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锦集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锦集

《人生不乐复何如》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一):一生从容

这本书带给我最多的就是平和,在当下这个拥挤的社会,不免有浮躁的内心,在林先生的文字中,读到乱世动荡,也读到了现世安稳,但一切都不是刻定。

要拥有向上的力量,也要拥有善良的内心,对于信佛的我来讲,书里的文字带来更多的是安心,使人安静下来,平和的面对生活里的一切,并坚定自己的初心,即使是多么不易。

印象最深的是文章最后,作者跑去埃及旅行,少年时候所以的坚持,觉得不可能的,都成为了现实,人需要坚定的力量去相信,坚持下去,或许会看到美好降临。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酸楚苦难,说不清的是非黑白,可是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不忘初心呢,才能坚定平和的走完人生的路程呢,开始渐渐明白,好的坏的,经历过得都是成长,都是人生中难得的经验和阅历。

要读更多的书,更要走更远的路,要内心平和从容,把纷扰不喜欢的一切在内心屏蔽,把一切不美好渐渐忘怀,而活着,也是一种生长的过程,要努力更要坚强。

需要时不时净化我们的心灵,感受不一样的心情,让内心回归平静,让心灵得到安宁,想要做到一生从容太难,只有慢慢努力和用心沉淀。

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美好。

希望自己也能有所坚持的提升,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不放弃不停歇,坚持读书写作,坚持下去,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让内心得到充实。

一八年 九月。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二):快乐地活在当下

在林清玄的“美学三书”:《人生不乐复何如》、《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凡事喜悦,自在生活》中,林清玄主要从人生、情感、生活三个角度,以他特有的清新隽永的笔触,说明了这么多年,他的思考、他的感悟。

《人生不乐复何如》,光从书名上看,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一次访问中,一位报社的记者突然问到林清玄的座右铭是什么?我们以为林清玄会给一个我们一个很玄妙的答案,但是他回答道:“快乐地活在当下”。多么朴素的几个字,多么简单的道理,但是又包含多么大的人生智慧!

“活在当下”是禅宗的语言,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全副的精神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失去此刻就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来生了。

“活在当下”也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淡然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林清玄特意在“活在当下”说成“快乐地活在当下”,是出来承担之外,希望有期许、有愿望、有好的心情,不只坦然和自然,还希望能扭转此时此刻的生活,使自己永保喜悦之心。

除了生活中的小确幸之外,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小确丧,但是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怀疑生活、怀疑人生。当你心情忧郁的时候,翻开林清玄的文字,他会在举世皆丧的环境中给你轻轻地鼓励、淡淡地加油。“快乐是一种选择,快乐是一种能力,我们应当快乐”。

想要活得快乐难吗?其实不难。分享几则获得幸福、快乐地话。

1,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

2.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

3.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命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开莲花;

4.即使是最平凡的人,只要有了信念的坚持,生命就会变得美好。这种美好,可以穿越时空;

5.世间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微笑,如果你天天想拥有世间最美丽的表情,那么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生活是自己的,跟他人毫无关系。愿你能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三):愿文学是我的山河岁月。

近来自己读的书有点乱。

读书是因为书中的知识和智慧指引我认识社会,分辨是非,我学会了思考与解读的方法,书中有哲人的思维,书有有古人的智慧,这些思想洗涤着我的灵魂,让我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向前方拓展。

世事的喧嚣与浮躁,一刹那间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和煦而平静地读书,我要让自己变得渊博,变得睿智,变得深邃,这样我可以让学生有无限遐想,回味无穷。

于是我阅读经典名著,这样才能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这样才能修养自己,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面前的这本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就是这样一本书。

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书中这样说:

人生需要简单、安静、从容。把从容做为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的最好的礼物。告诉读者生命中许多事很重要,但是一点也不紧急,像每天都要放松地静心上,从容地冥想。

所以我们要这样活:

忙碌地生活中,愉快地吃饭,快乐地品茶。愉悦地在山林海边散步,舒心地欣赏山色与云的变化。从容听雨听泉听音乐。从容读人读爱读闲书,就像我的现在。有时间的时候,不,没有时间也得寻找时间,陪我已经变老的父母谈谈温馨的往事,听我已经长大的孩子说说他的专业与他的爱情。

把生活过成一种向往与一种理想,在世俗的土地上,把满地鸡毛的生活变成满地花朵。

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书中这样说:

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这句话,是写在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的最后,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心趋向平静,真是文采与哲理同在,这本书连书后的跋都写得文采斐然,让这本书穿越了我的几天人生,也希望这样的书能浸润每一位读书人的岁月。

李希贵说:‘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让我领悟了教育,也使我顿悟了人生。

读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可以让人对生活的思想常新,读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可以让我对生活的激情常在,读林清玄散文《人生不乐复何如》可以让我不至于被生活的琐事所湮没,而是让我永葆新生的热望,也愿文学是我的山河岁月。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四):快活在当下

林清玄的散文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从小学课本里的《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到《人间最美是清欢》、《在云上》等作品,在现代文学中,写散文的很多,林清玄的作品却有自己的特色。他32岁遇见佛法,其作品多渗透着禅意。如《不争,是一种慈悲》等系列丛书。林清玄是台湾高雄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看似写一件普通的事物,但给人一种“此中有深意”的感觉。在浮躁的日子,走进林清玄,走进他的散文,你会感受到那些散落在生活里的禅机和禅意。

这本《人生不乐复何如》是林清玄美学作品系列中一本,细品本书中的诸篇,你会感受到作者面对人生保持着简单、安静、从容的态度。同时,快活地活在当下,也是林先生的座右铭。

本书中或长或短的散文,一字一句闪烁着人生的智慧。除了要快乐地活,还要活出一种美的境界。这种境界,林清玄先生说要有一颗体贴万物的心,要温柔地对待一草一木。对时间,生命,存在的选择,要在随缘中不随波逐流。不放任自我。要平衡好追求物欲和心灵之间的关系。求人不如求已。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生活的意趣。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

作者在书中,更有对成功的定义:“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以及如何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

林清玄说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我们都是平凡之人,不求大富大贵。而平凡者,就是要平顺、安常、知足。关于人生的学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和快乐。关于做人快乐的思想,作者为我们总结了这样几点。

首先,你要喜爱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身体、心意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其次,要去除“憎恨、批评、内疚、恐惧”这四种坏习惯。也就是消除负面情绪。

再者,要专注,要活在当下。

最后,要放松。放松即放下,以游戏般的坦然心境面对人生。

经常听到有人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快乐的确是一种选择。快乐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应当快乐。虽然这本书,说的是关于人生的学问与智慧,但并不是“一惊一乍”的鸡汤文,作者用清晰流畅优美平和的笔调透过小事讲述着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哲理。茶余饭后,拿来细读,受益匪浅。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小幸福。

本书装帧精美,封面设计有意境,朴素淡雅。喜欢随书附赠的明信片。书中还有大量应景的插画,非常有意境。推荐阅读。开卷有益,阅读让我们成长。

《人生不乐复何如》读后感(五):林清玄的赤子心

不是不喜欢林清玄,我是不敢信他。

很分裂。我的心和我的本能喜欢他的那种平静和欢喜,那种不管生活多糟都维系得住的气定神闲;但我的脑子和理性怀疑他,因为这种平静、欢喜和气定神闲对身在俗世的人太难了,释迦摩尼都只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生命经验告诉我,骑白马的从不是王子,可能连唐僧都够呛。

林清玄的小品文很好读、很有魅力。

结构清晰:大多是由生活中的小细节而起、引起大众的共鸣,然后以佛经偈子为骨,讲一个现代心理咨询式的人生道理。

笔墨不多:诚如林清玄自己所说,“绝不废话,能三千字写完的,绝不会写成五千字,能五百字写完的,绝不会变成一千字”。这对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没有时间精力看长篇大论的当代人来说,不可不谓方便。

道理可深可浅:往深里说,可以追本溯源到佛经、到那些各大法门流派各有不同解读、没人能百分百确定的玄之又玄的道理去。往浅里说,似乎又足够简单,无非是劝人向善、劝人不要纠结于世俗价值观里重要的名利、劝人换一种角度来看待成败、把脑袋从万丈红尘的窒息感里拔出来、换一口气。

林清玄好读,在于他应和的是东方人更本能更自然的部分。你很少见他像英文论文那样证明,设立大前提小前提举例论证。古希腊的那一套逻辑无法在林清玄这里找到共鸣——他心怀的是听过释迦摩尼讲法的东亚先民、无法用功利主义的好处和弊端来说服,他们追求的是比公民生活更形而上、比今生更长远的超越时间空间甚至神明的解脱。林清玄的聪明在于舍去了说理,而继承偈子与禅机的衣钵,用类比来讲道理,一如当年佛祖说法、孔子施教。

但也正是他的这种方便、熨帖、衣钵和亲切让我不敢信他(的邪),正如中医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意味着双盲实验的缺乏和不良反应的不明。这本书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十三四篇小品文,前两章读来如春风拂面,如谛听长老训,让人低眉顺目。但读到第三章,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还是这个套路,还是这个节奏,还是轶事、佛理与感慨,就开始让审美疲劳一点点浮起、批判性思维也激昂起来。鸡汤兑水再熨帖人心、连喝二十六碗也会反胃的。

这本书里收录的随笔,我最喜欢的是第六章里有关“在地”的几个故事。

《心灵的护岸》讲的是林清玄带着孩子去看童年记忆里风景秀美的河流和护岸,却发现护岸早就被城市破坏殆尽、灵动的风景也早已不再。

《月光下的喇叭手》讲的是飘零在台湾的大陆老兵,为他人葬礼吹喇叭为生。山东的乡音还在,被抓壮丁之前家人的回忆未亡,只能在夜里吹起一曲乡愁,和一个台湾本地的小伙子合唱一曲,然后呜呜大哭。

林清玄写道:“在中国,送葬是一式一样的,大部分人一辈子没有听过音乐演奏,一直到死时才赢得一生努力的荣光,听一场音乐会。”这是很有力量的句子。

还有《阴阳巷》:地价日益飙升的台北中心,一位目不识丁却坐拥千万房产地产的老人,仍保留着暴富前节俭的生活方式,仿佛一只纸船,被时代的大风浪卷起又抛下——时代赋予了它乘风破浪的气势,纸船却仍然是一只纸船。

比起前面五章的人生道理小品文里身为人生导师为人开悟解惑那种居高临下的目光,我更喜欢这几个小故事,大概是因为它们中有更多的烟火气、看得到一颗赤子心,有愁入怀、恨难消。从这些文章里,更容易看到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世人无人不在修行,毕竟修行这件事,应该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出离世界、成佛成圣了。

就连《认识许多大师的人》和《真心相待》这两篇都比那些貌似已然悟道在五行之外的鸡汤文好很多。虽然这两篇文章一个有抹不去的焦躁气、一个则抱怨了一番嫌贫爱富的售货员,但在我看来,这两个有缺点的林清玄却比其他文章里眉毛胡子都老长、一脸慈眉善目的林清玄可爱得多、也真实得多了。

记得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什邡罗汉寺僧众连连破戒,把寺院分给待产产妇生产。私以为,一片平和之下难见真菩萨,越是这样的艰难困苦、越见真菩萨。毕竟,“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