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摘抄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摘抄

《日用器具进化史》是一本由[美] 亨利·波卓斯基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一):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真正完美的飞机不需要维修、不耗油、寿命长。 理想的餐桌可随用餐人数调大小,小孩无须借助电话簿才能够着餐桌,非用餐时间餐桌能不占空间,不易产生刮痕及污渍,桌脚不会妨碍用餐者双脚的移动。

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我们对完美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也因此所有事物都会随时变化。完美器具并不存在完美只是一个词,并不是真实事物。

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任何一种物品,都可以找出许多缺点。

器具发明的共同原则:不断寻求改进以合乎人类的需求——更方便、更经济。

器具不断变化的原因就在于:还不够令人满意。

所有器具都不断改变,以适应不断发现的缺点。

摘录: 日用品具进化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94246/

ChangeLog:

2018-07-02 06:57 linfeng365 初稿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二):谁是发明家?

刀和叉。人们使用刀子吃饭,后来又发明了二齿叉、三齿叉和四尺叉。是伴随着对功能的追求而不断完善的。但这种完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不断地去发现不足和缺点,然后着手去改进它的一个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功能决定形式,而是缺点决定形式,发明者是批评者。缺点就并不仅仅是功能,也可能是一定文化的人认为缺乏的功能,或者外形不够美观等。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器具是完美的,缺点永远都在。只有好,没有最好,“好”胜于“最好”比如,宝特瓶替代了玻璃瓶装饮料,但是它的环保亦成为问题。或者,易拉罐作为容器,本来扣子的环会被扔得到处都是,设计出不用扔的环可以减少这种情况。

社会也在不断用流行、风尚来创造新的需求。

进步的原动力在于不满。

作者采取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进行定义,虽然比较讨巧,但其实也就是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种缺失只是需求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但需求是什么呢,又太宽泛了了。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作者在谈论刀叉时提出的一个东西方差异。西方人喜欢端上来大块的东西,牛排等,用刀叉切着吃;但中国人要么把东西早就切成了小块,要么煮的很烂,并不会在餐桌上使用刀,孔子:君子远庖厨。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三):以点及面的产品设计史

虽然叫做日用器具进化史,但本书对设计史的叙述却是非线性的。最核心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反驳了包豪斯时代(或者建筑领域里的芝加哥学派)一直以来的「功能决定形式」这一观点。

虽然叫做日用器具进化史,但本书对设计史的叙述却是非线性的。最核心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反驳了包豪斯时代(或者建筑领域里的芝加哥学派)一直以来的「功能决定形式」这一观点。

----★ 摘录&感想★----:

1. 人类生存需要食物,但叉子却非必要餐具,与其说是「需要」(necessity) 为发明之母,不如说「享受」(Luxury) 为发明之母;

2. 要接受凡事皆有缺点,无论是大头针、桥梁还是电脑,每项工具多多少少有改善空间,这也正是革新的力量;

3. 3M真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4. 很多时候,市场需求和当时的社会政策环境决定了产品设计的未来,如二战时军队采用无钩式二号拉链来达到防风同时节省材料成本的目的,才推动了如今拉链的普及;

5. 哪怕是种类繁多的产品和工具,也有限制,设计是平衡使用目的和经济成本的结果,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100多种斧头和好几百种锤子;

6. 继续存在形式 (survival form) 的重要性:在全新且可能是重大改变的形式中,需要存在有熟悉的式样。因此设计往往需要在「创新增加购买兴趣」和「保留令人安心熟悉的要素」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7. House Yronwood 的「迷罐」(puzzle jugs) 是众多形式决定同一功能的案例,同时也印证了「功能决定形式」是不够严谨的结论;

8. 作者认为悉尼歌剧院属于设计形式主导功能的惨案,例如众所周知的开幕时间比预计晚了9年,成本是原先的 1400% 等事实。 然而,其实世界上绝大部分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筑项目,从建造和维护的成本预算角度来看都是一场灾难,可那又如何呢,建筑本来又不等同于盖房子。(「然而」之后为本人观点);

9. 罐头开罐器、拉环、啤酒瓶盖都是经历漫长迭代的结果,大多数时候,解决方案总比问题来得晚,因此不要急,不要试图苛求完美;

10. 环保绝对不是个道德问题,甚至不是个制度问题,而是个复杂的经济问题。(后半句为私货)

在刚开始学习的前几年,一直觉得设计的本质无外乎「满足需要」四个字,现在觉得与其说满足需要不如说是有意识地解决在满足需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总之,对于设计来说,功能并非唯一因素,甚至并非决定性因素。

2018年4月21日,阅读时间总计3小时左右(团队 Outing 路上看完)。

翻译得挺烂。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四):日用品的进化为何是败笔?

美国科普作家路易斯·达特内尔写过一本别出心裁的小书,他假设现有的世界土崩瓦解,一切重启,幸存的人类能否利用资源,快速复原生活必需品?即使心中早有雏形,制造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器具亦非易事。可想而知,这些日用器具在问世之初是多么稀罕的物件。

日用器具为什么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呢?我们不必经历达特内尔式的探索。被誉为“科技的桂冠诗人”的亨利·波卓斯基创作了《日用器具进化史》一书,带我们见识日常物件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模样:我们因何改造,又因何尘埃落定不做更大的改变。

说到日用器具的进化,很多人觉得是人类的需求决定的。但若只是为了满足需求,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早就可以做到了:用尖锐的石头切割东西、用树枝叉起食物、用甲壳盛装物品,似乎也能满足需求,而且我们今天所谓的更“高级”的器具(像是刀、叉、碗)的造型,也是脱胎于这些原始“工具”的。如果人类的目标是制造出更好用的器具,那么事实又跟这个目标相悖,我们分明承担着更多不好用的代价,像是更难操作、容易损坏、不安全、或者更高的成本。每样器具或许还有无尽的改良余地。波卓斯基因此提出了他的观点:推动进步的力量在于人的欲望,而非需求。

所有器具——某种意义上言——都是败笔。正因使用者投射了自己的欲望,而每个人的欲望又各不相同,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所有欲望。于是,在设计中,它必然要做出取舍,向各种要求妥协,最终制造出能够使用又隐含失败的产品。以一颗小小的螺丝为例,其中也包含很多取舍:传统螺丝的沟槽只有一条对角线,优点是容易制造,缺点是螺丝刀很容易滑脱沟槽,损伤器物,而且公共场所的螺丝经常被人用硬币之类的工具轻松取走。改进的菲利普螺丝就能降低滑脱率,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当螺丝刀钝了,这种螺丝比传统螺丝难拧紧。再如,19世纪时,人们都偏爱六角螺帽,认为它象征“现代工程”,甚至以螺帽的形状直接区分新旧引擎,判定高下。但不容忽视的是,六角螺帽寿命较短,盖因它很容易被磨成圆角,加上经济的考量,四角螺帽仍有用武之地。

这跟物种的进化异曲同工。每个物种都不完美,所有的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站在人类的视角,我们的进化似乎已经停止,但它仍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推进着。享受着极大资源的人,也无法取代最最原始的微生物的生存,甚或还有以器官退化和牺牲作为生存策略的物种。更多并行不辍的进化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发生,像那些普通人不会关注的器物进化一样:熟识餐桌礼仪的人应用自如的几十种叉子、专业工匠使用的500种锤子、或是快餐汉堡的包装容器的变迁(基于诉求、经济、政策、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未必是为了常规的、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存在。进化没有标准答案,支线的进化,通常都是因为发现了旧有事物的缺陷,权衡过后,为某些欲望,为特定人群,有了新的器具——当然,它依然有其他的败笔。

作为器具,我们必然会关注它跟人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已经跳脱出它原有的框架,变得日益频繁和剧烈。曾几何时,互动是单向的,是人如何去使用器具、克服器具的不足、改造器具。然而现在,器具也在改造着我们,不光是提供便利,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垃圾桶的进化便是如此。旧时的铁质垃圾桶极难清理,垃圾袋的发明看似是清洁了许多,把垃圾连同袋子一起丢弃即可。可正因它容易清理又不会渗漏,人们不再考虑扔进垃圾桶的是什么,潮湿的食物滋生着虫蚁、不更换的垃圾袋留着食物残渣,卫生反而变得糟糕了,这一定是设计者始料未及的。

如此看来,器具的进化已无关设计者的初衷,追逐着缺点去改进,总是慢于生活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多的选择,越来越吸引人的产品,不能掩盖进化的本质:夹杂着对复杂环境的反馈,渗透进我们对生活的不满足里。波卓斯基说,器具与人类共存亡,“人类的义务是领悟它们及我们自身的本质,不管会如何不完美或错误百出”。既已无法从与器具千丝万缕的纠缠中脱身,至少别让器具假欲望之手,成为人生的掣肘吧。

——戊戌年读亨利·波卓斯基《日用器具进化史》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五):熟悉的陌生:你不知道的日用品演进史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日用品的陪伴,刀、筷子、匙、别针、拉链,如此种种,都是司空见惯的物什,我们再熟悉不过。可这些日用品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不同文化的同一功能的器具为什么有大相径庭或者细微的差别,我们却很少认真思考其中的奥妙。日用品的演进过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从未踏足的陌生领域。美国作家亨利·波卓斯基的《日用器具进化史》,从我们身边熟悉的日用品说起,一步步揭开日用品演进的奥秘。

刀叉是西方社会的必备餐具,娴熟使用刀叉是礼仪之必需。这与我们应付裕如的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徒手取食的民族毕竟少之又少。刀叉与筷子,都是人类因进食所需而逐步发明出来的。西方今日习以为常的刀叉最初是完全不同的样貌,有教养的社会上层人士为保持双手干净而开始使用刀子进食。双刀的使用,刀尖的锋利,即不便又不安全。中古时代的欧洲最讲究的餐桌礼仪,通常是一手持刀固定食物,另一手持刀切割食物,然后用刀锋将食物送入口中。这在今天可算是骇人听闻,也让人毛骨悚然了。“缺点为改良之母”,正是因为有这样显而易见的缺点,刀叉的演进随着时代的推进,而缓慢地进行着,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波卓斯基通过我们身边喜闻乐见的日用品的演进,小中见大,提示器具演进的一般规律与秘密。

同样是刀叉,我们知道刀叉的功能是一日三餐进食的必用品,照常理应该有统一的形式才对。功能决定形式,是某些人根深蒂固的认识。波卓斯基通过事例,无可辩驳地推翻了这个偏见。比如叉子,随着用途的不同,出现了各种专用叉,牡蛎叉、草莓叉、贝壳叉、生菜叉、大沙拉叉、小沙拉叉、儿童专用叉,等等,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式样之精美,制作之精良,也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是为了进食,却出现了面貌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也同时说明了“需要是发明之母”的真理,有需要就有发明,实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功能不决定形式,单一的功能可能存在多种形式,人为决定形式是不明智的,也是无法做到的。刀叉如此,其他日用品可想而知。

小小刀叉就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看似平凡的事物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日用品的演进,是个不断改进缺点的过程。“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接近器具缺点与理想的过程。”这不仅是刀叉演进背后的驱动力,也是其他器具演进的驱动力。器具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人们思考改进的方式,并付诸实践。器具演进的本质就是不管器具有无目的的演化,都会产生改进的结果。波卓斯基通过日用品的演进,讨论器具外观和形式,力图说明生产技术沿革的本质,以及现代复杂科技的运作。

我们也应注意到,固然功能不决定形式,但通常流行要比功能更常决定器具的形式。即如厨师用刀,深受厨师本人喜爱的刀子,不管其外观如何,因为心手如一,物我两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时代亦是如此。波卓斯基以陶器为例,说明流行与形式的关系。传统粗陶器的售价低,使得陶工没有资本增加投资,从而改进陶器,制造优雅的形式。眼光独到、手法高明的陶工从新奇和特殊化两方面着手,同时也改正缺点并配合流行,在釉料、颜色和形式上尝试具体的改变以适应流行的需要。

在《日用器具进化史》这本趣味横生的书中,你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事例,更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不管什么样的器具,遵循的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演进原则。因需要而发明,因缺点而改进,流行决定形式,不完美而美,完美无止境,进化无终点波卓斯基善于以小见大,从具体到抽象,由普通而推及特例,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出最多的理念,让读者愉快阅读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明晓日用品进化的奥秘,并进而思考生活中处处蕴含的道理。

碧月清风

2018.6.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