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权力与荣耀的读后感大全

权力与荣耀的读后感大全

《权力与荣耀》是一本由[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力与荣耀》读后感(一):评《权力与荣耀》

故事内容比较厚实,以神父逃亡的过程为主线,在城里,芭蕉园,乡村,城里监狱,边境,最后被抓。整部小说充斥着神父内心的矛盾,一边履行着神父的职责,一边又臣服于人性的欲望不能自拔。刚开始100多页的时候写的有些零散,感觉找不到北,随着故事的深入,越来越精彩,最后100来页写的尤为精彩,读外国小说好像都是这种感觉(或者说是套路),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或者是文化的差异。这部小说,作者到底是信教还是唯物主义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许作者更想表现的是人性的美,比如神父虽说喝酒,有私生子,但本质上并非坏人,也确实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坏事。最后我想说的是普天之下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没有谁是神,都有各自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愁,看清了这一点,我们人生的路会走的更加的从容理性些。

《权力与荣耀》读后感(二):反思科学 理性 技术与信仰

译文和译林出版社都出过这部小说。这部小说用通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落魄的神父的逃亡之旅。

作者是比春上村树还厉害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者。

小说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的,叙述者处在全知全能的位置,掌握着人物全部的行动和情感。这样的安排让作者不必把视角始终聚焦在主人公神父身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人物和场景的拼贴与剪接,展现出故事的全貌。

很多书评给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主要是作者对人性和神性的思考。

你如果一直把历史想象成是纯线性发展的,不断向前进化的,就很容易把社会简单化,也把人性简单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可能更关心整齐划一的前进队列,而文学家却往往更关注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掉队”的人们。观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取向,记录那些卡在时间的缝隙中进退两难的处境,恰恰体现了文学的独特价值。没有《权力与荣耀》这样关注“掉队者”的小说,你就无法从另一个方面,从那些被“正史”遮蔽的角落,去理解复杂的人类社会。

《权力与荣耀》读后感(三):痛并快乐的阅读体验

阅读《权力与荣耀》给我一种痛并快乐的感觉。主题很沉重,格雷厄姆像一个“节奏大师”,情节起起伏伏吊人胃口,让人忍不住快速翻到下页,但引人深思的对话、作者埋下的伏笔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主旨思想像是在告诉我翻得太快会错过很多东西。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矛盾情绪一直折磨着我。但同时,在痛苦之中又夹带着快乐。可能是刚读完毕飞宇的《小说课》,藏在字里行间的一个动作、一种神态甚至是人物对话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某种线索,等到我把线索集齐,就能找到格雷厄姆给读者准备的隐藏关卡,所以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有着类似探险的兴奋,每当我发现线索之间的联系,就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思考过程是痛苦的,但思考对于我来说却又是快乐的,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权力与荣耀》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权力与荣耀是绝对的好吗?会给人们带来什么?获得它们又要付出什么代价?它们是不是在另一方面意味着某种责任?重新审视自己,宗教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绝对不是某种永恒美好的童话。它带我体验痛苦,感受自己的存在。考研英语有一篇阅读是说生活中需要痛苦,太易得的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引人堕落的陷阱,陷阱里充满了生活的无意义感。 格雷厄姆对人的观察非常细致,似乎在里面好几个角色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是和《沉默》一起买的,同种题材的小说,二者在情节设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个人更喜欢这本书,书中人物更加饱满。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没有纯粹的好坏之分,上一秒很可怜的人,下一秒就会变得面目可憎。这本书的节奏更加吸引人,套用毕飞宇解读《促织》的文章,完全可以用来解读这部小说情节的高明之处。 所以说这对我来说是一本值得反复重读,细细品味的书。

《权力与荣耀》读后感(四):人性

这样一个在雨季到来就会成为泽地的城市,中尉为能让人们拥有一个新世界开始对两个人的追捕——美国强盗和神父。荒诞的是他曾亲自馈赠神父五比索释放了他,走在傍晚的街道上被小男孩这样一群他想要改变和守护的人唾弃。天主教与国家暴力机器代表着两种权力,就像神父说的他代表的教会只会通过聆听人们的告诫给予恩赐,而警察制定的规则则会给社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中尉在完成使命后反而觉得生活失去了目的和意义,无知的人们依然会花钱只为分得浸染神父鲜血的一小块手帕。就像之前即使面对高额的赏赐面对残酷的人质手段,在监狱里他与人质擦肩而过,他坦白身份后狱友的庇护及无动于衷,人们不知为何的迷信让他一次次逃离。而其实他只是个威士忌神父,他犯了通奸罪,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尽管他的职责是为所有人祷告但他的思绪全集中在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那个早熟且正在沉溺的灵魂。面对你深爱的东西你是无能为力的,你只能看着他冲向一座断桥,一个废弃的车道以及未来五六十年里战栗惊恐的一生,就像香蕉种植园里的珊瑚,这个与神父约定莫尔斯密码的女孩,这个通过函授拼命汲取新知的女孩,她的青春过早埋葬了,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混血儿和神父的两段旅程里,神父早已猜到了一切,从逃跑到妥协,他是为了聆听美国罪犯的告解还是厌倦了可耻的逃避呢。开头是坦奇医生接济了矮个子神父,结尾也是在他对牙医诊所窗边目睹了他的死刑。而让他错过那班离开的轮船的一家,母亲给三个孩子讲完了胡安的故事,这个真正虔诚的神父,而现实生活里,即使神父被消灭了但他们一直是作为权威与象征的存在,一个走了,下一个还会来。人性为何,谁都会成为堕落的天使,唯一可以失去的便是身上罪恶的锁链。而神父,又将向谁告解呢?

《权力与荣耀》读后感(五):告解存续,荣耀不死

这样一个在雨季到来就会成为泽地的城市,中尉为能让人们拥有一个新世界开始对两个人的追捕——美国强盗和神父。荒诞的是他曾亲自馈赠神父五比索释放了他,走在傍晚的街道上被小男孩这样一群他想要改变和守护的人唾弃。天主教与国家暴力机器代表着两种权力,就像神父说的他代表的教会只会通过聆听人们的告诫给予恩赐,而警察制定的规则则会给社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中尉在完成使命后反而觉得生活失去了目的和意义,无知的人们依然会花钱只为分得浸染神父鲜血的一小块手帕。就像之前即使面对高额的赏赐面对残酷的人质手段,在监狱里他与人质擦肩而过,他坦白身份后狱友的庇护及无动于衷,人们不知为何的迷信让他一次次逃离。而其实他只是个威士忌神父,他犯了通奸罪,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尽管他的职责是为所有人祷告但他的思绪全集中在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那个早熟且正在沉溺的灵魂。面对你深爱的东西你是无能为力的,你只能看着他冲向一座断桥,一个废弃的车道以及未来五六十年里战栗惊恐的一生,就像香蕉种植园里的珊瑚,这个与神父约定莫尔斯密码的女孩,这个通过函授拼命汲取新知的女孩,她的青春过早埋葬了,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混血儿和神父的两段旅程里,神父早已猜到了一切,从逃跑到妥协,他是为了聆听美国罪犯的告解还是厌倦了可耻的逃避呢。开头是坦奇医生接济了矮个子神父,结尾也是在他对牙医诊所窗边目睹了他的死刑。而让他错过那班离开的轮船的一家,母亲给三个孩子讲完了胡安的故事,这个真正虔诚的神父,而现实生活里,即使神父被消灭了但他们一直是作为权威与象征的存在,一个走了,下一个还会来。人性为何,谁都会成为堕落的天使,唯一可以失去的便是身上罪恶的锁链。而神父,又将向谁告解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