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瓦尔和佩库歇读后感摘抄

布瓦尔和佩库歇读后感摘抄

《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一本由[法]福楼拜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瓦尔和佩库歇》精选点评:

●用了差不多两三天看完了这本书,总体的感觉是福楼拜在这本书里对二人的世界观及其实践作了总结,可能也是对与他同时期人的总结吧!他们的想法总是很多,但往往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原因当然有个人的,也有时代的——因为许多东西也是“流行”。我很敬佩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勇气,但是有时候也会觉得他们的转变太过迅速——时而对这个感兴趣,时而又对那个感兴趣。我觉得这些兴趣的转变可能有某些主线在,最终结果竟是不信上帝,希望革新教育。 尽管福楼拜没有写完这本书,但从目前来看极吸引人。我好像渐渐理解了罗兰巴尔特对福楼拜的评价,回忆性的描写也并非就是纯粹回忆性的,而是带有隐隐的叙述成分…从这本书看,从许多方面来说,福楼拜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 个人认为,这本书和《包法利夫人》一样好看,极其推荐。

●一部堪称人类愚昧与无知的百科全书的长篇小说。

●当年看的电子版

●当然是十星

●未完的神作

● 百科全书式人类愚蠢集。

●相当神奇,被一股奇怪的力量吸引着读下去

●这部才是神作,同样是1840s,《情感教育》是群像,这部是中老年版的二人转——继承了遗产的民科民哲研究起农学、生理学、文学、物理学、哲学、教育学(要是我有一笔遗产,大概就是那样),加上福楼拜的考据功夫,可以说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小说。他直到临终都在努力地不断“象征革命”

●福楼拜阅读完1500余本书之后的遗著,未完成。在无限小无限细化的高密度的现代社会,这种整合各门学科的能力,简称智慧,却是各门学科学习不到的,布瓦尔和库佩恩,从无限将我们拉进了终极虚无,在经验需要日渐缺席的世界,智慧也离群索居。

●谁能告诉我他们无聊又冒险的故事的尽头是什么呢

《布瓦尔和佩库歇》读后感(一):缺少内核驱动的作品

2021-15《布瓦尔与佩库歇》 《布与佩》是福楼拜的遗作,写作时间长达6年。福楼拜希望通过《布与佩》给予“布尔乔亚群体的愚妄最后一击”。但福楼拜对怀疑主义的极端信任,使这部小说缺少了内核。没有一种不确定的具有生命力的内核的驱动,整部小说显得“以义害词”。冈本喜八导演曾解释说,他的电影《大诱拐》所有的情节结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被绑架老太太的喃喃自语:“国家对我都干了些什么事呢?”所以他不厌其烦,营造表达这句话的感觉和气氛。宫崎骏几十年的打磨,也是为了几组核心镜头,复现这部分感受。《布与佩》的核是有问题的,因为它的核是非常确定的东西。它的核里没有纠结、没有破与立的结合,只有对布尔乔亚确定地批判。这个核没有张力、无法成长。小说通篇讲道理,情节不鲜活。这一方面是技巧问题(初稿未完),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核的问题。假如福楼拜没有死,继续打磨这部作品,以他的技巧,对情节、人物的把握能力,这部作品应该能够更加精彩。但或许难成经典。 P.S.有几段情节还蛮精彩的,比如我摘录出的这段。 另外,布瓦尔与佩库歇追求知识,反而进入无序,是因为哥俩本来就是为了消磨时间。无序生无序,有序生有序。正应了小说中一句话:“有些人天生就没有道德感,教育也无能为力。”这种平行线式的感觉值得玩味。

《布瓦尔和佩库歇》读后感(二):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这本书没有写完,还差最后两章,福楼拜为了写这本书看了上千本书,嗯,看完之后觉得,要想写这么一本书,不看个上千本是根本写不出来的。而福楼拜真是连自己都不愿意模仿。

这真是一本神奇的小说,几乎把一本小说写成了百科全书,囊括了农业、园艺、果木、化学、解剖、生理、医学、天文、博物、地质、考古、历史、文学、戏剧、语言、政治、爱情、体育、通灵术、催眠术、哲学、宗教、神学、颅相学、教育、社会学(以上来自百度),主角之所有是两个人,大概是因为一个人研究这些东西没人讨论太枯燥了,两个人正好可以讨论,而且这两个人的年龄,也可以对应上《情感教育》里弗雷德里克和戴洛里耶最后的年龄。

两个人的性格天真热情,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没有抱着什么功利心去研究以上的科目,每个科目之间的衔接很自然,但也同时反映出俩人虽然热情,但依然免不了三分钟热度,虽然很多科目都失败了,比如跟实业相关的农业、园艺、果木、化学等等,而又由于性格原因,结果不得不被佃户坑,和各种与金钱打交道的人妥协。但例如通灵术催眠术这种运用人体磁气的、颅相学这种类似面相的科目经过实验比较成功(这里比较好奇为什么福楼拜让这种明显伪科学的成功,也可能当时也认为是科学),但依然不了了之转向研究其他科目了。

两人与镇上的人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镇上的人对他们研究的科目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异端,两个不正常的疯子,而他们只想探寻真理,然而真理却有很多种,往往还互相矛盾,这又陷入一种虚无,而两个人往往各持一种观点,相互反驳,结果又是需要新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果俩人活在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距离真理越来越近的现在,大概也不会被当成疯子来看待吧。

《布瓦尔和佩库歇》读后感(三):“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福楼拜的美学判断

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以一种全新的文体表达对庸俗、布尔乔亚、成见、虚荣的反感:“我将证明多数永远有理,少数永远有错。我将把伟人送给所有笨蛋去糟践,把殉道者送到刽子手刀下,而且用一种极端夸张的、火箭喷发一般的文体。……平庸因为是所有人都能够得着的,才是唯一合法的。因此需要排斥任何种类的创新,认定它是危险的、愚蠢的。”

这样看来,《布瓦尔和佩库歇》就是《庸见词典》的序言,用行动实践了“庸俗”这个字眼。在福楼拜创造的这个世界里,人物庸俗,社会庸俗,知识庸俗,世界庸俗,小说本身,也是庸俗,总之按王小波所言:一切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布瓦尔和佩库歇作为两名抄写员,萍水相逢,甚是投机。小职员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在社会里默默无闻,拿着还算过得去的薪水,重复刀笔吏无聊的工作。他们涉猎过一些书籍,就妄自菲薄谈天说地,从哲学艺术到政治法律,从博物星象到物理化学,似乎无所不知,可是却肤浅粗疏。他们没有钻研到底的精神和耐心,把“知识”作为布尔乔亚社会的一种谈资。你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一群小资产者的沙龙,大家喝着潘趣酒或者波尔多葡萄酒,围坐在主人家的壁炉里,开始议论种种话题,一般以一份报纸,可能是《吉尔布拉斯报》,也可能是《法兰西生活报》作为开端。如果你不想被人嘲笑鄙薄粗陋,那《庸见词典》就是你的绝佳伴侣。尬聊或者冷场时,看准时机翻出词典,迅速按索引找到上句话的词儿,开始复读。可以玩文字游戏展示学识,可以话中用典,掉掉书袋,可以讲一个幽默风趣的笑话,也可以随便挑一份报纸,对里面的政见批判一番。所有的谈话,似乎风雅幽默,发人深思,实际上却沦为语词的游戏。大家交换自己的成见,再任由一个词跳跃到另一个词,包罗万象,可仔细回忆,又没讲出个所以然。请看这样一个词条:

两名主人公搬迁到乡下,开始“逐梦学术圈”之旅。他们对每一门学问都抱着极大的好奇与兴趣,却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最后一事无成,沦为悬崖镇的“多余人”。这种奥勃洛摩夫式的性格正好与《情感教育》里的莫罗与戴洛里耶相吻合。小说基本采取顺叙并且敞开的叙事策略,两人徘徊在琳琅满目的知识超市,甚至知识本身都成了描写的对象,借人物对白和事件阐释学科知识里一些基本的理念(例如哲学的一些经典命题;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批评鉴赏;当时医学对某疾病的理解)。显然,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野心在1870年代已经成为痴人说梦,如果继续按照情节发展,小说永远不会完结。所以,故事在两人收养孤儿研究教育学处戛然而止,实在是作家本人的叙事策略,一种“症候”。就在那一刹那,福楼拜突然认识到这两个人竟然不自量力,企图像黑格尔一样把世界吸纳到自己的体系当中!他们性格缺乏钻研的动力,这个社会也不允许异端扰乱既有的秩序(社会秩序、知识秩序、伦理秩序)。而福楼拜本人在书写时必定幡然醒悟:自己竟然变成了布瓦尔和佩库歇,一点点被“庸俗”所吞没!文本的戛然而止说明,福楼拜思想里有一股反思的内向力量,时刻检查自身并和“庸俗”一刀两断,比如博蒂代的观点:

某种程度上,庸俗也和自然主义不谋而合。既然要客观摹写现实世界,隐藏作者情感,走到极端就成为纯粹知识的记录,以词典形式呈现。问题在于:首先,这些知识在书中缺乏体系,琳琅满目,两人几乎是猴子搬包谷;第二,知识一旦被记录,就以结论形式封存在语词里,抹杀了创造的可能性,事实上布瓦尔和佩库歇也只是胡乱读了几部著作,和乡党邻里论战一番,结果众说纷纭,只好作罢,终究是没有促进科学发展;第三,故事本身就是所有人一起走向庸俗,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能够避免,就算是福楼拜本人也要受到侵噬。主人公被视为异端,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乡村神父是顽固的天主教徒;医生对二人创造的电磁疗法嗤之以鼻;邻居对二人别墅花园的布置(花园里竟然有倒下来的大树和一座坟墓)摸不着头脑。还是那句话:人物庸俗,社会庸俗,知识庸俗,世界庸俗,小说本身,也是庸俗。

但更重要的是自然主义情绪中蕴藏的绝望感。福楼拜出身资产者,但精神上敌视布尔乔亚,总要以平庸、虚荣、成见为敌。《庸见词典》、《布瓦尔和佩库歇》创作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大部分读者可能会说批判讽刺,词典犹如明镜,每当说话谈吐,鉴之以观其庸俗,这毫无疑问。但我认为正是一部记录与批判“庸俗”的小说,却带给读者一层更深的无力感,个体、社会,无论做出什么尝试,都将不可避免的回归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将丧失一切。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感觉,他隐藏着从巴尔扎克以来文学、史学、哲学理念转变的关键。请不要忘记,福楼拜是莫泊桑的导师,同样的感觉在《漂亮朋友》与《一生》中依然存在,甚至变得更为强烈、直接。福楼拜的美学判断是深刻的,他的作品是轰动一时的,但他的理想却是难以实现的。颇为讽刺的是,《庸见词典》没有完全打破庸见,自身却变成布尔乔亚们保持庸俗的工具书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