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图说中国民居读后感锦集

图说中国民居读后感锦集

《图说中国民居》是一本由[美]那仲良 著 / [菲]王行富 摄影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367图书,本书定价:90.00元,页数:201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中国民居》精选点评:

●以前在参观这些古建筑的时候不会看整体,身在其中只会拍角落细节,看完此书才发现中国民居更讲究整体的构成,人伦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在不同气候地区的民居各有特色,反应的是当地的地形气候。比起现在追求奢华的别墅,中国民居更多的展示了文化,图像寓意的美好。更有些人情味儿

●很不错的中国“民居”知识读物。前面两章,将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很多相关的常识和知识点,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对中国民居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概况。第三章才开始切入主题,举例讲的民居基本来自历史上比较富庶的地区,如京晋江浙皖闽粤港等,其中山西尤其多。这些例子基本都是今日有名的老房子景点了,说是民居,倒不如说是过去的豪宅。每个例子讲得也略微仓促,浮光掠影吧。如果真的喜欢,建议挨个去实地看看。总的来说,这个“中国民居”有点名实不符,除了这些典型的民居,如果能多一些真正的民居,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和新中国以来的一些新民居。

●没意思。

●就第一章有点意思

●很不错的一本书,看完对中国古民居和中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有机会要挨个去走走

●看过几个版本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那套名居 ,本书的过于科普化,优点是照片的质量不错,真是图说。

●大江南北几处代表性民居,也算一种记录

●看此种书籍,很容易给人一种去乡下建房的冲动,不仅仅是房子,而且还是宅院,不仅仅是住的地方,还是体会生命意义的地方,不仅有人,还有花草猫狗、左邻右舍,这可能是桃花源的追求所在,一种反外界暴力、侵袭的地方。

●读完第一遍,可能是在农村长大的缘故,很多篇章像是在回忆小时候,让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很多建筑、民居与宅主人联动介绍,让描写显得更有生命力。

●20190625 看过了。还行。 老外的眼光看中国,讲的比较多,但不够深入。 前面对民居情况的概括整体还行,但是关于建筑学、风水等方面的内容没什么深度,只能说没有错。 后面的对各类典型住宅的分析还是下了大功夫的,不错。写的很细致,当然对一些历史以及典故的考据就不要强求了。 先总论观点、分析与理论,再分类多举一些例子的写法可以借鉴。

《图说中国民居》读后感(一):看起来很浅,却很系统

这大概是国外学者和中国学者的不同,也可能是翻译的厉害之处。

我们从小到达耳濡目染的一些东西,曾经在我们记忆中但却消失的一些东西,去各种古镇故居打卡那些似曾相识的东西……看这本书的过程,帮我串起了散落的记忆和心底偶尔泛起的疑惑,正如俗语“瞌睡遇到了枕头”,一切之前的好奇,一切迷惑不解的,都可以有了答案。

这本书,让我对作者有了好奇,一个七八十岁的外国老先生,用了几十年了解中国,他的作品,一定是很有趣的。

“看完这本书,我要去买他其他的书看!”我这么跟朋友讲。

《图说中国民居》读后感(二):极好的入门级民居读物

对尚未接触建筑学基本知识的读者而言,那仲良先生(Ronald G. Knapp)的《图说中国民居》无疑是一本极好的入门读物。无论是关于中国民居建筑形式、材料架构、功能设计、铸造过程的简明介绍,还是对民居作为传统社会基本空间单元的秩序排布、文化意涵、组织效能、历史流变的利落分析,都令读者对中国民居和传统建筑的认识达到更为周全的深度。 尤其对于成长在本土文化环境、却从未深入探究那些自视甚熟的传统建筑的中国读者而言,这样一本读物会令他们发觉自己对于传统建筑所知甚微,继而激发他们走访那些散落各地的古老民居、进而通过思考拥抱和传承自身母体文化的使命感。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章详叙中国民居的基本建筑形式,包括民居的基本共性、地域差异、典型架构、建筑材料等,帮助读者从宏观上认识中国民居的基本形制;第二章描摹中国民居作为传统社会居民生活空间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效能,包括民居选址、建造、装饰上的文化用意,以及民居作为“礼仪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空间秩序和对家庭生活的组织功用;第三章列举十七个较为典型的民居案例,进一步呈现中国传统民居斑斓万千的形制特征和深厚凝重的历史印迹。在解析各地民居实例的过程中,那先生搜集了大量直观翔实的图文数据,包括民居院落的平剖面图和建筑细节的摄影资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中国读者而言,这些生动的图文资料更是与自己记忆中的传统建筑相映成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为自己脑海中的传统建筑意象添补进更多的基本术语和解释框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怡人体验。

对于初步接触传统建筑知识的读者而言,这本读物可以补足他们概念语汇的不足,助其习得更为专业的建筑术语,从而能够更为精准地描述那些早已在自己脑海中扎根盘旋的传统建筑意象。 同时,这本读物从细处着眼,详细介绍了中国民居内外结构的建筑功能和形成原因。 作为一名外国研究者,那先生敏感地捕捉到中国民居中蕴含的历史传统与精神寄托。在这本读物中,那先生结合实例介绍了风水对于民居选址及方位的关键影响,民居建造过程中严守吉时和举行仪式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民居中镇宅装饰的信仰含义和年画对联的祈福功用。 在普及中国民居基本知识和对其进行文化分析的基础上,那先生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文译本的翻译可谓卓越,译文端庄典雅,表述简明畅达,译者添加的术语解释也为那先生的原作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作为述介中国传统建筑的外文译作,本书言语凝练出彩,实为可贵。

《图说中国民居》读后感(三):说话看图

本人也没有见过多少中国民居的原形,甚至我家乡典型的古老建筑(大概是清末民初)的青砖“锅耳”屋都不在本书的典型案例之中,虽然它看似是“硬山顶”和“马头墙”的某种组合。其基本的结构和形态布局,无疑都是典型的对称、天井、三间以及后为大(以传宗接代代替了家长等级)的特色,与本书的描述完全相同。由此可见,本书在普遍性的归纳上是有目共睹的。

书中重点介绍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房屋”,是已经完成的产物,虽然涉及设计工艺、建筑方式以及文化历史原因,但是作者从来都不深究,只是淡淡带过,读者有充分的时间来慢慢观看那些精美的摄影,慢慢想象这些仍然存活的历史建筑所经历的辉煌和落寞,而不必埋头于介绍的文字之中。对于不习惯长时间阅读或者没有充分游历民居的读者来说相当友好,但是这也造成本书深度上的有所欠缺。例如,中国的风水之说在建筑中也多有体现,但是本书对一些明显违背风水之说的建筑却没有探究原因;又如本书没有明显的介绍逻辑,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工艺上的,让人无法对中国的特色民居有清晰的脉络。当然,想详细介绍中国的特色民居,本书的篇幅肯定是不够的。同时我也想,让一个外国学者来详细阐述中国民居的历史变迁似乎强人所难,尽管这个想法有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术的嫌疑。虽然说也有不少的外籍学者为中国学术做出过贡献,但他们很多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并取得学术承就后才移居海外的同胞,而不像本书作者一样是土生土长的外国人。我并非盲目排外,只是觉得建筑就像语言,是一个地区的人通过自出生以来生活于其中并融入到灵魂骨子里的东西,无从记起也从不会忘记,即使再高深的学术也难以穿透。所以,我觉得本书更多是外国友人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民居的入门书籍,如果国人想深入了解中国民居建筑,或者可以将目光看向国内的研究著作,或许收获更多。

书中的中国民居肯定是越来越少了,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实用性变成最主要的功能,背后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聚合造成的土地紧张。书中的独栋房屋占地随便都比农村(我家乡)的集体土地家庭用地标准的80平大太多,更不要说寸土尺金的城市用地,北上广的阳台都卖几万块一平,你还想要天井?当然,随着家用电器的配备,房屋的采光、排水和温度控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免受室外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宗族大家庭的解散和小家庭的建立也侧面上减少了房屋的占地面积。

如果要在本书的众多民居中选取喜欢的,还是类似青藤书屋一样的配有大院子的独栋院落深得我心,在私密性和与自然共处的方面都能满足要求,但除非你有买别墅的真金白银,否则这太理想化。客家的围屋可能更加切合农村的实际,既集约使用土地,也有利于能保存邻里关系和宗族意识。事实上在中山的某些农村我就见过类似的方式,就是将整个村子的居民从旧村房屋搬到集体建造的矩形公寓楼。一层是商铺,楼上是住户,长长的走廊连通了整层住户的门,矩形楼层中间的空地有停车场和篮球场,也用作婚宴的场所,这也算是中国特色民居的发展和延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