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远山淡影(双语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远山淡影(双语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远山淡影(双语版)》是一本由[英]石黑一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山淡影(双语版)》精选点评:

●Etsuko就是Sachiko,Keiko就是Mariko。因为内疚,所以自欺,叙事的诡计终究是为了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即表明其为masterful storyteller。

●空气中氤氲着哀伤的气息,多重线条的搅合似乎让人感觉都是虚幻。

●这样的小说,也许就适合在轻微摇晃的列车上,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口气读完

●结尾高潮突起,回忆果然是不可依赖的

●石黑一雄是个不谙日语的英国人,但是骨子里的日本基因还在。这个故事娓娓道来又带些悲伤,颇有日本“私小说”与西方现代蒙太奇手法结合的意味。

●写着英语的日本作家 连英语都带着淡淡的感伤

●石黑一雄的小说总是开头淡淡的,中间散散的,结尾突然来一句,或者一段,或者一个字眼,猛地就破开了之前织起来的肥皂泡,给人或者惊心,或者动心,或者动情的瞬间。只是,有时候看多了,会有刻意了一点的感觉。这部小说,比起其他的作品来看,刻意的地方更多。

●文风淡然抽离又带着孤独感,读起来很吸引人,我反应较慢,看到最后才模糊觉得悦子和佐知子好像是一个人,还以为后续会有离奇的事件来解释我的这种错觉,原来是作者独特的讲故事技巧,很别致新颖。

●【藏书阁】第一本石黑小说,非常迷恋书中营造出的不可言说的淡淡情绪,情绪之下是涌动的情感激流;小说故事是如此的平凡“寡淡”,没有刻意讨巧的戏剧性填充,也没有浓烈刺激的情感宣泄,悦子回忆往事,重现过去时光的幻觉,让深藏自己内心的悔恨与愧疚投射到想象出的一对落难母女身上,以与她的友谊开始一步一步涉入自己的过往经历,这也是一次探查内心隐秘的历程,这种选择性的自我保护或者抚慰却恰好印证了她内心的痛苦情感,以致最终崩溃时表现出一种决绝放弃的姿态,某种意义上讲,过去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遗留下来的情感与感性的记忆才是最使人痛苦的人生体验,我们终生活在悔恨与自责等诸多痛苦中,小说真实且精准了抓住了我们生活中对过往岁月微妙的记忆碎片,剖开了我们的情感切片,而且优雅从容给人心灵抚慰.

●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远山淡影(双语版)》读后感(一):迷雾中的真相

盖上书的那一刻还在疑惑,结尾似乎很仓促;直到见到书友读后,原来内藏玄机。回顾全文,在小说中的几处似乎都有伏笔,缕清后把故事串联起来在脑海中有了画面。<远山淡影>让我们在雾中看到了朦胧的真相,悠远又清淡。

战后的时光,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意味着重生、希望亦或者悲痛和伤疤。战争带走了生命,留下了被选中的人。活着的人不仅需要带着过去的记忆,也需要怀着向前的勇气继续生活。重建的房屋、发展的公司、新思想的冲击,这都是战后的新生事物,许多人开始了新的人生。佐知子也是一样,她希望到新的地方开启新的篇章,但女儿似乎与她的想法南辕北辙,毫无选择权的未成年人能做的只有无奈妥协。大人的言语中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人们可以勉强自己的身体却控制不了内心的意愿,景子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为什么悦子知道了那么多景子的细节呢?故事通过两条时间主线交错叙述,一个是现在在的悦子,另一个是对过去的描述,通过对话把二者串联在一起,迷雾渐渐散开,我们看到了山真实的模样。

嗯,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书~

《远山淡影(双语版)》读后感(二):《远山淡影》读后感

①其英文表达感觉上表达比《老人与海》要简单一些。

②人物的台词,很多有所重复,给人一种机械、辩争、固执的感觉。

③现实英国线:Etsuko和Niki,Keiko。回忆日本线:(1) Ogata-San和Jiro, Shigeo Matsuda, (2) Etsuko, Sachiko,和Mariko (3) Etsuko和Ogata-San(两个人之间的融洽真的是很客气的那种)。

④其他人物:远藤先生、藤原太太、安子一家、妮基的钢琴教师、二郎的两个同事,万里子目睹的那两个女人,小猫。

⑤有一天早晨,继续读第一部的时候,觉得脊背发冷。

⑥不觉得这是部明显的战争小说,战争只是背景。这也正如“译后记”中引用作者原话所透露的。

⑦“桥”是一个装置,一个象征性装置,可能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桥上所上演的戏码,一定是关键性的,过桥和返回都代表一种选择,或者即使不是关键性的,桥本身也可以像一个括号一样,提醒你,这将有某种转变。

⑧的确是淡淡的,没头没脑的,像梦一样,灰扑扑的。

⑨收获:(1)小说可以这么写。(2)回忆是不可靠的,在回忆中,枝繁叶茂的内容是注水甚或是矫饰的,一笔带过的内容是另有隐情兼剪除了态度的。(3)英文阅读能力的提高。(4)解锁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双语版)》读后感(三):一场关于过往夏天若有似无的梦

“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常常被你回忆时的环境所大大地扭曲。”

我一直觉得石黑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西方的科幻色彩和东方的含蓄内敛融合得恰当好处。本书作为其处女作,利用碎片化的插叙手段将这种有点类似东方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弥散得淋漓尽致。处处轻描淡写仿佛是中国画里的留白,为读者构建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悦子和佐知子之间的界限,也在回忆与现实的推进中,变得越来越模糊。所有事件直接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背后的原由留给了读者无尽想象。

人们对于过往总是怀着一种自欺情绪。一方面可能是源于事物本身结果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是人们总会把事实和想象多少有些揉杂起来。我觉得这也是石黑想要在这本书里着重探讨的:在现实面前,人们会怎么回忆过去?

附上一些印象深刻的语句:

《远山淡影(双语版)》读后感(四):<A Pale of Hills>

打开之后发现是双语版,就中英对照看了三章,结果发现译文垃圾,原文简单清楚,就这么翻着看完了我的第一本英语小说。原来石黑一雄才是英语渣想要享受原版阅读应该被推荐的作家,想起高中时候不自量力买了《堂吉诃德》,费老大劲翻了两页才想起来人家作者的原版应该是西班牙语,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是好笑又好哭。

由于一开始就被剧透,结尾没有带给我揭秘和反转的快感,却对一些陌生的、曾经认识但已忘记的英语单词变得眼熟这件事感到惊喜。更加理解另一门语言是一件多好的事啊,怎么就忘记了这么久呢。

用一个雾蒙蒙的故事和阴森森的氛围来表现战争的反思,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角度,甚至在看了许多人的读后感之后,渐渐原谅了对话过于直白、重复、机械这一点。

我亦与回忆纠缠久,每次看到对回忆这件物什的评述都要多驻足两步,无论是信仰还是怀疑,毕竟这两种心境也都能明白。无可争辩的是,虽它们琢磨不定,但它们锲而不舍地塑造了人。追寻我们的来处,确实是值得一次又一次书写的议题。

远山淡影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对本书质感的绝佳形容,不幸的时代各有各的不幸啊,透过女主人公郁郁寡欢苍白无情的脸,好像就能看到大多数人都无法挣脱的模样了啊。

犹记虐猫场景真的看得我的心提起来,就像唐诺说的,和人物绑在一起,要被沉到海底里去了。

《远山淡影(双语版)》读后感(五):往事如镜

我在很久以前看小说,专挑一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快餐影视或者读物,废寝忘食看完,可没过多久也就忘了,并且不想再看第二遍,类似于亢奋状态后的深度疲惫;后来年岁渐长,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我都偏好更贴近现实的无声胜有声,故事跳出了叙述的框架,作者负责牵引和埋线,无需华丽的词藻堆砌或炫技的段子金句,却能引发读者对故事、对自己人生的思考。现在看来,后者比前者的确要略胜一筹。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一贯的风格:时间,回忆和自欺。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淡淡的笔调,人物不少且分散,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失落和哀愁,最后在迷雾重重里,轻轻一笔荡开,让我们仿佛得窥一点点亮光,却又迅速合上,断然收尾。

以下剧透

石黑一雄作品中的第一人称一般是不可靠的(作品《克拉拉与太阳》除外,因为叙述者是没有人类感情的AF),在《远山淡影》里,叙述者悦子在自己回忆中提到了诸多人物,从她和万里子最后在山上的对话语气转变(“我们”)以及那轻飘飘的一笔(“那天景子很高兴。我们坐了缆车。”)我们可以得知,佐知子就是悦子,万里子就是景子。从这里也可以得出一个“规律”,文中的“我(悦子)”不敢直面的痛苦回忆,她都假以他人之名道出,因此书中出现的诸多人物,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却是虚构的。在时间线上(这一点很重要):景子当时还未出生,而万里子却“至少十岁了”,说明悦子回忆的时候不但模糊了真假,还模糊了时间。回忆也许会重合,重合部分有至少十年的时间差,所以万里子、景子和悦子溺死的那个孩子,还有文中出现的其他“孩子(比如老是梦见的那个)”都代表悦子心中对死去的孩子的某种执念和愧疚。

悦子的人生经历大致分三个阶段,回忆中自己的人生(不一定真实)与回忆中他人的人生(有可能真实且映射悦子的人生),以及现实人生(和妮基的谈话)。这一处没点明的,大多数在其他地方得到展示,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婚前

回忆中自己的人生:有个曾经的恋人:中村君。自己以前会拉琴,但是很久没练习现在基本闲置,被绪方先生收留。

回忆中他人的人生:

佐知子:父亲经常在国外工作,主要是欧美,从小学英语,能自如与美国人交流,丈夫出身于高贵但保守的日本家庭,禁止她学英语,不太关心和体贴人。有一个女儿万里子

万里子:总说有个女人来找自己,这女人据佐知子所说已经死于空袭。她曾目睹一个女人溺死自己的婴儿,又目睹母亲溺死家里养的猫。

藤原太太:悦子母亲最好的朋友之一。丈夫曾是长崎要人,有五个子女,只有长子和夫幸存。她一直强调人不能活在过去,要向前看。

和夫:藤原太太长子,有个订婚三年的未婚妻美智子,美智子遭遇了某种不幸(文中没有明说,很可能死于战争),和夫一直想着她。

现实中人生:“我”和女儿尼基的谈话有几句特别引人注意:

妮基说自己的一个朋友生了孩子,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高兴。悦子说至少她很开心,问那个朋友多少岁,结婚了吗。妮基说十九岁。没结婚。悦子就说这样子她肯定不高兴(注意态度的转变)。P37

推论:悦子以前生活在中川,有个昔日的恋人中村君,出身于日本旧式贵族家庭。二人情投意合,悦子可能在未婚的情况下,怀了孕,孩子刚生下来,因为战争爆发,她不得不溺死婴儿。悦子被绪方先生收留,嫁给了绪方先生的儿子二郎。刚收留期间她还拉门德尔松的琴曲,后来再也没有练习(与佐知子婚前学英语婚后被禁止类似)。

线索:P45 悦子与绪方先生对话。悦子说自己那时肯定成了他的负担。绪方先生说“他们才不会把你想得那么坏。毕竟最后你跟二郎结了婚……你被吓坏了,这是很自然的事。大家都吓坏了,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

以及:

佐知子说,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结婚,明知战争快来了。万里子出生时很艰难。

佐知子溺死猫的描写与她所说女人溺死婴儿的动作描写差不多一致,她一直强调“它是动物它是动物”,其实越强调越心虚。

第二阶段:婚后至出国前

回忆中自己的人生:丈夫二郎,工作上进,为人冷淡。怀着身孕,结识了佐知子及其女儿。对于做母亲,感到不安。

回忆中他人的人生:

佐知子:有个至少十岁的女儿万里子,处境艰难。丈夫的伯父和表姐安子一直让她回大宅子住,美国人弗兰克承诺带她们母女俩去美国,其实是个醉鬼,万里子讨厌他。万里子经常离家出走。佐知子在留日本和去美国之间摇摆,每次决定都说为了女儿好。最后却在女儿的强烈抗议下决定去神户与弗兰克汇合,弗兰克去往美国后再设法母女俩过去。佐知子把女儿的猫溺死。

绪方先生:原是教师。怀念旧日本的精神,认为妻子应该和丈夫想法一致,抨击新兴的民主思想。自己和另一位同事被二郎儿时的好友松田重夫写文章抨击。想与儿子探讨围棋,儿子态度冷淡。想儿子写信给松田重夫,儿子一直拖延,以及不得不亲自拜访。打算回家,女儿纪久子及丈夫每年秋天会来小住,借以逃离控制欲很强的公公渡边。透露说悦子曾让绪方先生在房子周围种上杜鹃花,才答应嫁给二郎。他一直强调不能忘记过去。

二郎:工作上进,年纪代表公司进行会谈,并且取得成效,他指望因此提职。人情上冷淡,面对问题采取拖延和逃避政策,导致妻子离开长崎。与父亲下棋期间二位朋友造访,谈了政治以及其中一位朋友因妻子与自己政见不合闹矛盾的事情。

松田重夫:二郎儿时好友。认为日本旧的一套需要改进,在见到绪方先生后也不改变看法。

推论:悦子与二郎的婚姻可能没有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出于绪方先生的安排。二人婚后就搬去了公寓楼,可能是绪方先生太过专制。景子出生后,悦子想去英国,二郎犹豫不决,悦子结识了一个英国人,几经犹豫和波折,她决定带着景子去英国。

第三阶段:出国后

与英国人谢林汉姆在某个乡村定居,并生下二女儿妮基。景子与新环境格格不入,搬去曼彻斯特后自杀。妮基在伦敦生活。丈夫已经去世,妮基回来参加葬礼。妮基与生前的景子关系也不好,也坦然自己的爸爸对景子也不好。

唉,大致梳理这么多,或许存在过度解读,也有一些细节遗漏。反正是自己的记录,想到了再来更。

写完了发现谁都是在负重前行。往事如镜,照出我们过去的样子,有的人成天照着,因为现实令人失望;有的人干脆掩着,因为真相难以承受;有的人干脆将自己的本来面目精心修饰到难以辨认,这才敢站在镜子前面面对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