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食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食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食家》是一本由陆文夫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0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8-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食家》读后感(一):美食家

朱自冶没有什么学识文化有些房产有点钱还不嫖不赌不抽鸦片只好美食,乃至解放后各项运动展开他的日子都还算可以,这样的设定很特殊的,我也着实羡慕。

叙事、情节文字有点淡,要批判的要突出的东西不够深刻。不过小说里面关于苏州名菜、苏州特色美食的描写很好,看得人食欲大开。

联想到芙蓉镇,同样也是重写一个地方运动前后的对比,更浓厚的地方色彩、打动人心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警钟般让人铭记的立意是这部小说比不上的。我更能共情前者。

《美食家》读后感(二):庄周评述《美食家》

不少中国当代文章都遗憾地有种报纸病,如果你在第一时间阅读它,会读得津津有味。搁的时间稍长,立刻味道大坏,甚至完全不明白作者在说些什么。这只能说明,他们的写作本来就与时间、永恒、人性等要素无关,只拼命死守着一位时事记者的忠诚。当然也有例外,如陆文夫先生的《美食家》。我不清楚“美食家”一词是否缘此而来,但自从他向世人奉献出《美食家》之后——如同作曲家陈钢、何占豪向世人奉献出《梁祝》以后——再写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朱自治流连于姑苏街巷寻觅舌间美味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记住了陆稿荐的酱肉,马咏斋的野味,采芝斋的虾子鲞鱼……),在孔碧霞如同电影“开幕”般亮出的那桌“百年难遇”的丰盛酒席里,确实流淌着某种永恒。正如艺术家的失恋常常可以升华为美妙的艺术,朱自治的馋嘴也被我们好饮的作家提炼成东方饮食文化的惊世美。在“美食家”朱自治诞生以后,我们才发现,没有朱自治的中国文坛,就像盐没搁准的朱鸿兴头汤面,总觉得要有点不对劲。

(庄周评述《美食家》)

《美食家》读后感(三):读后感

陆文夫的作品,挺无聊的。说他是一个专写苏州的作家,我一点也不会否认,可他是一个无聊的作家。

与汪曾祺相比,他差的太多,如果说汪曾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能留下一笔的人,那么陆文夫,勉强可以留下一篇《美食家》。但《美食家》又有多出色呢,我不确定,美食文化与历史变迁的结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某种意义上来说,陆文夫是一个水准略高于《读者文摘》水准的作家。关键在于,他缺乏一种政治上的勇气,或者说他在政治上的属性导致他没有展现出一个作家的深度。他在应该继续深挖一步的时候,自然地收缩了,我不知道是他真的如此认为,还是为了保持某些事情的正确。总之,他不够勇敢,不够有深度,即使人们把陆文夫描写成一个不怒自威的人。也许,酒量很好的陆文夫,将他应该展现在文学上的勇气,都陶醉在了黄汤里。这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无聊的作家即使本人再有趣,他的作品也是无聊的。

除了《美食家》,其他的短篇与随笔杂文,唯有一篇回忆他私塾老师的文章感情真挚,让我印象深刻。别的诸如《窄巷深处》等所谓的名篇,更是有一股股浓浓的《读者文摘》味道。这里头触及的历史全部“正确”,正确到如此片面。与其这样,不如不要加入时代的批判,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人物情感上,也许更有感染力。陆文夫无法心无旁骛地写作,从他办《苏州杂志》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更像一个实业家。

都说写东西的人就是作家,我却越来越觉得并不那么简单。作家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作品达到某一个层次时,被称之为作家才会脸不红心不跳。否则,不如说自己喜欢写作,或者用“作者”更恰当些。当然,这里头有我过于主观的严苛标准,可我也愈加觉得,这个世界需要严苛一点,宽容并无法得到太多应得的好处。唯有严苛,才能让一些真正美好而伟大的东西浮出水面,就像掀开帘幕的倩影,就像云层背后的月亮。如果一味对包括文学在内的很多东西宽容,我们的世界将会每况愈下,最终一无是处。

我不喜欢陆文夫,尽管我在读《美食家》前半段的时候也是津津有味,可在读过阿城、汪曾祺、甚至金宇澄之后,我觉得陆文夫是其中最糟糕的一个作家。事实就是如此,作家不用比较官衔大小,只需要用作品说话。汪曾祺确如他自己所说,他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笔,而且他的价值与意义在未来还会继续抬高。阿城也许并没有传说得那么好,至于陆文夫,遗忘了也许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美食家》读后感(四):陆文夫没有辜负美食,我们也不要辜负陆文夫

越是不错的作品,我越是觉得不用多说去写评论。但是这一部的好有争议,那就该说上两句为它正正名。 有人说陆文夫不如汪曾祺。说一个作家不如另一个作家,应该从文章的格局立意、写作的文采水平,甚至作家本人的为人也行,这些方面去切入分析。可是说这句话的人的根据是什么? 他们说——本来是奔着看美食来的,结果陆文夫在写小说,没见有什么实质性的美食,所以他不如汪曾祺。 这就很好笑了。就像《蜡笔小新》里,美伢让小新去买猪肉和萝卜,小新问店员,你们有猪肉吗?店员说,没有。小新又问,你们有萝卜吗?店员说,没有。小新说,什么都没有还好意思开店。可人家是卖鱼的呀! 其实我一开始也是奔着看美食介绍来的,同时还买了一本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想把苏州的饮食和北京的饮食对照着看。但这本刚开书就发现不是想象中的路子,我看两页就笑飞,并且意识到,没错,它就是一本小说。 但它没有脱离美食的核心,甚至写的更有意思,角度更特别。 本书的主要人物叫朱自冶,是一个不学无术、靠遗产过日子的“好吃精”,从这位“好吃精”入手,作者主要描写了苏州美食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苏州人历来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对待美食的态度,描写的极其写实与精准;第二个方面,是苏州美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史,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历史的变迁,人们在饮食观上发生的变化,具体到了某一所苏州酒楼的菜品风向,说不定当时松鹤楼或者得月楼也是这么过来的。作者把亲历与小说巧妙融合,却因为有对美食的影响这一段,还要被人诟病为“伤痕文学”,伤痕你X。 还有人说陆文夫不如金宇澄。我又要迷惑这句话的依据了。 《美食家》和《繁花》都是刊登在《收获》杂志上的小说,都是“吴语”系小说,都被翻拍成了同名电影。从认可度上来说,差别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多半是个人喜好问题。 这是非常主观的,比如我,《繁花》只能坚持看一半,后来在多抓鱼上给它卖了……这样就能代表金宇澄写的不行吗?只能说我就是不太喜欢这样的文风。 或者是,文学素养不够,我不是说我。 其实我很理解非苏州人看这部小说会有看不出门路的情况。 比如这句:“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 不知道苏州人对头汤面的执着是笑不出鹅叫的。 再如这段:“可是我得忍气吞声地从朱自冶的手中接过钞票,按照他的吩咐到陆稿荐去买酱肉,到马永斋去买野味,到五芳斋去买五香小排骨,到采芝斋去买虾子鲞鱼,到某某老头子家去买糟鹅,到玄妙观里去买油汆臭豆腐干,到那些鬼才知道的地方去把鬼才知道的风味小吃寻觅……” 我爸每天都是这样被我爷爷奶奶折磨的,家里没个这样的老人也是没有共鸣的。 还有这句:“他们在评价一桌菜的时候用语也很特别:’不错,今天的菜都是可以吃的。’” 这种“以退为进”的吴语的夸赞方式,只想笑骂它还能再含蓄点嘛! 读陆文夫小说的乐趣就是在很多个这样的点上,它的超强可读性有一半是地域共鸣引起的。所以不用和谁比,就是不说别的优点,单说在地域性代表作家这一领域,陆文夫就绝对占一席之地。 这本书是一本合集,除了《美食家》以外,上篇的小说里,《小巷深处》和《围墙》也不错,下篇的散文杂记里《乡曲儒生,老死翰墨》也很唏嘘感人。但客观来说,这一本里确只有《美食家》是最出彩的。陆文夫其他作品我还没看过,但就凭他是苏高中文科班毕业的,文笔就是可信的。(你要和苏州人说什么哈佛剑桥的,大家就是人云亦云地说一句真不错,你要说苏高中,那老激动了,人才啊人才!这也是我偏爱陆文夫的点,哈哈哈哈!) 最后要记录一下这部小说里唯一详细描写的一道美食——把炒虾仁装在生西红柿里,当作头道菜上桌,说是“于鲜美之中略带番茄的清香和酸味”,下次我要回苏州做来试试,因为这个虾仁一定得是太湖手剥虾。

《美食家》读后感(五):《美食家》中的伦理困境(十七周作业)

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络词汇,“干饭人”,因为词语自身带有的戏谑和嘲讽的意味,一时风靡全网,但从这个词语字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吃饭这件事本身的热爱。中国是一个与吃关系密切的大国,似乎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人爱吃,也会吃。中国人历来是和吃分不开的,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产生了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以及炒、爆、熘、炸、烹、煮、炖等十几种烹调手法,连相声贯口,也是关于吃的。从大街小巷,到高档餐馆,无处不透着烟火气息。影视中,几年前,央视拍过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了国人广泛的追捧,其他美食节目紧随其后,如《风味人间》、《人间一串》等也都受到好评和热议。至于在文学里,古典小说的代表《红楼梦》就介绍了多达几百种的美食,就连《水浒传》中各位英雄好汉出行集会,也少不了来一壶酒和二两牛肉。到了现当代文学,只要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也都离不开对吃的描写,尤其是半夜阅读汪曾祺、梁实秋的文章,更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以至于有人说,中国人读书,读的就是一个吃字。

但同时,中国人也对吃嗤之以鼻。吃货这个词自产生起便经久不衰,但显然这并不算一个完全正面意义的词,同样的还有“饭桶”“好吃鬼”等更富贬义色彩的词语,而现代人所常用的“老饕”“饕餮”也是源于一种贪吃的怪物。中国人为什么会对吃有这么复杂的情绪,既爱又恨,既鄙夷又倾羡?陆文夫的《美食家》探讨的就是人们对吃的这种复杂的情感与态度,正是在不同情感态度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伦理的困境。

《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围绕着吃的不同见解,书写了穷学生高小庭和资本家朱自治之间近四十年代恩怨纠葛和境况变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以高小庭的眼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州美食的变迁。书名中的“美食家”指的当然就是朱自治,在解放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而且是个不事生产只管收房钱的房屋资本家。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对此却是一窍不通,他连自家究竟有多少房屋,坐落在哪里,都是糊里糊涂的”,“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只有一个“吃”字。为了吃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天不亮便揉着眼睛出门,他清楚地知道哪一处有什么美食,有时为了吃上一道菜,情愿转遍整个苏州城。尽管朱自治是整个城市房东的缩影,这个人物形象在现在看来,也仍蛀虫一般的存在,是整个社会的吸血者,但对于具体的人物来说,似乎他除了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外,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很有人情味地让远方亲戚高小庭一家,免费住在他的房子里,同时还特意关注了高小庭年迈的奶奶,多给了高小庭跑腿费以便给奶奶买糟肉。就这样一个糊里糊涂、一生只为口食奔忙的人,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坏蛋。可以说,朱自治是一个既复杂又单纯的人物,复杂的是他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背景,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却又是十分单纯,就连之后他结婚,也是为了吃,也算一种初心不变了。

按道理来说,“民以食为天”,然而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就出现在这个吃上。矛盾最开始,可能源于对比。同在一个屋檐下,朱自治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而高小庭一家却只是粗茶淡饭;如果主人公高小庭流露出一点想要吃东西的倾向,便会被母亲骂做“好吃鬼”,而更加“好吃”的朱自治却被认为是有福气,由此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因此,高小庭和朱自治对于吃和美食的看法产生了割裂。高小庭认为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人不应该只看重口腹之欲,然而朱自治却认为吃是天下顶重要的一件大事,而且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为了“品尝那一点滋味”。矛盾是在吃上面吗?有很大一部分是的,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而且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也不支持他纵情享乐,但人的天性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如书中高小庭朋友丁大头说的那样,“资本家说清炒虾仁比白菜炒肉丝好吃,无产阶级尝了一口之后也跟着点头”,可见人的舌头并没有什么区别,对美食的看法是趋同的,就连高小庭在襁褓中的孙儿,也会自主地选择更好吃的巧克力。所以可以看出,虽然高小庭和朱自治的矛盾表面上是源于吃的,但本质上还是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以至于之后朱自治让高小庭去跑买小吃,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升级,促使高小庭离家北上。但高小庭在掌握了权力之后,也并没有实质上对朱自治造成伤害,对饭店进行改革,想到的也是改造朱自治等人好吃懒做的毛病。在书中,似乎所有人都在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上作出了应当的抉择,但结果却造成了双方的痛苦。很难说清高小庭和朱自治谁对谁错,或许两个人都没有错,那么只能归罪于时代的生产资料不足和阶级矛盾了。

书中情节,主要通过三段矛盾冲突来推动,即高小庭与朱自治、高小庭与饭店顾客、高小庭与孙儿之间的矛盾,而其中以高小庭、朱自治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书中高小庭与朱自治经历了矛盾冲突激烈、升级和缓和的几个过程,但实际上朱自治这个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变化的只有高小庭自身了。虽然书中所写的都是高小庭和外界的矛盾冲突,但实际上却是高小庭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相比于朱自治的不变,高小庭则是变的,那么所谓的矛盾与困境,就是高小庭一个人的矛盾与困境了。实际上正是对于吃看法的矛盾造成了高小庭的矛盾困境。高小庭自小接受的便是反好吃的教育,认为好吃懒做是不对的,贪吃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就不自觉地将身边的朱自治作为了反面例子,并有意识地走向了另一个反面的极端,即鄙视一切好吃的东西,鄙视一切贪吃的人。但是高小庭内心也认为自己的做法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人总要吃东西,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人也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在高小庭接手了大饭店之后,也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融入了这个社会。在朋友丁大头到来之后,一方面他觉得不该太过讲究吃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粗陋简单的吃食不能够用来招待朋友。可以说,高小庭对吃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变化。以自然灾害为分界点,高小庭对吃的态度分为鲜明的两段,在此前,他要求大饭店只准备些劳苦大众能吃得起的东西,认为无产阶级的饭店就应该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而菜品是不重要的;而在之后,他松动了之前订下的规定,大饭店也可以做些“精细”的食物了,他明白了人的舌头是没有区别的,清炒虾仁自然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爱的,能让阿二父亲这样的普通大众一品美食也未必是坏事。之后,他重又回到了大饭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吃食成为了一时的风尚,高小庭也开始对饭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这次改革是朝着解放之前的形式改革,不仅完全恢复了大饭店曾经的菜品,甚至还付钱请曾经赶走的大厨回来教学。

高小庭变了吗?是,或许不是。从外表做法上看,高小庭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吃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但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来看,其实高小庭并没有变,他一直挣扎在关于吃的困境之中,对朱自治的看法也是“弄到后来我一无所长,他却因好吃成精而被封为美食家”。一方面他是反对吃的,也怨恨朱自治这样的人,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很认同自己的做法,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高小庭的内心矛盾或许是许多中国人内心的矛盾的体现,即使是在物资相对丰富的今天,这种困境也仍在延续,无法解决。有人说,高小庭和朱自治可以看成是作者陆文夫的两面,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的一生都在平衡吃与不吃关系,过于追求吃或许就成了为食物的奴隶,而完全不追求吃生活该多单调乏味啊,或许某方面这也可以看成是天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

写于:2021.12.1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