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色海洋读后感精选

红色海洋读后感精选

《红色海洋》是一本由韩松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海洋》精选点评:

●一部不亚于三体的中国当代科幻。不过很惭愧,竟是出于为大创做准备的目的。 我们的过去的过去是绝望和反抗绝望;我们的过去是更深的绝望和在绝望中的挣扎;我们的现在是适应绝望并更加绝望。但我没有读懂韩松描绘出的未来。也许历史就是一个循环吧。 我们一直在追寻彼岸,殊不知此岸即彼岸,抑或好过彼岸。 我们该去何处?

●《地球省》的宗祖,长篇,气魄宏大 中国科幻的冷门佳作,但真难以欣赏。韩松用了很多手法,宛如江西诗派雕琢词句一样,倒叙,转换视角,互见,互文等等。语言也是相当黑暗,黑暗得几乎恶心。 算作四星,情怀加一星。这是前刘慈欣时代不多的明灯,是宛如残雪一样的摸黑探索。

●一本读起来文字让人很不舒服的科幻。其实说科幻有些不恰当,但是什么好呢?中国人的撕裂,历史的重负和不堪,以及无法摆脱的邪恶的力比多,读韩松是深有体会的。缺陷是500来页的文字风格并不很统一,觉得作者的驾驭能力还是不够。

●韩松终于有一套像样的文集了,未来局功德无量~

●第一部很非常惊艳,后几部就差了许多,短篇合集的关联性也不是太强。绿茶饼同学的时间轴很有用!

●四个部分,读了前两个。其实阅读体验算不上愉快,故事线太弱了,新人物说来就来,而且还伴随着一堆生僻字,主要是一些生物物种的单字,并且组合在一起弄成很多意象不明的东西。“设定”似乎也并非很突出,隐隐约约作为一个背景,读到中间还时不时会有一种牵强的感觉。我知道韩松的作品大家评价一向很高,不过我倒觉得大家评价一向很低的“大刘的文笔”更是我所喜欢的。

●全都是隐喻,全都是绝望,全都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挑战,我真是差点读不下去,读得脑壳疼,属于我敬而远之的作者。我看过他的访谈,讲话平和直接简洁,但他的文字竟然是一片阴柔、阴森、诡谲、解构的红色的海洋,敬而远之。

●我最喜欢的本国科幻小说,没有之一。

●看完红色海洋,很震憾,但同时深感分级制度的迫切性

●第一部最吸引人,比较可信地思维推演了人类如何以野蛮残暴地吃人方式迈入文明阶段,蒙昧荒诞的感觉令人恐惧,第一人称的非上帝视角也神秘感十足,令人对这个世界的真相充满好奇。二三部分则是退化史,以及中间断裂历史的假说。一二三其实把故事基本说圆了。但对很多设定(第二部中的海洋边界,贯穿四部的黑石尸元虫都是谜一般的存在),没有原理说明,很玄幻。第四部则最莫名其妙,尤其郑和故事,似乎在强调天命不可违的宿命感。 看到有人说所谓怀特white人是在西方文明,被打败的陆生人以及退化的水生人是吃人的东方文明,若真是这样简单肤浅的寓意,这么大的架构只是为了这么狭隘的民族性批判,那真的是白瞎了如此宏大的架构,如此恢宏的史诗。

《红色海洋》读后感(一):可以,但没必要

这本书有剧情吗?有,而且相当丰富精彩刺激,加上文笔和文化底蕴,这个故事其实单独取水生人或海上航舟两段,真的很适合拍成无尿点电影。

但它的文风是如此有存在感,以至于我完全不想提剧情或文笔。

这文风,就是诡异、孤僻、压抑、无穷无尽的隐喻,加上又惨又断章又长,读得脑壳疼,看不下去,违背阅读习惯,把阅读快感人为设障变成痛感,还看不懂。和他平时说话完全不一样啊,平时说话简洁朴实平和精准,正常得很。总而言之,作者导向型作品,科幻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可以,但没必要。

敬而远之。

但莫名觉得可以得个重量级严肃文学奖。

《红色海洋》读后感(二):唯心还是科幻

诚如韩松自己所言,《红色海洋》慢慢长成了一头记忆的反刍动物,却永远找寻不到它应该具备的本真了。剥去荒诞绝望的隐含,郑和这一章是可以剥去主体存在的,有两点倒是令人眼前一亮。

一是将数个历史航海人物串起形成闭环,二是历史是自动在脑海中生成的这个概念,与其说是违反了历史唯物,思想决定实在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不如说是观察者效应作祟,这样看来亚里士多德也许早就把猫关在盒子里了。

想到这个荒诞的逻辑后专门去搜了形而上学的来源,居然找到了一本名为《现代形而上学的祭酒:怀特海》的书,也许韩松也是看过了这个才在书中创造怀特人这个概念,或者他就是为了引入海洋文明而引入的white。

《红色海洋》读后感(三):旧世界与轮回的红色海洋(三层解读)

个人解读,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选择从与怀特人战争的时间线开始叙述,比较符合我们的顺序时间观念(文中是倒叙),最后描述古代的章节,在此看做一个平行世界番外,与主线联系不大,但是却又是必不可少的收尾。

那么按时间线梳理,也就是陆生人与怀特人大战,陆生人文明在大战之后,选择以水栖人的方式进入了海洋,文明衰亡后,水栖人也变成了原始社会,文明从头开始,进入循环。 而这也进入了所谓的道,是文明的无尽循环,不断地轮回。初看本书时,觉得这就是本书深层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史,道。但再读下去,感觉却又不止如此,于是用时兴的说法,叫这第一层吧。

然而本书着墨颇多的还有着另外一群人,那就是与选择潜入海洋的陆生人文明截然不同的,走向太空的怀特人。本来初以为怀特人仅仅上了太空的新人类,是一个背景板,然而在书最后一章中,揭示了怀特人的身份,结合前面为什么战争前夕的三个国家视角都是东方文明的中日韩,而没有在我们时常调侃认为应该是抵抗外星人中坚力量的美利坚欧罗巴呢,因为他们上了太空,怀特人就是西方文明(white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陆生人文明也就是东方文明,水栖人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 而结局是明显的,走向太空的怀特人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无限的世界无限的资源,而选择潜入海洋的东方文明,却只能在这有限资源的海洋中不断地消亡,如此轮回。这令我想起了鸦片战争,自大的天朝上国,自以为地大物博,在闭环内循环,却也是慢慢走向文明的衰弱,这正是水栖人的写照。这揭示东方文明的保守与西方文明的开拓,带来的不同结果,这可以看做是第二层。

全书也由此基本可以看出,写的都是东方文明,从全书令人不舒服的绝望基调来看,这可能是在抨击我们的民族中劣根性和描述东西方文明的对立之处。然而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的警示,书中水栖人的历史,东方文明的历史,揭示了我们东方文明的内在特征,也就是保守与安逸,若是故步自封,骄傲自满,则就容易步入书中所言东方文明选择海洋的死循环中。 这就来到了可以看做番外的最后一章,古代,为什么作者要最后选择放在有点平行宇宙的古代作为收尾呢,一方面是为了全书脉络的时间上的完整,另一方面我觉得有一句话算的上是作者本书的关键点。 那正是郑和所言,海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这句话原话是谁说的,大家相信都心中都有了答案。 那正是旧世界毁灭的前夜。 探索、开拓、进取,新世界的画卷展开,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了新生,在地球上重新称雄一方。但我们的目光不应当局限于此,毕竟,纵使算上70%没开发的海洋,地球也就这么大,局限于此,也就走上了陆生人的路,那条死循环的老路。 我们的目光,应该是广阔的星辰大海。 这是我们文明的救赎之道。 那大概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韩松老师的书,为什么说具有很强的现实基调,现实主义的书,或许都或多或少有些悲伤,有些绝望。但写这些书的人抨击现实的这些人,或许内心里都住着理想。还有看到有些书评说韩松很有宇宙情节,刚读的时候还没怎么觉得,但其实都是暗线(以前就读过地铁),现在觉得,嗯,当下科幻作家果然大部分都是心存星辰大海,或许正是中国科幻正步入黄金年代的写照吧。

《红色海洋》读后感(四):在中国,有一种红色魔幻叫韩松

科幻作家韩松首次出版了一套精选文集。

这个时代,有不少人害怕看韩松的小说,那里藏有实话,有人类最深的恐惧,但也因此,我们需要他——他是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也是鬼魅中国的观察员。

北岛说,韩松具有全面而奇异的才能,他以科幻为体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映照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怀;

刘慈欣说,韩松比我们多一个维度;

严锋说,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

这次出版的《韩松精选集》,由韩松亲自选编,3本科幻,3本杂文、随笔和诗,包括成名作、代表作及获奖作。

插画师Butu为韩松画了6张书封,拿到书的一刻,大片红色喷薄而出,在视网膜上燃烧,黯淡又暴烈。我闻到了血和旧砖的味道。

于是我们去采访Butu,而她说出了她和韩松,和红色的故事。

“韩松精选集”封面插画师Butu专访

Q:

这套书封最吸引我的是红色——选集里有一半是科幻小说,然而红色,在大众印象里,是一种离科幻很远的颜色。

为什么选红色作为主色调?

Butu:

首先,从视觉上来说,红色在一堆书里会特别突出,特别醒目。

其次,很多颜色,比如亮亮的蓝色,虽然也很醒目,但并不契合韩松。

这套书给我一种厚重、凝结、锈迹斑斑的感觉,韩老师写的很多东西都会让我有这样的感受。

我直接想到了“墙”,紫禁城那种红色的墙,沉积了历史,还有很多死去的灵魂,上面贴满了画报—— 一种历史的衔接和荒诞。

我以前很喜欢平克·弗洛伊德,他们有一张著名的专辑叫《谜墙》。这套书的整体视觉元素,就是具有历史感的“墙”,或者说一种“墙”一样老旧的物件,然后将它撕破,露出更多东西。

△ 平克·弗洛伊德专辑《迷墙》

Q:

谈谈每一张封面的设计灵感吧!

Butu:

《红色海洋》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生物,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

它在做它自己,同时又肩负了某些宿命,它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肩负这种宿命。撕纸撕出来的这个人,它身上有很多色块、图形,就像处在混沌之中,好像整个世界的宿命,都映射到了这一个小人物身上。

△ 《红色海洋》,插画:Butu

《火星照耀美国》这本,我把书中标志性的东西图案化了,比如中间那个大圆,就是火星,撕破了之后,里面露出棋局。

当时我想到并参考了《红星照耀中国》最初那一版的红色封皮,很老很旧,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跟韩老师很搭。

△ 《火星照耀美国》,插画:Butu

△ 197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西行漫记》封面

《苦难》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封面灵感就来自于《苦难》这篇故事。里面说道,活人过马路,死人跟着,死人要走过马路,完成生与死的仪式,这个情节对我触动特别大,所以就画了这样的场景。

确实也有在玩披头士的梗啦,但我玩的是披头士那个年代带给大家的感受。

△ Abbey Road,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11张专辑

《冷战与信使》,封面表现了这个故事里的女性一直在做什么,信使又到底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让他们在不同视觉层次上,产生思考。

△ 《冷战与信使》,插画:Butu

《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是韩老师的随笔集,他经历过很多,也思考过很多,我经常关注他的微博,跟他聊天,读过他很多作品,对他的了解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以前画插图,仅仅需要从整个故事去把握,但这次,我可以直接从韩老师的个人角度去构思。

我画了空间中的一个门,这个门不知道通向哪。那个人就是韩松,他一次次穿门而过,像一个观察者,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被派来,肩负着一个连自己都不清楚的使命,一次次思考这个世界。

很多作者写东西是带着一种对世界的把控的,但韩老师不是,他有的是对世界的敬畏。

△ 《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插画:Butu

《假漂亮和苍蝇拍手》是非常非常自由的写作,感到韩老师在这里终于可以充分表达荒诞、讽刺和莫名其妙的情感了,所以绘画风格上,我采取了荒诞手法和中国元素的结合。

我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东西,比如《地狱变相图》。前面的山用的是西式画法,但是用中西合璧的、调侃的方法去画。

△ 江逸子《地狱变相图》(局部)

我觉得我很自由地把那种黑色幽默发挥了出来,挺高兴的。

△ 《假漂亮和苍蝇拍手》,插画:Butu

Q:

这套掺杂了科幻、随笔和诗的选集,内容诡杂,跨度很大,每本都有差异,你是如何把握整体风格的?

Butu:

韩老师自有其整体氛围,我可以用一些符号化的东西作为基调,就像贯穿每个封面的“红色”。

Q:

韩松最难表现的地方是什么?

最迷人的地方又是什么?

Butu:

情色。

我以前给《地铁》画插图,有一幅画的是女性的雕像,放在广场上,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表现书里的情色意味——那确实是一种不舒适的感受,于是就把它变成了一个符号。

△ 韩松《地铁》插画,作者:Butu

其实最难表现的不是韩老师的文字,而是那种把什么都叙述清楚的文本。如果是一个特别写实的场景,说得明明白白,完完全全,我可能就纠结了。韩老师不是那么写实,这对于我来说就比较容易,我可以把我的想法超脱于文字,变成有意思的东西,不被外在干扰。

韩老师最迷人的点,就是会把历史、文化、时代用一些隐喻和荒诞的手法写出来,比如《苦难》里,为什么死人要过马路,为什么要跟在活人后面,为什么要生产死人,看懂的人会一下子被触动。

Q:

这套封面,从颜色到画风都有一种8、90年代老画报的感觉。是否从那里汲取了灵感?

Butu:

其实主要是复古感。

我本来想复得更古,看看文字能不能弄成画报标题的感觉,后来考虑到图书毕竟也要让人来买,不能太过于纯粹,忽略了观感,就放弃了这个方案。

但韩老师写的东西,不管是科幻还是杂文,只要有人物出现,人物的气质就给我一种走出来的感觉——那个年代,大家都很执着,一种红色的执着。

Q:

我们总说,今天大众熟悉的科幻美学/视觉风格,是长期被欧美主导的,你画的封面,包括以前给科幻作家糖匪和韩松的书封,却给人一种摆脱了西方科幻美学的独特感。

在你看来,我们的科幻到底怎么结合本土元素?

Butu:

现在很多科幻小说都只是走一个流行的外包装,用一个符号语言替代所有科幻小说的概念,有时候看一本就感觉看了很多本,但其实,我们可以完全不在乎某种定式。

比如红色,虽然它离科幻比较远,但传统认为的“科幻的颜色”——蓝色、黑色,都只是固有模式,不一定非要遵循,就像韩老师写东西,也没有在遵循固有模式。

之前我读了很多国内的小说,尤其是科幻,里面好多翻译腔,仿佛是某种约定俗成,让我觉得很奇怪。我是这么觉得的:你活在哪,怎么生长,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有底气地把自己的感受呈现出来。当然,翻译腔也是因为很多科幻最开始就是国外进来的,而这就是我们的成长环境——我爸妈在传统的中国环境里,接受不了女性露的很多,但我生下来的年代有电视,有各种译制片,我就觉得没什么呀。

所以这里完全可以不用“结合”这个词。本土化,用自己最本真的状态去做就可以了。美的东西千千万,只要能呈现出来,传递给大家就好。

Q:

你希望没读过韩松的读者,在看到封面的时候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Butu:

封面是一个指路针,先建立心理环境,再引导大家感受文字内容。韩老师写的东西并不是很好理解,希望读者能直接从封面上感受到他的荒诞、厚重。

我很多朋友看了这套封面,都会感到压抑,一种即将爆裂、但尚未爆裂出来的情绪。

Q:

可以用一个画面来形容一下韩松吗?

Butu:

就是这幅。△《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局部),插画:Butu

△ 《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局部),插画:Butu

Q:

你反复提到一个词——“不舒服”。韩松的文字确实给人一种“不舒服”感,你的画也忠实体现出了这种“不舒服”。

“不舒服”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表现这种“不舒服”感,对创作者来说很重要吗?

Butu:

这种不舒服,里面蕴藏着恐惧、隐喻,作为封面画家,其实我不能给大家呈现出极其不舒适的感觉。

但韩老师会写到的不舒适感,在他的小说里很重要,是写作的需要,也会增加小说的厚度。就像今天,你需要一件做旧的、锈迹斑斑的东西,就需要让它有沧桑感,需要给它刮花,不能让它看上去崭新,泛着光。就像《假漂亮和苍蝇拍手》的封面,有一个男性光着腿,长满了腿毛。

这并不是一种愉悦的感官,但它需要在那。

采写 | 蒙脱石散,深夜诗朗诵爱好者,一种草莓味粉末,可溶于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