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精选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精选

《山水有清音》是一本由葛晓音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一):得意而忘言

从采菊东篱下,到把酒话桑麻,从山穷水复疑无路,到且放白鹿青崖间,从万里悲秋常作客,到白云生出有人家,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是中国山水诗的基本精神,与此相应,澄怀观道、静照忘求,则是中国山水诗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

这本小书,葛老师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对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进行讲评赏析,犹如一次山水之旅,又是一次中国文人风骨情怀的相逢,更是让心灵有被天地大美涤荡的感觉。如某读后感所说:“通读全书的过程之中,一再强烈地感受到其中内容的精彩纷呈,令人应接不暇,真犹如翠羽明珠,俯拾即是;柳绿桃红,触处成春。读完全书,又颇有湖上回首,山间云白;湘灵鼓瑟,江上峰青之感。”

曾经在华北大地出差的那两年,每每高铁上看窗外平原景色,都会想起孟浩然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葛老师解析时也说到了那样的情景,顿时有种被“懂得”的感觉。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二):水润万物而不争 横看成岭侧成峰

淡淡千秋爱,悠悠万古情。每个文人雅士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园,在心中修篱,种花,听潺潺流水,望巍巍高山,书写自己的执著。翻阅葛晓音先生《山水有清音》,视乎看到陶潜游走于田园之间,朝听鸟鸣,暮观落日,寄情山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南山的美景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陶公摆脱官场束缚,寄情于山水,如飞鸟般翱翔于山林……

《山水有清音》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葛晓音先生按作者生活年代排序,依次讲解田园诗人的写作风格,领略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从山水田园诗的审美观照方式及其哲学背景入手,阐发意境形成原理及其美学特征,她指出澄怀观道,静照忘求。“澄怀”是诗人要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山水中蕴含的自然之道。“观道”是观察自然存在和变化的规律。“静照忘求”是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达到心灵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朴实无华的语言,浅尝辄止的阐释,在“隐居篇”里,赏析王维《辋川集》时,她紧紧抓住如何处理虚实关系,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在“游览篇”里,赏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时,指出创造空灵意境的奥秘;赏析王维《终南山》时,指出其采用鸟瞰的视点,突破正常视野,表现阔大境界的技巧,概括盛唐山水诗的共性……

多年前和友人游览漓江,天空飘着濛濛细雨,我伫立船头,那一刻忽然理解中国山水画,无需多余的色彩,简简单单的黑白灰,绘制出烟雨漓江的画卷,将意境推向深远,或许暗合葛晓音先生的《山水有清音》提出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坐忘”,忘记一切,忘记自己的存在,“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三):如何鉴赏中国的山水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套在读书界颇有影响的书系——《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全套书系据说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这些书都由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撰写的。这套书系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这套书系中的《唐诗宋词十五讲》就是由葛晓音教授撰写的,从中可见葛教授在唐诗宋词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葛晓音教授的这本《山水有清音》主要谈论的是中国诗歌中的山水诗。在葛教授看来,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是中国山水诗的基本精神,与此相应,澄怀观道、静照忘求,则是中国山水诗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什么澄怀观道?静照忘求?在这本书中,葛教授引经据典,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澄怀观道”是晋宋时期宗炳说的:“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所谓“澄怀”,是说诗人要让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清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山水中蕴藏的自然之道。所谓“观道”,指观察自然存在和变化的规律。“静照忘求”是王羲之在一首诗里说的:“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意思是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忘记一切尘世的欲求。东晋时期的不少玄言诗主题就是山水体道。由于玄言诗里的山水是用静照的方式表现深沉玄远的自然之道,以清澈的心神从虚明处映照天地万物,这就使早期山水诗从独立的时候开始,就确立了中国山水诗的审美理想。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与赠别、相思、旅游、田园等各种题材结合在一起,内容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早期那种为体道而写的山水诗逐渐减少,但是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山水诗这种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我们看得最清楚。

以上是葛教授对中国山水诗的主要的理论观点。可贵的是这本书里的真知灼见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具体的每一首诗歌的鉴赏上去揭示诗歌的意境之美,去具体分析这美感形成的的具体原因。并用优美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她的这些具体的鉴赏文章本身也是一首首美好的散文诗。

这本书按照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各类环境和相关主题分为田园、隐居、游览、行旅四类,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辉煌成就和艺术价值。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四):欸乃一声山水绿

观好的景致如闻空山妙语,转瞬即逝。赏好的诗文如听空谷足音,难寻难遇。好山水如能遇到好诗句,可谓高山流水知音一场。《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则于此境界之上又加一层——澄怀观道,静照忘求。李鹏飞先生对此书的评价是“踵武前贤且能拓出新境”。

在以“田园、隐居、游览、行旅”为题的四个篇章下,葛晓音先生对南北朝到宋代的田园诗名作进行了逐篇赏析,囊括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陆游等一众大家,不仅在微观上对诗作和诗人进行了品评,更在宏观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理论展开了讨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静穆观照与旷达意境两相映照,构成了具有中国独有韵味的生命写照。

所谓“澄怀观道”,是将意念清澈,摒除杂质,体悟山水自然之道,体会存在变化之道。

所谓“静照忘求”,是指在静默深沉之间浑然忘我,除却欲求,心灵与万物浑然一体。心地澄明,超然忘我,趋入空净之境。

于外,山水开阔,于内,心境空灵。在当下人心的浮躁困顿之中,这样的状态更显珍贵。

在葛先生笔下,诗作皆化美文,美不胜收。既是审美方式,又有精神旨趣。论述陶渊明的诗作,是“因为心远而导致地偏,而不是因为地偏才使心远。”在详述山气、夕阳、归鸟的意味之后,指出,“意境和景物的人格化”是陶诗的鲜明特色之一,入情入理。

对于“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解说,既从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着眼,又从句子之间的语意连贯展开,有回环,有顶针,韵味与技巧交织,诗情与哲理相融,将“文气畅达而用意宛转深厚,看似平淡散缓而实极浑然天成”的主旨描写得淋漓尽致。

与陶渊明相比,葛先生对孟浩然的评价是,“盛世气象”,少了陶诗的理想与批判,多的是盛唐文人的平和与理想。对王维的赏析,葛先生则笔锋一转,大开大合,宛若泼墨山水,缘于王维精通绘画与诗歌,《新晴野望》“画出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田园新晴图”。对于全诗的描述,葛先生仿佛也用自己的妙笔画了一幅山水,笔笔勾勒,丝丝描摹。“白水明”、“碧峰出”直若近在眼前,呼之欲出。王维是诗中有画,葛先生是文中有诗画。

除此外,说陆游“另铸新词,自成面目”,说“拖着玄言尾巴”的谢灵运“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皆见解精准,论述得当。

附录两篇,一是《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照方式》,一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皆为精要之言。“在深沉静默的观照中坐忘”,“从虚明处映照天地万物”,与自然合一,将心灵澄澈。读到此间,欸乃一声山水绿,刹那之间,眼前、心里全都亮了起来。

《山水有清音》读后感(五):清越如歌,余音不断:葛晓音品悟山水田园诗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诗经》、《离骚》以来,诗歌不但句式递次发生变化,题材也渐趋多样化。从东晋陶渊明创始田园诗,迄于唐代,山水田园诗一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多优秀的诗家不断涌现,共同谱写了山水田园诗歌的辉煌和灿烂。

我们知道,山水田园诗不外乎田园、隐居、游览、行旅几类。就如何阅读和欣赏这类题材的诗歌,葛晓音老师指出最基本的方法是联系作家的生平思想读懂作品,努力贯通地理解整首作品的意脉。其次,应注意了解诗歌史发展的一些常识,比如题材的类型及由体裁来理解作品的创作特色。再次,需要初步了解一些中国古典诗学和词学的鉴赏理论。最后,尽量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宗教哲学思想等相关知识。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就是顺着这一思路对从东晋到唐代(其中杂有部分宋代诗人作品)主要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品进行鉴赏解读的。

陶渊明的诗历来为人称道,可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我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背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之类的名句以作谈资。这首名为《饮酒(其五)》的诗是同题组诗中的第五首。葛晓音老师是如何解读的呢?

葛老师首先从陶渊明的生平入手,这部分内容我们不应一带而过,比如了解陶渊明虽作过彭泽令,却生性正直不阿,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终致挂冠而去。他之甘心过隐居的田园生活,不是主观愿望上的结果。却能够在平淡艰苦的田园生活中,逐渐体会农民的生活和感情,并进而讴歌田园生活的淳朴。他之所以能写出《桃花源记》并提出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思想,是与他的隐居的田园生活分不开的。这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有莫大的帮助。

《饮酒》第一句就讲到了隐居,陶渊明的隐居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关于隐者,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三国时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后辅佐其创下一番伟业。道家有句名言“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诸葛亮是属于后者的,至于前者有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诸葛亮隐于市,却终于出山帮助刘备打天下,而陶渊明而更进一步,终身隐居不复出来当官做事,是真正的隐者。

同时号称“浔阳三隐”的另外两位隐者周续之、刘遗民就与陶渊明不可同日而语了。纵观两晋南北朝,假隐士就更多了。所以下一句诗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好理解多了,为什么陶渊明能做到这样?“心远地自偏”,简简单单五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正因为有这样甘于淡泊的心境,所以也就极为自然地引出了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关于这一句,还产生了“望”与“见”之争,就像“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一样。出于对中国诗词鉴赏理论的深厚学养及丰富的阅历,葛晓音老师引苏轼的说法:“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并进而分析说“写出了诗人‘偶而见山,初不用意’的神情。”可谓一语中的。

由此一句而理解下一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容易多了。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含有道家思想在内,葛晓音老师指出这是用庄子“得意忘言”的意思。理解这一句需要尽量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宗教哲学思想等相关知识,此处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就如何理解这一思想,葛晓音老师在原诗基础上,又参以陶渊明的有关诗作及组诗中的其他作品,来加以分析解读。

通过如何读懂一首诗,葛晓音老师给我们指明了理解山水田园诗也即古典诗歌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也无法一蹴而就。欣赏并理解山水田园诗,只有顺着这一路径,才不会辜负好诗与时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