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100字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100字

《通往权力之路》是一本由[美]罗伯特·K·迈锡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2018-4-1图书,本书定价:99.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一):《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

【阅读感受】

很少读完这么厚的一本书,像追剧一样坚持看完了它,作者很擅长描写人物,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都刻画很具体,特别以不同人物视角,解说同一时期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交代很清楚,不用很费力就可以记住长长的人物名字,还会较清楚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

故事真的很精彩,越读越有兴趣,整本书框架也很清晰,从主人公出生讲到死亡,从作为女儿、女大公、女皇、情人、祖母的角色讲述人物关系,从她执政期间各方面介绍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业绩”,满足了我等对女皇一日生活、情感生活的好奇,所以整个人物非常鲜活饱满,故事脉络清晰,好书推荐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了

在普京向乌克兰全面开火的这一天,我读完了这本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书。这是一本写的有点拉拉杂杂的书,但是我并不反感这种写法。就好像是作者给庞大的史料库做的一个剪贴本,读者可以在剪贴本里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方面去读。

叶皇在婚后未产子之前的生活相当无聊压抑,和一个无趣的丈夫被监管圈禁在很小的活动范围之内。这让她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从而成长为上位初期那个开明仁慈的女皇-----多读书可明理。后期可能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刺激,走向保守专制的路。我想这里面也有绝对的权力握久了就更怕失去的心态。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先秦的孟子所说的,一个人在成功前必先经历磨难与痛苦。《孟子三章》是去年学的文言文,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让我想到了一位伟人——叶卡捷琳娜大帝。

这本书是我在初一网课时读的。叶卡捷琳娜生于1729年,1745年嫁入俄罗斯。她本是德国(普鲁士)人,是一个妈妈不喜欢的可怜孩子。而她的丈夫(皇储)彼得三世更是厌恶她了。婆婆(实则姑母,伊丽莎白是彼得三世的姑母)伊丽莎白女皇把她当作生育机器。皇储不爱她,但她得生孩子。伊丽莎白女皇就把情人塞给她。叶卡捷琳娜终于生下了保罗。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后彼得顺理成章地成为彼得三世皇帝,他也有了情人,欲废了叶卡捷琳娜皇后。不过,彼得没有成功。

1762年叶卡捷琳娜皇后推翻了彼得三世,自己当了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我们或许有疑问,一个女人她怎么就可以当女皇?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叶卡捷琳娜成为女皇便不是困难的。《孟子三章》中还有一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地利,人和便出自这篇文言文。

“天时”。彼得三世的统治让人民感到痛苦(但他确实也有一点好的举措),从他成为皇帝时就应该知道因为自己的愚笨,自己的皇位坐不了多久。但就因为他愚笨,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地利”,“人和”。彼得三世夺取了教会的土地与财产。他也召回了参加七年战争的士兵们,把攻打下来的大片普鲁士土地归还给普鲁士,直接无视士兵们的鲜血。这让神职人员和军队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彼得三世不可再指望,便投向了另一个人——叶卡捷琳娜皇后。1762年,叶卡捷琳娜皇后发动宫廷政变,给在度暑假并想与丹麦交战的彼得三世打了个措手不及。“失民心者失天下”,彼得三世就这样失去了皇位,失去了一切。并在退位后不到一个月死去。

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政(我对这些知道地不多,就不多说了),南征土耳其与克里米亚,西与普奥瓜分波兰,东平定普加乔夫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注重教育事业,文化交流,与有伏尔泰大量的书信往来。她接种了天花疫苗,让帝国人民免受病毒的摧残。叶卡捷琳娜除了坚强外,还有精神粮食的支撑,不然她怎么挺过在俄国宫廷的二十几年。这就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历史、文化等书籍阅无数……

人无完人,叶卡捷琳娜二世或许也在养情人上砸了大量的钱(我认为)。她有二十几个情人,但最重要的就是波将金了。他与叶卡捷琳娜造就了俄罗斯强大的海军。他们相爱,或许还曾秘密结婚,但也渐行渐远……至于叶卡捷琳娜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换情人,就是她缺少爱。如此伟大的君主也逃不过一个败家子儿搞破坏。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保罗成为皇帝保罗一世,简直一个活脱脱的小彼得三世,他们的爱好一致,精神好像还都有点问题。当然,他们都不喜欢,甚至恨叶卡捷琳娜二世。五年后,小彼得三世和大彼得一样,被宫廷政变所推翻。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一颗明珠,与彼得大帝一样夺目耀眼,叶卡捷琳娜也被后人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给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还有一句霸气十足的遗言,但其实还有一大段儿,就在本书的封底上。当我阅览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油画时,她大多都是微笑着的,因为这样,只有这样,她才能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

本书叶卡捷琳娜大帝封面的半张脸就来源于这幅画。

《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填补了我网课时无聊的时间,让我受到了历史的洗礼,这是一本极好的书。至于为什么我尽一年了才写书评,这是一个突然从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就像突然喜欢了一个东西,我对历史(女王)的热爱也是突然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往权力之路

8.8

[美]罗伯特·K·迈锡 / 2018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通往权力之路》读后感(四):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我读《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

张艳玲/文

我们偏爱阅读历史人物的传记,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想从一个历史人物的身上,看到他/她的前尘往事,通过一个人,把历史的前后左右都追溯一遍,从而认识世界上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和非常重要的事件。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是通过历史教科书获取历史知识,这当然是很有限的。阅读尽可能多的历史书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个个不同的看待历史的视角。

有意义的历史是要能为当今社会提供慰藉及解决之道。从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来说,历史可以消减我们的孤独感。我们会发现,有那么多人,伟人也好,平凡人也好,都和我们一样,经历了时代的无奈,命运的挫折,情感的断裂。

《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一个人的传记,联系着俄罗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对很多欧洲国家来说意义深远。

一个历史人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他/她的时候,一个人的生活,对千千万万的生活发生影响,甚至引领一个时代,更甚或改变一个国家几个国家的版图,他/她到底拥有怎样的力量?

读传记多么有趣,这样一个女性统治者,这部曾经获得普利策奖著作里边,展现了一个多么生动的18世纪辉煌画卷。

作为历史人物的传记,作者罗伯特·K.迈锡就读于耶鲁大学的美国史专业,后在牛津大学攻读欧洲史专业,是一位专业的传记作者,善于拿捏掌控叙述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但历史的神秘、生动、撩人之处正在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认识角度。在选择历史资料和行文表述上,著者难免先入为主,难免鲜明的个人倾向性。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家之言,他的观点、基于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的合理的联想;作为读者,终究比一味的学习正史要自由得多,有趣得多,我们不妨各取所需,读完以后,她就是你心中的样子,你想象的样子。

作者总体上是赞美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是君主制时代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唯一有资格和她相提并论的欧洲女性君主只有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从这部60多万字的恢弘巨著里,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倾之于其中的热情和心血。

历史吧,横着看,竖着看,怎么看都让人牵肠挂肚。历史为我们今天碎片化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完整故事,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14岁,这个德意志小国的公主,来到被德国人称为蛮荒之地的俄罗斯,置身于充满阴谋和险恶的宫廷中。她的任务就是熟悉俄罗斯宫廷,等待嫁给伊丽莎白女皇的外甥、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同样来自于德意志的15岁的彼得大公。

伊丽莎白女皇是彼得大帝的亲生女儿,按照她父皇的意思,是要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为了这个目标,从小就接受了各种调教,专门学习法语,法国宫廷礼仪、法国历史和文学。学养不错,艺术品位也不低,可是凡尔赛的宫廷硬是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她的母亲是农奴,还可能是非婚生子。法兰西可不希望王座上坐着一个杂种,甚至不希望这种出身的人接近他们的王座。只好转而求其次,和荷尔施泰因亲王、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舅舅定亲,未及成婚,这位未婚夫抱病而死。此后,因为各种原因,女皇就终生没能嫁出去。

这位女皇是在一场宫廷政变中,推翻了前任伊凡六世,登上皇位的。她也标榜开明专制,甚至恢复了安娜女皇时期废黜的枢密院。她创建了莫斯科大学,开办了俄罗斯第一所美术学院,拥有建筑艺术的杰作——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

但是女皇继承了她父亲热情如火的急脾气。“对于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从不犹豫。对宗教极其虔诚。急切的寻欢作乐以后,她会长时间的祷告。”她反复无常,对别人滥施同情毫无节制,如果她对别人产生怀疑,便会立马反击毫不犹豫。随着美貌的凋零,她对身边的人和事都失去了耐心。

对于逐渐长大的彼得大公各种各样的出格举动,看在自己亲姐姐的面上,女皇对这个外甥还是呵护有加。对外甥媳妇呢,有时慈爱如母,有时暴躁残酷。

按照女皇的设想,小公主来到俄国,就是为了生下一个皇位继承人。小公主知道自己身兼使命,同时,她决心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14岁的小姑娘,现实,聪明。

首先,她一来到俄国宫廷,马上立志学习俄语,“常常在半夜就爬起来,举着课本和蜡烛,光着脚在冰冷的石头地板上,默诵着俄语单词”,以至于在早春三月患了肺炎,昏厥,不得不放学治疗。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小姑娘立马赢得了俄罗斯人的爱,奠定了民意基础。

其次,作为路德教新教徒,毅然皈依东正教。适应野蛮民族的需要,为了取悦女皇和俄罗斯宫廷,这一招果然使自己在俄国声名大振。

婚后,她和她的丈夫彼得大公婚姻痛苦。丈夫沉迷于军事游戏和各种操练,长时间地拉小提琴,和宫廷女官谈情说爱,对妻子冷漠常常施与精神虐待,甚至各种公开的侮辱。女皇和她身边的大臣对她各种猜疑排挤甚至虐待,患肺炎、出天花、生孩子九死一生。漫长寂寞的宫廷生活里,女大公是怎么打发时光的呢?

阅读。

她读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她也阅读伏尔泰,终生和伏尔泰保持通信。当她当上女皇后还她请狄德罗到俄国,请他为她的帝国建言献策。

各种人生磨炼和痛苦,在孤独的阅读中慢慢消解,时光变得不再难捱,见识和见解随之无限延伸。

熟练运用德语、法语、俄语,帮了她的忙。

中世纪,近代,欧洲的君主们,似乎都有阅读的爱好,那是受宫廷文化的影响,自幼培养起来的。

1762年,无子无女的伊丽莎白女皇中风而死。

女皇的外甥、叶卡捷琳娜的丈夫继位,就是彼得三世。他是彼得大帝的外孙、瑞典查理十二世的孙子、德国荷尔斯泰因公国的统治者,同时拥有俄国皇位和瑞典王位继承权。

这显贵的出身,或许正是叶卡捷琳娜在遥远的俄罗斯艰难挣扎活下来的希望。

新任沙皇,从小父母双亡,长期遭受监护人的虐待。胆小怕事,冷酷无情,满嘴谎话,夸夸其谈,犹疑怯懦。跟年龄不相符的惊人的幼稚。

他厌恶俄罗斯的一切,极度迷恋和崇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当他继位以后,整个俄罗斯宫廷充斥着德意志人。还把伊丽莎白女皇在七年战争中获得的胜利果实还给普鲁士,与普鲁士单独媾和。

半年后,叶卡捷琳娜在情人奥洛夫及禁卫军年轻军官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将自己的丈夫废黜,一周后彼得三世死亡。

政变成功的时候,俄罗斯万民欢腾,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女皇,她比她的丈夫更爱俄罗斯。

“斯德丁的那个小女孩曾经憧憬着成为王后,野心勃勃的女大公知道自己比丈夫更有治国才能,小女孩与女大公的愿望都实现了。这一年,叶卡捷琳娜33岁。她还有半生的路没有走完。”

德意志出身的叶卡捷琳娜最崇拜的是彼得大帝,她丈夫的外祖父,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

当1782年彼得大帝继承罗曼诺夫王朝皇位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同时代的欧洲国家,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已经完成了文艺复兴,开始了工业革命,成为近代国家。

年轻沙皇励精图治,国内改革,国力提高,接着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他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他和萨克森选帝候、波兰结盟,在战争中逼得北方强国、称霸波罗的海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流亡土耳其,最后死在挪威战场上。俄国夺得了波罗的海东岸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的大片领土,获得了出海口。

有了出海口,才可以通往更广阔的海洋世界,才可以和欧洲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正如苏联学者帕甫所说:“自此之后,欧洲的任何事务,只要没有俄国的参与,都不能解决。”

1703年,在涅瓦河口,彼得亲自设计建造了新都圣彼得堡,彼得把首都迁到这里。如今,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1725年,52岁的彼得大帝突然驾崩,身后留下了从波罗的海到白令海峡,从北冰洋到里海的庞大帝国。

南部的土耳其一直是彼得的心腹之患,那意味着俄国的南部出海口——亚速海和黑海。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余威尚存,他对土耳其的战争无功而返,夺取黑海出海口的任务就落在他的后人身上。德国来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完成了他的夙愿。

叶卡捷琳娜刚一上台,就把矛头对准了土耳其。通过两次战争,俄国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克里米亚汗国和黑海北岸广大地区的永久占有权,获得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叶卡捷琳娜还为俄罗斯攫取了更多更广阔的土地,通过三次瓜分波兰,占领了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西乌克兰大部。直到今天,俄罗斯仍然对土耳其怀着不可告人的野心。

帝国版图增加63万平方公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史无前例。

土耳其帝国极大地削弱了。波兰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

“在彼得大帝死后18年,她来到俄国,成为他真正的政治传人。”多年以后,在涅瓦河畔,竖立起彼得大帝纪念碑和纪念塑像,那是她亲自为他订制的,耗费了无数心血。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没有人能够长命二百岁。假以时日,她真能把欧洲全部收入囊中吗?

要知道,和这个女人同时代的欧洲帝王,也是风云一时。叶卡捷琳娜,这条通往权力之路,着实不一般。

英王乔治二世: 1727—1760年在位。自从他老爸在1714年,54岁的时候以北德意志汉诺威选帝候的身份接受了英国王位,父子几代德国人便同时拥有了大英帝国王位。

乔治二世一生热爱军事。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他抛下英国,亲临他的汉诺威领地前线,指挥对法国作战,最终以很少的代价赢得哥廷根大捷。

作为天生热爱音乐的德国人,他也是音乐家亨德尔的赞助人。继位以后,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漫漫长夜,守在壁炉边,回忆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他对自己的妻子卡洛琳王后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情,当他长时间地待在故乡汉诺威、和肥胖的情妇们探讨人生意义的时候,大英帝国的一切政务就由他的妻子卡洛琳代为管理,这个女人还是姑娘的时候,就和德国大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做过一次长谈。她缠绵病榻日久,去世的时候,他拒绝人们抬走她的遗体,大声哭嚎,抱着她,和她同塌而眠。

他有七个子女,三个终生未婚。他憎恨并虐待他们

正是他在位的时候。大英帝国完全控制了海上,先后征服了加拿大、印度和加勒比加勒诸群岛,开始了全球军事扩张和殖民统治。

英王乔治三世:1760到1820年在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神圣罗马帝国汉诺威选帝候。他刚刚继位,大英帝国就号称“日不落帝国”了,那时,叶卡捷琳娜还是受气的俄罗斯女大公。当美洲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中,他亲自写信给叶卡捷琳娜,请求俄国出兵帮助英国,遭到拒绝。美国立国。法国大革命时期,他反对拿破仑。

法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他同玛丽亚·特雷西亚的奥地利和伊丽莎白女皇的俄国结盟对抗普鲁士。七年战争中,抢了法国在北美洲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出于报复英国,当北美独立战争打响的时候,法国提供了援助。战争胜利后,巴黎人民和费城人民同样的喜悦和幸福。他禁止伏尔泰返回巴黎。

他有个著名的情人,就是蓬巴杜夫人,对,就是布歇画的那个衣着华丽丽的充满洛可可意味的贵妇人,布歇以及那个时代很多艺术工作者的保护人和赞助者。

法王路易十六:是个老好人,有点迟钝,一生专注修理各种各样的锁。他对所有的政务都优柔寡断。1789年,他的国家召开了三级会议。巴黎市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发布《人权宣言》。叶卡捷琳娜还为此提出外交照会,倡议结束法国的混乱局面,重新建立君主政体。几个月后,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他妻子很有名,玛丽·安托瓦内特,玛丽亚·特雷西亚的第十五个孩子,奥地利弗兰茨二世的妹妹、利奥波德二世的姑姑。欧洲最奢华的王后。38岁时,她蹬着离地2英寸的高跟鞋走上断头台。风暴面前,她从未低过头,维护着王后的高贵。

拿破仑:1796年,当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的时候,拿破仑已经登上法国乃至世界舞台。他代表一种新兴的革命力量,扫荡了整个封建欧洲。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一个牛批闪闪的人物。 1740—1786年在位,英王乔治二世的亲外甥。那个时代著名的好战分子,历史上有名的战神。正是这位腓特烈二世亲自指定苏菲娅嫁到俄国,最终成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他热爱哲学、文学、艺术。喜欢读法国作家的作品,用法语写诗歌,用小提琴、大键琴和长笛演奏室内乐,一辈子写过100多首长笛奏鸣曲和协作曲。

也是他,趁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的查理六世刚刚去世,他悍然出兵抢了奥地利最富庶的西里西亚,使西里西亚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纺织中心,德意志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对了,海涅还写过一首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七年战争,他同时和奥地利、法国、俄国开战,使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五巨头。他和叶卡捷琳娜、玛丽亚·特雷西亚瓜分波兰,获得波兰—普鲁士,即西普鲁士。

他治下的普鲁士是欧洲第一个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国。兴建了数以百计的学校,普鲁士的识字率为全欧最高甚至远超英国,为后来普鲁士统一四分五裂的德国奠定了基础。

他是德意志之父,欧洲开明专制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启蒙运动领导人,后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偶像,俄罗斯的贵族们崇拜他。他还是尼采“超人”原型。

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女王、波希米亚女王玛丽亚·特雷西亚(1717—1780):查理六世的长女,23岁继位时,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出兵占领了西里西亚。即将分娩的女王立即组织抵抗,筹措资金,动员军队,鼓舞士气,还匆匆生下了儿子、未来的约瑟夫二世。她对腓特烈二世终生仇恨。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一度关系敏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波兰问题上,共同的利益占了上风。第一次瓜分波兰,奥地利获得广阔的波兰南部。然而,他们都没能阻止叶卡捷琳娜扩张的脚步。

她有一句名言:“宁要平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

她标榜开明专制,和伏尔泰书信往来。主张有节制的改革。

她被称为欧洲祖母:一辈子生了16个孩子,女儿们成为欧洲各国王后,最有名的是小女儿、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奈特。通过联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欧洲各国保持密切关系。

王室的女儿们都负有政治联姻的使命。尤其是在欧洲。

她和儿子联合执政,以言传身教培养儿子的治国才能。

奥地利约瑟夫二世:奥地利和哈布斯堡王朝绝对的统治者。他曾访问俄国,叶卡捷琳娜和他建立了日益亲密的友谊。随后,奥地利同普鲁士、俄罗斯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他同样渴望得到土耳其在巴尔干的领土,以及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东部尽可能多的土地。”俄土战争,约瑟夫二世对叶卡捷琳娜施以援手。无子,死后弟弟继位,称利奥波德二世。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年在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表哥、普鲁士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外甥。醉心文化艺术,成立瑞典学院和瑞典王家歌剧院。在他的鼓励和庇护下,瑞典戏剧、文学、美术、音乐和歌剧昌盛起来。在位期间,和叶卡捷琳娜打了第七次俄瑞战争,一度入侵俄属芬兰大公国,击退了俄国人的入侵。他对荣耀念念不忘,渴望在镇压法国大革命的君主联军中担任指挥官,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场蒙面舞会上被贵族刺杀。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叶卡捷琳娜在俄国标榜开明专制巩固农奴制的时候,1774年,华盛顿领导美洲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89年美国立国。他比叶卡捷琳娜晚三年去世。

再扯上一句,中国,此时是乾隆皇帝,1736-1796年在位。和叶卡捷琳娜同一年离世。盛世之下,危机四伏。欧洲文明已经甩了中国不知千万里。

这些欧洲的帝王们,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在和这样一批最强有力的人物较量、妥协中成就了她的“辉煌”, 使俄国专制主义达到顶点。

叶卡捷琳娜的一生,差不多贯穿整个18世纪,这是欧洲启蒙主义时代,理性主义时代,是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的时代。她深受影响,“为了我的帝国,我剽窃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如果他在另一个世界看到我这样的行为,希望他会原谅我为了两千万人的福祉所进行的这种剽窃行为。”她给俄罗斯带来的变化载誉史册。

她刚一坐上皇位,就亲自编法典《训令》,可惜流产。从此以后,她认为俄国只适用于专制,农奴制。

她统治时期,俄国形成了知识阶层。

她确立了出版物审查制度。

她建立阿尔米塔什博物馆,馆藏一流的艺术博物馆,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收藏家。

她镇压了普加乔夫起义。

她在位时,已经出现了十二月党人的先声。

她坚信俄国属于欧洲,她的两个孙子,一个叫亚历山大,要继承俄国的皇位,另一个叫康斯坦丁,她幻想有一天俄罗斯征服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将成为俄国的新都,她的孙子将在那里建立一个希腊式帝国。

1796年她去世的时候,临近新世纪了。一切都变了。

她是女皇,同时也是一个女人。她同样有爱恨情欲。除了丈夫,她一生情人众多。

但是,作为一个有严密的德意志头脑,一个一贯严于律己的人,情感情欲,从来不会拖累她作为一国之君的职责,她每天清晨6点起床,直到晚上10点才休息。她将自己的个人生活同政治、外交、朝廷截然分开,决不允许他们插手政府事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她善待这些年轻稚嫩的男宠,赠予他们巨额的财富和房产,就算有人背叛她,她都不曾实行杀伐。这和东方君主又有很大的不同

丈夫彼得三世:在位仅半年,被妻子罢黜,不明不白地死去。生子保罗(一说其父为萨尔蒂科夫),叶卡捷琳娜死后继位。她认为自己比丈夫更热爱俄罗斯、更有能力使俄罗斯强大起来。他们的儿子保罗一世,他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政敌,不允许他有机会染指帝国政务。而他被认为是才华出众的理想主义者、精神病患。和他的父亲彼得三世一样,崇拜世间最伟大的战士、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着迷军事操练。他的遗产是在圣彼得堡建立喀山大教堂。在位5年被刺杀身亡。

萨尔蒂科夫:女大公的第一个情人,恋爱老手,有人认为他是保罗大公的父亲,当叶卡捷琳娜生下这个孩子后,此人便抽身离去,冷漠而决绝。当上女皇后,叶卡捷琳娜任命他为驻巴黎大使。

斯坦尼斯拉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兰贵族,后被叶卡捷琳娜扶植,成为波兰国王,俄国女皇的傀儡,靠着俄国的巨额年金过活,眼睁睁地看着老情人三次瓜分祖国波兰。两人生育一女,15个月夭折。晚年,他们见过一次面,她对波将金说:国王令我感到厌恶。

格利高里·奥尔洛夫:近卫军军官,帮助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为女皇。两人生育一子,波布林斯基伯爵。

波将金:俄罗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整个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俄罗斯第二号人物。他们是伙伴、情人,或许也是她的丈夫。女皇在俄罗斯宫廷运筹帷幄,他便为女皇的事业冲锋陷阵,打下一个又一个辉煌战役,建立一个又一个边塞城堡。当时俄军最有资历的鲁缅采夫将军、战功最卓著的指挥官苏沃洛夫都心甘情愿地服从他的指挥。为她物色一个又一个男宠。当他在52岁去世的时候,她嚎啕大哭,“从此我便无依无靠了。有谁能取代波将金?一切都不复从前了。” 他们的一生充满爱与征服。

札瓦多夫斯基:离任男宠以后,创立俄罗斯国家银行,教育大臣。

朗斯科耶——22岁时成为51岁的女沙皇的男宠,4年后因白喉而死,叶卡捷琳娜曾经想把他当作自己晚年的依靠。他去世的时候,女皇悲恸欲绝,长久的消沉。

《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用了很大的篇幅记载这位女沙皇的情人和情感生活,有名有姓的讲到12位情人或男宠。最后,本书分析道:女皇从这些花瓶身上在寻求什么?女皇曾说:“少了爱,我一天也活不下去。”作者认为,“除了肉体欢愉,还有友情、温暖、支持和智慧,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有一分诙谐,还有尊敬,不止是对女皇这个角色的尊敬,而是一个男人对一位迷人女性的尊敬……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有着对浪漫的渴望。”

注:所有引文出于《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