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锦集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锦集

《中国人的素质》是一本由【美】明恩溥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一):明恩溥是谁?

前几天,微信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叫《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把城市建设得人嫌鬼厌》。文中列举了种种城市非人性化设计,比如步行道、斑马线、广场台阶、铺装材质等问题。作者提到一本书:

“这本书是百年以前一位美国牧师写的,叫《中国人的性格》。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说,中国人漠视舒适与方便。在百年之后,我们几乎没有大的改变。”

这本书就是手头上这本《中国人的素质》,牧师雅瑟·史密斯,中文名就是明恩溥。1872年,27岁的明恩溥来到天津。直到1926年,他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其中包括《中国人的素质》,首次以一个西方传教士的视角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景式描绘。

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话说,它是有关中国的作品中“最好的”。这本书从26个方面写中国人的品性。漠视时间、漠视精确、心智混乱、缺乏公共精神、漠视舒适方便、共担责任与尊重律法。

据说,辜鸿铭很生气这本书,用英语写了一本《中国人的精神》,全面系统介绍了中国。可是老头儿更像一个学者,而不是社会学家。书中不乏溢美之词,不乏独特见解,但终究说服力不足。

鲁迅认为此书“错误亦多”。不过,他非常喜欢这本书。中年之后,他孜孜不倦地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很可能也与这本书有关。去世前14天,鲁迅还“希望有人译出”此书,使中国人“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翻开这本书,眼前出现一个个晚清时期国人的生活场景。此刻,我们可能会像27岁的明恩溥,刚刚踏上天津时一样满脸惊讶。与其说书中描述的是中国人的素质,不如说是现代性之前的人类普遍素质。那么,这种种品格与己无关,我们已经走得远远的,看不见一点书中的影子了吗?今天,三十年的城市建设之后,我们再次看到对国人品质的质疑。再比如,冯唐对城市建设审美的质疑,“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者能背一百首唐诗,能写蔡襄、米芾那样的行草,能常去博物馆逛逛,我们的建筑绝不会如此难看”。

出路何在呢?作者是传教士,给出的药方是,中国需要的是正义,为了获得正义,只有基督教文明可以满足。怎么样?这就是不少社会学著作的特点:提出的问题是真问题,但药方行不行,就要自个儿掂量了。

以书中的一段话结尾,“中国人普遍有个习惯:把事实直接当做原因,这是心智混乱明显的表现。心智不清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一般人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原原本本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叫甲去告诉乙,让某丙约束自己的行动,在中国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希望甲不至心智混乱,乙能理解自己的思路,丙能约束自己的行动。如此,方可忘记明恩溥是谁。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二):更早时期的《寻路中国》

更早时期的《寻路中国》

评《中国人的素质》

关于外国人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描述,可谓多种多样。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书中并没有用更多的评价性语言去描述中国国民性格,但是从他经历的自驾游、常年旅居北京农村和在南方工厂周边的生活,三个故事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不带价值判断的故事更具有张力,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中读出作者想表达的一部分意思,但如果下了很多的判断,难免会陷入观念、价值理念等的冲突,从而降低阅读效果。

这本《中国人的素质》其实翻译成《中国人的性格》其实更为妥帖。作者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他在中国的经历,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的洞见,各种对中国人的“素质”(我更喜欢“性格”)判断,都有很多的生活事例来支撑,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他不仅在中国呆的时间不短,更是像一些有识之士一样深入分析中国人的性格。生活的事例是作者亲眼所见或者亲身经历,这一点无需辩驳,对于中国人的性格的一些判断,在阅读过程中每个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也可能会有赞同作者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作者表达出他对于中国人的整体性格的描述,在当时的时代应该属于比较系统和客观的,有很多论断直至今天依然有效。这一点也是我觉得我们如今还应该阅读这一类书籍的重要原因。

书中27个章节描述了26种中国人的性格,有好的性格,如节俭、勤劳、恪守礼节等;也有不好的性格,如好“面子”、漠视时间、缺少精确等,每一个性格都有很多作者日常生活事例作为支撑,作者也因此展开了评论和判断。想象一下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最开始自然会带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去看待新的环境,这个时候的评判肯定是“旁观者清”的客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适应新的环境,然后还会发现新环境的各种好处,自然也会多了一些“当局者迷”的主观;只有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加上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才会更加全面和客观看待其中的人和事,包括那里的人的性格。书中最后一章《中国的现实与需要》是本书中最精彩的内容,根据上述对于中国国民性格的描述,作者提出了他对于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看法,并给中国的“改革”提出了很多有长远性的建议。“中国绝不可能从内部进行改革”是作者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判断,如今从批判封建王朝的顽固不化来看,作者的判断还是相对客观的。

如今的中国已经和书中的中国大不一样,如今的中国更是走在富强、民主、文明的大道上。一个强大的民族应该能包容所有对她的赞誉与批评,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提醒我们要珍视所有对我们民族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读这本早期的《寻路中国》,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的性格,也能让我们警醒:那些从晚清到现在还没改过来的特征,是应该重视了。

2019-6-25

《中国人的素质》读后感(三):中国人的特质

一直喜爱看外国人写就的关于中国人的书。不能不说这是个奇怪而有趣的习惯。正如卜正民先生所说过的:身处房间的人永远看不清房间所处的位置与环境。因为总想从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吧。所以想要知晓自身看不到的地方唯有借助别人的眼睛。

如果要是说起中国人的素质,你会想到什么?我想肯定是勤劳、勇敢、顽强、忍耐、节俭、守礼、孝顺等等,在外国人的眼中,这些依然是中国人的特质,却具有不同的意味,他们惊叹于东方人特有的勤劳与忍耐,却也认为这与麻木不仁仅一线之隔;孝顺是一种美德,可是这种思维的发展最终却指向了祖先崇拜,就像书中引用的那句话:“几亿活着的中国人,最可恼地屈从于无数代死人。现今的一代完全受缚于过去的一代。”;这为我们看待自身提供了特别的角度,也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是有着多么巨大的鸿沟,而这些对比在今时今日,依然没有过时,颇具价值。既让我们了解了自身,也从一个侧面了解了西方人的某些特质。

作者明恩溥先生是一位美国传教士,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这为他观察中国人民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他的文字中对于当时经历的历史有所提及,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事例,真实地令人感受到晚清社会的风貌,这其中有着民生的疾苦,有着官僚的压迫,也有社会的变革。有些段落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有趣的,比如在市面上制作秤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场制作,而一杆秤刻度都是不同的,中国人在他人家中做客时间长得不可思议,中国人如何虚张声势地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一位广东教师看到外国妇女打网球时问:她这样跑来跑去,会得到多少报酬啊?令人忍俊不禁。而想想,在我们眼中的外国人,也是如此不同,这一点似乎更具趣味性。

但是不得不说,明恩溥先生选取的样本还是明显不足的,他接触的人们始终还是社会上某一个阶层的人们。而不是进入到整个民族的内部生活中去。所以整个描述还是更加偏向于笼统以及表象,他所讲述的更多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但是也有很多方面也是一语中的,比如对于祖先的崇拜,比如外来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如今的中国和中国人并不是什么风暴都可以吞没的了。”,中国人在保持自身文化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似乎任何文化都会被中华文明所吸收,最终产生一种适合中国人特质的文化。而属于中国人的那种精神特质,似乎是永远不会被改变的。

而这种中西方文化与对于中国人特质的探究,最终还是会引向一个话题,在未来的文明碰撞中,这种种特质究竟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东方与西方谁将取得胜利。我想这是中西方人们共同关注的议题,而这一议题必将继续下去,却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