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100字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100字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是一本由王佐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精选点评:

●还好,济慈最牛了,过几天重读他的诗。

●可惜,没得原文。一个史又该如何写呢?

●王佐良先生的书真是非常非常好

●很流畅很有力道很迷人!

●写的很好~书中作者对于wordsworth的诗歌选段的翻译比广西师大出版的wordsworth诗集翻译的好~但是我觉得那本诗集里的丁登寺(廷腾寺)翻译的更好一丢丢

●文笔流畅娓娓道来,要是有更多原文就好了,有些韵律翻译不过来的。作者循循善诱,把内容都嚼碎了给读者,是优点也是软肋。

●太少原诗了,九成都是中译。

●书非常强,感情丰沛,文笔优美,高屋建瓴。可惜装帧平庸轻浮,不像学术著作,倒像是通俗小说。

● 呵,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秋颂》

●感觉是非常温柔友好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入门书,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将读者引入诗境。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一):《死亡诗社》

温顺的人如果突然在不知名的情况下性情大变,那么请不用惊讶,或许对他自身而言本就不是能循规蹈矩的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如果当一群人都在某一环境表现出相同的“温顺”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去猜测他们最初的样子,也难以抑制内心的疑惑,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表里不一”。是人为的禁锢还是环境的束缚? “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优秀)”与“嘲弄、恐怖、颓废和排泄”基本上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学生们不满于学校的教育方式,但是他们却又不得不接受这种安排,因此他们只能暗中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表现真正的自己。这些在遇到基丁老师之前似乎都是不可能被放在明面上做的……虽然这部影片的结局不美好。但基丁和死亡诗社所有成员做出的抵抗、努力正像片头那黑压压的鸟群,那么多鸟在一-瞬间飞起,它们的飞腾是不计代价的,它们扇翅的声响打破了旷野的死寂,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世界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乖戾的人不是最可怕的,恐怖的是是什么让他们变成这个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凭什么要用统一的规则要求所有人都变得相似,如果偏要统一,那只可能造成更多的悲剧,也只可能会出现更多乖戾的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二):有灵魂的人才有勇气长存

在《死亡诗社》的开始我们会觉得它很平常,特别是看到那些只看重孩子将来的父母和教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有一个好的将来,直到“船长”的出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才在我心里有生命。

灵魂是人性生存意义的归宿。在诗歌教师的带动下,反常规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兴趣高涨。他们上课时不再无所适从,都是零基础开始。却迸发出惊人的才华,船长似乎能洞察一切,窥探人的内心。他对不同的学生要求创作诗歌时要求不同。惊人的是这些孩子都在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他们都发现诗歌让他们以前好像从未活过。至此他们才想要认真活一场,这是我看得最激动的时刻。在我看来没有灵魂的人是没有生存意义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陪别人活着一样。而有灵魂的人是幸福的,是神奇的。孩子们都困于没有想象力的教育中,都要被磨到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了?是读书,还是除了应对考试不知道做什么。

敢为喜欢的事去冒险,那才叫做意义。最后家长强烈反对孩子学诗歌,害怕影响孩子的将来,学校决定辞退船长。当船长走的时候孩子们不在懦弱,不在畏惧以往的校规,他们打破常规,站到书桌上为船长送行,看到这一幕,我就知道,其实这个诗社它还活着。诗社只是一个代名词,可是它的内涵却能改变一个人。

诗歌是神奇而值得让人追寻的存在,它让人们知道人生的另一种乐趣。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三):Captain

是船长还是领袖 “Oh,captain,my captain。”(噢,船长,我的船长。)这句话是《死亡诗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也是让人记忆最深刻的话,很多人看完电影或许只能记住大概,但是这句话却是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的,那么这句话只是单纯的字面意思吗?不,我不这么认为。 为了知道“Captain”这个单词除了“船长”是否还有其他意思,特地去查了字典,它的其他意思有领袖、机长、上校以及领导者等,于我而言,这个地方的Captain翻译成“领导者”会更好。 电影的开场是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千篇一律的由校长讲话介绍自己学校的各种成就,各种教学质量,校长在侃侃而谈,家长听的津津有味,学生的状态却是神态游离。校长的讲话完毕,又重复了一遍“孩子们,咱们学校的四大支柱是什么?”学生们站起来整齐的说到“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关上房门,四大支柱就成了“虚伪、恐怖、颓废和污秽”,学生还为它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汀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汀老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他彬彬有礼地微笑着,就像一个性格温吞随和的中年男子,这副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不仅与他后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色调,也为他成为世俗社会牺牲品这一悲哀结局涂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生命质感。基汀老师的第一堂课,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 这个温文尔雅的人,其实也是深受传统教育的迫害,所以他想要改变,改变这些被培养的“机器”,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追求内心所想的一颗赤子之心。 影片的结尾也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吧,最后学生们都跟着自己的内心,摆脱了校长校规的压迫,站在桌子上给自己的“Captain”道别,这也是他们遵循内心好好为自己活了一次。他不仅是他们的船长,也是他们有了为自己而活的思想的领袖者。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四):《死亡诗社》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 《死亡诗社》是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罗伯特·肖恩·莱纳德领衔主演的一部励志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老师,他们存在我们的课堂存在我们的生活,启迪我们的人生,打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教育我们一生受用的知识。《死亡诗社》中就塑造了一位这样的人生导师,她为孩子们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大门给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在一个死水般的体制里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 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影片丰富的内涵甚至会让人分不清,究竟谁是该片的主角,基丁老师?学生?还是如铁屋般禁锢人的心灵的体制或者说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片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那就是托德。胆小,懦弱,发奋学习,沉默少语,看着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体内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鸣着。在他无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隐藏着激情的,但他的激情总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有了一次无发抑制的爆发。基丁老师的走,他无能为力,甚至无奈地充当着指责人,在基丁离开教室的瞬间,他站在了课桌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这是基丁教的方式,一种换种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现在,这种方式成为公然嘲笑现实世界可悲束缚的武器,虽然对于这个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导演还是让我们看到在托德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几乎都陆续地站了起来,场面有点煽情,也不是很真实,但这确实给了我们每个人继续前行的希望。 基丁走了,但没有人会怀疑,青春张扬的烙印永远留在了这些刚刚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灵深处。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的尼尔,有了被迫离开学校的基丁,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托德,看到满教室的托德们,这就是延续和未来!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读后感(五):两个世界之间的枷锁――一道根深蒂固的墙

被关进小黑屋的小人,通过墙洞,用他那只已经没有神色的眼睛望向外面的世界,他似乎可以猜出外面世界的一点轮廓,被禁锢许久,没有接受任何外来新事物的影响,他依然固守成规。不过,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回到主题,《死亡诗社》一部很好看的电影,从一播放就深深吸引着我,因为它是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为线索展开的。要说人物的话,我最喜欢基廷先生,他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开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散发思维,那他是怎么实施教学的呢?那就是诗歌,从诗歌里面我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作者无穷的想象力。

何谓“死亡诗社”,基廷给同学们讲述了诗社的秘密。在尼尔同学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查理、纳克斯、米克、卡麦隆等同学热烈响应,怯懦的托德也加入进来。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在当年基廷聚会的地方和着优美的诗句,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我清楚地记得那首诗歌:“及时采撷你的花蕾 ,旧时光一去不回 ,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变得风中枯萎”。多么优美的诗句,“及时采撷你的花蕾”让你想到了什么,这就是诗歌赋予我们的意义。他让胆怯的人不在胆怯,他让一直生活在牢笼里的鸟儿,冲破铁笼的束缚,重新翱翔在另一片天空里。其实,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国教育和中式教育之间的区别,就拿我们的中式教育,我们更多体现为应试教育,我们的孩子虽然基础知识扎实,但是要说一个弊端的话,我觉得是孩子的兴趣爱好被淹没了,有的可能到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因为在大学里面他整个人是自由的,而“自由”也是这部电影中墙外的一个世界,这所学校的校长认为基廷先生不应该用诗歌来教育孩子,那个校长就像墙的另一个世界,校长和基廷先生显然是对立的,基廷先生只有一个目的用诗歌激发孩子,培养孩子。文字是一种记录方式,而文字也是最有利的语言,他所散发出来的力量决定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比拟的。

就像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我》诗歌富含哲理,普希金用简短几个字几句话,却改变了一个人的思想,拽下他身上的枷锁,让苦难中的人明白我在现有的世界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只要我走进去,我一定会摆脱掉之前的束缚。

墙外墙内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比如说夏日的清晨,墙外的人在聊天在喝茶,那里的世界嘈杂混乱,墙内的人在认真学习,在享受一个人的过程,里面的世界寂静无声。要像《围城》这本书说到的一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去感受里面的世界。打破枷锁,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明白我厌烦了的世界竟然会有第二个世界,这就是诗歌带给我们的意义,教人越发成长,教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教人冲破自己的教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