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孔门十弟子》的读后感大全

《孔门十弟子》的读后感大全

《孔门十弟子》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一):自序

提到孔子,我们最熟悉的画面是他周游列国,后面总有一群学生追随。《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学生们记录下来的。 其中许多资料是对特定学生提问的回答。

感谢这些孔门弟子,他们勤学好问,才使今天的我们有机会得知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由一个中心思想建构起整个儒家体系。 连颜渊这样的高才生都难免感叹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何况是我们隔了两千五百多年之后的现代人呢?孔子亲自教诲的弟子为数众多,时日又久,但是他依然感慨“莫我知也夫”,总觉得无人了解他的心意,又何况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后生晚辈呢?因此,学习孔子,有如步上漫漫长途,需要一生的心血与体验,方能结成善果。

学习孔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别的,正是取法这些孔门弟子。

这些弟子的性格各自不同,资质有高有低,体悟有深有浅,志向有远有近,实践有成有败。他们提供的学习光谱,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而借由他们的经历而向孔子请益。通常,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欣赏不同的孔门弟子。年轻时喜欢子路的豪气与率真,求学时羡慕子夏与子游的聪慧,与人交往时又希望具备宰我与子贡的伶俐口才,就业后参考冉雍与冉有的从政经历,还有曾参的不断进步,子张的勇于提问,都是我们可以取法的对象。至于首席弟子颜渊,更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孔子身为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收弟子“有教无类”,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请益。那么,我们何不随着孔子十大弟子的学习 方式,亦步亦趋,修炼自己的身心呢?

以战国时代中期的孟子为例,他的愿望是亲炙孔子,但因年代太晚而只好私淑之,结果成效斐然,照样可以承先启后,继志述事,踵事增华,成为后人推崇的亚圣。孟子书中多次引述孔门弟子的言行,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经由这些弟子,进而领悟孔子的核心思想。

我于2007年应山东卫视之邀,为“新杏坛”栏目主讲有关孔门十大弟子的讲座,所介绍的即本书中的这十位,择诸贤长项与大家分享。其他弟子见诸《论语》者,也都分别在各讲中述及而少有遗漏。如今重新修订文稿,以飨各位。

近年来我推广儒家思想,与大家共勉“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这本小书,则是专由孔门弟子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论语》和孔子有更为完整的认识。

傅佩荣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二):活生生的孔门弟子

# 一

在一系列有关《论语》的著作中,流传最广最有权威性的,当然是杨伯峻先生的一本《论语译注》。这本书在字词的注疏、含义的详解上面都做得丝丝入扣深入浅出。基本上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杨伯峻先生侄子杨逢彬先生最近推出的《论语新注新译》则是采用了新的方法,对《论语》里面的疑难杂句重新分析,以作出更接近原意的注析和理解。

这两本书的含金量自不必说,阅读难度也很适当,既能入门也能钻研。当然,这和《论语》字词上面本身的难度也有关系。

市面上的其他的有关《论语》的书目林林总总也很多,但凡是个有点名气的“文人雅士”都难免想借着《论语》的名目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中大部分书籍都没有什么必要来看,基本上就是大型的高级鸡汤。

在这么多书目中,倒是有两本别出心裁的《新论语》以及《孔门十弟子》。前者是按照主题将《论语》中的语句按照主题重新编纂,更像是一本格言集;而后者则是以《论语》中的记录为主,构建了孔子十个弟子的形象。

# 二

读过《论语》的肯定都知道,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与事迹。对于孔子的形象,通过各种读物,难免会有一个算得上是清晰的认识。可对于他的弟子呢?恐怕除了颜回子路子贡之外,知道他们的几个故事之外,恐怕也还是一无所知了吧。

这本《孔门十弟子》则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本在《论语》书中一个个题字版一样的“名字”,在这本书里面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书中选择的十个人物是孔门最杰出的十个弟子,也是各有特色的十个人。作者还别有心裁的分别用词语对十个人做了概括,以让读者能对他们有一个快速整体上的认识。而在有了对他们的基本的认知之后,也才能够理解这些弟子们事迹与言谈的意义。

# 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都有自己的遭遇,所以他们面对的问题,需要的方法就各有不同。他们的言谈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出于各自人生的经验,有感而发。在阅读《论语》的时候,如果不专心的话,个人的言行很容易就被理解得支离破碎,难成系统。而在本书里面,在理解了各个弟子们的人生之后,才能透过纸背,理解字里行间隐藏的意义。

试举一例,如冉有。在书中,他的标签是“多才”,他的人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才多艺,擅长政事,是一个优秀的官员。冉有出仕,效劳的长官是季康子;而季康子的行为恰恰是孔子所批评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说得就是季康子。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冉有的出仕本身是持否定的态度。冉有的“多才”实际上也就隐藏着对其政治态度消极的批评。

对于冉有的事迹记录,《子路》篇有一则: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理解了冉有的为人,就能理解孔子的心意。对于庶民的教育不能止步于富贵,更应该进一步提升到对于道德的教化。而这同时也是对冉有行为的教育,不能满足于“求财”,更要有道德上的追求。后来孔子对冉有做出“鸣鼓而攻之”的评价,也是顺其自然,从这就能看出端倪了。不难发现,从整体上把握了冉有的人格,他与孔子之间的互动也就好理解了。一个活脱脱的官迷的景象也算是跳出纸面。

# 四

也不只是冉有这样,即便是更为人所知的颜回子路子贡这些人,本书也是分析了他们的人格,由此作为基点,再去分析他们的言行。会发现即便是他们这些人,也会更加活跃鲜明起来,不只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有完整生命动机的人。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名字,而是拥有了自己人生的角色。

如果说这本书的缺点,则是资料还是太过单薄,很多有关这些弟子的事迹没有收录。这也让他们的形象还是有所欠缺。但是不论如何,作为《论语》的补充读物,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一看的。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三):孔门弟子没有跑龙套,他们也是《论语》的主角

朋友对于老师称谓的滥用十分反感。有一次去理发店理发,有人招呼他坐下,说马上找位老师给他理发。朋友问:“什么老师?”那人回答:“理发的老师呀!”朋友怒道:“你们知道什么是老师吗?传道、授业、解惑。你们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解的什么惑?应该叫师傅!”那人被朋友镇住,赶紧改口:“大哥,马上找个师傅给您理发。”

老师,本来是一种神圣的称谓,但却被大量滥用。近年来,尊师重道的世风日下,老师称谓被滥用,或许便是原因之一。自古以来,能称师者,必然不可胜数,但彪炳史册的,却寥若晨星,孔圣人无疑是第一个。据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但如果从广义上说,他的学生数量远远不止于此。因为,自古以来,无数人都在通过《论语》向孔子学习着人生之道。

我对《论语》,也读过几遍,从中学习到很多的道理。但翻阅中,总有一个学习上的误区。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集,可我却经常将其作为孔子的个人讲义,忽视他的那些杰出的弟子们,感觉他们只是在《论语》中跑龙套。实际上,孔子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史记》中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所以,在这些优秀弟子的身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或许由于孔子的光芒过于璀璨,对《论语》的解读书籍,很少将他优秀的弟子们作为主角。幸好,傅佩荣教授的《孔门十弟子》,能够让读者领略到这些弟子的个性和风采,从而更完整的去感受《论语》的魅力。

傅佩荣教授师从方东美、余英时等著名学者,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目前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教授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中国儒道传统经典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孔门十弟子》这本书,是傅佩荣教授在山东卫视“新杏坛”讲座的修订文稿,既是对孔门优秀弟子的立传,也借此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解读,其中有很多傅佩荣教授的独到见解。全书有三个特点:

《论语》是现代人十分熟悉的古代典籍之一,大量的名言警句沿用至今。但《论语》所发生的年代,距今已2500余年,其中思想深邃奥妙,因此,学懂《论语》并非易事。傅佩荣教授推荐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取法这些孔门弟子。

在《孔门十弟子》中,傅佩荣教授选择了颜渊、子路等十位优秀弟子,他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比如:颜渊好学,子路果敢,曾参勤勉,冉有多才。该如何有效的学习他们,傅佩荣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些孔门弟子,傅佩荣教授认为不止有学习取法的正面榜样,也有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比如冉有做官时,既有假公济私的嫌疑,也不能劝阻从政者的恶政,让孔子很不满意,号召弟子们对冉有“鸣鼓而攻之”。

另外,这些弟子跟随孔子求学,本身也是一个集体,就像现在的同学关系一样,在他们之间也有着互相推崇、互相帮助,或者互相激辩的情形。

孔子问子贡,他与颜渊谁更杰出。子贡回复孔子,自己的能力与颜渊相差太多,自己闻一知二,而颜渊却能够闻一知十。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推崇的表现。

樊迟资质较差,有时对孔子的思想不能领悟,便找子夏帮他补习。有一次,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没有听懂,子夏便列举了舜提拔皋陶、汤提拔伊尹的故事,帮他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帮助的表现。

子游认为,子夏不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总是教一些基本礼仪,这种教学方法有问题。子夏则辩称,教学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总说一些大道理,会让学生好高骛远。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激辩的表现。

这些孔门弟子之间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孔门的团队和谐,而且也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之更加严谨高深。

孔子的智慧,被颜渊评价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曾经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一个人贫穷时有自尊,富贵后能自省,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了。孔子却认为,虽然称得上合格,但在境界上还远远不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就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境界悬殊。

曾参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之一,后来被称为曾子。他十分孝顺,可是他的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他,他从来不会逃跑,任打任骂。孔子知道后,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曾参糊涂了,因为孔子经常讲论孝道,儿子心甘情愿挨老子打,也算孝道的一种表现。孔子给他解释:“跑还是不跑,要取决于你父亲手中棍子的粗细。如果棍子细,就任他打;如果棍子粗,就赶紧逃。否则,因为棍子太粗把你打伤,你的父亲会伤心,别人也会耻笑他。”虽然家庭暴力并不提倡,但通过这件事,也体现出了孔子对于孝道理解上的精细之处。

当然,孔子的智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学习与生活,与弟子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来源之一。比如子夏曾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并由此引申到与礼的关联上,帮助孔子对于礼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所以,孔子感叹子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对于弟子,孔子也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形象,他偶尔也会开些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子游在武城当县长,教老百姓唱《诗经》,孔子听到后,“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这其实是他看到子游的做法后十分开心,随口说出的一句玩笑话,但子游却很认真,跑到孔子那里去辩解,孔子只得告诉他,“前言戏之耳”。

对于教学方法,孔子则开创了因材施教的先河,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样的问题,他所给出的答案并不相同。比如子游、子夏向他请教孝道的问题,他对子游强调要尊敬,对子夏则强调要关爱。也许,这都是他为弟子量身制作的标准答案吧。

傅佩荣教授是在学习西方哲学之后,开始对国学的研究,可谓学贯中西。他不仅潜心精研儒家思想,也专注于研究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系统性认识,具有很多独创性的观点。在《孔门十弟子》中,便可以接触到他的很多观点,从而丰富并加强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

傅佩荣教授认为“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内涵便是真诚。在颜渊向孔子问仁时,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通常被解释为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傅佩荣教授认为不是这样,因为“克”在古代还可以表示“能够”,在《康诰》中有“克明德”,在《帝典》中有“克明峻德”,这里面的“克”字都是“能够”的意思。因此,傅佩荣教授认为,“克己复礼”的意思应该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

傅佩荣教授对于“克己复礼”的重新解读,便源自自己对于“仁”的真诚论。他认为,儒家的生命力,不在于表现在外,而是内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比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所体现的便是颜渊的修养境界,并没有着眼于必要的生活条件,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也是缘由于此,傅佩荣教授认为“仁”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名词,也就是说,“仁”不是完成的状态,而是正在进行的状态,所以,孔子从未称赞过哪个活着的人符合仁的标准。傅佩荣教授也因此在《孔门十弟子》中写到: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或许这就是“仁”的最高境界。将“仁”作为一个动名词看待,这也许就是儒学思想能够繁衍数千年的根基所在。可以说,傅佩荣教授的这些见解,可能会在瞬间刷新我们对儒学思想的认知。

与一些大部头相比,傅佩荣教授的《孔门十弟子》并不厚,全书不到200页,却涵盖了傅佩荣教授对儒学研究的精华。或许,拿出生命中不多的几个小时,阅读一遍此书,便能够对于儒学思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四):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为什么他被称为万世师表

《论语》是一本谁都知道值得一读,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去读的古文经典。

我曾经买过一本带现代文翻译的论语书,却从未认真读完,每每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即便论语下面有现代文解释,但这些语录都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没有大量的历史知识背景,要读懂并把内容串联起来形成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看到《孔门十弟子》这本书,我心中大喜,感觉总算有点摸到论语的门道了。傅佩荣老师写的这本关于《论语》的书,从介绍孔子的十位弟子开始,将我一点点带入了论语的启蒙之旅。

是的,我说的是启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论语片段,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应该都算有过启蒙,但我想恐怕没几个人会觉得受到很大的启发,更不会有人觉得论语有趣。而我认为,只有当我们开始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有了想要深入了解它的欲望,那才算是真正的启蒙。

那么,《孔门十弟子》又是如何启蒙的呢?

傅佩荣老师,不愧是深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国学大师,能够把论语讲得如此通透。他依靠强大的知识背景,总结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把论语的只言片语编织起来,又串联其余古籍介绍,勾勒出了孔子十个弟子的形象,把这十人的故事、性情,一一剖析给大家。就像读小说一样,我们从中认识了他们,也就认识了孔子,也开始知道论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比如,我们市里有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言子墓,言子是谁呢?我们当地人都知道他是孔子的弟子。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没有在论语里出现过呢?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看过《孔门十弟子》之后,我才知道,他就是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在《论语》里就出现过,虽然不多,但他还是很重磅的大腕。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在四个科目上给弟子做过排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从这里可以看出,子游在文学科,是在众多弟子中排名前二的。

但是光知道这些信息,我们还是对子游不够了解,他性格如何?能力好在哪里?不得而知。傅佩荣老师就帮我们把论语中有关他的段落给提炼出来,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

首先,他独具慧眼。

孔子曾经也以貌取人,喜欢仪表堂堂又能说会道的宰我,不喜欢长相难看的澹台灭明,但子游却独具慧眼,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因为在他当官时,和澹台灭明打过交道。澹台灭明走路不抄近路,若不是公事,也不找上司。所以,他觉得澹台灭明是个正人君子。

后来,果然如此。澹台灭明不受孔子喜欢,离开后独立发奋,成了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反而宰我却一再失败,最后在齐国做官时和别人一起作乱,被齐王处死了。

于是,孔子才发出感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

其次,他胸襟阔朗、心怀天下。

他在当官时,曾教百姓唱《诗经》。有一次孔子路过听到百姓唱诗经的弦歌之声,就莞尔一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就抗议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意思是说,老师不是教过我们,君子学道理就可以做好官懂得爱护百姓,老百姓学道理就容易服从政令。于是,孔子一听,马上就说“同学们,我前面是跟子游开玩笑的。”(原文: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其实孔子是很赞赏他的这个做法的。否则他也不会露出莞尔之笑了。

子游这么做,正是因为他胸襟阔朗,心怀天下,所以才会贯彻老师的教诲,去做一个好官,治理百姓。

除此之外,傅佩荣老师还讲到了《礼记·礼运》中关于子游和孔子的故事。孔子在一次参加了国君祭典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子游在旁边就问老师,为什么要叹气。孔子就趁机回答了在他心目中“大同社会”的概念。孔子是位因材施教的老师,同样的问题,他面对不同学生会回答不同的答案,他能够回答子游这个问题,足见他觉得子游在这方面是说得上话的,说明他认可子游对他这个胸怀天下的思想感兴趣,才可能这么回答。所以,从侧面来讲,子游这个人也同样具备胸怀天下的内涵。

不过,傅佩荣老师又跟我们说,论语中也提到,子游也有缺点,也会感情用事,他在孔子去世三年后,想要和子夏、子张一起,把孔子弟子有若当作圣人对待,也就是用侍奉孔子的礼节去侍奉他,还硬要曾参同意。可能他因为是伤心加想念老师,就想要找个移情对象。但这当然是不可以的。

这样一来,我们对子游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原来,被后世敬仰的言子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再是一个名字而已,而是有了血肉,有了想法,有了感情。

而他只是《孔子十弟子》之一,像这样,书中还详细地讲了其他弟子,我就这样一点点“认识”了他们。正是因为了解了他们,我也更加“认识”孔子,认识到他的思想,开始理解为什么他会被称为“万世师表”,为什么他会被如此敬仰。

比如,在礼制方面我就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只是之前听人说过儒家太重礼制,所以导致我们传统中不少繁文缛节。

那事实是怎么一回事呢?《论语》中关于礼的篇章很多。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一窥其貌。有一次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太久了,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就崩坏了,三年不奏乐,音乐也荒废了。他的意思是当时的守丧时间太久,应该要短一点,这个礼制不合理。那么孔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他说,你如果不守三年之丧,不满三年就吃好吃的,穿好衣服,你会心安吗?宰我回答,“安”。孔子就继续说,你安,那你就去做吧!君子守丧时,吃美食不辩滋味,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着也不觉舒适,所以才甘愿守丧,直到守丧完毕,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所以,孔子说的礼制,实则是人心和人性,他认为的社会规范,都是为了配合人的心理需求而设定的,且是需要与时代结合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改的,重视的是心意,而不是外在的规矩。

而他又认为,人性是一样的,都是向善的。就像他评价《诗经》是“思无邪”一样,他认为人经过教育,都可以激发他们内心本真,真诚的模样。至于社会上的各种制度,也都是为表达善而服务的。

所以,之前在我们印象中孔子好像专门提倡硬邦邦的规章制度、繁文缛节,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只是我们不了解孔子,没有深入理解《论语》而已。

《历史的温度》写到:历史不是故纸堆里冷冰冰的数字,历史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唯有对生命报以尊重和敬畏,才能真正读懂历史。

正是因为如此,从了解“孔门十弟子”,认识论语中的人物开始,我才慢慢读懂《论语》,才惊觉论语之有趣,也才认识到它的博大精深。也许要读懂《论语》,我还太嫩太早,但是,越好的宝藏藏得越深,只有开始寻找,才可能找到宝藏,而大师们对论语的解读,无疑是一份藏宝图,指导我们去学习经典,去获得人生智慧。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五):《孔门十弟子》:孔子原来是这么当老师啊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在开学前都要轮流去孔庙拜祭孔子,以示尊师重教。

搞笑的是每逢大考之前,比如高考、中考,甚至是期末考,很多学生家长如同信男信女地涌向孔庙,祈求自己家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我们无可否认:孔子虽已逝去两千多年,但是他对教育界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点好奇:孔子堪称万世师表,那么他又是如何当老师呢?

我读了几个版本的《论语》解读,于丹的心灵鸡汤式感悟,南怀瑾将玄学与修道揉合一起的另类解读,李泽厚从康德哲学解读的《论语今读》等书,我觉得能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一本仅168页的小书就够了——《孔门十弟子》。

《孔门十弟子》以弟子独特的角度解读孔子对十位弟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记录。《孔门十弟子》作者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他用西方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解读中国传统经典,论证严谨,又有贴近生活的白话翻译,无论是听他的讲座还是看他的书,对我都有思想上的启迪。

出于对傅佩荣教授的敬佩,我欣然买下了这本《孔门十弟子》。

我们都说孔子三千门徒中有七十二位贤人(另有一说七十三贤),七十二位贤人中有儒家十贤,分别是颜渊、子路、子夏、曾参、冉有、冉雍、子贡、子游、宰我和子张。他们性格不同、资质迵异。

孔子生逢乱世,他的理想是用礼乐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安稳人心。孔子有一套君子的行为规范,却从不强行要求弟子们的行动,而是从思想上启发弟子们进行思考。

有一个弟子叫做宰我,他质疑三年守丧的必要性。他说,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年荒废;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散乱;而粮仓中旧谷吃完,新谷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只用一年的时间。因此,守丧一年就好了。

对此,孔子有点不悦,但他先仔细地聆听了弟子的疑问,然后他反问:“守丧未满三年,你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是用理性论证守丧一年符合自然规律,孔子却转移焦点,问他的心理主观感受,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认为守丧是一种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为了配合人的心理需求而设定的,而一个人的心里安不安,则是他的主观看法了。

宰我回答:“安。”

对于弟子的异议,孔子没有以老师的权威压服学生,先是启发思考,学生给出的答案与自己心中不一致,孔子不怒不吼,只是说:“如果你觉得安,那你就做吧。”

有人说这是孔子好脾气,其实不是!孔子对于不上进的学生也会痛骂,宰我白天睡觉不读书,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对于宰我的异议,则是引导他往社会伦理规范方面进行思考。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渊。

孔子说,颜渊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竹筐饭,一瓜瓢水,别人都受不了生活的忧愁,颜渊却从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

颜渊人很聪明好学,懂得内心的快乐之道,犯过的错不会再犯第二次。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跟子贡说:“我与你都比不上颜渊。”

孔子是一个善于观察的老师,他能看到学生的长处,也能看到学生的短处,因材施教。

最让孔子头疼的学生可能是子路了。

用现在的话讲,子路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初见,子路是这样装扮: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腰间斜插一把剑,性格果敢好勇。明眼一看,子路就是一个粗人。

一上音乐课,子路弹瑟很糟糕,孔子皱眉头说:“子路弹的这种琴声,怎么会出在我的门下呢?”恩,孔子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但他很快就说下一句:“不过,子路的修养已经登上大厅了,还没有进入深奥的内室而已。”

先抑后扬,一方面让子路认识到自己声乐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鼓励子路的学习有进步了,还要继续努力。

尽管现代的我们称孔子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华丽的称号,但是孔子从不把自己当圣人。

孔子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看到宰我的例子,才改变态度的。

又是宰我!

宰我的口才非常好,排在言语科第一。孔子刚听他说话,就很喜欢,立刻答应收他为徒了。日久见人心!孔子发现宰我并不是言行一致的人,光说不练,说得好听,根本做不到。

对此,孔子反省自己,意识到太容易轻信他人的话了。因此,孔子说了两句话——“听其言而观其行”和“巧言,令色鲜矣”。

孔子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时刻用礼仪检视自己,要求自己,成长自己的心智,健全自己的人格。

颜渊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家贫,长期营养不良,四十一岁就死了。孔子闻听死讯,哭得非常伤心。儿子孔鲤死了,孔子都不见得哭得如此伤心。

子路小孔子九岁,孔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子路坦率地批评孔子。可以说,两人亦师亦友。当听到子路在卫国内斗中惨死还被剁成肉酱。孔子非常的难过,又说了一次“天要绝我了”。自此以后,孔子再也不吃肉酱。

对于喜爱的学生的离去,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孔子不至于悲痛欲绝。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孔子对学生的真诚。

前文提到的宰我,数次惹得孔子不悦,甚至大失所望。可是据《孔丛子﹒记义》记载,楚昭王请孔子做官,孔子就先派宰我过去了。楚昭王赠送了很多马车,宰我说,我们老师要的不是马车,他关心的是理想能不能实现,老百姓能不能得到照顾。由此可见,孔子严厉地指出弟子的不足之处,真正的用意是促使弟子改过自新,认真地指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孔子对弟子的真诚在于,他接纳弟子的好和坏,然后根据他们的个性,悉心指导,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在《孔门十弟子》这本书里,孔子就是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老师,理想主义者也好,“丧家狗”也罢!不可否认,无可震憾就是孔子是一位难得的良师!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的公众号:悦读越欢喜,欢迎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