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字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字

《拿破仑传》是一本由埃米尔・路德维希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6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传》精选点评:

●拿破仑。

●我的第一本人物传记竟然是一个以前我只知道名字可是漠不关心的人,全书没有具体描写他在战争中具体是怎么打赢的,就连奥斯特里茨战役几乎都是轻描淡写的获胜,但是把他的成功和失败写的深入人心!

●喜欢这个版本的设计,译文也很好,读起来非常舒服。

●看着他英勇无敌,看着他所向披靡。为将,执政,登基,立法。又看着他为情人所恼,看着他为兄弟姐妹所误。遭受背叛,远征失败,帝国日下,退位流放。 然后我看到了最后一章,这才感受到,他的勤奋,他的智慧,他是一个伟人。 法兰西应该为他而自豪。

●文笔优美,线索清晰。故事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而在塑造拿破仑这样妇孺皆知的人物时候,能摆脱人物固有标签,更多从人性出发,展示他的内心冲突和抉择。在题材选择上,既照顾了历史真实性,引用了拿破仑很多私人信件,又在局部作了艺术化处理,从而引发更多戏剧冲突,增加了传记的张力。 (此版本为轻型纸,南方放置,纸张很快泛黄、落灰,可以阅读,不建议收藏)

●初中高中乃至我的整个少年时光都在拜读这本书,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拿破仑那跌宕起伏的人生,法国大革命后面的鬼影森森,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海晏清平,滑铁卢的英雄迟暮。可悲可叹,时间是如此的绝情,任你举世无双,最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

●“我的一生是一首情节丰富,以悲剧收尾的叙事诗。”

●牛逼没什么好说的

●今年以来读过最好的传记。

●雄心,智慧与孤独。文笔极具洞悉,如海如崖。拿破仑常被与恺撒作比照,确乎伟大,带来法国难得的崛起时期。高中读的时候,他就是我男神。

《拿破仑传》读后感(一):拿破仑传-书评

之前读 罪与罚,文中多次提到拿破仑式超人思想对主人公的影响,因此对拿破仑产生兴趣。逐渐了解后,发现拿破仑对欧洲史有很大影响,而我之前竟然几乎一无所知。 读完开篇,好奇这样一个少年时自卑又自命不凡的人,是怎样成为一个伟人的。 起于勤奋,旺盛的精力,天才的头脑;毁于任人唯亲。骨子里的意大利人血统,让拿破仑非常重视家庭。可惜他的兄弟姐妹并没有他的才能和毅力,还觊觎他的皇位。拿破仑不止一次说过,这皇位不是从他们的父亲继承而来,而是他自己奋斗得到的,不知他的兄弟姐妹为何总是理所当然地嫉妒他的权力。 拿破仑几乎一生都在和君主制斡旋。欧洲当时各个君主制国家,担心本国人民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同样要推翻君主制,实行民主制度,因此对拿破仑群起而攻之。历史上一共成立7次反法同盟,来对抗法国大革命,及后来的拿破仑。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拿破仑也希望通过世袭来维护自己统治的正统性。 中年过后,拿破仑在政治和战争中犯的错误越来越多。身边能提醒他的人越来越少,而他自己也不能接受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同于年轻时期。 最后在圣赫勒拿的时光,读起来让人心酸感慨。昔日威风赫赫的将军与皇帝,最终却困于小岛上的破旧房子里,不能走出指定的范围。

罗曼诺夫皇朝中也涉及到反法联盟与拿破仑的战争,只不过是从沙皇的角度。这种交错的体验挺有意思。即使是现在,世界上也同时发生着很多事情,每个人的角度看来都不一样。

《拿破仑传》读后感(二):他的一生就像一首情节丰富的悲剧叙事诗

要想简洁清晰地描述出拿破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原书用了三个词来形容他:自信、精力、想象力。可以说,这就是拿破仑与众不同的天赋所在了。拿破仑天生就拥有自信的气质,这源于他的权力本能。很多人追求权力是为了具体的利益或者某种虚荣,但拿破仑不是,他既不爱财,也不爱慕虚荣,他对权力的追求只是受本能驱使。

他曾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我要么主宰一切,要么一言不发。”他天生就是一个指挥官,擅长发号施令。而他的努力程度让他完全配得上他的自信,大家应该还记得他求学时期是如何苦读的,其实,即便在后来他成为掌权者甚至是皇帝之后,他也没有真正闲下心来享受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一直沉浸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里。

这种靠实力撑起来的自信也让他拥有了不怒自威的气质,这让旁人更容易相信和崇拜他。他的一位好友曾说:“只要他讲话,人们都会侧耳聆听,因为他总能说得头头是道;一旦他缄默,也会令人充满敬畏之情。没有人会试图打破这片沉寂,这并非是因为害怕他发脾气,而是由于大家都能觉察到我们和他之间横亘着一种伟大的思想,这思想占据了他的心灵,令人不敢与他狎昵。”用我们当代流行的话来说,拿破仑是一个天生具有领导气质的人。

同时,拿破仑这种强大的自信和高投入的努力也源自于他天生的旺盛精力。即便我们从没有经历过发起战争并获胜,再到治国理政等一系列复杂庞大的工作,我们依旧可以想象这有多么的耗时耗力。但除了后期拿破仑的意志被彻底摧毁之外,他的行事风格一直都是精确加迅速。

为了保证精确,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汇报到拿破仑这里,他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给出反馈。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占满他的精力,他在征战途中,还可以一边排兵布阵,一边同时给自己分封的国王写信教他社交礼仪,细致到在舞会中应该邀请谁、婉拒谁。

而在速度方面,拿破仑堪称18世纪的时间管理大师,他的执行力超强,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行动起来”。他对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尤为敏感,一天结束,他总会回顾一遍今天他从命运那争取来了多少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获得了什么效果,利用率高不高。他曾经问自己的臣子:“我要为巴黎做些既伟大又有益的事,您有何建议?”大臣说:“陛下,那就必须建造完美的供水系统。”于是拿破仑说:“这个建议很好,明天就送五百人去动手修运河。”他如此不知疲倦的工作,可把他的下属们忙坏了。

最后就是拿破仑的想象力。我们都知道,创造力的源泉就是想象力,不论是制度改革、法律优化,还是军事战略,拿破仑方方面面的成绩都体现出一种开创性,发明一个以前没有的东西,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只要敢想,新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事实。

而以上所讲的这三个天赋,又都融会贯通到一起,因为天生精力旺盛,所以他的大脑转个不停,因为他充满自信,所以他所想的事情他都相信最终能成真,同时,也因为他富于幻想,所以他的精力和自信有了发泄的出口,那就是把他所想的东西变成现实。

然而,这三个天赋同时也像双刃剑一样,既带给他常人无法达到的成就,也在关键时刻让他遭遇致命打击。自信、精力、想象力既是他的优点,也成为了他无可避免的弱点。因为他精力旺盛,所以他一刻也闲不住,和“无为”的领导力无缘,也很难让其他国家感到安全。他的自信虽然绝大部分时候都被证实是准确的,但极少数关键时刻的失去分寸,让他承受了自负的沉重后果。而想象力也总是让他脱离了实际,以至于忽视了重大线索,错失良机。

但归根结底,拿破仑是一位睿智的人。他的激情纵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但拿破仑总有理性这位御马师在场。当战败于滑铁卢并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后,拿破仑并没有激愤自杀,也没有发疯发癫,相反,他很快接受了这个结果,努力适应岛上的生活,以及接受自己最终是这样下场的事实。

他逐渐从中年时期的凯撒式幻想中清醒过来,开始了晚年的深刻反省。令人不得不敬佩的是,他对自己的反思不仅准确,而且冷静,仿佛他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例如“我的欲望太多”“我过于信任自己的好运”“在治家上我太胆小鬼”等等。只可惜,这些准确而冷静的自我洞察来得太晚了。

在岛上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拿破仑开始频繁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他通常用口述的方式,仆人给他记录。他曾说过一段完整的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我引述在这里,作为我们这篇文章的结尾:“未来的历史学家都会站在我这边。是我填平了无政府主义这个无底洞,是我结束了混乱与动荡,是我清理了革命的污秽,使人民变得高贵,强化了王权。我确有野心,还很大,但却无比崇高:建立一个理性的国度,使个人才尽其用,享受一切。也许历史学家该惋惜的是这种野心竟然未能实现。”

《拿破仑传》读后感(三):用独裁为欧洲民主奠基的拿破仑

用独裁为欧洲民主奠基的拿破仑

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拿破仑,那个震动欧洲、名扬世界的矮子。他的传奇经历和丰功伟绩让他在这个星球上拥有无数拥趸,关于他的故事,任谁都能随意说一道二。

今天我们阅读有关他的传记,就好似我们把再熟悉不过的宫保鸡丁端上来,用上海人吃大闸蟹的那套工具,把鸡脯肉和葱段儿挑成丝儿,吃出蒸汽海鲜的感觉来。

我是个重度强迫症患者,追求一切完美且真实的东西。我认为传记不同于历史小说,不应该是演义或者传奇。传记应该出自于史料、档案、书信、日记、口述……..,尽可能的无限接近客观史实,尽力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人物本尊。

当看到序言里面作者提到:本书里面会有许多人物的内心独白。这一下子让我有一种眼睛里进沙子的别扭。但愿接下来的阅读,能证明我的忧虑纯属多余。

对于这本书的阅读,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期待的角度。有的人会欣赏拿破仑作为伟大政治家的政治策略和统御手腕;有的人会膜拜拿破仑作为天才军事家的战术思想和指挥才能;当然,也一定还会有人痴迷于拿破仑传奇而又悲戚的情爱史……

拿破仑的传世名言很多,不管你记住的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还是“亲爱的约瑟芬,今晚不行”……

总之,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代天骄拿破仑……

第一章从拿破仑的出生开始讲起。很好,出生的那一刻没有写“满室异香,夜吞北斗,日月入怀,天降祥瑞”。 我是极其反感把伟人从出生就开始包装的,“大时了了,小未必佳”。

什么是伟人,我觉得伟人就是只身掰动历史车轮,扭转历史方向的人。是由于他在某一方面具有超人的特殊能力,因而造就了他在历史中的高光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从降生开始,至始至终就是人类美好品格、优秀道德和超凡力量的完美集合。

当我们看到少年时期的拿破仑志存高远、 自律沉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他的叛逆孤僻、傲慢多疑。

他从一个领导科西嘉人走向自由的当地领袖,摇身一变成为镇压科西嘉反叛独立运动的刽子手,只用了一年时间。在拿破仑的人生字典里只有成功,没有道义。

今天阅读内容的核心是土伦之战。这一战,拿破仑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为法国军队的土伦大捷立下头功。

但我还是认为,对于拿破仑在土伦之战的功勋描述有些夸大了。拿破仑率军夺回的只是小直布罗陀堡和克尔海角,只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可以开炮直接打到海上的英军战舰,因此,抠门儿的英国人将自己的舰队撤出,并且促使反法同盟直接放弃了对土伦的占领,这才使得拿破仑和他的军队能够顺利收复土伦。

当然,土伦之战也不是一场普通的军事胜利,他在向世人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雅各宾派有着非常强大的政治、军事能力。也正因如此,这一战,成为了造就拿破仑辉煌之路的成名之战。

今天阅读的拿破仑已经是威震八方的法兰西三军统帅了,他踏平亚平宁半岛,远征埃及,果断发动雾月政变,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成果的同时,也开启了拿破仑的独裁大幕。

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但依然无法接受书中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对拿破仑将军的无限敬仰之情。

这一章节里面有许多关于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的描写。作者通过书信和人物对白,成功的把在战场上犹如雄狮一般的拿破仑刻画成为一个小气而猥琐的恋母情结男。

作者数次提醒我们脑补以下画面:1.拿破仑将军正在横刀立马之时,突然大喊一声:“框镜怎么裂了,约瑟芬肯定是外面有人了!”2.拿破仑将军在战前部署会上,正对着地图指点江山,忽戛然而止,怆然而泣下:“我想媳妇儿约瑟芬了……”。

书中用一封封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情书,来证明拿破仑的幼稚与痴迷。书中用放荡的约瑟芬肆无忌惮的移情别恋,来嘲笑拿破仑的憋屈与可怜。甚至还有人污蔑拿破仑在床笫之上因无法满足约瑟芬而说出了那句名言:“亲爱的约瑟芬,今晚不行”……妄图把那个叱咤疆场,无所不能的拿破仑将军丑化成一个在熟女面前温弱萎靡的犬羊。

但是我没有上当,我看到的却是:拿破仑用一封封的情书表达着对新婚妻子约瑟芬的依恋和炽热。尽管约瑟芬深深伤害了拿破仑,可是拿破仑依旧选择了原谅,并且在世界的面前为她戴上了王后的桂冠。尽管为了皇位的继承,不得不结束与约瑟芬的婚姻,但是拿破仑却临终前都反复呼唤着她的名字。

在我看来,约瑟芬才是拿破仑将军的一生挚爱,他对约瑟芬的爱情刻骨铭心、矢志不渝……

今天的阅读可以领略到拿破仑的霸气侧漏,他以碾压教皇尊严的方式把皇冠带到了自己头上。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伟人英雄,流传后世的是什么?是他开国立都的千秋霸业?是他开疆拓土的不世武功?我以为,能够真正不朽的,只能是他的思想灵魂和精神遗产。

拿破仑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一个滑铁卢战役就可能抹去这一切的荣耀与回忆。只有他的法典,即使在他失败之后依旧闪耀着光辉。也正是因为这部伟大的法典才让他永世不朽。

这部拿破仑法典是在拿破仑陛下亲自关怀并亲身参与下完成的。据说当时拿破仑尽遣法国鸿儒大士参加编纂工作,法典不仅逻辑缜密而且用词优美,让后世高山仰止。

记得当年大学念书时,曾经研习过这部法学经典,但可惜功利思想作祟,没能细细品味。这次借读拿破仑传的机会重新咀嚼一遍,体味更深。

这部法典显然受到了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立法指导思想清晰无比的体现了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且把资产阶级的利益融入其中。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正是这部法典,确立了两样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东西:

一个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的破茅屋,风可进、雨可进,唯有国王的卫队不可进!

另一个是“人人平等”。废除封建特权,摆脱教会控制,彻底否定了一个人可以占有另外一个人。

可以说,拿破仑法典不仅仅已是一部法律规范,更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指南。

最后,诚心诚意的建议大家,日后在众人面前装13,只讲述拿破仑一生四十余场辉煌战役,只分析滑铁卢的胜败得失,是远远不够的,切记切记,一定要提一提伟大的拿破仑法典,还有,约瑟芬的那些事……..

今天的阅读内容让人感到无比消沉和压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大帝在莫斯科陷入了俄国人的魔咒。巧合的是,一百年以后,希特勒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也是在这片冰天雪地的大陆被俄国人击得粉碎。

看到兵败被逐的一代大帝拿破仑众叛亲离,因担心四岁的儿子难逃阿斯蒂安娜克斯一样的命运而落泪哭泣,甚至连街头的普通工人都喊出了共和的口号……这种英雄末路的悲哀不由让人叹息不已。

回想拿破仑执政之初,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因而选择与法国作战。 如果不想被敌人消灭,就要去消灭敌人。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真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神武的拿破仑开始扫荡欧洲。等到加冕皇帝以后,他更是不仅仅满足于一个法兰西,他的眼光投向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

客观的说,在拿破仑领导法国发动对外一系列的战争中只有最初的几次战争属于防御,后来就都变成进攻性的侵略战争了。侵略战争必将引起被侵略民族的激烈反抗与斗争,因此,兵陷莫斯科、败走滑铁卢,乃至最终走向万劫不复,都是必然之结果。

拿破仑后期发动的侵略战争明显带有掠夺和奴役的非正义性,但是却也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他的大军所到之处,强力推行《拿破仑法典》,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传遍了整个欧洲。有力的打击了欧洲旧制度,并为日后欧美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的确,拿破仑是一个皇帝、一个独裁者,但他却用中央集权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因此,他依旧配得上欧洲共和民主奠基人的光辉称号。

今天阅读的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当看到一代英雄离世的时候,我又像昨天一样,热泪盈眶了,但今天不是因为用眼过度眼球干涩,而是为了英雄悲凉的谢幕而难过。

拿破仑累了,他已攀不上驰骋万里疆场的骏马,挥不动刺穿欧洲大陆的佩剑,世界在他肩上,他已经不堪重负。英雄合眼,传奇落幕。

历史究竟由谁创造?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它必然孕育伟大的历史人物。正是那个的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代,造就了拿破仑跌宕起伏的壮丽人生。

早期的拿破仑崇尚自由民主平等,他用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号角把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的进步思想吹遍了整个欧洲。

然而民众的拥戴和欲望的膨胀让他不能制止自己的野心,他背离了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政治民主原则,以专政独裁统治登上了皇位,这让他失去了法国资产阶级人士的支持,为日后的失败种下了恶果。

他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对其他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战争,人命相拼;

胜利,白骨堆积。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巨大荣耀的背后,带给给法兰西和其他欧洲民族的却是深重灾难。

无论伟人多么非凡杰出,无论他的功绩多么丰硕辉煌,我们都绝不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拴在伟人的裤腰带上,越是英武的雄狮越要关进制度的牢笼!

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历史必将影响着未来……

拿破仑的一生辉煌而悲壮,他从一个科西嘉岛上的男孩成长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他被誉为与亚历山大、凯撒、汉尼拔齐名的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

他传奇的一生,犹如一篇辉煌壮丽的史诗,荡气回肠。有过辉煌的巅峰,也有过黯淡的低谷,享受过万人拥戴的志得意满,也品尝过众叛亲离的失落无助。

拿破仑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却最终惨死在一间阴暗的小屋。拿破仑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军事战略的失误。另一个是政治原则的背离。

总有人把拿破仑的失败归咎于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归咎于滑铁卢的全军覆没,其实,他对西班牙发动的侵略战争才是他军事战略的最大失误,从此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并最终为法兰西帝国的坟墓掘起了一第一抔土。

面对法国的入侵者,西班牙掀起了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然而拿破仑并没有把西班牙人民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武装起义的不过是一些农民、牧人、工人。拿破仑轻蔑地称他们为“流氓”。然而正是这些所谓“流氓”,在面对国破家亡时表现出了异常的顽强与英勇。

当时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法军进入一个西班牙村庄,在一位年轻妇女的家里找出了一些食品,士兵们想吃,可又怕食品里被人下了毒。于是,法军指挥官命这位年轻妇女先吃,结果她毫不犹豫地吃了。法军还不放心,又命她将这些食品喂她的孩子,她也立即照办了。于是士兵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下这些食物。没过多久,那位年轻妇女、孩子和进食的士兵全都痛苦地死去。

战争造就了拿破仑帝国的辉煌,也导致了帝国的覆灭。拿破仑的战争逐步从正义的自卫战争转变成为大资产阶级谋取利益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拿破妄想把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变成他个人的舞台,本质上讲,与英国和俄国的战争就是为了争夺霸权,为此,他甚至同奥地利等反动的封建国家妥协并联盟。

执政初期的拿破仑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他把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牢牢的钉在了法国和欧洲大陆。然而,后期由于个人权力欲望的膨胀,逐渐忘记了初心,背离了当初的政治原则,逐步走向专制与集权,并最终被大资产阶级所抛弃。

拿破仑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伟大的法兰西战士。即使他实施独裁专政,却仍旧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即便他兵败,依然有无数臣民强烈要求他推翻议会,实行专政。

当他的遗体运抵巴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他甚至得到的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他是一个伟大者,万众瞩目;他又是一个孤独者,茕茕孑立。拿破仑复杂多样的矛盾性格铸就了他那难以企及的人生巅峰,同时也把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命运深渊。

拿破仑是一个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爱他的人视他为英雄,恨他的人视他为魔鬼。但是,他那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和对信仰与梦想的执着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