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摘抄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摘抄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是一本由[美]特里西娅·马提瑙·瓦格纳 著 / [智]卡尔斯·巴列斯特罗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一):没有魔法,也可以探索神奇的动物

在理性与混沌的空间,动物们都有隐蔽在灵魂深处的习性,不管恶习还是美德,都随着动物群落的进化而顽固地代代遗传。

大自然仿佛是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变出了许许多多的生物,大自然同时也给予了它们生命和特殊的本领。平时与我们朝夕与共的小动物看起来很平凡,其实,它们也有着神奇的本领。

1967年7月唐山大地震前几天,有动物反应异常。因此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很特殊,对某些化学或物理变化非常敏感。比如:鱼能看见紫外线,对水流压力及振动十分敏感;蛇没有外耳,内耳却异常发达,能听到任何轻微的振动。

科学家推测,地震前,零星释放的各种电、磁、声、光、热、振动等现象,刺激了动物奇异而灵敏的感觉器官,使它们产生了异常反应。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伙伴和卫士,它和主人之间往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有时即使主人远在千里之外,它也要去寻找。

因为狗靠灵敏的嗅觉,可以追踪两天以内的气味。怎么样,看似平凡的小动物也有这样特殊的本领。

没错,所有这一切稀奇古怪的疑问,这本绘本里都会一一为你解答。小豆丁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个大千世界越发的好奇,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十万个为什么。而作者所列举的这些问题答案原来和我们所原本以为的并不一样。所以,用呆萌逗趣的方式,将这些冷知识集结成书,为大家呈现了这本别有趣味的可爱阅读手册。

在你打算入手阅读之前,我建议你买两本,因为我怕你晚上会和孩子抢着看。这是一本上到108岁的老宝贝,下到3岁的小豆丁,老少皆宜的书籍。这是一本颠覆你生活常识的科普读物。

你听过没听过的小动物,你知道不知道的冷门小知识,作者经过精心的挑选一一浓缩进了这本小书,再配以幽默风趣的文字,简约呆萌的插图,令每一个小故事,小动物都变得可爱俏皮,同时又科普了常识,令人爱不释手,时常想要翻阅。

像个孩子般阅读一次吧,很多我们本以为的理所当然其实并不其然。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二):每一种独特的动物行为,都是对大自然的适应

最近读了一本蛮神奇的童书,就是《我们不一样——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虽然我是个成年人了,但看见与动物科普有关的书总是比较好奇,所以这本童书也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也因为是童书,所以这本书没有什么深奥的知识点,主要是讲了一些关于动物行为的冷知识,大部分都是我平时不曾了解的,瞬间觉得这些奇特的动物行为让我大开眼界啊。

这本书的画风是比较温馨的,色彩上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很符合小孩子的审美。配图是很治愈很可爱的插画,相对来说是线条比较简单的,没有那么写实,但还是能一眼辨认出各种不同的动物。插图也能很形象的表现出动物们的行为,能够加深对文字部分的解读,让小读者们更容易的理解动物的行为。而且这种画风也起到了一些缓和的作用,比如有的动物行为可能比较重口味,这种插画表现出来就没有太多给人不适的感觉,如果是很写实的手绘图或者真实的照片,那种画面反倒是有点不敢想象了,所以我很是喜欢这本书的插画风格。而我个人认为,这种比较简单的插画也更能激发小孩子对于绘画的兴趣,有的小孩可能会模仿这种画风,也有的小孩可能会发散思维,自己去画出自己心中各种事物的样子。若是画风太复杂,就算再好看,小孩也只是看了喜欢,自己去尝试太复杂的画风难度则会更高,不利于培养孩子在绘画方面的兴趣。

除了插画风格让我满意之外,这本书更是介绍了50种不同动物的奇怪的行为,内容上就不剧透太多了,总之是比较增长见识的,作为大人的我都因此学到了很多关于动物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对于小孩来说,应该会有更多收获,毕竟小孩对动物的好奇心通常比大人更加浓厚。这50种神奇的动物行为,不但能够让小孩知道更多的动物,还能对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在这些有趣的或者很奇葩的动物行为背后,也指引他们更多的去思考:不同的动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怪癖”?

其实书中对单一的动物行为基本上都有简单的解释原因,但能够适用于所有动物的一条根本原因则是需要孩子们去深刻理解的,那就是大自然造就了动物们不同的行为。所有动物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才逐渐演化出了适合它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奇特的动物行为背后,是动物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大自然的适应。孩子们若是能够领悟到这一点,想必也是会更加懂得去尊重大自然中的动物,也会对动物产生爱护之心,成为保护动物的一份子。所以这本书不仅仅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动物行为,还能更深刻的认识到动物们的生存环境,也能帮助小孩子们树立保护动物的观念。

文/空空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三):罕见≠不存在,了解是尊重的前提

近日,话题“黑熊因与人过亲被安乐死”在热搜上挂了一天,虽然这件事情发生在国外,但是在我国的社交媒体上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因为国情的不同,我国大部分人表示对于这种做法无法理解,事情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投喂引起的,小黑熊将人类视作了朋友还是食物来源,我无从得知,但是它并没有伤害人类的行为,执法者却根据主观推测认为黑熊“对人类安全存在威胁”就对它执行安乐死,小黑熊的生命被剥夺了,也许死亡降临的时候小黑熊还认为人类没有恶意吧。

人类是智慧生物,因为有智慧就比其他其他物种的生命高贵吗?有这种优势,就有权决定其他物种的生死存亡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人类有思考能力,更应该对其他物种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家长从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却又有多少家长教育孩子尊重动物,尊重自然呢。

《我们不一样: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书封

拿到《我们不一样: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这本书,封皮色彩丰富的绘图吸引了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喜欢鲜艳色彩的小孩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翻开书,右侧页用百余字简单讲述了某种动物异于其他动物的神奇行为,比如向前跑和向后跑速度相同的裸鼹形鼠、用胃储存食物来度过冬眠的灰熊以及具有两倍身体长度舌头的变色龙,在神奇行为介绍下方,是对上方所提动物的简单介绍,包括动物外形介绍和居住地,字数都不多,大约五十到一百字,有一些不常用的字还标注了拼音,而书籍的左侧页绘制了右侧所讲述动物的卡通彩绘形象图,生动可爱,色彩艳丽,可以培养孩子对于色彩的辨识能力和对于画卡通画的兴趣。

关于裸鼹形鼠的介绍

书上没有介绍这本书的适合使用年龄,应该是默认选购书籍的家长会事先浏览购买平台的书籍简介,我在豆瓣上找到的推荐使用年龄是三岁到六岁的儿童家长陪同孩子共同阅读,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浏览绘图,家长配以讲解,文字内容给孩子留一个大致印象,将简单的汉字教给孩子认识,六岁以上儿童就可以自主阅读了,书上选取的文字都是日常使用量较大的文字,在孩子学前班的时候就可以识别这些简单的文字,家长将不常见的汉字加以点拨之后,六岁以上的孩子自由阅读问题不大。

我本人是比较喜欢这种非常见知识科普类书籍的,我第一次接触这类书籍是小学读的课外杂志,那一期讲解的是热带植物,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猪笼草,就因为一点,它是植物,却可以“吃”虫子,这种与常识不符的知识最容易印刻在头脑里,所以让孩子读一点这种书,长长见识,开阔视野,作为童年时期与小伙伴交流的话题也是不错的。

这本书描绘的是某种动物特有的行为,罕见但是存在,从小告诉孩子这些现象是大自然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并不可怕,我们要尊重它们,尊重所有生命,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寓教于乐的真谛就在于此吧。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读后感(四):一本适合亲子阅读的书

从来没想过会被一本儿童看的绘本书,给深深地吸引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阅读的书,首先封面上颜色醒目的动物造型,一下子就将我的眼球抓住。其次,书名也是非常有趣的——《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另外,整本书的纸张非常厚实,搭配上色彩丰富的图书内容,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

《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作者有两位,一位是美国作家、演说家,同时也是儿童书籍作家和插画家协会SCBWI(全球最大的儿童写作组织)的成员——特里西娅·马提瑙·瓦格纳;另一位是智利插画家,在智利的大学任教多年,加泰罗尼亚插画协会(APIC)的成员——卡尔斯·巴列斯特罗斯。这两位都在各自的领域非常出色。她们热爱自然,喜好研究动物的生态和习性,擅长描绘各种动物形象。我想这也是她们合作出版《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的基础,毕竟能找到志同道合,并且能力相当的拍档不是件容易的事。

说到儿童阅读,其实很多家长是有误区的,因为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我是新华书店的文宣),常常在一些儿童阅读活动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选择是盲目且颇具从众性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家长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喜好来选择图书,而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或者根据家长群的传播来为孩子选择图书。很多孩子在阅读中并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且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喜欢阅读的书通常都是没有用的,还不如看本教科书有用。

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从“无用的书”中学习到的知识更多。首先,我们可以和孩子互换身份去阅读此书,让孩子教会你TA在书中究竟在阅读什么。其次,我们可以在书中了解到很多平时生活中接触不到的知识,在阅读中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样在教育孩子方面才有更多底气。现在,我以《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为例,运用平时公文写作的模式,剖析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

一、《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的有趣标题:

看到这些有趣的题目,瞬间可以吸引读者。相较于传统的动物知识介绍,《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的动物标题非常逗趣,使孩子们在阅读中可以秒懂动物的习性。

二、塑造儿童阅读的良好习惯:

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在培养孩子方面下功夫了,针对儿童的各种教育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性格、学历、出身而成功的,更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属于成功的好习惯。

对于阅读习惯也是这样的。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正确的“知识输入口”。《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让孩子在阅读中,除了学习到关于动物的知识外,还可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比如书中的动物都会配上一段介绍文字,那孩子在阅读时,就可以同时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动物的特性介绍,二是动物的特性展示。也就是说图文并茂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养成了多样式阅读的习惯。

除了以上对于儿童阅读的培养方式外,家长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的产生。适合亲子阅读的书,通常都是知识点丰富的好书,所以《50个神奇的动物行为》已经成为我近期最好的夜间读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