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遭遇阿甘本》读后感精选

《遭遇阿甘本》读后感精选

《遭遇阿甘本》是一本由张一兵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3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遭遇阿甘本》读后感(一):人与动物,或人之为人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是吉奥乔·阿甘本资深研究者。《遭遇阿甘本》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综述论著,涵盖阿甘本哲学的方方面面,虽说旨在引导,却难一时领悟,对我来说,我主要对其中的一个部分,即人与动物的关系感兴趣。

阿甘本在作品《敞开:人与动物》的扉页引述乔治-路易·布冯的话:“如果动物不存在,那么人的本质将难以理解。”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话:“不过人们需要它们,需要从它们的本质中得出实验性的知识。”阿甘本擅长汲取古典哲学与身边的哲学伙伴的营养,布冯和阿奎那的话点亮灵光,乔治·巴塔耶的兽首文艺学则是他的讲述的一个起点。

巴塔耶痴迷于拉斯科洞窟的壁画。原始人类所制造的不寻常的人像,形状大多是不规则的、半人半兽或者奇形怪状的。巴塔耶说,当我们审视人类的起源时,应当分析人类面对动物性时的态度与行为,身处驯鹿时代的人类已经拥有因动物性的存在而产生的羞耻感,而文明所带来的压抑的沉重感又会让人们想要回到充斥着野性、黑暗和令人着迷的动物性的世界中去。这种双重矛盾促使艺术的诞生,也造成永恒的人的灵魂纠葛。阿甘本突出了兽首裸人的形象,引出我们时代的一个哲学之谜,即现代性的人与动物性的生命的关系。

阿甘本有充分理由把动物与人一起放置,思考、追问并作为镜像者来展开论述。“人与动物”在西方哲学里久远且重要。通过欧洲神话有关水妖宁芙的描述,阿甘本找到了思考的出口。宁芙是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存在,只有与男人媾和并生下他的孩子,才能获得魂,才能永生。在现代语境里,阿甘本重塑了宁芙神话的内涵,指出人性与动物性融合的可能,并且将之扩展为“影像”的隐喻。神话是让宁芙与人类媾和而获取意义,而影像则需要寻求自己的符号、语法和表达原则,这些都要完成与人本身的结合。

这种怎样看见“未说出之物”的构境范式,也表明了阿甘本采自福柯的哲学考古学谱系。在福柯看来,科学家、哲学家的所思所想远不及那些构成他们思考的历史语境的潜在结构重要。福柯在《词与物》里引述博尔赫斯的动物归类法(“属帝王专用”,“散发香味的”,……“流浪狗”,“目前分类已包括的”……“远看如蝇”等类别),该归类法据说源自某神秘的“中国百科全书”,而读者的反应都是,“根本不可能那样去思考”。然而,对于16~18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他们对于中国的想象就是这般古怪。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思维是完全有可能的。

张一兵指出,作为海德格尔的弟子,阿甘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往往基于很深的哲学存在论思维。阿甘本阐述语言怎样沦落成物性的工具,外在性颠倒为伪主体,人类幼年的无言经验、非生产性的姿态等人类内在性的丧失,则成了他主要反思人的潜能本质缺失的内容。比如,阿甘本说,无法见证和不能言说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要在奥斯维辛现象中捕捉的未到场之物。人之非人,在历史终结之处人的消失,现代世界当下的许多状态,都在揭示人回到动物的可能性,今天的政治权力支配的对象就是生命本身。

“敞开”是袭承并发展海德格尔的存在物与世界的概念之一。海德格尔预期了某种动物及其环境的东西:“我们被物占据,即使不是在物之中完全迷失,也常常沉浸于其中。”阿甘本认为,就人类机制每次在人与动物之间抉择所生产出来的人性意义而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仍然还没有摆脱困境,而人类本真思想的根本性凝视,可以形成敞开,让所有存在物都能得到解放。人与动物、世界和环境的关系,标志着一个重要领域的边界。人怎样对待动物,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预设与参照、敞开与封闭,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先决条件。

感谢南大社和拜德雅的赠书:

《遭遇阿甘本》读后感(二):遭遇阿甘本读书笔记

第一章:隐性方法论构式

1.哲学考古学

源于康德 思想观念史 关注细部 悬临的未来

相对尚未出场的潜能式本真之物,现实存在不过是败坏的废墟,已经发生的生活历史是尚未给予之物的废墟,哲学考古学则是在废墟之上挖掘本真的“如是之物"

不存在的存在 潜能 具有能力 能力未实现 零度在场

我能实在一种能力并不在场的时候被同时道出的,不同于已经实现的现实。阿甘本称这种“在场缺失于它的缺席中”为零度在场

人类的自由正基于潜能的弃让深渊。(自由——让能力不实现的能力) 泰然处之

潜能不只是“非存在”,不是简单的缺失,而是非存在的存在,是不在场的在场;这正是我们称之为“能”或“力量”的东西。“拥有能力”意味着拥有缺失。潜能不是逻辑上必然的本质,而是这种缺失的存在模式。——[意]阿甘本:《论潜能》,邱谨译,载汪民安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2.谱系学

尼采-福柯式,关注出身而非起源,不讨论现成对象,而是挖掘先行生成对象的构成机制

主观思想构型看不见的构架

回到事物本身,结构,消除总体的历史观

p40

科学权力以真理的名义将大部分局部的知识都“过滤掉了”,对它们进行分级、归整,而他所谓的谱系学则是一种“知识的造反”,谱系学的作用恰恰是“使那些局部的、不连贯的、被贬低的、不合法的知识运转起来,来反对整体理论的法庭”。我觉得,阿甘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是福柯对考古学和谱系学相互关联和边界的特意说明,福柯明确指认说,考古学是“指局部言谈分析的方法学”,而谱系学则是“指建立在对局部言谈的描述基础之上的策略,通过这种策略,受压制的知识被解放出来进行活动”。②其实,在另一个地方,福柯将考古学、谱系学和策略学三者看成“描述同一个分析中必然出现的三个维度”,而非“三个连续的层面”。策略学指的是话语在历史中的复杂布展,研究概念在历史中如何被分配,如何成为同一问题的联系结果的必然性。《两个讲座》,《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1页

3.范式

1.范式是一种认知的形式,它既不是归的,也不是演绎的,而是类比的。它从独一性走向独一性。

2.通过把一般和特殊之间的二分中性化,一个两极类比的模式取代了二分的逻辑。

3.范式情形的产生是通过悬置并同时暴露它对群组的归属,因此,其典范性绝不可能与其独一性分开。

4.范式的群组绝不由范式所假定,它内在于范式。

5.在范式中,没有本原,一切现象都是本原,一切图像皆为古风。

6.范式的历史性既不在历时性当中,也不在共时性当中,而是在两者的交汇当中。①

[意]阿甘本:《万物的签名》,尉光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2页。

决定了不直接在场的未写出之物,福柯那里是认识型,关注主体消解中话语发生构境

作为功能的全景敞视监狱

隐性权力构成机制 主体化

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座架、拉康

4.部署和装置

P66

a.装置是一套异质性的东西,事实上,它以同个头衔囊括一切,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话语,制度,建筑,法律,治安措施,哲学命题,等等。装置本身是在这些要素间确立的网络。

b.装置总是具备某种具体的策略功能,并总是坐落在某种权力关系之中。

C.因此,装置出现在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叉点。①

第一,阿甘本用英语中的“ apparatus'”(装置)替代了福柯的“ dispositif"(部署),装置与部署多少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从中文中这两个词的构境意义来看,部署或布展是一种功能性的操作,而装置则更着眼于一个系统发生作用的用具群,这二者都不是实体性的工具,而是一种功能性关系的事件化( evenementlalisation的规定。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P65dispositif部署

其一,部署的要素包括了“话语、制度、建筑形式、规范性的决策、法律、行政措施、科学陈述、哲学、道德和慈善事业”。显然,这里面的东西既有社会生活中主观的话语塑形、科学陈述和哲学,也有客观社会构序的制度、建筑形式、决策和行政方式等操作性构架。在福柯那里,部署是“一种彻底异质的集合”,或者说,部署“自身就是能够在这些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体系”。①对此阿甘本解释道这些被福柯指认为部署的东西不是一些现成性的对象性实在,而是一种被集合起来运转的功能性权力控制“罗网”。这个看不见的功能性罗网是人的存在无法逃脱的东西。其二,部署之罗网是通过一种具有一种支配性的策略功能的看不见的构式发挥作用的,这仍然是隐性的控制和奴役。其三,部署“代表了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结构”②之所以说部署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因为它是对力量关系中一种理性而具体的干涉的操控,这种权力操控的目的是特定的认识型所支持的力量关系之策略的集合。

①[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②[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睛一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③[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睛一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装置拓展范围:监狱,学校之外,文学哲学笔语言,语言或是最古老的装置。

在阿甘本看来,福柯发现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装置,但他并没有真正透视这些装置的本质,即装置就是一种生产(伪)主体化的机器,它与过去作为简单暴力统治的差别,就在于它恰恰是通过制造欲望的装置关系建构起与统治同质的伪主体,从而使人们在伪本真的自由追逐中被不知不觉地治理,无怨无悔地归顺于资本的隐性支配。作为装置真正内驱力的伪主体化程序,这是阿甘本自以为得意的对福柯的超越。

相同的个体,以及相同的实体,可以是多重主体化进程的场所:手机的使用者、网络冲浪者、小说家探戈迷、反全球化的活动分子等等。在我们的生活时代,装置的无限成长,与主体化进程同等程度的扩散是一致的。我们可能得到如此印象,即在我们的时代,主体性概念变得摇摆不定,正在丧失它的一致性;但确切而言,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抹除或征服,而将面具化一一它总是与个人的身份认同相伴随一推向极致的撒播。①5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在主体和装置之外的第三个主体:关系主体

这个主体是一个关系性的构度存在。什么关系?阿甘本深刻地指出,从本质上看,“在每个装置的根部,都存在一种太过任性的幸福欲求。在一个独立的领域,捕获这种欲望并且使之主体化,是装置明白无误的能力”①。也是在这个构境意义上,阿甘本甚至觉得,没有主体化进程就没有装置。显而易见,阿甘本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拉康意义上的伪主体,主体化的构序程序,恰恰是由欲望幻化成的装置建构的,走进欲望的幻象即主体化程序。也是在这个构境支点上,阿甘本指认:

一切装置都意味着主体化的过程,一旦缺失这种过程,它就无法发挥治理装置的功用,而是还原为纯粹的暴力活动。在这个基础上,福柯早已证明,在个规训的社会,装置是如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话语和知识体系来创造温顺而自由的躯体,作为去主体化过程中的主体,这些躯体假定了自身的身份和“自由”。因此,装置首先就是一种生产主体化的机器,唯有如此,它才成其为治理机器。②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0-21页。

②[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页。

装置即一种生产伪主体化的机器,通过制造欲望的装置关系建构起与统治同质的伪主体。人们在伪本真的自由追逐中被不知不觉治理。

p77

反装置的唯一途径是亵渎。

在宗教神学中,牺和奉献与亵渎是对立的,前者是使“事物、场所、动物或人移除在通常的使用之外,并把它们转移到一个分离领域”之中,这个分享的领即圣境,通过奉献,从世俗过渡到神圣,从人类世俗生活上升到上帝之城。所谓亵渎则相反,它将使那些一度神圣化的东西重新“交还人类使用或占有”。阿甘本这里所借喻的亵读,就是要让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已经被神圣化的装置运转失灵,彻底祛序和解构伪主体,从而使人与物从被治理的规训之物变成“不可治理之物"( the Ungovernable)。而这个“不可治理之物,正是切政治的起点,同时,也是一切政治的没影点”①。真正革命的政治的本质不是治理进一步合理化,而是让治理本身失灵。朗西埃的“无分之分”的政治概念与此相似。②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②参见拙文:《无分之分:治安构序逻辑断裂中生成的失序政治》,《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

虚假的主体化即由装置加载在存在之上的面具化程序,你不再是你自己,你会是虚假欲望引导下的网虫、手机控和示威者,你被一个个装置当下建构为一个面具化的角色。反装置的唯一途径是“亵读”。其实,这很像鲍德里亚晚年所说的面对拟真网络世界时的“制造病毒”。阿甘本解释说,在宗教神学中,牺牲和奉献与亵渎是对立的,前者是使“事物、场所、动物或人移除在通常的使用之外,并把它们转移到一个分离领域”之中,这个分享的领域即圣境,通过奉献,从世俗过渡到神圣,从人类世俗生活上升到上帝之城。所谓亵渎则相反,它将使那些一度神圣化的东西重新“交还人类使用或占有”。

引自 4. 部署与装置063

第二章 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翻转078

1. 语言:外显的手段替代了目的079

人通过语言看世界却看不到语言。语言是过去上帝占有的那个位置的实际主人。上帝不过是语言之异化。上帝死了不过意味着语言不再有名字。

要从景观中恢复语言无中介的中介地位,为此,他将自己的一个重要论文集命名为《无目的的手段》

玻璃瓶和苍蝇的隐喻;

在阿甘本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构境中,我们是那个试图看到世界的苍蝇,而玻璃瓶则是喻指语言,“对苍蝇来说,玻璃瓶不是一个物,而毋宁说是苍蝇透过它看到事物的那个东西”②。然而,当我们看到外部世界的时候,恰恰看不到玻璃本身。我们通过语言意指自然,通过语言理解人,可恰恰不理解语言本身。这就像通常我们看不到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眼睛本身,挖出来被对象化看到的眼球已经不再可能看到。这就是被工具化的语言落入的可笑地位。

P85

(语言)不是对象化的什么(Was),而是怎样(Wie),所以,语言作为一种潜能本身是不能被对象化认识的,它不仅仅是达及存在的手段,而且就是无中介的关系存在方式。如果说,哲学是“深思存在者之存在”( on he on, on haplos)那么,也“只有语言的纯粹经验オ会允许思想思考世界的纯粹存在”。①阿甘本说,必须保证语言之存在的匿名性和非实质性,哲学才能够设想纯粹的存在。这真是够玄秘的。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工具化和手段化的语言都已经是遗忘了存在(语言)本身的石化的存在者。对此,阿甘本说:

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无中介的中介构成了企及个从一切预设一一包括自我预设一一中解放出来的原则的唯一可能性。换言之,只有这样一种无中介的中介,才允许人类企及那种 arkhe any pothetos,那种“无预设的原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呈现为teos,即 auto ho logos的完满和目的,语言本身:“物自体”和人类的根本问题。②

[意]阿甘本《潜能》,王立秋等译,滴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63页。[意]阿甘本:《潜能》,王立秋等译,滴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上帝抛弃了世俗的言辞,所以在物化话语之中,没有神启。其实,这也是海徳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之家”的真正意义。依我的理解,存在沾黏了语言语言成了占有一价值世界的表征エ具,语言成了暴力性存在的家园。在海德格尔弃绝存在的本有论中,非现世语言的道说( Sagen)才重新归期于神性和本有。但我不认为阿甘本正确地进入海德格尔这一重要的“另一条道路”的全新构境。所以,他关于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讨论还是停留在表面。

语言的真理就在于它揭示的是万物的虚无。

P86

语言是中介,但它是作为无中介的中介——语言是非手段地企及人类存在之根本的物自体。

本雅明的透明语言不存在,现实中语言被手段化了

政治就是对某种中介性的展示:它就是使某种手段以其本然面目变得可见的行动。

2. 影像和脸:特别的外在性存在的畸变090

p90

如果在语言一景观的本质颠倒中,手段与目的被异化了,那么阿甘本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挖掘资本主义存在本质的手段“本体论”得以生成的隐秘基础:作为一种外在性的特别存在的景观,为什么会颠倒式地侵占存在本身并取而代之?在我所看到的文本中,阿甘本至少分析过作为景观场境生成构件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物与人的影像( Image)之畸变,二是主体之脸(face)石化为怪相的面容。第一方面,是非实体的影像的颜倒性占位。首先,在《亵渎》一书中,阿甘本提出,生成景观的影像并不是事物本身,而一种与事物相像的非实体的特别存在。阿甘本总是制造出各种难以进入的构境层。起先,主体与事物在水面倒影和镜子中成直接反射像,之后,绘画、摄影相片以及电影电视中出现了更复杂的现代影像构境。在阿甘本看来,影像构序存在的特别质性之一就在于它的非实体性,(瞬间构境。

P091

人所构境的影像是非连续的,它本身没有运动,电影电视只是将非连续的影像塑性和构境成伪运动的虚拟运动连续体。

影像不是主体,有时却占据着主体性存在之位,这就是一种存在论上的颠倒。

景观是属类存在的分离,也就是说,景观,即爱的不可能和妒忌的胜利。《渎神》p98

脸是特指人的生命主体存在的外在性表露。96

景观,争夺脸的战争。

一切生命都活在向外开放的平台中,他们要在表象中显露自身的内在性,对人而言,这也就是存在之脸。98

脸是共同体唯一的场所,唯一可能的城市。

3. 丢失的内在性存在经验104

今天的经验贫乏是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结果。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再也没有可以转化为经验的东西了。当人丧生自己的内在经验时,也就沦为可供景观操控的被动对象。

吸毒也是内在经验丧失的表现。

欲望是想象缺失的替代品。

资本的身体化投资或身体的商品化,身体成为技术操控的对象

今天景观存在已经是没有原型的本体存在。

4. 湮灭了的存在姿态115

姿态是媒介性的展示,它是使手段本身可见的过程。它允许人类在媒介中的存在显露,因此也就开启了人的德性纬度。

姿态是语言中没有说出来的更有力的在场姿态是在语言内部表达存在本身的东西。姿态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它就是潜能。

第三章 孤离的神姿:阿甘本与德波的《景观社会》123

马克思与德波的景观拜物教批判131 从误认到本质的物像

景观世界的占位:语言共通者异化中的知觉和集体记忆控制144

真实——影像——控制知觉和集体记忆——支配存在、遮蔽生产

景观即语言

资本对语言的征用

解决路径:恢复语言+姿态

人不再死亡,而是作为尸体被生产

让日常生活重新成为艺术的情境之建构

5. 景观与神姿的孤离151

6. 结论与问题:我们在景观中失去了什么?157

1.失去了语言共同体

2.姿态 情境的瞬间建构

P102

脸,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在性存在的象征,现在成了资本争夺的对象。因为,资本知道脸就是真理,脸就是存在。这是场争夺脸的战争,其中,制造景观的媒体是突击队,居有脸则能持有真理,就能改变和创造世界。由此,暴力性的景观物在残害全世界的人类。也正是因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政客、媒体机构、广告工业已经对脸和脸对之开放的共同体所有的非实质的特征有所理解,所以它们把这种特征变成了一种他们必须不惜以一切代价控制的不幸的秘密”②。脸,在今天成了争夺统治权和象征性王位的焦点。并且,现在资本主义控制社会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再是暴力,而是对影像和脸的表象存在的控制。这才是现代景观社会的秘密.

国家首先奠基于对表象(对主流意见)的操控。政治把自身建构为一个自治的领域,这个事实与景观

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交流正在自我分离。

P146

世界本身在向表象再现转换中被异化了,影像世界取代了实在。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断言。其次,景观世界占位②的本质,并不是让实在世界完全消失归零,而是通过控制人们的知觉和集体记忆使景观支配存在。对此,阿甘本说:“在歪曲所有的生产之后,现在,它能够操纵集体的知觉并控制社会的记忆与社会之交流,把它们转变为某种单的景观商品,在这里,一切都被质疑,除了景观本身”③景观歪曲甚至遮蔽生产,恰恰是通过“操纵集体的知觉并控制社会的记忆与社会之交流”,由影像等各种媒体建构起来的景观让你生成特殊的看到、听到和触到,景观让你的记忆中只存在影像投射中的景观商品,景观的媒介交流代替了真实的对话,只有景观,一切都转变为景观存在。这就是景观占位。

P159

虽然,阿甘本也党得这是一种并不现实的乌托邦,可是,他还是充分肯定了情境实践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今天统治和支配人们的景观,已经不是原先宏大革命叙事揭露出来的那种看得见的政治一经济奴役,景观控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殖民的看不见的微观生命政治,所以要想打破景观的统治,革命的方式也必然发生重要的改变,情境建构正是这些艺术家的一种尝试。阿甘本认为,情境建构正是“情景主义者用一种具体的(尽管也相反的)计划来对抗资本主义一一后者为使生命不再可能( potentiate)而对环境和事件进行“具体而审慎”的组织”②。具体说,也因为景观控制是通过影像投射异化式地伪构序了生命欲望,由此重新编码和塑形了人们微观的日常生活,使人彻底失去了内在的潜能,所以,建构情境,也就是要造成景观编码的失效,以即兴的当下先锋艺术构境恢复人的潜能和生命本真性,情境即解构中的革命建构。

第四章 生命政治构境中的赤裸生命163

今天真正操控生命权力的主权者是医生、专家、牧师等人

全部第三世界人口转变为赤裸生命

P185

在南希那里,人是某种被离弃之存在的存在,他通过接受个禁令①自身建构起来。“这个禁令(原译作“命令”引者注)是看到人在这里,他被离弃在那里。”在政治学语境中,这种离弃论则说明了政治权力的某种先验回撤所达及的对赤裸生命更加深层的身体控制。②在阿甘本看来,由主权决定的例外状态,正是在赤裸生命被废除政治权利根基和被存在所离弃的时候发生的,神圣人是既变成例外又被包含在法律之中的主体,亦是既被排除在政治系统之外,却又悖论性地被包含在政治秩序之中的生命,这就是赤生命的离弃本质。在这个意义上,下面我们将遭遇的“穆斯林”则是存在离弃之后的再离弃者,因为他们是被已经被离弃的奥斯辛犯进一步离弃的亚赤裸生命。

p190-191

在福柯看来,传统政治中那种自上而下的统治权和服从已经被新的自下而上的微观支配和压制取代,新的权力机制更加依赖身体的自我治理和日常生活塑形。在1977-1978年的《安全、领土与人ロ》的演讲中,福柯进步指认说,这种自我治理正是从天主教和新教的牧领学说( Pastorale)发展而来的。②牧领学说发端于“神是人的牧羊人”的观念,认为牧领不是外在的暴力,而是基于内心的引领和看护的“引导、指引、带领、率领、控制和操纵人的艺术”③。现代治理术的本质正是作用于复杂情境中的微观权力构序和支配,在这个意义上,“治理的工具不再是法,而是多种多样的策略”④。由此,福柯指认这种新型“治理术”的三个运演层:是“由制度、程序、分析、反思、计算和策略所构成的总体”;二是“一系列治理特有的装置”和“整套知识”构成的趋势;三是传统的司法国家( Etat de jusice)转变为“治理化”的行政国家( Etat administratif)在这种治理术的运作中,通过对身体的“投人、殖民化、利用、卷入、改变、转移、扩展”,今天的政治权力构序更加微观化,细小化,过去宏大的权力暴力开始通过看不见的“微细管道”和“网状组织”对生命直接发生作用。这就是福柯眼中的生命政治图景。

①[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輸、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②[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翰、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③[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輸、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④[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年版,第84页。

第六章 例外状态中的赤裸生命228

1. 悬法:紧急状态中合法的违法229

2. 今天的悬法:紧急状态、难民和收容所234

3. 生命权力对赤裸生命的直接操控:政治学向生命政治学的转变246

与纯粹的暴力,法律与生命诸形式一一而这些生命形式的勾连则是为紧急状态所保障”,而当这些对立要素的关系变得昧,悬法中的紧急状态就会被转变为一种不受限制的节日,在这里,人们在完全的自由中享受纯粹的暴力。可是,当紧急状态的悬法例外成为常态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体制也就变成看起来很美的生命“死亡的装置”。

3.生命权力对赤裸生命的直接操控:政治学向生命政治学的转变

我们知道,阿甘本的思想先驱福柯曾经预言,从18世纪开始出现的资产阶级生命权力已经直接占有了生命本身:“通过惩戒技术和调节技术两方面的双重游戏,它终于覆盖了从有机体到生物学,从肉体到人口的全部。”

①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年版,第238页。

P252

不仅是落后地区的人民陷入赤裸生命的困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老百姓也逐步以身体化的生命政治方式进入生物性技术管控的赤裸生命状态。唯一的真相是,资产阶级的“大写人民所在处,必有赤裸生命”。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说,“现代生命政治的新颖之处在于,生物性事实本身直接就是政治性的,而政治性事实本身直接就是生物性事实”②。这是一种新的统治辩证法。通常,生物性是非政治化的,可今天资本主义生命政治场境中的生物性是最大的政治事实。

阿甘本进一步指认,西方民主社会中普遍发生的这种赤裸生命现象正是建立在个体与面具、道德人与法律人的分离之上的。恰恰是基于这种分离,“新的无人格的身份オ坚持一种非罪感的幻象,一种无限倍增的面具的幻象”。现在的人不是没有面具,反倒是徒增了无数虚假的面具。因为今天发疯一样的欲望主体,可以在各种电子游戏中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色情、杀人、富贵和穿越),在网络交往中获得无数故意骗人的面具。

①[意]阿甘本:《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文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8页。

②[意]阿甘本:《生命的政治化》,严泽胜译,载汪民安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人从关系型主体沦为赤裸生命

穆斯林:纳粹集中营对那些同伴放弃的囚徒的称呼

第七章 安济:权力有序性部署的一个谱系学研究258

1. 空王位:权力不在场的政治范式259

2. 安济:道成肉身的神恩救赎268

3. 安济救赎:让事物自然入序274

p275

physis词的原意是“自然”,即后来西方现代文字中的“ nature”海德格尔倒对physis进行了重新构境,在他那里physis指的是让物依主体的在构序需要涌现出来。在之后的神学诠释中,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被解释成第一位的神与第二位的世俗安济的关系,或者是“本体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帝存在和上帝行为的关系问题”:上帝创造了世界,却让世界的万物按自身的有序的相互关系共存,这就是自然安济的本质。“构序是一种可以让独立实体共在,上帝同俗世结合在一起的工具。构序命名了它们之间的一般的关系。”构序不是现成的秩序结构,而是建构中的有序关系!上帝不直接构序,但事物之间的入序实现神的意志。后来黑格尔也有相近的俏皮话,即在背后看着自然相互打磨和激情个体之间争斗而实现绝对观念意志的“理性的狡计”。

阿甘本认为,古代希腊文中的构序( taxels)一词,在亚里多德那里是“一种关系而非一种实体”,不是现成在手的秩序,而是正在发生的构序关系。这也就是说,“秩序在结构上意味着一种内在的相互关系的观念”。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即一个万物共同构序存在的安邦济世的和谐关系互动体。

①中译文参见[意]阿甘本:《王国与荣耀》,蓝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版,第125页,有改动。

基督教神学的两种构序:至善构序(上帝和造物的关系)相互构序(造物之间的关系)

安济缘起于第二个构序,是一种动态的部署,结构上的有序性

安济-有序-治理 三位一体

现代资产阶级生命政治的核心不再是有面容的主人,而是不可见的治理;不是形式上的法律,而是部署在生活细节中的治安。神恩-安济范式就是民主权力范式,就如同神学-政治范式就是专制范式一样。

《遭遇阿甘本》读后感(三):遭遇阿甘本摘记

第一章:隐性方法论构式

1.哲学考古学

源于康德 思想观念史 关注细部 悬临的未来

相对尚未出场的潜能式本真之物,现实存在不过是败坏的废墟,已经发生的生活历史是尚未给予之物的废墟,哲学考古学则是在废墟之上挖掘本真的“如是之物"

不存在的存在 潜能 具有能力 能力未实现 零度在场

我能实在一种能力并不在场的时候被同时道出的,不同于已经实现的现实。阿甘本称这种“在场缺失于它的缺席中”为零度在场

人类的自由正基于潜能的弃让深渊。(自由——让能力不实现的能力) 泰然处之

潜能不只是“非存在”,不是简单的缺失,而是非存在的存在,是不在场的在场;这正是我们称之为“能”或“力量”的东西。“拥有能力”意味着拥有缺失。潜能不是逻辑上必然的本质,而是这种缺失的存在模式。——[意]阿甘本:《论潜能》,邱谨译,载汪民安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2.谱系学

尼采-福柯式,关注出身而非起源,不讨论现成对象,而是挖掘先行生成对象的构成机制

主观思想构型看不见的构架

回到事物本身,结构,消除总体的历史观

p40

科学权力以真理的名义将大部分局部的知识都“过滤掉了”,对它们进行分级、归整,而他所谓的谱系学则是一种“知识的造反”,谱系学的作用恰恰是“使那些局部的、不连贯的、被贬低的、不合法的知识运转起来,来反对整体理论的法庭”。我觉得,阿甘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是福柯对考古学和谱系学相互关联和边界的特意说明,福柯明确指认说,考古学是“指局部言谈分析的方法学”,而谱系学则是“指建立在对局部言谈的描述基础之上的策略,通过这种策略,受压制的知识被解放出来进行活动”。②其实,在另一个地方,福柯将考古学、谱系学和策略学三者看成“描述同一个分析中必然出现的三个维度”,而非“三个连续的层面”。策略学指的是话语在历史中的复杂布展,研究概念在历史中如何被分配,如何成为同一问题的联系结果的必然性。《两个讲座》,《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1页

3.范式

1.范式是一种认知的形式,它既不是归的,也不是演绎的,而是类比的。它从独一性走向独一性。

2.通过把一般和特殊之间的二分中性化,一个两极类比的模式取代了二分的逻辑。

3.范式情形的产生是通过悬置并同时暴露它对群组的归属,因此,其典范性绝不可能与其独一性分开。

4.范式的群组绝不由范式所假定,它内在于范式。

5.在范式中,没有本原,一切现象都是本原,一切图像皆为古风。

6.范式的历史性既不在历时性当中,也不在共时性当中,而是在两者的交汇当中。①

[意]阿甘本:《万物的签名》,尉光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2页。

决定了不直接在场的未写出之物,福柯那里是认识型,关注主体消解中话语发生构境

作为功能的全景敞视监狱

隐性权力构成机制 主体化

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座架、拉康

4.部署和装置

P66

a.装置是一套异质性的东西,事实上,它以同个头衔囊括一切,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话语,制度,建筑,法律,治安措施,哲学命题,等等。装置本身是在这些要素间确立的网络。

b.装置总是具备某种具体的策略功能,并总是坐落在某种权力关系之中。

C.因此,装置出现在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叉点。①

第一,阿甘本用英语中的“ apparatus'”(装置)替代了福柯的“ dispositif"(部署),装置与部署多少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从中文中这两个词的构境意义来看,部署或布展是一种功能性的操作,而装置则更着眼于一个系统发生作用的用具群,这二者都不是实体性的工具,而是一种功能性关系的事件化( evenementlalisation的规定。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P65dispositif部署

其一,部署的要素包括了“话语、制度、建筑形式、规范性的决策、法律、行政措施、科学陈述、哲学、道德和慈善事业”。显然,这里面的东西既有社会生活中主观的话语塑形、科学陈述和哲学,也有客观社会构序的制度、建筑形式、决策和行政方式等操作性构架。在福柯那里,部署是“一种彻底异质的集合”,或者说,部署“自身就是能够在这些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体系”。①对此阿甘本解释道这些被福柯指认为部署的东西不是一些现成性的对象性实在,而是一种被集合起来运转的功能性权力控制“罗网”。这个看不见的功能性罗网是人的存在无法逃脱的东西。其二,部署之罗网是通过一种具有一种支配性的策略功能的看不见的构式发挥作用的,这仍然是隐性的控制和奴役。其三,部署“代表了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结构”②之所以说部署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因为它是对力量关系中一种理性而具体的干涉的操控,这种权力操控的目的是特定的认识型所支持的力量关系之策略的集合。

①[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②[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睛一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③[法]福柯《游戏的赌注》,严锋译,载《权力的眼睛一一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装置拓展范围:监狱,学校之外,文学哲学笔语言,语言或是最古老的装置。

在阿甘本看来,福柯发现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装置,但他并没有真正透视这些装置的本质,即装置就是一种生产(伪)主体化的机器,它与过去作为简单暴力统治的差别,就在于它恰恰是通过制造欲望的装置关系建构起与统治同质的伪主体,从而使人们在伪本真的自由追逐中被不知不觉地治理,无怨无悔地归顺于资本的隐性支配。作为装置真正内驱力的伪主体化程序,这是阿甘本自以为得意的对福柯的超越。

相同的个体,以及相同的实体,可以是多重主体化进程的场所:手机的使用者、网络冲浪者、小说家探戈迷、反全球化的活动分子等等。在我们的生活时代,装置的无限成长,与主体化进程同等程度的扩散是一致的。我们可能得到如此印象,即在我们的时代,主体性概念变得摇摆不定,正在丧失它的一致性;但确切而言,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抹除或征服,而将面具化一一它总是与个人的身份认同相伴随一推向极致的撒播。①5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在主体和装置之外的第三个主体:关系主体

这个主体是一个关系性的构度存在。什么关系?阿甘本深刻地指出,从本质上看,“在每个装置的根部,都存在一种太过任性的幸福欲求。在一个独立的领域,捕获这种欲望并且使之主体化,是装置明白无误的能力”①。也是在这个构境意义上,阿甘本甚至觉得,没有主体化进程就没有装置。显而易见,阿甘本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拉康意义上的伪主体,主体化的构序程序,恰恰是由欲望幻化成的装置建构的,走进欲望的幻象即主体化程序。也是在这个构境支点上,阿甘本指认:

一切装置都意味着主体化的过程,一旦缺失这种过程,它就无法发挥治理装置的功用,而是还原为纯粹的暴力活动。在这个基础上,福柯早已证明,在个规训的社会,装置是如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话语和知识体系来创造温顺而自由的躯体,作为去主体化过程中的主体,这些躯体假定了自身的身份和“自由”。因此,装置首先就是一种生产主体化的机器,唯有如此,它才成其为治理机器。②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0-21页。

②[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页。

装置即一种生产伪主体化的机器,通过制造欲望的装置关系建构起与统治同质的伪主体。人们在伪本真的自由追逐中被不知不觉治理。

p77

反装置的唯一途径是亵渎。

在宗教神学中,牺和奉献与亵渎是对立的,前者是使“事物、场所、动物或人移除在通常的使用之外,并把它们转移到一个分离领域”之中,这个分享的领即圣境,通过奉献,从世俗过渡到神圣,从人类世俗生活上升到上帝之城。所谓亵渎则相反,它将使那些一度神圣化的东西重新“交还人类使用或占有”。阿甘本这里所借喻的亵读,就是要让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已经被神圣化的装置运转失灵,彻底祛序和解构伪主体,从而使人与物从被治理的规训之物变成“不可治理之物"( the Ungovernable)。而这个“不可治理之物,正是切政治的起点,同时,也是一切政治的没影点”①。真正革命的政治的本质不是治理进一步合理化,而是让治理本身失灵。朗西埃的“无分之分”的政治概念与此相似。②

①[意]阿甘本:《论友爱》,刘耀辉、尉光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②参见拙文:《无分之分:治安构序逻辑断裂中生成的失序政治》,《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

虚假的主体化即由装置加载在存在之上的面具化程序,你不再是你自己,你会是虚假欲望引导下的网虫、手机控和示威者,你被一个个装置当下建构为一个面具化的角色。反装置的唯一途径是“亵读”。其实,这很像鲍德里亚晚年所说的面对拟真网络世界时的“制造病毒”。阿甘本解释说,在宗教神学中,牺牲和奉献与亵渎是对立的,前者是使“事物、场所、动物或人移除在通常的使用之外,并把它们转移到一个分离领域”之中,这个分享的领域即圣境,通过奉献,从世俗过渡到神圣,从人类世俗生活上升到上帝之城。所谓亵渎则相反,它将使那些一度神圣化的东西重新“交还人类使用或占有”。

引自 4. 部署与装置063

第二章 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翻转078

1. 语言:外显的手段替代了目的079

人通过语言看世界却看不到语言。语言是过去上帝占有的那个位置的实际主人。上帝不过是语言之异化。上帝死了不过意味着语言不再有名字。

要从景观中恢复语言无中介的中介地位,为此,他将自己的一个重要论文集命名为《无目的的手段》

玻璃瓶和苍蝇的隐喻;

在阿甘本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构境中,我们是那个试图看到世界的苍蝇,而玻璃瓶则是喻指语言,“对苍蝇来说,玻璃瓶不是一个物,而毋宁说是苍蝇透过它看到事物的那个东西”②。然而,当我们看到外部世界的时候,恰恰看不到玻璃本身。我们通过语言意指自然,通过语言理解人,可恰恰不理解语言本身。这就像通常我们看不到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眼睛本身,挖出来被对象化看到的眼球已经不再可能看到。这就是被工具化的语言落入的可笑地位。

P85

(语言)不是对象化的什么(Was),而是怎样(Wie),所以,语言作为一种潜能本身是不能被对象化认识的,它不仅仅是达及存在的手段,而且就是无中介的关系存在方式。如果说,哲学是“深思存在者之存在”( on he on, on haplos)那么,也“只有语言的纯粹经验オ会允许思想思考世界的纯粹存在”。①阿甘本说,必须保证语言之存在的匿名性和非实质性,哲学才能够设想纯粹的存在。这真是够玄秘的。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工具化和手段化的语言都已经是遗忘了存在(语言)本身的石化的存在者。对此,阿甘本说:

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无中介的中介构成了企及个从一切预设一一包括自我预设一一中解放出来的原则的唯一可能性。换言之,只有这样一种无中介的中介,才允许人类企及那种 arkhe any pothetos,那种“无预设的原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呈现为teos,即 auto ho logos的完满和目的,语言本身:“物自体”和人类的根本问题。②

[意]阿甘本《潜能》,王立秋等译,滴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63页。[意]阿甘本:《潜能》,王立秋等译,滴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上帝抛弃了世俗的言辞,所以在物化话语之中,没有神启。其实,这也是海徳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之家”的真正意义。依我的理解,存在沾黏了语言语言成了占有一价值世界的表征エ具,语言成了暴力性存在的家园。在海德格尔弃绝存在的本有论中,非现世语言的道说( Sagen)才重新归期于神性和本有。但我不认为阿甘本正确地进入海德格尔这一重要的“另一条道路”的全新构境。所以,他关于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讨论还是停留在表面。

语言的真理就在于它揭示的是万物的虚无。

P86

语言是中介,但它是作为无中介的中介——语言是非手段地企及人类存在之根本的物自体。

本雅明的透明语言不存在,现实中语言被手段化了

政治就是对某种中介性的展示:它就是使某种手段以其本然面目变得可见的行动。

2. 影像和脸:特别的外在性存在的畸变090

p90

如果在语言一景观的本质颠倒中,手段与目的被异化了,那么阿甘本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挖掘资本主义存在本质的手段“本体论”得以生成的隐秘基础:作为一种外在性的特别存在的景观,为什么会颠倒式地侵占存在本身并取而代之?在我所看到的文本中,阿甘本至少分析过作为景观场境生成构件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物与人的影像( Image)之畸变,二是主体之脸(face)石化为怪相的面容。第一方面,是非实体的影像的颜倒性占位。首先,在《亵渎》一书中,阿甘本提出,生成景观的影像并不是事物本身,而一种与事物相像的非实体的特别存在。阿甘本总是制造出各种难以进入的构境层。起先,主体与事物在水面倒影和镜子中成直接反射像,之后,绘画、摄影相片以及电影电视中出现了更复杂的现代影像构境。在阿甘本看来,影像构序存在的特别质性之一就在于它的非实体性,(瞬间构境。

P091

人所构境的影像是非连续的,它本身没有运动,电影电视只是将非连续的影像塑性和构境成伪运动的虚拟运动连续体。

影像不是主体,有时却占据着主体性存在之位,这就是一种存在论上的颠倒。

景观是属类存在的分离,也就是说,景观,即爱的不可能和妒忌的胜利。《渎神》p98

脸是特指人的生命主体存在的外在性表露。96

景观,争夺脸的战争。

一切生命都活在向外开放的平台中,他们要在表象中显露自身的内在性,对人而言,这也就是存在之脸。98

脸是共同体唯一的场所,唯一可能的城市。

3. 丢失的内在性存在经验104

今天的经验贫乏是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结果。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再也没有可以转化为经验的东西了。当人丧生自己的内在经验时,也就沦为可供景观操控的被动对象。

吸毒也是内在经验丧失的表现。

欲望是想象缺失的替代品。

资本的身体化投资或身体的商品化,身体成为技术操控的对象

今天景观存在已经是没有原型的本体存在。

4. 湮灭了的存在姿态115

姿态是媒介性的展示,它是使手段本身可见的过程。它允许人类在媒介中的存在显露,因此也就开启了人的德性纬度。

姿态是语言中没有说出来的更有力的在场姿态是在语言内部表达存在本身的东西。姿态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它就是潜能。

第三章 孤离的神姿:阿甘本与德波的《景观社会》123

马克思与德波的景观拜物教批判131 从误认到本质的物像

景观世界的占位:语言共通者异化中的知觉和集体记忆控制144

真实——影像——控制知觉和集体记忆——支配存在、遮蔽生产

景观即语言

资本对语言的征用

解决路径:恢复语言+姿态

人不再死亡,而是作为尸体被生产

让日常生活重新成为艺术的情境之建构

5. 景观与神姿的孤离151

6. 结论与问题:我们在景观中失去了什么?157

1.失去了语言共同体

2.姿态 情境的瞬间建构

P102

脸,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在性存在的象征,现在成了资本争夺的对象。因为,资本知道脸就是真理,脸就是存在。这是场争夺脸的战争,其中,制造景观的媒体是突击队,居有脸则能持有真理,就能改变和创造世界。由此,暴力性的景观物在残害全世界的人类。也正是因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政客、媒体机构、广告工业已经对脸和脸对之开放的共同体所有的非实质的特征有所理解,所以它们把这种特征变成了一种他们必须不惜以一切代价控制的不幸的秘密”②。脸,在今天成了争夺统治权和象征性王位的焦点。并且,现在资本主义控制社会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再是暴力,而是对影像和脸的表象存在的控制。这才是现代景观社会的秘密.

国家首先奠基于对表象(对主流意见)的操控。政治把自身建构为一个自治的领域,这个事实与景观

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交流正在自我分离。

P146

世界本身在向表象再现转换中被异化了,影像世界取代了实在。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断言。其次,景观世界占位②的本质,并不是让实在世界完全消失归零,而是通过控制人们的知觉和集体记忆使景观支配存在。对此,阿甘本说:“在歪曲所有的生产之后,现在,它能够操纵集体的知觉并控制社会的记忆与社会之交流,把它们转变为某种单的景观商品,在这里,一切都被质疑,除了景观本身”③景观歪曲甚至遮蔽生产,恰恰是通过“操纵集体的知觉并控制社会的记忆与社会之交流”,由影像等各种媒体建构起来的景观让你生成特殊的看到、听到和触到,景观让你的记忆中只存在影像投射中的景观商品,景观的媒介交流代替了真实的对话,只有景观,一切都转变为景观存在。这就是景观占位。

P159

虽然,阿甘本也党得这是一种并不现实的乌托邦,可是,他还是充分肯定了情境实践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今天统治和支配人们的景观,已经不是原先宏大革命叙事揭露出来的那种看得见的政治一经济奴役,景观控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殖民的看不见的微观生命政治,所以要想打破景观的统治,革命的方式也必然发生重要的改变,情境建构正是这些艺术家的一种尝试。阿甘本认为,情境建构正是“情景主义者用一种具体的(尽管也相反的)计划来对抗资本主义一一后者为使生命不再可能( potentiate)而对环境和事件进行“具体而审慎”的组织”②。具体说,也因为景观控制是通过影像投射异化式地伪构序了生命欲望,由此重新编码和塑形了人们微观的日常生活,使人彻底失去了内在的潜能,所以,建构情境,也就是要造成景观编码的失效,以即兴的当下先锋艺术构境恢复人的潜能和生命本真性,情境即解构中的革命建构。

第四章 生命政治构境中的赤裸生命163

今天真正操控生命权力的主权者是医生、专家、牧师等人

全部第三世界人口转变为赤裸生命

P185

在南希那里,人是某种被离弃之存在的存在,他通过接受个禁令①自身建构起来。“这个禁令(原译作“命令”引者注)是看到人在这里,他被离弃在那里。”在政治学语境中,这种离弃论则说明了政治权力的某种先验回撤所达及的对赤裸生命更加深层的身体控制。②在阿甘本看来,由主权决定的例外状态,正是在赤裸生命被废除政治权利根基和被存在所离弃的时候发生的,神圣人是既变成例外又被包含在法律之中的主体,亦是既被排除在政治系统之外,却又悖论性地被包含在政治秩序之中的生命,这就是赤生命的离弃本质。在这个意义上,下面我们将遭遇的“穆斯林”则是存在离弃之后的再离弃者,因为他们是被已经被离弃的奥斯辛犯进一步离弃的亚赤裸生命。

p190-191

在福柯看来,传统政治中那种自上而下的统治权和服从已经被新的自下而上的微观支配和压制取代,新的权力机制更加依赖身体的自我治理和日常生活塑形。在1977-1978年的《安全、领土与人ロ》的演讲中,福柯进步指认说,这种自我治理正是从天主教和新教的牧领学说( Pastorale)发展而来的。②牧领学说发端于“神是人的牧羊人”的观念,认为牧领不是外在的暴力,而是基于内心的引领和看护的“引导、指引、带领、率领、控制和操纵人的艺术”③。现代治理术的本质正是作用于复杂情境中的微观权力构序和支配,在这个意义上,“治理的工具不再是法,而是多种多样的策略”④。由此,福柯指认这种新型“治理术”的三个运演层:是“由制度、程序、分析、反思、计算和策略所构成的总体”;二是“一系列治理特有的装置”和“整套知识”构成的趋势;三是传统的司法国家( Etat de jusice)转变为“治理化”的行政国家( Etat administratif)在这种治理术的运作中,通过对身体的“投人、殖民化、利用、卷入、改变、转移、扩展”,今天的政治权力构序更加微观化,细小化,过去宏大的权力暴力开始通过看不见的“微细管道”和“网状组织”对生命直接发生作用。这就是福柯眼中的生命政治图景。

①[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輸、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②[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翰、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③[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輸、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④[法]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钱、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年版,第84页。

第六章 例外状态中的赤裸生命228

1. 悬法:紧急状态中合法的违法229

2. 今天的悬法:紧急状态、难民和收容所234

3. 生命权力对赤裸生命的直接操控:政治学向生命政治学的转变246

与纯粹的暴力,法律与生命诸形式一一而这些生命形式的勾连则是为紧急状态所保障”,而当这些对立要素的关系变得昧,悬法中的紧急状态就会被转变为一种不受限制的节日,在这里,人们在完全的自由中享受纯粹的暴力。可是,当紧急状态的悬法例外成为常态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体制也就变成看起来很美的生命“死亡的装置”。

3.生命权力对赤裸生命的直接操控:政治学向生命政治学的转变

我们知道,阿甘本的思想先驱福柯曾经预言,从18世纪开始出现的资产阶级生命权力已经直接占有了生命本身:“通过惩戒技术和调节技术两方面的双重游戏,它终于覆盖了从有机体到生物学,从肉体到人口的全部。”

①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年版,第238页。

P252

不仅是落后地区的人民陷入赤裸生命的困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老百姓也逐步以身体化的生命政治方式进入生物性技术管控的赤裸生命状态。唯一的真相是,资产阶级的“大写人民所在处,必有赤裸生命”。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说,“现代生命政治的新颖之处在于,生物性事实本身直接就是政治性的,而政治性事实本身直接就是生物性事实”②。这是一种新的统治辩证法。通常,生物性是非政治化的,可今天资本主义生命政治场境中的生物性是最大的政治事实。

阿甘本进一步指认,西方民主社会中普遍发生的这种赤裸生命现象正是建立在个体与面具、道德人与法律人的分离之上的。恰恰是基于这种分离,“新的无人格的身份オ坚持一种非罪感的幻象,一种无限倍增的面具的幻象”。现在的人不是没有面具,反倒是徒增了无数虚假的面具。因为今天发疯一样的欲望主体,可以在各种电子游戏中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色情、杀人、富贵和穿越),在网络交往中获得无数故意骗人的面具。

①[意]阿甘本:《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文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8页。

②[意]阿甘本:《生命的政治化》,严泽胜译,载汪民安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人从关系型主体沦为赤裸生命

穆斯林:纳粹集中营对那些同伴放弃的囚徒的称呼

第七章 安济:权力有序性部署的一个谱系学研究258

1. 空王位:权力不在场的政治范式259

2. 安济:道成肉身的神恩救赎268

3. 安济救赎:让事物自然入序274

p275

physis词的原意是“自然”,即后来西方现代文字中的“ nature”海德格尔倒对physis进行了重新构境,在他那里physis指的是让物依主体的在构序需要涌现出来。在之后的神学诠释中,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被解释成第一位的神与第二位的世俗安济的关系,或者是“本体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帝存在和上帝行为的关系问题”:上帝创造了世界,却让世界的万物按自身的有序的相互关系共存,这就是自然安济的本质。“构序是一种可以让独立实体共在,上帝同俗世结合在一起的工具。构序命名了它们之间的一般的关系。”构序不是现成的秩序结构,而是建构中的有序关系!上帝不直接构序,但事物之间的入序实现神的意志。后来黑格尔也有相近的俏皮话,即在背后看着自然相互打磨和激情个体之间争斗而实现绝对观念意志的“理性的狡计”。

阿甘本认为,古代希腊文中的构序( taxels)一词,在亚里多德那里是“一种关系而非一种实体”,不是现成在手的秩序,而是正在发生的构序关系。这也就是说,“秩序在结构上意味着一种内在的相互关系的观念”。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即一个万物共同构序存在的安邦济世的和谐关系互动体。

①中译文参见[意]阿甘本:《王国与荣耀》,蓝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版,第125页,有改动。

基督教神学的两种构序:至善构序(上帝和造物的关系)相互构序(造物之间的关系)

安济缘起于第二个构序,是一种动态的部署,结构上的有序性

安济-有序-治理 三位一体

现代资产阶级生命政治的核心不再是有面容的主人,而是不可见的治理;不是形式上的法律,而是部署在生活细节中的治安。神恩-安济范式就是民主权力范式,就如同神学-政治范式就是专制范式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