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请许我尘埃落定》读后感精选

《请许我尘埃落定》读后感精选

《请许我尘埃落定》是一本由苏伦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许我尘埃落定》读后感(一):我曾拥有你,想到就心酸

苏伦哥一写完《请许我尘埃落定》这本小说,便欣喜地说发给我看看。与其说是小说,反倒像一个而立之年的个人回忆录,无数个日夜反复咀嚼的情感与回忆,裹着梦醒时分清白的月色,碾压成单薄的字词慢慢流泻。当你三十岁的时候,你在柔软的时光里写信,白纸铺开,第一张慢慢浮现出来的脸,会是谁?

Eason唱,闭上眼睛你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少不经事时候并未明白这句歌词,很久之后恍然大悟想来才唏嘘。人世浮沉,时光荏苒,相聚又相离,即便在心里郑重道别多次,可在街头拐角,小巷深处,午后眯眼,电影院的光暗下来,重回故地花开又谢的这些时候,在时间与时间的缝隙间,还是会想到曾经牵手的悸动,和最后相离的遗憾。世间相爱甚欢,相守甚难,大多数的我们,相爱不相守,相思不相见。慢慢浮现出来的那张脸,在心里描摹多次,却也禁不住年岁细磨开始慢慢模糊。所以林宥嘉有歌,低沉缠绵辛酸苦楚唱——

我曾拥有你,想到就心酸。

大概所有爱而不得的最后,褪去冲动和挣扎,渗入遗憾和苦楚,最终滋味只剩心酸。

苏伦的《请许我尘埃落定》就是把这份心酸打捞起来,一遍遍晾晒,下酒入心,化成热泪。作家不是摆弄文字,而是坦白情绪,《请许我》不是故事,而是你我。坦若你爱过,或被爱,都能在《请许我》里遇见自己,你逃得过过往,逃不过回忆。

上帝精心安排,缘分兜转缠绕,我们都曾遇见一些人,爱上一些人,来来去去才刻骨铭心。因为深爱,才沉默难言,尽心尽力又历经磨难。都说喜欢一个人最开始的感觉,竟是自卑不自信,她是开到云端的天堂鸟,而你那些小心思低到尘埃里埋进土层里,幸运地遇上了微风雨露,开出四月的花,可惜是有缘无分四季轮换,过了花期终也未曾结果。林寒爱张静雯,姚远爱谢梦琪,爱到韶华倾负,爱到此生不再。但爱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一点羁绊少一分热度,最终都将我们引至别样轨道各自流浪。青春过后尘埃落定,才回归简简单单的生活。

不止情感,人生坎坷路的沙石,风雨空鸣夜的冷茶,拔节生长的冷暖,《请许我》都一一将其收录。写得尽的是故事,写不尽的是人生。倘若不是吻过起伏风雨,谁能明白简简单单才是幸福所在。倘若不是爱过你,怎么了解这份心酸是青春遗产。难免责怪岁月,把青春磨成尘埃,在而立之年里想来,也暗自庆幸,我受过的磨难爱过的人,用心感知的温暖与爱,将我打磨成如今模样。你离开了我的生活,但永远停留在我的人生。

因着这些,我才忍得下心放下你,静得下心尘埃落定。

众生万象,但爱与被爱是任谁都需走的一段旅程,人来人往缘起缘灭,在年岁的影院里座无虚席。沉默不善表达爱的林寒,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的张静雯,敢爱亦敢转身离开的叶子,一爱许多年的姚远,都是你我未来得及说出口的故事。

那些未完的故事,就让《请许我》替你说完。

阅书的感觉之一,是一头扎进故事里的须臾,撞上曾经的自己。谁的青春里没有一个人,想到就心酸;谁的故事里没有一段情,爱过再别离。我很想知道,风翻书页,尘埃肆虐,你在这本青春回忆录里,第一张慢慢浮现出来的脸,会是谁?

感谢你,赐我一座空城,一砖一瓦,都是情话。

只在酒入愁肠的街头,才想起我曾拥有你。

《请许我尘埃落定》读后感(二):你是青春的开始和尽头

“若你想了解一个时代人们最典型的生活,你应该去阅读那个时代最平庸的作品。”对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来说,这个讽刺无疑切中要害。而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也得到了最高的赞誉,后人称它为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即便如此,也难免让人失望:除时代的印记以外,还有什么值得注目?一个时代的编年史,它是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真正有意义的,都不受限于时代。

现实主义让人尴尬和不满之处在于,我们的生活本身就足够庸俗,无数的求而不得,又有何必要将庸俗和失望重现在文学作品里呢?

文学的平庸是一种典型化,典型即普遍,普遍则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而直面这些平庸的作者,心怀最冷静的慈悲,最温柔的理性。他们从不以其锋芒夺人眼球,而是润物细无声,让读者不知不觉进入了那个时代的画境。遭遇其遭遇,感知其感知。

更何况,这是一部青春小说。谁又不热爱青春呢?尚稚嫩的,向往青春,如同嫩芽向往鲜花的风姿;正青春的,渴求共鸣,百合也对玫瑰感到好奇;成熟或衰老的,珍视回忆,风撼动枝叶,年轮厚实的躯干似乎轻盈了起来。

在少年时代,苏伦是个诗人。诗人30岁了,他放下了手中的迷幻药,十多年来的真实生活无比清晰的呈现在眼前。这一次,无需修辞,不再朦胧,拒绝吟唱。

每个稚嫩的少年,都需要面临成年之交的升学压力。一个逾越社会阶层的机会,一把尊严的标尺。气压低沉,败北的士兵归来了,不得不重整包袱,迎接一年后的战场。天空低矮灰沉,心情是蓝色的。一片荒原之中,白蛾张开翅膀。羽翼未丰,却这样富于力量,她告诉苦恼的少年,翻过荒原,有山川河流,草木花香。

少年的眼睛亮起来,他的目光像是舞台上的聚光灯,这束光如月光般皎洁、明亮。不要埋怨这束光清冷淡薄,毕竟月球如此遥远,远自我的心。它不像它的影子一样明亮动人,它尘埃纷飞,坑坑洼洼,全是生活撞击的印迹。疤痕累累的心因你而明亮,悄悄地投射着我的柔情。世界那么安静,只得听见翅膀扑打的声音。世界那么模糊,只看得见翩飞的倩影。

他们这样一前一后,终于走出了荒原,此刻才发现了世界比我们想的还要广阔,你要去南国花城,我被流放到天涯海角。你忍不住叹息,原本仰望的是高山之巅,自己到底不比雄鹰。

少年不知应当作何言语,只好告诉她花城有它的美丽和温暖,同样值得期待。光打不到你身上了,可是我的心还会亮着,在大海的另一边。岛上阳光明艳,大海澎湃,天空湛蓝广阔。在最自由的大学时光中,林寒遇到了叶子。她面朝阳光,畅快的接受雨露,她身边满是她制造的氧气,那样清新,那样让人快乐,叫人充满活力。他们忘情起舞,一起舞到大地尽头,舞到大海深处……音乐停止,他们停了下来。

沉默,是未完的龃龉。叶子清晰地看见,他的心有一部分被带不走的曾经占据着,那是不可填充的裂缝,里头透着光,而自己点燃的火把,从未真正照亮他。于是她扔掉火把,把他们的回忆烧成了灰烬。

南国花团锦簇,大树参天。白蛾快乐飞舞,拂过花,掠过叶,相遇和别离轮番上演。她发现自己不再轻盈,翅膀上的粉不再如从前饱满,不知不觉地,被风霜打去,被花草蹭去。大家都说,再过些年月,即使尽力起舞也只会像在风中萧萧落下的枯叶。白蛾自在飞翔的时候,林寒不愿举起网去追逐、捕捉。他在心里暗暗期待,什么时候她能稍作停留呢。

四年后林寒从遥远的热带岛屿回来,终于牵起了她的手。可她把林寒多年小心翼翼的爱,当成了是对自己孑然一身的怜悯。一直以来,你似乎一直相伴左右,但从不走近,为何偏偏是现在?

过去的日子同样在她的心中留下痕迹,她不是不知道,她之所以发光、迷人,是因为无论自己走到何处,少年的目光一直照亮她。离开了这束温柔的光,她也不过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虫子罢了。曾经的甜蜜,悄悄地在心里无声发酵。而这份甜蜜被压抑着无法分享,猜疑和否定趁机入侵,使它逐渐变酸、变苦。

于是,白蛾带着她的自尊飞走了。她很快找到了可以持续一生的幸福。幸福简单,安静,细水长流。

少年的世界只剩下荒原一片,无边无涯,无风无云,无欢笑,无盼望。这片荒原比以前更大,更了无生趣。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也无从失去。

燃烧了整个青春的爱,终究只剩下回忆;曾经鲜活的人,已成萦绕脑海的鬼魂。那些未竟的往昔是风一吹便漫天纷飞的尘埃,模糊了双眼,朦胧了时间。

把尘埃扫去吧,用手扼住鬼魂的咽喉。而他们都是虚幻的,我无从下手。游荡于漂浮的世界,我记录了这一切。经历的会过去,回忆会被淡忘。然而,一旦变成文字,回忆便无坚不摧,永远鲜活,再也不怕岁月的侵蚀。

尘埃落定,鬼魂消散。我心明净,轻 松前行。

《请许我尘埃落定》读后感(三):因为情深,所以执着——谈谈我30岁前写过的4本书

从2003年底写下第一首真正意义的诗歌《爱,也是一道风景》开始,转眼间我已在文学路上摸爬滚打14载了。

我广泛读书的时候比较晚,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才看第一部小说。对比很多人小学三四年级就大量读书,我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初中时虽然写过不少类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类的哲理诗。《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出版时,我也只摘取其中两首作为纪念。初中时读过很多书,更多的是因为求知欲望强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那时的文笔还糟糕得很,想当作家,还是高中之后的故事。

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可以追溯到初一暑假在家写过一篇“中篇小说”《一个初中生的见闻》;第二篇小说是在中考毕业后,参考《茶花女》和《少年维特之烦恼》写一个中学生因为中考落榜而跳湖自杀的故事;第三篇小说是高一写的《彷徨与拼搏》,也是参考国外果戈里小说《外套》的架构。现在回头看起来,这三篇作品只能算是中短篇小说的规模,都只有两三万字数。不过这些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更多是少年时对生活的不满和未来的迷茫的一种倾诉。

高二下半学期一开始,我跟发小老陈打赌,我们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各写一部长篇小说,看谁写得好与快。于是乎,每天晚上我在家的任务就是看小说和写作。这篇故事是以我初三到高二两年经历作为原型。那年5月底,我终于完成了初稿,有七八万字的篇幅。老陈却因为灵感不在,压力太大,他的《陈半仙传奇》只写了一两万字,就写不下去。

这本小说写完,我当时也没想过去发表,只是为了纪念,证明自己也能写大块头作品。第二次高考结束后,我把这本小说拆成两部小说,前部分情节最终改编成我第一部中长篇小说《忧郁少年行》,而后半部分去惠州旅行的一段故事,后来演变成《随风荡》的前半部。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繁忙,我想我在30岁之前不可能写作长篇小说,没想到最终还是违背了我的“誓言”,有了《请许我尘埃落定》这一部长篇。七年的诗歌写作,十几年的小说之路。有时我看着这些年来主要留存下来的3本小说和1本诗集,虽然没有得到外界广泛认可,但我想我对得起这些年来的努力,也写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作品。

2017年春节,我打电话跟我高中的文学启蒙老师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部作品,她向我表示庆贺和钦佩,说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写作,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我说文学是我一辈子的梦想,我怎么有可能放弃呢?因为它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生活的动力,重新焕发我对于生命的意义。

我觉得对于一本文学著作来说,除了文笔和故事这两项最重要指标之外,写作的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作者,一本饱含生命热情写成的作品,总不会差到哪里去。今天,就让我来聊一下这些年创作这些作品吧,给喜欢我文章的读者做一个导读!

第一本书:诗集《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

这本诗集主要收集我从2003年11月到2008年4月创作的80首诗歌作品。2008年后,诗情褪去,我不想再被人叫做诗人,就再也没有写过诗歌。仅存的一篇是大四实习的时候,以往写的诗歌作品引起我们总监的注意,他让我用诗歌的架构给一个化妆品写品牌故事。后来,我把这篇广告文案改编成这部诗集里边最后一首诗歌《苏伦的爱情日记》,也算是对以往多年写诗的一种总结吧。

我写诗的时间很早,在刚上的初中的时候,便能随口吟出一些打油诗作品。真正开始写作新诗是在初二课堂上学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我对诗人普希金的事迹充满了兴趣,到处找一些新诗作品来读。初中的时候尽管也写过不少新诗,大多是哲理诗。因为写作还没进入文学门槛,大部分诗歌都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奇,但是写诗的爱好却保留了下来。

从2001年到2008年,我至少写过几百首诗歌,那时对诗歌的狂热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诗歌让我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文章都能让我爱不释手。我将生活和感情的失意通过诗歌的窗口倾诉出来,一篇篇新诗从手中诞生,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流传开来。开始有人称我为“诗人”“作家”的,那时的我也乐意接受这些称号。

现在看《别了》这本诗集,70%都是爱情诗。实际上我写过的哲理诗数量不在爱情诗之下,只不过大部分写得不痛不痒,缺乏深度,没有出版的价值。

年少时,因为对诗歌的热爱,我几乎读遍古今中外所有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并将之化用到我的诗歌创作中。一个作家在十几岁的时候,或许很难写出好的小说作品。但是诗人是例外的,兰波16岁便写下传世名篇《醉舟》,写作《雨巷》的戴望舒也仅仅22岁而已。诗人比一般人才华要早熟,在没接触到外面花花世界的时候,他的爱情和梦想很多时候是纯净的。

我庆幸在我文学梦最深的那几年里,留下这么多好的诗歌作品,这一辈子想再写出这么纯美的诗歌已不大可能。我喜欢情景交融的诗歌,正如我在《别了》书中序中说道:“在我所有的诗作中,受柳永和拜伦的影响甚多,喜欢情景诗的布局,在景物的铺叙中引出情感,有时读起来又像是一首故事诗。”

在我目前所有的文学创作中,诗集是最早成书的一本,却有可能是文学价值最高的一本。如果让我以各项指标给《别了》打分的话:文笔85分,故事80分,情感90分,合计85分。

第二本书:中篇小说《忧郁少年行》

我写小说的历史其实挺悠久了,《忧郁少年行》却是我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高二寒假在家写小说时,我以《三重门》为摹本,想把初中那段生活记录下来,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写了篇七八万字的小说。第二次高考结束后,我在家无事可做,便将这篇小说前部分截取出来,重新演绎,于是有了《忧郁少年行》第一次原版稿件。大一时,我读了江南《此间的少年》,有感于我小说的人物跟金庸笔下的主人公一样的性格特征和家庭背景,于是我用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人物来演绎这部作品。

这部书开始我准备写三部曲,段誉、乔峰、虚竹都各写一篇,相信写成之后会是一个大长篇作品。没想到段誉篇写完后,各种因素结合,乔峰篇只写了故事大纲,便继续《随风荡》的创作。《忧郁》从长篇也就成了中篇。

《忧郁》的成书只比诗集晚了一点。这本小说的主角段誉跟《随风荡》的主角苏扬一样,都是一个文艺小青年。段誉可以看成是苏扬年少版的一个影子。我将少年时对于写诗的热情都用在主人公原型上。段誉和苏扬都热爱诗歌,只不过段誉更加不自信,做事犹豫不决,远没有苏扬的洒脱自在,苦尽甘来。

《忧郁》成书比较早,而且我很早就在网络上传播,看的人也比较多,也看到有些小说网站有人提供免费下载。虽然在金庸和韩寒小说吸取了不少营养,文笔上还是有不少亮点,但这本小说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比如他的语言过于理想化,充满各种感性表达,而且就故事性而言,是我目前创作的三部小说最弱的一部。因为主角身份借用人物典故的原因,《忧郁》比较容易读,却只是一个少年人情犊初开,最终落寞而归的初恋故事。

在2008年8月改完第三稿之后,近十年来,我也基本没有再修改过。《忧郁》算是我第一篇较为成熟的中长篇小说。如果让我以各项指标给《忧郁少年行》打分的话:文笔75分,故事65分,情感70分,合计70分。

第三本书:长篇小说《随风荡》

目前为止,《随风荡》是我耗费精力最大写成的一部小说,从2005年初写了主角苏扬去惠州旅行的部分情节,期间断断续续,有时灵感来潮,就在班里就写下一两段,大学读书期间琐事较多,很难沉下心来写小说,几乎都是寒、暑假来写,所以一直拖到2010年2月才完成了初稿。

写作《随风荡》的缘由我是想写出一部致敬《围城》和《三重门》的作品,其中我也借鉴了《红楼梦》和《挪威的森林》的主要架构。我的三部小说,就通畅性而言,《随风荡》可能是最难读的,因为里边引经据典太多,而且有很多私人化的写作兴趣,一些情节也游离整个故事大纲,让它掉了不少水准。但是它依然是我文学水平的最高写照。

刚写完此书时,我便发给身边爱好看书的朋友点评,不少人看不下去,觉得半文半白,有点晦涩,且故事也不够十分吸引人。但是认真读完此篇小说的朋友却给了高评价,想不出我也能写出这么文学功底深厚的小说。

大学毕业后,我多次将这部小说当做文笔代表放在我的简历上,却意外得到很多4A广告公司面试的机会,很多人夸我文笔好。甚至有家著名影视广告公司找我面试,不是为了招聘,只是为了看写出这样小说文笔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当年,我对《随风荡》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它打开我的知名度,却没想到曲高和寡,它有着《围城》和《三重门》的神韵,却远没有它们的机遇。毕业后,我收敛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几乎放弃了文学创作。但对《随风荡》还是有着更深的感情在里边,时常没事就拿来修改一下,因为它里边有着我年少时太多太多的心灵和梦想历程在里边。

2013年和2015年,我对这部小说有了两次大的调整,让它不那么难懂,而且用倒叙的方式、修改了一些情景故事,让这部小说更有可读性。《随风荡》情节主要发生在高二暑假到高三、再到高四复读,最终男主角苏扬在林雨诗的帮助下考上重点大学,而且跟喜爱的王思怡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杭州西湖相遇,小说到苏扬考上大学到杭州求学那一天截止。在故事的结局,苏扬读书时候写下的诗歌也被书商看重,成为媲美汪国真的诗人,风靡一时。

《随风荡》的小说语言我最早是想写得幽默有趣,没想到最终往深情方向走,看过的朋友说只看到一种含笑的悲伤在里边。这部小说的写景状物是后来的我不能及。我主要几篇诗歌作品都化用在小说创作中去,也可以看成我写诗的一部分心灵历程写照。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序中说过:“在我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对于我想象中创造出的所有孩子,我都是个溺爱的父亲,从没人像我这样对他们深深爱着。可是,正如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如果有人问我最爱我哪部小说,目前而言我最爱的是《随风荡》。它或许不会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却有可能是我一辈子最爱的一本小说。因为我前22年人生经历我几乎都写进小说里边去了。如果让我以各项指标给《随风荡》打分的话:文笔85分,故事75分,情感80分,合计80分。

第四本书:长篇小说《请许我尘埃落定》

开始工作那几年,因为工作繁忙,我几乎放弃了文学创作。我心想只有等到我30多岁后,事业与感情稳定才有可能再写长篇小说。但是2015年6月,一段多年的感情落下帷幕让我寝食难安,心中有无数话想倾诉,于是我重新拿起笔写下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最早命名为《曾是青春梦中人》,但是后来觉得《请许我尘埃落定》更为贴切一些。它既是一本小说,也是对我近十年来生活的一次大总结。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可能因为某个瞬间从而爱上的一个人,我也不例外。年少的时候我写过很多诗歌,大多是为一两个人写的。那时感情如水般纯净,一生只想爱一个人,却总是难遂心愿。

《请许我》风格跟我之前三本书反差挺大的,没有之前诗歌和早期小说般雕刻语言。整本小说的语言显得平淡、质朴。文学性而言可能稍弱,但是读起来却很轻松,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一年时间写了13万字的长篇,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而且几乎都是在周末完成。写完这部小说,我并不是十分满意。身边有些不喜欢我前期小说的朋友,却意外喜欢我这个故事,总体而言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得多。有高中学妹说它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又像《我可能不会爱你》,但又不是很相像,它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故事。

之前我有感于自己的小说故事性不够,在《请许我》终于有了长进。在跨越十年的时间长河中,以林寒和张静雯的感情为主线,还涉及到姚远谢梦琪、许默林芳、林寒叶子、温子玉凌子等多条感情支线。我还把当年涉足影视编剧和开始创业的艰辛历程化用到小说中去。小说的结局,林寒除了不能跟张静雯步入婚姻殿堂,总体上还算是完美的。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的林寒,开始学会了承担一切。最终,林寒在事业有所成就,这也是我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设想吧。

如果未来有朝一日,《请许我》有机会登上大荧幕,我希望就是她能看到这个故事。当年有些话我没机会说清,有些事来不及做,但请她相信,我年少时对她的感情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让我以各项指标给《请许我尘埃落定》打分的话:文笔70分,故事80分,情感75分,合计75分。

除了上面这4本主要文学创作,这十来年我也写过不少散文随笔。刚毕业第一年写的《商说三国》,最早也想写成一个大系列作品,最终也只写了两篇,一共四五万字。不过按题材而言,它应该属于商业的小说,借用三国人物的壳来讲职场故事。

14年风雨文学路,有过停顿,有过徘徊,却从不放弃。我想我做不了多产的作家,上面4本书按字数加起来也只有40万左右。这一辈子能写出10本完整文学作品,就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文学愿望。小说,我相信我会一直写下去。诗歌却要看有没诗情重新燃起的可能。30岁后的写作,相信会更多关注到社会层面。道阻且长,我一直在路上。就让我29岁的一段自白,作为文章结尾吧!

年少轻狂,难免眷恋忧伤,一如《忧郁少年行》。

然而世事无常,人生终究《随风荡》。

几经磨难,年近三十,《请许我尘埃落定》。

面对尘缘往事,我只想说:

《别了,我曾经梦过的女孩》,我要开始新的旅程。

——2017年3月5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