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敕勒川年华的读后感大全

敕勒川年华的读后感大全

《敕勒川年华》是一本由冯同庆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敕勒川年华》读后感(一):敕勒川这方土地上的特殊岁月

《敕勒川年华》描写的是知青岁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特殊的一页。毛主席曾经指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最高指示”的发表,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从全国不同的城市在欢送的锣鼓声中奔向农村。

中国之大,农村之广阔,加上各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文化的差异,知识青年面临不同的境遇和挑战。他们的青春岁月在这里接受洗礼,历练成长。

如今,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随着生命的轨迹步入老年。白发苍苍之际,蓦然回首,重新回顾那段生命的旅程,在心底依然心潮涌动。

笔者曾经也是知青的一员,心有同感。

《敕勒川年华》,根据作者冯同庆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在敕勒川这方土地上的特殊岁月,读来感人至深,颇耐咀嚼。相信读者会有共鸣。

(作者: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

《敕勒川年华》读后感(二):“青春悔悟”的永恒追求——感谢《敕勒川年华》作者倾心地叙述

“青春无悔”,人类永恒的美好愿望!而青春岂能无悔?这是我读冯同庆知青小说《敕勒川年华》之后最大心得。

北京四合院出身的“乖乖孩”“”发祥地来的知识青年、毛主席派至“广阔天地”的城里孩子、既有“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抱负,又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义务……天地未因此改变,“再教育”确使我们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故乡——中国农村!作为读者,我与小说主人公小宁有着太多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人格交叉,也许这仅仅是我类特定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知青史”是一部特殊时代的历史!在哲人们将其上升为历史哲学之前,我感谢作者所做的文学提炼。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恰是全色光谱。“乖乖孩”的经历,实为知青史中的重头戏。

青春岂能无悔?没有冲动的青春存在吗?冲动就会过度,有过就有悔过甚至忏悔。东方人讲“三省”,西方人讲“原罪”,形式不同,道理唯一。“圣人”无过,那是“青春无悔”的愿望和结果。小说的最后在小宁的帮助下,小驹打开了心结,悟得“对就接着做,错就给改过,等谁了断?自己了断!”进而言之,心圣(古人所谓“内圣”)才是罪与罚的了断,更是有悔、有悟之后“无悔”愿望的境界,“青春”的升华!

据说现今“青春”的年龄标准已经重新界定为18-65岁了!那么,人类由青春而生发出的“悔悟”的愿望期也会延长,再延长!无悔,有悔,有悟,才有青春,才有青春的升华!感谢《敕勒川年华》作者倾心地叙述,感恩中国农牧民寡言地教诲!

(作者:马彪,历史学博士、日本山口大学历史学教授)

《敕勒川年华》读后感(三):一部草原知青的成长史——读《敕勒川年华》

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千万城镇青年被动员参与到“上山下乡”的社会运动中。下乡知青们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更进一步形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无法绕开的组成部分——知青文学。知青们的经历、情感与反思,或通过小说,或通过个体回忆录等,被诉说出来。

《敕勒川年华》是那个时代一群青年的故事。透过主人公司马小宁的叙事,他和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这一代青年,有根正苗红者,带着舍我其谁的豪气与志向,想要把革命进一步发扬光大,继续革命;有因为家庭出身等所谓“原罪”因素的,希望通过上山下乡,实现身份的认同、个人际遇的改变;更有甚者以极端的方式寻找自我,寻找认同与社会接受;还有一些在经历过狂热的武斗后,已经开始对社会、对自我进行反思,厌倦了运动,带着赤子之心,怀揣浪漫与热情,想要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一番作为。

无论是出于城市就业等经济原因,还是政治革命的现实原因,他们面临不同的机遇,但却做了同样的选择。这些被誉为“毛主席的孩子们”的青年们的经历,如果只被看作是纯粹的个人感情书写,显然将把故事格局窄化。他们的故事,既是作为参与者的经历,更是作为见证者的他们,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另一种记述,从中可以发现看得见、摸得着乃至感同身受的历史。

《敕勒川年华》中的故事叙事,离不开作者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与理解。故事涉及特殊年代下的社会背景,但作者并没有直面书写,而是通过对日常的关注与记录,叙述故事和构建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再反映时代对于个体的历史影响。毛泽东说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出身虽不由己,但道路仍可选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面对“主席挥手指航向”,司马小宁们带着赤诚之心,“誓为人类求解放”,前往蒙地插队。权威之于个体的影响,在这样的叙事中跃然纸上。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有着“边地宽乡”之称的敕勒川地区。这里地界宽绰、拓垦多年;这里蒙汉混居,农牧兼容;民族融合久已,人心宽厚。因而在《敕勒川年华》中我们看到的蒙地自然、生活环境的书写,与其他插队草原的知青们的文学叙述有显著不同。这种环境使得身处敕勒川的知青们的生命中多了温情、多了理解。这更是不同于同期由于环境艰苦恶劣进而带来的知青叙事中尤为凸显的苦难与悲情。因而,就《敕勒川年华》本身而言,作为一种文学叙事,丰富了中国的知青文学。

中国古代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文学作品和史学研究往往可以起到互相印证、补充的作用。这种特点在文史研究中被称为“文史互证”。研究者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更深层次的了解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科学的辨析,从文学作品中进一步发现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知青研究中,除了档案、报刊、日记、书信等基础文献、口述访谈及相关实物资料外,知青文学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来源。透过这些亲历者们所撰写的文学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那个年代他们作为参与者的过往经历,通过辨析,还可以从作为见证者的他们的角度,透过他们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历史变迁及其对个体之影响。

《敕勒川年华》的文学叙事的背后,其反映出的历史细节更值得被关注。在这里,文学与创作与历史之间关系不是若即若离,而是紧密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文学叙事,将历史真实赤裸裸的反映出来。这种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如在文中,借由老乡之口,对于知青上山下乡这样的历史变迁就已看到当时人对当时事的判断。知青们少不更事,要安家落户,要扎根农村。乡民们看得通透,城乡有差,毛主席让他们修理地球来锻炼,但他们总归要走,只是过个几年的事情。对于当时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在文学的叙事中,其在弊端展露无遗。没有劳动激情,磨洋工,生产管理体制问题重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文学叙述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这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了解的,才能写出来的极具冲击力的真实情节。尽管经过作者改造,但却活生生的给我们了解过去提供了新的不同的角度,让后来人认识历史的纷繁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过往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知青历程的悲壮抑或光荣,在《敕勒川年华》中,我们能够看到上山下乡之于社会变迁、之于知青个体之历史影响。正是在扎根农村中,知识青年们对中国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甚至是理解。如乡民们为了果腹,瞒产私分。知青们虽不认同,却也能予以理解。在这种深层认识后,天真烂漫的青年们,他们将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留在敕勒川。知青中有的学习医术,有的进行育种,有的参与到农村社会管理中,他们更是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劳动,为农村社会的改变与发展而去努力。一些人一生的事业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小说中的张朵儿可以说是鲜明的代表,怀揣赤诚,但又温和谦虚,甚至给人以平凡普通之感觉。这样一个女子,在这里开始研习农业,至此与其不可分割,以致后来带着当年的情怀,辗转踏入非洲。在非洲,她与丈夫开办农场,以至于最后长眠于那片第三世界的土地,这显然与他们这一代孩子成长的历史背景相关。作为战后婴儿,祖国花朵,他们在《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声熏陶中成长,见证着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之深厚友谊。

在《敕勒川年华》中,司马小宁他们这些青年们从当年初出茅庐的少不更事,在生存境遇变化中得到历练,从最初狂热的革命激情,到冷静务实,脚踏实地。无论是深邃的反思还是激烈的冲突,作者用一种温暖的、含蓄的表达,既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又吸引着后来者不断去探究其背后的动因,进而超越时空,让后来人能够深度的认识、理解他们的时代与他们的故事。这可谓国家、社会之大历史与个体生命小历史之间的碰撞、适应与互相发展。这些人中很多后来依然与敕勒川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他们和敕勒川之间的融合反映的正是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共生”“和谐”的观念。

(作者:赵薇,历史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