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去海拉尔读后感摘抄

《去海拉尔》是一本由王咸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海拉尔》读后感(一):那一代人

作者短于人物描写,长于隐秘的表达自己的评议,总是冷眼看世间,几乎每篇旁观者都有人生如梦之感。

他们出生在后时期,经历了89,亲历着思想大解放然后再次被钳制改造的过程,所以他们失去了对国家的信任。就像一个人曾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了你,无论以后他再怎么对你好,你还是心存芥蒂。每当你想要高兴的感激他时,那道伤口就像突然的天降陨石,把你准备搭起的那座桥砸个稀烂。所以他们不再发声,在心里憋着,默默记着,甚至会在深夜惊醒。曾激进的人,一些选择出走,留下的要么消极对世,要么只想过安稳平凡的小日子。人生确实如梦,既然醒不来,那就把这个梦做圆满了吧。

《去海拉尔》读后感(二):两点勘误

两点勘误,供重版修订。 1、目录处“去买一瓶消毒水”,最后一节小标题为“去买一瓶消毒液”。 2、P230,倒数第五行,“钟黎”应为“钟离”。 短评如下: 三星+。作者在“去掉多余的戏剧性”上确实很努力,这文章写得并不像我们预期中的收获杂志的编辑。但又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简单小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似乎总有点什么隐藏在下面,半压抑半掩饰的,又仿佛坦然地呈现出来。他的人物总是简单的,自我陈述的,从没有过于复杂的内心活动,似乎世态尽在眼前,明明白白。但小说读下来,反而觉得心里纠结,有什么绕住了。未必舒服,但却能留下印象。比较欣赏的是相见欢和去海拉尔。

《去海拉尔》读后感(三):叙事语言的艺术

10 是否编辑出身的作者都有这样的特性?秉持着对语言文字极度的敏感,不肯多落一字。这本小册子最为精彩的当属作者对叙事语言的克制,简洁而冷静,读者是很难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一如生活本身。读惯了传统小说的人,这种现代意味浓郁的集子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七篇小说都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戏剧性也不够——这应该是王咸刻意避免的,所有的人都似乎“温和平静”,除了《盲道》中那个门卫大叔。看似表面的风平浪静,实则是内心的隐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包括“我”在内,但都无从言说,也无人可以言说。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显而易见。

《去海拉尔》读后感(四):中国式的交流

给书打分的时候,豆瓣系统给出了一些经常给这本书打的标签,其中一个为“随便”;我心里一笑;没错,我看了这本书里面5个短篇,后面2个实在没去看;看完前面5个,我直观的感受是,以为作者在写随便或者日记;

我隐隐感觉作者是在用很克制,很隐忍的表达方式在写小说,在写一些“看似平淡,实则深沉”的小说故事,但这种笔触和写法是不是一种“深思熟虑”或者“故意为之”的笔法,不得而知;但作者观察生活,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提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经过精心的选择和编排,又用一种很生活化的笔触非常“轻描淡写”的表述出来,感觉真的很像日常中国人的交往,很多都是平常的问候,机锋都隐藏在相对平淡的对话中;

从文学性上无法去评述,仅仅从传播的角度,感觉有些可惜;这种转换是不是有些太绕了;就像很多中国式的日常生活和商务交流,大部分觥筹交错,关键的仅仅只有几句和几个意思,真实的意思都在相约几方的脑海中;

《去海拉尔》读后感(五):读一篇写一点

《盲道》题解,看不真切的道路。格格不入的小安,带着一种并不懵懂的天真执念外出闯道,流浪混际于大千世界。

我认识一位已不再联系的旧友,西南人士,那骨子里对一般真理的笃定自信,几乎同小安一般。他有他的澄澈有趣,故被人接纳;却又被作为不合社会要求的人,被引领者仔细打磨。这是命中劫?是好是坏,或者只是他自己的缘分?

当然,小安是更具神秘感的一位写作者。我不想给他贴标签,为了表达方便,姑且这么说,农名工,三个字,只是一种一望而知的生存境况。世人的理解,安分守己是最好的出路。但他有不得不表达的内在需求,经过一轮轮基于文凭的审阅,失声,寻求另一种形式,等待破土而出……

同门房老政沉溺于过去的荣光和自我叙事之中一般,受制于户口,小安也有一种独特的生存哲学。然而老政404了,小安的行踪也宛若风影,飘忽不定,难觅踪迹,云深不知处。但他的存在就是另一种生命激越的可能,正似那双摊开的手,足以在我心中残存下一个惊叹号。

“我”与妻子这类处规矩之间的的知识分子在原地,又敬又怕,紧绷地检视着那一串串邮戳与一枚假古币,是否会再次掀起他们平静生活的涟漪…地处华东的我们是庸常客气心口不一的,正如我与西南友人的不同,这真是一种有趣的对比。

夜哭,丧婚俗,附体,仿佛不属于此世的灵物,冷静的观察,符合情境的感受融于意象,修辞立其诚,老政与小安之间的穿插叙述。给予我文学方面的启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