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的困境》读后感精选

《人的困境》读后感精选

《人的困境》是一本由吴琦 主编著作,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的困境》读后感(一):NO SUCH THING AS A READY-MADE PATH

被封面吸引、略翻觉得好像有点意思而啃了一下午的书,书中几篇蒯乐昊的小说个人觉得有些无厘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读书少的缘故);

摄影篇如果有文字叙述就好了;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吴琦的前言和关于“一代人的痛与爱”六位作者的演讲,梁鸿的一字一句都反复嚼了一遍,以及前言末尾“土地里还埋伏着无数个冬” ……

嗯,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宽阔而敏锐的心。

《人的困境》读后感(二):人的困境

读这种书,其实可以找出很多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需要精读。

之前曾读过单读19那一期,给我的印象比这本书要强烈的多,或许是因为19参加了共读,所以能细细品味,印象自然深刻了许多。这本其实没有太多惊艳到我的内容,中规中矩吧。要说我觉得好一些的内容,最后的三篇书评都不错,第一篇介绍兰斯顿·休斯以及他的诗歌,让我们从云里雾里的诗歌栏目中明白了黑人诗歌的精神内涵,不仅仅只是他非裔美国人的政治倾向和民族情绪,还拥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有其特有的黑人音乐特征,节拍律动,诗歌如音乐一样动听;第二篇介绍了乔治·奥威尔,伟大的作家,天妒英才,生前穷困潦倒,英年早逝。(要尽快读《1984》了)。第三篇是《光年》的译者孔亚雷的一篇软文,写的不错,但对婚姻生活题材暂不感冒。

总体上,给我一种拼凑的感觉,各篇文章和“人的困境”有逻辑上的关系吗?(牵强附会也能联系上?)本来是看着“人的困境”这个题目买的,结果内容并没太多联系,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

《人的困境》读后感(三):新时代的炼金术

这是一本小杂志,也很适合作为地铁读物。非常轻,封面超级好看啊!每一期都是不同的主题,这本是“人的困境”。

这本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演讲稿中有关技术焦虑时代的阐述。它说:

我们大部分的思考都出自一套强大的、受控于情绪和生物本能的第一系统。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出所谓的理性判断。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其实松了一口气。总感觉大家一直在强调效率、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好像所有人都能按照预定的轨道前行。很少有人会分享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也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工作几天以后突然消沉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保持理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马上要分享的这本书里,总结了尼采的一个观点:

我们要解除理性和道德对于生命本能的压抑,使生命本能健康发展。

我开始觉得,人的本质是感性的,人的情绪和需求应当被好好对待。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更应该明白这一点。理性不是最高的境界。

这篇演讲稿里还提到了一个观点:

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炼金术。在当下的机器学习的研究领域里,大家用了非常多看起来有效的技巧,就是tricks,用来提升机器解决人类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对于背后的原理,对于这些tricks如何运转,如何产生效果,一无所知。所有我们以为是康庄大道的,其实背后有可能是悬崖深渊。这就像是炼金术,甚至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一场玄学。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述,我颇受震动。在交通领域做学问,本身就有一种根基不稳的忧虑感。现在大家都在讲大数据啊、人工智能啊、机器学习啊,我没有太多的基础,对这些学问不好做太多评价,这个观点应该让我们产生警惕。

《人的困境》读后感(四):困境的答案关乎勇气

偶然看到的一本杂志,这一辑《单读》讨论困境,结果发现许多答案最后都关乎勇气。

序言中吴琦写关于阅读的困境,总是忘记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忘得也越来越快。实在着急的时候就想,索性别看了,反正都是记忆的包袱。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生活不能提供的,非要从别人的记录和创造里去获得。一个人的自暴自弃,像这样,通常都是从拒绝他人开始的。这时才意识到,阅读带来的教益,首先是开放自己。眼里是否看得见他人,对陌生的事物有没有兴趣,对外面的世界有没有感觉。其次才是知识、审美、理念那些东西,作为附加价值。而我现在对阅读没有太多功利心了,只是如同睡觉一样的习惯,一点点推进,偶然的碰撞,微妙的调整,经过适度的懒惰和遗忘之后,形成各种模糊的印象,只是明白生命退无可退之处,还有阅读,便足以抵御外在的无常了。

朋友问我,你觉得阅读带给你什么,我想到一个比喻:读书不是为了可供炫耀的学识、而是为了让人干净。一本书可能读了就忘了,就像竹篮打水,每次都是一场空,但你一直读下去,竹篮一次次放入水中,时间长了,竹篮就变得干净。读书多了你会发现人生的内在危机是永恒的,从别人一再的对它的描述中,你会得到某种分担,甚至也开始认识、辨别和描述它,它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重要的不是你身处困境,而是看到人人皆在困境之中。

另有一篇随笔《一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文字的速度感是缓慢的,但情感浓度又很高。文学为这座地球最北的大城市上涂抹永恒的柔光,像是莫奈《日出·印象》的画面,雾气迷蒙的港口被旭日东升的阳光折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文学的主题大多是孤独、爱、疏离与和解,而在圣彼得堡这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这样的主题有更深邃的表达。1837年,普希金在这里随意吃了些东西,匆匆走进彼得堡大雪飞舞的黑夜,最后在决斗中死去。漫长的冬季,不见白昼的长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点一根蜡烛,俯身在书桌前,开始和灵魂搏斗,留下了绝笔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个写灵魂的作家,一辈子都在服苦役,身体上,心灵上,从来没有停止过鞭笞自己。借由这篇随笔,认识到很多俄罗斯诗人、作家,比如布罗茨基,想之后去读读这个高寒之地又孕育了怎样的文字。

“一代人的痛与爱”的演讲,认识到张定浩,他的文字有很高的密度,以后可以继续去读。我喜欢学院派作者,他们身上传统与考究的成分,以及对广阔善恶的辨析,实在太过迷人。还有关于信息过剩带来的焦虑,我们这一代人情感、经验、审美的匮乏。以及女性更容易在爱情和婚姻中受到牵绊,面临结构性困境,而解决办法似乎是不那么在意关系,投入劳动,但劳动可能又是另一种层面的困局,人们钻进工作洞中辛苦,只是为了尽早从洞里面爬出来。劳动与爱情都是困局,你所追求的那个东西本身恰恰让你苦痛。

“秋日之光”,种草一本小说《光年》,仅仅是读一个段落,就好喜欢。 它的结构犹如巴洛克音乐,既华丽又清晰:一方面,是繁复而有质感,令人愉悦的细节铺陈;另一方面,就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这些华美变奏都源自同一个简洁的主题,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本质即表面。生活的意义就是不需要意义。它是充满爱意和创意地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它还事物和欲望以本来面目。那是任何微不足道、平淡无奇的事物和动作都能发光亮,都蕴含着美和愉悦的证据。

《人的困境》读后感(五):一点书摘和一点点思绪

一个人的自暴自弃,像这样,通常都是从拒绝他人开始的。 这时才意识到,阅读带来的教益,首先是开放自己。眼里是否看得见他人,对陌生的事物有没有兴趣,对外面的世界有没有感觉。 阅读到底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很可能到最后,如果日常生活还有记忆,只会留下那些别样的生命态度。因为他们活得与你不同。 碰到困境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一定要想到底、走到底,哪怕你想选的那条是相对比较难的路……重要的是你选择面对,而不是必然会赢。……要么勇敢结束,要么勇敢继续。哪一种都很艰难,尤其和那些哪种都不敢选的人习惯性的叽歪相比。 ……周围的一切就猝不及防地花花绿绿了起来。人不就是这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几乎没有过渡。与此同时,你也清醒地意识到,土地里还埋伏着无数个冬。

手机掉了后,我跟着小徐去大兜路。他上班,我去了离他单位不远的乐堤港转悠。单向街书店在乐堤港开了一家,我便去转了。一切都是不经意,没几天前去上海时,一朋友说起杭州有单向街而上海没有,他很爱单向街因此很羡慕杭州。许久没有去书店,我对书店那种大学时代的热情几乎要消失殆尽了,然而走进工作日清净的单向街,还是感觉好得很。在一进门的站台上发现这本书,人的困境,另一本抓我眼球的叫做都市一无所有。人、都市,都是最近在和小徐辩来辩去的话题;大抵生活中谈话的主题不外乎我们自己(人)和我们生活着的城市吧。所以拿一本开始翻。这几句话格外打动我,于是回来后网上下了PDF再看。“开放自己”,的确,打着open-minded的旗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做不到哪怕是睁眼瞧一下不一样的事物,有时候我看别人这样,觉得这人好闭塞,好保守,好不令人喜欢;忽然想到抖音,我从来不要看抖音,上次去新配电话卡,充话费送抖音流量,怪里怪气地说小徐“多适合你”——结果回家打开看了一眼,发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多有趣,多才多艺、自娱自乐的。我为什么好像在走下一级台阶,才能睁眼 带着好奇与好意去看看别人呢,我自己也不开放,想来阴阳怪气说小徐的我 也是面目可憎的。英国时候最深的感受之一就是自己忽然开始看到一些平常事里蕴藏的意思了,开始审视起世俗生活并懂得其中的丰富意涵了,这就是开放。但是有个前提,社会营造出来的氛围起码是和善的 偏见是小的 嘲讽和刻薄是少的。记得当时我可爱看RTHK的记录短片了,铿锵集,它采访足不出户的当代宅男,采访摆小摊的,采访一切普通人一切那些如果被有色眼光排序就要排到低等行业的从事者,但是作为观众,我觉得镜头里的人 都是人,他们的声音没有被淹没没有被认为微不足道,由是 你放下一颗容易被染成世俗颜色的心,不带更多偏见地走进他们,奖赏便是你发现生活的丰富,人的喜怒悲欢,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你再反省自己从前经历的生活,只是活在自己的肥皂泡沫里,太苍白孱弱了,够不上生命的重量。 叹一口气,被社会偏见挟持着走是很容易的,你会按照社会的意思讲话与看待他人,甚至规定自己,连介绍自己的职业 “小学语文老师” 都要怯生生,生怕被看低了误解了。因为我还是它的奴隶,所以在意。当然现在我也不想控诉这个刻薄的社会了,让自己的心变得strong,才是重要的。 “一定要想到底、走到底”。对的,放弃了就不可能会有结果,当然要先确保这件事不是值得放弃的事。对于职业的困惑,有关社会的成见,更要改变的是我自己。而跨过这道坎,我要问自己是否真的有passion,有无一件我真可以投入全身心去做的事。有人道“你的气质怎样怎样,适合做什么什么”,我觉得都是枉然,perfect match很少 不必执着;也不必为了某种职业的社会气质而把自己改造成什么。我就是我,所从事的职业就是职业,两者之间不会是百分百的相关;当然当初也是因为觉得相关而过来入坑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和入行渐深,你会发现一些mismatch;我现在更愿意相信世间大多数事情都是偶然和巧合。现代社会一大难题就是人变成了职业人,职业和人怎么就冲突了呢?因为这mismatch。由于着偶然和巧合,我几乎觉得不必搬来搬去,因为总会有些地方合不了拍,搬来搬去不利于专业的精深。我坚持“我就是我,职业归职业”,非要有定义的话,由我来定义我所做的事。个人修为的增长是一条路,专业技能的精深也是一条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也不可能一个全全包含另一个的。不能说“你在个人修为上像个禅师,去做茶艺师吧,适合你”,人家可能泡茶技术一点没学过呢。

散文部分不喜欢。 很小很小的时候,记得《读者》上有篇文章,写作者在德国生活的感受,还记得几个关键词:教堂,红烛,宗教,黑森林,德累斯顿小象。其实没有渲染有关德国的硬知识,但是作者个人的感受是超过历史中的文本的。我现在很怕看很用力的文章,比如在西湖行记就遥想苏轼张岱白娘子 以为自己的他们同代人,就如这篇圣彼得堡见闻劈劈啪啪讲了阿赫玛托娃 茨维塔耶娃 马雅可夫斯基 叶赛宁 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妈呀,博学到起身鼓掌,但并不想听。其实没人能真的把一个历史人物说的明白,写的不是传记,而是散文,更加如此。那还不如索性看你的感受,说涅瓦河 俄罗斯女人 貂皮大衣 像阿城一样写得世俗平易近人一些,那一星子的火苗就串掇我去看阿赫玛托娃了呢。 叨叨太多就变成了咄咄逼人,就算情感很软很绚丽也是态度强硬的写作,其实很【Kitch】,第二滴泪。

是否有逻辑、能否被理解,也说不定。去年写personal statement时只觉自己在把过往七拼八凑的经历强付意义。人生的narrative,若有,若花这个时间去建构,差不多像是为自己造宫殿。当然有了这个梳理,可以活得更理直气壮了。或许也能给到自己一个反思(过去)和规划(未来)。

真正所爱将无惧他人言论。 也不见得自己拥有的所有 从事着的事 都是“真正所爱”,但后半句还是值得躬行。因为:

我和小徐很大一个迟疑不决的点,在于他的篮球队朋友。我之前总是本能觉得They are a different type,不愿见。而我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很自觉地以社会文化资本的阶梯划分来选择文化艺术。Classy, Posh,很好笑,可能是缺什么就越想拿那个东西来填补自己身上的空白,来显示一条高贵的精神衣裳。其实我才是那个大俗人。小徐本身就是打篮球的,从来就和篮球圈的朋友们相处,和而不同,但他愿意approach various types of "beings",带着好奇的 偏见很少的。 之前他有敏锐捕捉到我的不情愿,去他大学时篮球队一个朋友的婚礼时,看我很无聊的样子就提前带我走了。走的时候我说了一句“像你们这种人”,他跳了起来“什么叫这种人呀!他们也是很好的人。”我现在才慢慢发现了自己的执拗 封闭 可怜。社会建构我太深,是放不下的架子 待我去打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