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1000字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1000字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是一本由[土]李凡纳利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一):穿着福鸟外衣的黑鸟

白色的凤凰,是福鸟。玛丽的伯父是教长,理应是个德高望重的正人君子,然事实却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乱伦的“恐怖黑鸟”。

梦里被撕掉的血肉碎片是可以愈合的,而现实中,遭遇不幸不是玛丽的错,即使身体和心灵遭受不可磨灭的巨大的创伤,但玛丽由始之中还是原来的玛丽,什么堕落、下流、肮脏、有罪,哪一项不是欲加之罪?所谓家族荣誉仅仅建立在一个弱小女孩的一片薄膜之上,却不敢去教训那欺辱自家家人的加害者,根本就是柿子专捡软的来捏的懦弱无能,谈何荣誉尊严?

福鸟和身为教长的伯父原本都应该是宗教 / 正直的象征,但发生在玛丽身上的罪行和以宗教作为手段发动政变从而达到控制和践踏人民的时局之下。与之相比那在“有信仰的西马尔”眼里肮脏的无信仰的同性恋者——伊凡反而是这部小说里最正直的人。而被“有信仰的西马尔”和“福鸟教长伯父”称之为堕落、下流、有罪的玛丽反而是他们之中最纯真,圣洁的人。

当罪案发生后,承担罪责的竟然是受害者?!加害者却可以无人问责且逍遥法外。这根本就是鼓励犯罪。玛丽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禽兽不如的罪行,不幸的是被伤害后被家族抛弃迫害;幸的是她得以离开那愚昧、封建、腌臜之地,遇到真诚待她比亲生父亲还像亲生父亲的教授,最终得以独立自主。但幸存的玛丽只存在这本小说之中,死于荣誉谋杀的不被记得名字的累累白骨,在那以荣耀和尊严为名义的外衣包裹之下的腌臜、愚昧、封建和残忍的操作下,经年堆叠。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二):价值观的震荡中,唯有人性能成为标尺

土耳其和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传统文化(无论精华还是糟粕),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走向式微。可当我们发现西方的价值取向不足以覆盖我们的审美时,我们又只能回去寻找传统文化的庇护。

虽然非传统的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但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所留下的长长影子,又能让不少人得以栖身乘凉(甚至让糟粕的存在得以继续延续),这时,传统与非传统对人价值观的夹击就出现了。

近些年来,有的人崇拜介绍西方先进理念的公知,有的人把资本家叫爸爸或者老公(虽然现在不了),新闻中也不时传来“国潮”乃至“女德”的逐渐兴起,在面对不同价值观的震荡时,该如何进行选择?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简单地讨论了作者所认为的三种方法:

【依靠他人探寻】

女主的震荡,在于自身境遇的不公。

被传统压榨的女性,本来只是邻居眼中一个被关在黑屋子里的模糊身影,是乖乖跟在表哥身后,不知道反抗的羔羊。面对这种不公,女主在教授的步步点化下,拥有了具有尊严感的自我认知,以及勇敢选择生活的自由。“哥哥你滚吧”

【脱离原有环境,重新审视自我】

教授的震荡,在于归属感的缺失。

教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他和所有的土耳其知识分子一样,是荡秋千的空中飞人,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荡来荡去。他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在已有千百年历史的“东方社会”忽然全盘“西化”之后形成的文化真空中,饱受煎熬。 ”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存在的虚无感,只能让他在与社会的决裂中寻找答案。

至于他找到了吗,找到的是什么,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并不认为他能找到宁静之所,因为震荡代表的是不稳定,荡秋千的人只能左右横跳。另外一个问题了哈。

【凭心中的良知】

表哥的震荡,在于良心的不安。

当兵的也是,自己面对库尔德人时杀人如麻,是为了“给战友报仇”,而在面对自己的表妹时,却迟迟难以遵循传统的要求,痛下杀手。还是那份良知阻止了他在天桥上把女孩推下去。

没有哪种方式比其他方式更高级,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因为 “我们深陷于追求外在价值的活动之中,以至于忘记了内在价值——与活着相关联的那种欣悦——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这种欣悦,只能在自己找到心灵安适后,才会产生。

善的人性会在善中安适,恶会在恶中徜徉(名善恶,非善恶),两方都想说服对方过来,却从来都没有办法消灭另一方,只能互相指责对方为恶。

至于你我如何选择?那就看你在哪里安适。

在哪里选,都是你的自由。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三):所谓幸福与自由

随着近年来出境游的日益升温,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开始得到人们的青睐。迪拜游自不必说,以色列其实也并非我们印象中的战火纷飞,还有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逐渐成为文艺青年们的首选。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直到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如果说在国际大都市生活是所有人的梦想,那么生活在土耳其的人渴望去伊斯坦布尔生活也理所当然。可是那里真的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幸福与自由”吗?土耳其知名作家,诗人,作曲家李凡纳利在小说《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中向我们揭示了答案。 小说的故事主线是一场未遂的“荣誉谋杀”。15岁的玛丽被自己的伯父强奸,反被认为使家族蒙羞,被关进马厩,希望她自己上吊自杀。然而玛丽却决定与命运抗争,因为她听继母说,“没有上吊的那几个女孩被送到了伊斯坦布尔。要是这样的话,玛丽会像他们一样被送到那座辉煌的城市去。” 天真的玛丽与退伍归来的堂哥一起踏上了前往伊斯坦布尔的漫长旅程,却不知道自己正在日益接近死亡之地。而两个乡下人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上,目睹了一系列如万花筒一样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当今土耳其社会的新与旧、传统与潮流、保守与开放的对比极大地冲击着两个年轻人的精神和心灵,让他们产生了微妙的转变。 而在这一过程中与教授伊凡的相遇,更是对玛丽的人生产生了关键性的改变。身为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教授,伊凡有属于自己的一档电视节目,家庭和社会地位也都十分令人羡慕,但他却总是感到生活乏味,人际关系压力也很大,且倍受失眠的困扰。于是伊凡决定抛弃一切,悄然出走,寻找真正的洒脱与自由。 小说采用了多线叙述的手法,分别从玛丽、伊凡和西玛尔三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三个主人公在追寻自己渴望的生活、完成父亲交付的“任务”和寻找生活的意义过程中,分别获得了性别成长、心灵救赎和人生的解放,而三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碰撞成为了这部小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凡纳利事无巨细的描写之中,读者慢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土耳其国家。虚伪、不公与强权,信仰的缺失与个体的迷失,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道德的沦丧,妇女地位的低下和权利意识的缺乏,利益驱使下的互相伤害……在歌舞升平的另一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之后留下的矛盾与困惑,是穆斯林国家根深蒂固的宗教影响。 小说中玛丽对性的一无所知,被强暴后的天真与乐观,第一次坐火车的兴奋,火车上取下头巾洗头,对着镜子拧红自己的脸颊,对来月经后无法正常处理的的恐惧与羞愧,第一次使用卫生巾的神奇,等等一系列的描写都令人心痛且感伤;而伊凡教授的割礼阴影,对新男女“众神”的厌恶,西玛尔的“手淫”压抑等男性的性压抑,也与土耳其普遍施行的割礼有着深刻的心理与社会关系。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讲述了一个既疯狂又浪漫的故事,也讨论了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宗教体制束缚、文明观念的更迭、女性意识的觉醒、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下知识分子的精神迷失统统被融化在每个主人公每一天的经历,每一秒的想法,每一次的决定之中。当读者阅读完这本书,就和三位不同性别、身份、阶级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次深入而真实的伊斯坦布尔旅行。 至于所谓的幸福和自由,它们究竟是什么,从何而来,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四):知否知否

先提个问题:土耳其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去年11月我去了趟土耳其。带队导游是枚三十出头的当地男子,曾去美国留过学,工作后又在北京待了一年,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自称出生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某个沿海小镇的穆斯林家庭。

导游告诉我们穆斯林有五功,曰:1、 信安拉为唯一的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2、每天礼拜五次;3、每年交纳部分收入济贫;4、斋月守戒;5、去麦加朝拜。

只有完成这五功,才是个真正的穆斯林,死后才能行传统的葬礼,埋入家族的墓地。

然后他说:“我从家里独自出来之后就不做礼拜了。也不过斋月。我没去过麦加,以后也不打算去。我觉得火葬很好。所以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要怎么办”,他深深叹气之后耸耸肩,像是抖落一幅重担,“还好我现在住在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有很多清真寺,但是寺里的游客远多于信众。宣礼塔的召唤声对匆忙的都市人起不了作用。年轻女人们几乎都不包头巾。摩洛哥也算伊斯兰教国家里开放的,卖酒不犯法但至少犯忌讳,买和卖都得低调。但是在土耳其,人们坐在户外光明正大地抽烟喝酒。城里甚至有卖猪肉的店铺。

导游说,土耳其那么不清真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们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突厥人,他们的官方语言是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土耳其语,而清真寺里讲诵《古兰经》只用阿拉伯语,实际上进寺礼拜的土耳其人多半听不懂阿訇在说什么;其次,伊斯坦布尔在一战前仍然世称“君士坦丁堡”,无论地理还是历史亦或文化,都有一半在欧洲一半在亚洲;最后,自国父凯末尔以降,土耳其就是个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

但当我们去到棉花堡去和卡帕多奇亚这些地区时,就发现只要城镇中响起宣礼员的声音,街上的人潮就显著地朝最近的清真寺涌去。女人进清真寺就要把头包起来。而且当地绝大多数的清真寺是不让非穆斯林进去参观的。至于管理人员怎么区分穆斯林和非穆呢?很简单,背《古兰经》啊。就算不懂阿拉伯语,只要是在穆斯林家庭长大的孩子,都能用阿拉伯语把经文倒背如流。

于是我知道,伊斯坦布尔并不是土耳其的代表。它是一个国中的国度,是这个国家极与极的呈现。最西化的与最传统的,最富有的与最贫穷的,最有文化的与最为粗鄙的,内心最矛盾的与信仰最坚定的。当然,我们作为游客,只被带领着参观了最西化的最富有的最文明的也最矛盾的那一面。

伊斯坦布尔的另一面,我路过,好奇过,终于是在这本书里读到了。

我们在摩洛哥、在突尼斯、在土耳其都问过当地导游“荣誉谋杀”的事情。他们都很气愤,以为这种行为“野蛮无道”,然后非常郑重地表示“都发生在最偏僻那些地方。现在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

大概每个国家的导游都是这么向外宾们解释那些受到现代文明社会普遍攻击的“传统”。但写书的人——至少写这本书的人——不那么在意“国家形象”或者“民族脸面”。反倒把导游们最想要掩盖的最不想讲述的事情拼迭起来:一起由宗教领袖犯下的强奸幼女案、一个刚从库尔德独立战争前线回来的年轻士兵、一个即将在伊斯坦布尔被“荣誉谋”杀的未成年少女、一个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迷失无靠的高级知识份子。

通过这些人物,作者一一介绍了土耳其人与库尔德人的混居与纷争;在那些仍旧被宗教控制的“偏僻地方”生活的人们——特别是女性的——无知与悲剧;在伊斯坦布尔的灯红酒绿底下隐埋的,像我们的年轻导游那样的现代土耳其人,他们对于自身对于自己的民族在世界上的定位的迷惘和焦灼。“行万里路”在这种时候真不如“读万卷书”来得深切和全面。

书不厚,所以一切转折都发生得很快,自然也就都说得很浅。既没有大段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过于机锋相顶的对话。在相互碰撞过之后,没有一个人物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都只是在自己的背景与立场上“自治”而已。这既是符合两个年轻角色的人物设定,也让读者——即使他们是土耳其人,如同游客一般,始终站在“外面”,而不是同理其中的某个主要人物或反对另一个主要人物。穿过宗教的约束、穿过民族的仇恨、穿过意识形态的对立,看到“人性”:欲望、爱情、杀戮。然后回答以下这个问题:撇掉民族、宗教、性别这些标签,“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渴望的bliss究竟是什么。

十分可惜的是,以行文来看,这是由英译本再转译而来的,所以书序中所说的,原作者李凡纳利的“音乐性”与“诗意”自然就感受不到了。好在也没有太明显的翻译腔。文笔上只能说“平淡”。

还有一件,在玛丽回忆自己的出生时,用到了圣母玛丽亚的故事。犹太教、天主教跟伊斯兰教的异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应该是个难点。我在欧洲住了十几年,与上述三教的人都做过同学当过同事,才能搂清其源起道分的种种。与我共行土耳其的同胞们,对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一座清真寺”的设定就全然理解不能。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与故事,一定的宗教介绍或者注释是十分有必要的。

最后,篇首的答案揭晓——土耳其的首都是安卡拉。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读后感(五):追寻自由的向度和内心的安宁

文 王文鹏

在很多年前,那时候我还小,在贫瘠的村子里我像一只野生动物一样快乐无比,无拘无束,不知道村子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世界。后来我上了大学,到达城市,我发现大多数人也没有变成什么高贵的动物,而是成为一群被奴役的牛羊,没有一点个性,我们不再疯张,不再做狂放异常的事情。也没有获得荣誉和美德。

农村贫瘠、没有娱乐,城市却富有而空洞。城市的建筑变得越来越一样,城市的生活也开始同质化。城市和城市之间越来越没有界限和差异,人和人也趋于一致。城市中人的生活按部就班、死气沉沉、平稳无趣。我们在棺材似的办公室和家之间来回穿梭;我们遵守社会规范,压抑灵魂的召唤。我们住在一个虚无的梦想里,守在电视旁,认为这样的生活只是临时的,必须去忍受。有些人把自己变成了变色龙,变来变去,最终忘记了自己最初的颜色。更可怕的是,我们甚至开始噤声,忽略了内心中物质压迫下的呐喊。

外部的环境决定了我们的一切,我们深陷于追求外在价值的活动之中,以至于忘记了内在价值。不知道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时代的洪流席卷了每一个人,社会的一切坐标都淡化了,除了金钱。我们每个人都正在经历着一个虚无主义时期,人人都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没人知道它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我们没有信仰,缺乏理想。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了神话,心灵没有地方安放。

在我对这一切找不到答案的时刻,我读到了《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有一个“三江如海”的结构,“三江”分别是玛丽、西玛尔、伊凡。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苦难、使命和自由。苦难、使命、自由在自己各自的方向上行走,苦难遍布世界,自由却遍寻不见。使命没有根基和走错了方向反而是增加了苦难,自由总是想拯救苦难,而苦难的命运无法用自由解救,它必须摆脱使命的伤害,找到自己解脱的方式。“海”不是伊斯坦布尔,不是爱琴海,它可能是人们获得心灵自由和理想生活的任何一个地方。我只希望在此找到个人追求自由的向度,对愚蠢的使命和深重的苦难,却无法践行和怜悯拯救了。

电影《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伊凡是大学教授,生活幸福,成功富有。他有美貌的妻子,在大学里受人尊重,有社会地位,常常在电视上做电视节目……这样看起来,伊凡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而我们从外部看到的荣耀的一切,却不能消除这位教授内心深深的恐惧,他感觉到自己被恐惧支配了。而这种恐惧来自何处他却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爱他的妻子,但是他无法忍受千篇一律的生活:在同一座房子里,坐在同一把椅子里看电视,在同一个饭店里吃饭,和同样的人见面,说同样的话…… 然后庸庸碌碌地死亡,伊凡害怕这种死亡,他对此怀有深深的恐惧。

许多人都在这种城市异化的绝对意义上生活着,城市提供了便利和舒适,却没有提供内心的安全感。人们在这种便利中消费了自己,在舒适中消磨了自己。便利和舒适提供不了安全感。熟悉的感觉和物品构成了满足的关键。在这种满足里人们得到自己的安全感。伊凡渴望挣脱备受约束和令人厌倦的安全生活,经过幸福伪装的生活吞没了教授,也吞没了我们。物质世界的规则保证了舒适,却也扼杀了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得到物质满足和舒适的同时,却在内心深处有幽暗的空虚和遗憾。

伊凡发现“改变自己生活的那种欲望,并非直接来自对于死亡的恐惧,而是来自没有创造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没有留下能表明自己存在过的哪怕最微小的痕迹而死亡的恐惧。”于是他决定超越自我,进入另一种存在。人一生至少要自由自在一回,伊凡必须另找个生存的地方,在哪里重新生活。这不仅仅是为了能够自由地呼吸,而是为了在那里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被波浪卷走了,还把别人都拖在身后。”

伊凡飞了,飞离了伊斯坦布尔,飞到了爱琴海,一切变得那样冒险、未知、充满变数。在那里他摆脱了喧嚣和规则的束缚,摆脱了城市、文明的压迫。他看到了海,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深渊。他自由了,不必再遵守各种规定和人类行为方式,他有了用不完的时间,他独自一个人泛舟爱琴海,不需要设定航线,他可以随便在哪个孤岛上过夜。在荒凉的岛屿和海水之间,他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他甚至很享受那份孤独,他在自然拥围中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自然……

我们的幸福并不一定在荒岛上,但一定在内心里。我们一直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如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是无法寄予在别人的身上的,生活是不应该被外物所滞的,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才是最重要的,得到了自由和安宁,无论你在那里,你都拥有幸福,相信幸福不只漂浮在伊斯坦布尔的上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