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说吧,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说吧,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说吧,记忆》是一本由[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说吧,记忆》精选点评:

●精致又细密 是蝴蝶翅膀的纹路和纳博科夫的书写 他新鲜的敏感和来自回忆的灰尘融合在一起 “除了这只小小昆虫的命名者 我不再需要其他虚名” 扑蝶时的纯净空气和流光溢彩的玻璃窗 被忽略的渺小生命和其中难以穷尽的奥妙 匆匆而过的家庭教师 还有第一首诗诞生时的心境 虽然根本记不住纳博科夫去过的地名见过的人名 看一页忘一页。。但不妨碍记住这些意象 是记忆在讲述自己啊

●在纳博科夫二十岁时因为时局动荡,政权更迭离开俄国之前,他生活在俄国最富有的家庭之一里,所以他在这本用了三十七年写就的自传里写道:“我对物质上的问题很淡漠,而且,反正,在我们富有的家庭背景之下,没有什么财产的继承会显得特别引人注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他舅舅去世后,他继承了两百万美金以及几千亩土地还有一座城堡(当然后来都充公了)。离开俄国后,进入剑桥三一学院读书,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虽然经济上大不如前,但他毕竟有才华。

●翻译实在糟糕,忍耐着看下去也是煎熬,还要搭上各种猜测和脑译,有时还要找个本子整章帮它再重新翻译一遍,看到三分之二还是决定弃了。上海译文质量堪忧,编辑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对大师的作品太不走心了。求推荐靠谱的版本。

●捕蝶,回忆,流亡构成了纳博科夫的全部。

●-2019063 「当我弯身捧起一把雪的时候,六十年的岁月在我的手指间碎成了闪光的霜尘。」纳博科夫使用的文字仿佛来自另一个浑然天成的体系,太优美了。并且即使经历了家族没落和流亡,他也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无可撼动的自我,时刻能不受影响地沉浸于心流,“相当肯定剑桥对我的灵魂毫无影响。” 这一点很触动人,真是狂。

●从1903年8月到1940年5月,《说吧,记忆》的时间线整整跨度了37年。书中追溯成长初始、怀念记忆亲友、回顾了过往的教育、忆起了懵懂的初恋、感伤离开俄国的流亡岁月,是纳博科夫前半生的重要文字见证。 “在美利坚的天空下怀念 俄罗斯那独一无二的地方”,或许这本《说吧,记忆》代表的就是作者记忆中那独一无二的俄罗斯。

●句子真的有、难读

●感觉翻译很鸡肋。不过还是呈现出了他美好富足的童年以及他后期的流亡生活 总感觉有些地方很像三毛 都是有趣的灵魂 作家总是极具创造力 为什么他可以在多年后写起当时的生活那么童真动人

●豆瓣標記的第一千本書,要留給這本影響我很久的著作。

《说吧,记忆》读后感(一):说吧,记忆

对纳博科夫的了解始于高中时读他最具争议的作品《洛丽塔》,大学时同样出于对纳博科夫的尊重和崇拜,我在毕业论文里继续对《洛丽塔》致敬。也是在那时,我逐渐开始了解这个流亡作家的生平经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纳博科夫的认知停留在“蝴蝶”和“流亡”这两个关键词上,然而这显然难以连线出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的一生。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去填补纳博科夫作品背后的空白区域——那些过于扁平化一个作家的空白往往难以让阅读(作品的)体验更为丰富。纳博科夫的天资不在故事构架和情节编织上,即使我不得不承认《洛丽塔》的情节成就了这部作品,但是纳博科夫最伟大之处还在于对语言的绝妙巧用。莎士比亚工于比拟,蒲柏立于严谨,培根胜在哲思。纳博科夫,说实话,是无法归入伟大作家之列的,但是他鬼怪惊奇的语言魅力,谨小慎微如同蝴蝶花纹一般细致的叙述技巧,很难让人忘记,也很容易被一眼辨识。

本来想说一说书的主题和内容。但是看完后唏嘘不已。自传类的作品其实是没有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如果是想多了解纳博科夫的读者,很推荐阅读这一本。

最后感谢@上海译文新文本 赠书。

《说吧,记忆》读后感(二):我的记忆片段

(一)

清晨醒来,习惯性回想昨夜是否有做梦。可能现实生活太过乏味,便希望意识依靠本能回归原始状态,比如,充满力量的奔跑,异国街头的流血,未来世界的幻像……杂乱无章又离奇怪诞的梦能让人惊异好久,有情节的片段故事偶尔会和朋友家人分享。有时候,脑海里分明有一夜残留的记忆,但就像看被水浸过的信件,关键的细节无论如何都搞不清楚。一个人逐渐衰老的过程中,竟然夹杂着连做过的梦都记不住。比如,曾经梦到一个清秀的男子站在墙头,从熙攘人群中望着他心爱的女子。梦中的女子是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我像附在她身上的魂魄,一会相合,一会飘离。他们双目对视之时,真切的感到被一种饱满的情愫包裹,温暖,轻盈,甜蜜,欢欣。可瞬间,就像一个毫不相干的旁观者,站在一隅,目睹男子冷俊痴然,女子凝眸意驰。睁开眼睛,刚刚结束的梦境依然清晰,但蕴含其中浓烈又微妙的感觉,仅仅在过了几秒,或几十秒之后就再也无从感知。闭上眼睛试着再次回到画面中,结果只是在床上多躺了几分钟。

(二)

我是后来才渐渐认识到自己是个愚蠢天真的人,充满了对人生意义浮躁和歪曲的理解 -----尽管这仍是目前大多数人坚定正确的向往。一场所谓刻骨铭心的磨难之后,我一度两眼空茫的对着天空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哪里做错了?从表面的因果联系,到深层的逻辑推理,寻找答案的过程曲折迂回,但也是逐渐终止继续堕向深渊的历程。

记忆中有一件事至今难以释怀-----我曾以严格的业务建议使一位单亲母亲失去了养家的工作,虽然那不过是个临时的活儿,最终大家都离开了。但这件事让我窥视见自己的冷酷残忍。这位身量不高略微丰满的女士后来又找过我一次,从讪讪的闲话和寒暄中,我得知她的日子和先前没什么两样,靠临时性工作养活自己和女儿,她找到当年那个做梦未醒的我,寄于了一丝渺茫的机会和希望。她的出现反而刺痛了一个人隐约的不安和羞愧,难看的脸色冒出的是比冰霜更冷的丝丝寒意。事情已过多年,我脑海里能清晰的浮现出女士宽扁的圆脸,厚钝的嘴唇和乡音浓重稍显笨拙的口音。

我是个普通人,没有热情的个性,但多少也算是个读过书的人,为何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缺乏体察和怜恤?后来,我多次问自己,并寻求问题背后的原因。我并不把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和意义,但不得不感慨,一个人天性中的道德因素和智性灵光不够丰满,加上外部生存环境不断向内渗透的是驯化因子,逐渐麻木成一个生存工具,只勉强应付着眼前的一寸烦恼。这样活着,如今看来,有点悲哀和遗憾。但今日之我又如何呢?经历了现实风雨无情的冲击磨砺,依然卑微无能,虽自觉灵魂历经了一番痛苦折磨,但也不意味着能改变什么。有所不同的是,总时刻告诫自己,一定,一定要守住刚刚恢复的生命觉知啊。

(三)

曾经,记忆中的台灯罩上落满了灰尘,柜子把手边上也积着污垢,蛛网悬吊在天花板一角。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没问过自己的内心,也没被他人问过。可能是一个朦胧的剪影吧,如果拽着头发使双脚离开地面成功的话,会做成大家当面赞羡,转身不屑,背后八卦的人?

再也回不到游戏中去了,华美的灯光下,人们济济一堂,欢笑声不断,竟相在聚光灯下亮相,偏在阴影里沉默的人显得不合时宜。有些俏皮话和玩笑着实让人感到无趣和疲劳。

想到曾经的梦中人,如果凭着好运气憨憨的过完一生,未尝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可如今的快乐来自于跋涉暗黑丛林时听到同行者的声音,一线诡秘的明亮隐隐出现后信心重现的暗喜和得意,眼前的热闹多数与己无关,此时喟然长叹显得矫情,凝眉沉思更遭误解。对于建立亲密关系,我充满了担心和疑虑。亲密关系滋生的情感依赖感,希望对方言行和自己预期高度契合。这种期望大概率是要幻灭的,或者需要谨慎的试探和有度的探索。如果一群儿童聚集玩耍,或青年人一起畅谈,我或许会厚着脸皮参与进去,重温一块糖果促使大脑分泌甜蜜的激素、短暂恢复一下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想像力和被新鲜与陌生深深诱惑的简单冲动。

《说吧,记忆》读后感(三):斑斓飞舞的记忆

纳博科夫与妻子薇拉

纳博科夫说,他最初想把这部回忆录定名为《说吧,摩涅莫辛涅》,摩涅莫辛涅是希腊神话中的记忆女神。但这个书名遭到其他人反对。纳博科夫没说反对的人具体有谁,但我估计出版社编辑该是反对者之一。因为纳博科夫列出的反对意见是:“小老太太们不会要求买一本连书名都读不出来的书的”,这口吻太像编辑大人的了。

我觉得这个反对意见是中肯的,如果中译本也用这个名字,没准很多人会说,这个叫摩涅莫辛涅的家伙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非逼着他说出来。

但以纳博科夫的调性,他一定更喜欢《说吧,摩涅莫辛涅》这个书名,当他说出关于书名原由的来龙去脉时,我仍能感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丝不悦,隐隐透在行文中。纳博科夫是出了名的自傲,一些文学史上著名作品、赫赫大家,在他眼中不值一哂。他的行文又以华丽著称,书名用点古希腊神话的典故,才是本色出演。但客观说,掉书袋这件事的确要适可而止,《说吧,记忆》尽管通俗,但这份直白,使这本书听上去更具力量。

《说吧,记忆》是一部回忆录,但纳博科夫不是那种会规规矩矩,遵循时间线,平铺直叙讲述自己成长经历的人。他重新编排了素材,用多变的角度拼接故事。有时,一个章节从某个中心人物的角度来讲述,比如第二章以母亲为主角,第三章主要讲述卢卡舅舅的故事,第九章是对他父亲的回忆。第五章中,法国女家庭教师担当起串场角色,纳博科夫甚至以小说的手法,以女教师的视角,虚构了她初次来纳博科夫家时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时一个贯穿章节的主题,会连接起不同人物,比如第四章通过讲述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教育,纳博科夫勾勒出几个家庭教师的形象,在第八章中,又用几位男家庭教师的形象,继续了这个主题。第十二章,缠绵萦绕的,是与恋人塔玛拉曲折的情感经历,直到红军与白军你死我活的内战将两人分开,俨然是一部悲欢离合的独立爱情小说。纳博科夫随心所欲地展示着自己对技巧、手法应用的自如,人物、事件以现代小说的方式纷至沓来,串起半生的光阴。

纳博科夫手绘的蝴蝶

当然,无论作者如何设计种种巧妙的手法,旁敲侧击也好,貌似置身事外也好,自传最后的主角总归是作者自己。所以,《说吧,记忆》不管如何变幻技巧,仍旧是极其个人化的。第六章里,纳博科夫讲述自己一生痴恋的蝴蝶,第十一章回忆自己如何开始写诗。都是极其个人化的叙述。第十三章中,围绕自己全家流亡后,自己在剑桥的学习展开,将父亲的被刺杀融入其中,也是主管视角的叙述;回忆尽管可以分享,成为公之于众的历史,但本质上, 一切回忆都是私人的,带着主观情绪与体验。

《说吧,记忆》中三十七年时光,在纳博科夫笔下是诸多意向的闪烁。书中的描述,对我而言,更符合我对记忆的认识:它们总是由一些无法磨灭的鲜明画面串接而起,画面之外,常常是模糊的迷雾、无际的黑暗。记忆是破碎、断续的,伴随着深刻的孤独。

马尔克斯的回忆录《活着为了讲述》充满细致丰满的情节,栩栩如生的对话,然而,我很怀疑这中间有多少是马尔克斯虚构的记忆。在纳博科夫笔下是难以看到的,像他珍藏的黑色的剪贴簿,一个个剪贴的物品,刻画下记忆的一鳞半爪:在夏天的斜阳下,纳博科夫曾特意骑着自行车经过一所木屋,马车夫的女儿波兰卡就站在屋边,远远看着少年纳博科夫,脸上焕发着奇妙的荣光;在故乡的沼泽边,玫瑰红边缘的粉蝶,灰色大理石花纹的眼蝶,幼年纳博科夫的狂喜蕴藏其中;在即将离开欧洲大陆之际,那出现在视野中,辉煌巨轮的烟囱;这些形象将在未来一次次进入纳博科夫睡梦的隐秘之处,又蜿蜒从他的笔下流出。

作为普通读者,最容易感兴趣的,还是纳博科夫十岁时的那一段往事:高雅的北欧列车带着纳博科夫全家去往高雅的巴黎,在海滨小城比亚里茨,纳博科夫碰到那个叫科莱特的小女生,她只比他小几个月,发出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声音。纳博科夫对科莱特的激情几乎超过了他对蝴蝶的热情,有着一个金币的纳博科夫,甚至设想要带着小女孩私奔。当然,一切只是儿童的一场梦,哪怕纳博科夫依然记得最后一次看见科莱特时,小女孩衣着的某个细节,记忆中的小女孩总是推着铁环在他身边越跑越快。

看到这段回忆,所有读过《洛丽塔》的人一定马上想到在《洛丽塔》开篇不久,主人公亨伯特在海滨邂逅的十二岁女孩阿娜贝尔的情节。两个孩子痴迷地相爱。然而,阿娜贝尔却因因伤寒死去,亨伯特从此陷入对小女孩的迷恋,这才有了若干年后,中年亨伯特和十二岁少女洛丽塔的惊世之恋。读罢《说吧,记忆》,我们才知道,纳博科夫是让科莱特的灵魂走进了《洛丽塔》。实际上,如果熟悉纳博科夫的小说,会在《说吧,记忆》中发现很多似曾相识的情节。

第一章是提纲挈领的一章,是纳博科夫为整部书做的引子。但我估计,对许多读者而言,读完第一章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这些文字出自一位以中文为母语的作者,只能说是糟透了的中文。不少人恐怕会因为实在读不下第一章,放弃了对全书的阅读。看得出来,翻译者倾尽全力,力图将纳博科夫英文写作中繁复的长句用中文表达出来。初读的中国读者可能需要一点耐心,适应一下绵长、缠绕的句式。习惯之后,应该还是能够察觉出纳博科夫特有的细腻与丰富的。

读纳博科夫可能不会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但这个有趣的灵魂还是值得花一点时间去理解。去亲近,去听一听他斑斓飞舞的记忆。

欢迎扫描,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