我的意外在于,内地也出版了沈西城的书? 文字很口语化,间中还有上海话,西城本是上海人,幼时赴港接受英式教育,后来又赴日,研习日语,遍读名著,尤崇松本清张,谷崎润一郎和永井荷风。(此处已经开始种草,日本书单可以备用。查先生曾赠有编号的豪华精装版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四十年》给沈西城,此处再次被种草,又要买书了。 ) 沈西城说金庸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人。你送他一件礼物,他必定回送,不拖不欠,谁也不亏谁。 网上有自媒体文章说沈西城和金庸不熟,只见过两次云云。高手级别的人员交流,根本就不需要像街市买菜那样天天见,熟或不熟我就不知道,但起码《金庸往事》是“金庸家属授意撰写”,并且,沈西城起码见过金庸三次。 看他写金庸早期的书房“面积足足有千呎有余,铺着蔚蓝地毯,又如汪洋,四壁都是伸延到天花板的书架,上面摆满各式各样书籍,大部头的书便有《古今图书集成》《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百巨册的《大藏经》,《涵芬楼丛书》等等。藏书多元化,除了文史书类,有关音乐,舞蹈,电影,武术和围棋专集都罗列俱全。角落一张大写字台,台上地下,书籍盈帙。” 才子佳人永远都是话题,金庸自然也不能免俗。惜网上流传的种种故事,要么夏梦朱玫林乐怡的照片互相张冠李戴,要么就是各种以讹传讹,沈西城评说,朱玫个性太强,工作和生活上都很强势,但她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金庸的患难之交,金庸的朋友们多反对金庸和她离婚,然而还是离了。往后的人生,不是儿女不理她也不是金庸不照顾她,而是她自己拒绝,晚年她在街上摆地摊卖手袋,正好林乐怡看到了,回去和金庸说,金庸派人送钱,被朱玫拒绝了,说不稀罕他的钱。自然是性格决定命运,坊间说她死时很凄凉,谁死都是自己死,自己的病痛都是自己受,倘若有凄凉,那也是朱玫自己的选择。另一个传闻,说金庸的第三任妻子是舞女,这也是错误的。当年16岁的林乐怡为了帮补家用,兼职酒吧咖啡厅侍应生,偶遇金庸也不认识,只当他是“中年男人”看,还是她的上司告诉她,那是金庸,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风风雨雨,相伴最久还是林乐怡。 很是羡慕多才多艺还能跨界的人,沈西城便是跨界王,纸媒,电视,电台……由沈西城道出金庸往事,倪匡梁羽生张彻蔡澜,潘粤生林行止胡菊人陶杰王世瑜……林行止跳槽自创《信报》,胡菊人跳槽连待用稿都拿走,某期《明报》差点出版不了,金庸熬了一个通宵,亲自上阵……写稿救急。大侠既有包容心还万分的惜才,种种因果汇聚,造就了香江文化圈的黄金时代。而金庸最大的错失就是卖《明报》给于品海,人无完人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金庸往事》不但是金庸家属授权,还是沈西城太太生前的嘱托,让他从吴思远的意,写一些关于金庸先生的日常事迹,作为纪念。写时,妻还在,金庸尚健在,书未成妻病逝,书成,金庸驾鹤西去。 虽然作者强调文字“雅俗并重”,依然还是读到了“知交零落”的沧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