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摘抄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摘抄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一):抓住快乐,感受生命美好

从树根上可以窥到树的部分经历,可以看见它曾受过的伤病,可以推测它的年龄,可是看不出它这一生交了多少鸟类朋友,为多少小生物遮风挡雨。 人不也是这样吗?即使是最亲的亲人,最好的朋友,也或多或少会缺席我们的部分人生。他们也有不了解我们的时候。有些经历,注定要独自面对。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短暂的,至少对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是这样,当你发现小时候吃的零食已经停产,小时候玩的东西也不能被现在的孩子理解的时候;真的会恍惚,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吗?我明明觉得没过几年啊。再看看这个世界,好像我们再一次又一次见证历史。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被埋没在历史中。短暂的人生会是忙碌的,我们在忙那些重要的事,有点累但是心底也有一点自豪的快乐。 有时候则正好相反,觉得人生漫长的要命,总希望快点体验没体验过的,我们总是会厌倦现有的生活,希望时间快点过去,未来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漫长的人生似乎总是不充实,可就在不充实的那些当口,我们发呆,我们神游,我们思考,我们无所事事,看似浪费时间,但其实是一种小小的浪漫。 似乎所有反义形容词用在人生上就不矛盾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当我们追忆自己的人生时,会发现人生就是矛盾的代名词,我们抓住过去和未来的所有短暂而又微小的快乐,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二):敞开胸怀去感受生命吧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是集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等称号于一身的文坛名宿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34篇,余老的后人亲自审定经典篇目,以“生命”、“生活”、“旅行”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听听那冷雨》《逍遥游》《假如我有九条命》《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名篇,三部分的标题分别为“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仍要诗意地栖息”“生活太平淡,有趣最强悍”“旅行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具有很强的生活指导意义,同时也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在这本书中,余光中先生用其沉重而辽阔的文字,为每一个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热烈、生活的趣味,他以一贯的优美而富含深意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他对生命的赞美。我们的生命是漫长的,同时也是短暂的。一定要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的意义,人未必要活成余老的样子,但是应当像他一样,感受生命,从不停止。

生命是漫长但又是很短暂的, 既有美好、快乐、幸福,也伴随着挫折、悲伤、苦难。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享受人生的幸福,所以人人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追求着自已所谓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好多的时候不能用心的去感悟静静的去体会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总感觉到幸福没有降临到自已的身上,总感觉自已的生活总是那么平淡无奇的、那么的泛味,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幸福的,总是感觉上苍对自已不够眷顾的。其实就是在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会心微笑、老人们的健康平安、父母的叮呤、朋友的问候,这都足以让我们的生命丰富多彩起来,但是往往我们自已却没有丝毫的发现。我们常常手握着幸福,却还是怀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幸福吗?”生命讲究的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幸福,那便是幸福了它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内心的感悟和感觉,只要你用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去慢慢地体味、细细地品尝,用心的感悟, 你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

我们因为一首《乡愁》而认识余光中先生,而今要因这本《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感谢余光中先生,余老的诗中包含的更多的是那种家国情怀,而对生命的感悟则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散文之中,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经验对我们的启发是无限的。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三):月光光

广州的夏天一向很长,也许一直会延长到年尾,冬至也便变成了夏至。我记得2017年12月里整日都是暖烘烘的太阳,我顶着论文截稿日一遍一遍地调整数据修改论文,头发都要揪光了。在一个依旧为论文发愁的上午,浏览器自动弹出“台湾诗人余光中逝世”的消息,我像不认识方块字似的,又确认了一遍。我想了很多,我想到八月份我明明约好了和同学去台湾却被安排了新疆的会议,我想到很多年前我读到的他的第一篇散文,海神敲响了他的丧钟。The rain is full of ghosts today。

我向熟悉的书友求证,不可置信的:余光中去世了。对方很快就回复,对啊,你怎么才看到。说完便说起了其他事情,漫不经心的态度。我在电脑屏幕后面想,怎么会有人对余光中的死亡这么冷漠呢。我在午休时蹲在地上伏在床沿上哭了整段时间。

我还是很经常翻看他的书,但直到现在,我也无法搞清楚我当时痛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没有见他的遗憾吗,可我即使去了台湾也未必能见到他;是为中国文学失去一位大手而遗憾吗,我的境界从来没有这么高。余老刚逝世的那些天网络上铺天盖地全是悼念他的文章,我甚至并不能算很了解他,我甚至没有读过他的诗。明明我知道,他是更喜爱自己诗人这一身份的,他说过,有些读者更喜欢自己的散文他也无可奈何,但他左手才写散文。可是那些天我看着读过或未读过的余光中,我反复想到的还是我读他的第一篇散文《鬼雨》。通篇在讲死亡,甚是契合那些天的哀悼主题。我想,也许我是在哭这一篇散文吧,哭这茫茫雨天里早夭的幼子,也终于要哭一哭葬子的余老。我也许是在哭带我走进散文世界的那个人吧。

尽管余老本人将自己的散文放在低于诗集的位置,但他的散文广博瑰丽,他依然是散文作家中的大手。他的散文内容从死亡至青春,从自然风貌至文学传统,从文人墨客到家庭温情,大可见道派的逍遥快活,小可见年迈老人的固执可爱。这一版同时收录了他的《逍遥游》和《咦呵西部》,对比之下就可看出他对自然和文化的同等热爱。同时推荐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余老和夫人重游故乡。

最后还是用《鬼雨》中的一句作结,我们永远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再问:

“请问余光中先生在家吗?”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四):幸好我们有书可读

生命,短暂而又漫长。本书扉页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仿佛致敬余光中先生一般,他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他的离去是这个时代的损失。

对于余光中先生是如雷贯耳的,课本教材暂且不论,凭着余秋雨曾评说先生一首《寻李白》为“中国当代诗坛罕见之绝唱”,就教自己的对于先生多了几分敬意和涉猎。自己也曾买过先生的诗集,有的是其翻译的欧美现代诗歌,有的是其自己的佳作。对于先生的印象也还贴着诗人的标签,直到看到了先生这本散文集子,才知自己的浅显。

本书收录了先生各个时期的散文,精挑细选。选取的部分文章更是散文加诗歌,对于喜欢先生的读者来说,不可多得。一篇篇散文诗歌读来感受到的是流金岁月,历经时间长河,家国情怀、亲朋故旧、人生百态,在作者的笔下诗意般的存在。

《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一篇,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在学生时代语文学习的环境。前清的老夫子戴伯琼先生虽为遗老,但并不刻板且顺应时代的洪流,文言和白话并举,经史子集、引经据典让作者心生艳羡,种下了国学的种子。父母家庭的熏陶,《陋室铭》《滕王阁序》《赤壁赋》等名篇,文以载道,给作者深深打下了基础。即便先生以白话写就的散文,读来仍有一种声韵训诂之感,这也是其他现代作家里所没有的味道。

《梵高的向日葵》一篇,看到了作者对于梵高的推崇和惋惜,艺术都是想通的。诗人也大都更能理解看透梵高这样一位历经苦难的孤独的画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他对向日葵的别样的理解,三圣一体。生命有长短,但弹奏出生命的曲调却不会因为时间的多少而有丝毫的抑扬。向日葵追逐太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让自己生出“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精气神。

《借钱境界》《饶了我的耳朵吧,音乐》,两篇极具生活化的文章,带着些许的诙谐和反讽,一篇嘲讽一篇批判,文中讲述的观点和事件,都是作者的亲历。时代或者社会的通病,似乎成了例行的准则一般横行世间。没有人出来指责,众人或逃避或承受或麻木,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病根。一针见血。

合上本书,才能真切体会“现在你终于不忙了,似乎可以想一想灵魂的问题,而且似乎会有答案”的心灵拷问。人生经不起计算,短暂不漫长。一日一日的日子又苦又甜有悲有喜,幸好我们有书可读。

《我们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余光中散文精选》读后感(五):人生,短暂而漫长的一次演出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余光中先生的散文34篇。这些文章以“生命”、“生活”、“旅行”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感。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就好像是我们生活所经历的一样。老先生将自己所经历的用文字转述出来,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产生共鸣感。

每一次阅读余光中先生的文字,都感觉好像是在和一位你的长辈娓娓道来,细谈人生。他的文字很质朴,也就是这些质朴的文字才能够传达出那一种非常朴实无华的情感。看余光中先生的文字,你会发现,也许真的只有经历了很多,才能够写出那一种纯真诚挚的感情。

在这本书中,余光中先生用其沉重而辽阔的文字,为每一个读者展现了生命的热烈、生活的趣味。看他的文章你会感觉,即使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也是有其中独到的韵味存在的。我觉得他文学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用一些非常简单质朴的文字,却能够表达出非常深沉的感情,让人产生共鸣感。

在书里面,阅读每一部分的散文,我们都可以发现,余光中先生以一贯的优美而富含深意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他对生命的赞美。对于生活,作者也保有着非常虔诚的态度。就好像在书里面的《日不落家》,“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童年,是人生的神话时代,将信将疑,一半靠父母的零星口述,很难考古。错过了自己的童年,还有第二次机会,那便是自己子女的童年。年轻爸爸的幸福感大概仅次于年轻妈妈了。”从这一段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余光中先生对于生活的那一种关注与专注。我们可以发现他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些文学大家一样,像高领之花一样,让我们觉得难以攀登。而他只是我们平凡生活当中的一个而已。

在看他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的生命是漫长的,同时也是短暂的。真的,也许在生命当中的某一个瞬间,你会有深刻的感受,人的一辈子可长可短,一定要珍惜。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一个奇妙的瞬间。但是你去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找到。

在漫漫人生路当中,我们一定要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的意义,人未必要活成先生的样子,但是应当像他一样,感受生命,从不停止。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然后不懈追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