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说统计》读后感1000字

《戏说统计》读后感1000字

《戏说统计》是一本由李连江著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7-11-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说统计》读后感(一):毕竟是戏说……

毕竟是戏说,所以不要抱有太多期待。能够帮助一些读者理解部分统计概念,但是希望通过本书学习科研方法和量化研究的就可能要失望而归了……

……要140字……其实是不必的,以下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戏说统计》读后感(二):一本融合统计与人生哲学的奇书

戏说并非瞎说,表面是戏说,其实是细说。把书写复杂,我也能做到,堆砌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就好了。把书写简单可不容易。比如大诗人杜甫的诗能让村里不识字的老婆婆听懂,这不容易做到。这本书融合了李老师多年的教学和人生感悟。用初中生就能看得懂的语句讲解统计学的拗口概念。然而表达浅显并不是指内容浅显,本书不仅讲统计,还从统计穿越到人生哲学。我觉得大家看完后都会认同这本书全中国也就只有李连江老师能写出来。本书还融合了人生哲学,相信无论是文科生和理科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必须人手一册的好书,当然这不是说这本书像万金油,而是说它是一本奠基读物,正本清源,能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对了,本书还有李老师学英语的心得,深表认同。我预言这本书将一版再版,造福一代又一代读者。(我最近一年学统计学得很苦恼,2017年11月7日收到书,12日刚刚读完第一遍,感触很深,比较兴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戏说统计》读后感(三):摘记

P39 变化有三层意思:第一,个体的某个属性日新月异,例如年龄。第二,虽然个体的某个属性在现实世界中一成不变,但在“可能世界”中可以与现实不同。“可能世界”就是所谓“反事实场景”,就是英语的“虚拟语气”描述的情景。例如,在现实世界中,姚明是男的,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姚明在那个世界中是女的。换句话说,第二种意义上的变化,指的是个体的属性“可以与现实不同”。第三,在现实世界中的任意一个固定时刻,个体的某个属性“因人而异”或“因个案而异”。

P88 “数”是符号,“据”是事实、是信息,以“数”标“据”,是为数据。

P144 正太分布蕴含的第三条人生智慧是适可而止,就是承认自己有极限,一方面努力突破剑仙,另一方面适时接受自己的极限。现实永远有余地,不绝对,永远不是100%,所以,留有余地是人生智慧,不要“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常态,也是成就。追求是人为,人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天,但永远不可能胜天,要适可而止,否则可能遭天弃,甚至遭天谴。宋人方岳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戏说统计》读后感(四):一本关于统计哲学的书

市面上关于统计学的教科书不少,大部分是围绕培养“解题家”的思路,看完能推导公式,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李老师的书围绕着“所以然”的角度,和其他技术型书籍互补。此外,书中妙语连珠,满是人生智慧,还有李老师的研究方法论,读完收获满满。下面略摘录一二:

《戏说统计》读后感(五):2星|《戏说统计》:哲学老师的统计学课讲稿,复杂,罗嗦,不断跑题

全书基本是一位哲学老师的统计学讲稿。作者的文风有3大特点:

1: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了说,简单的统计学的原理,作者要扯到哲学的各种问题上去;

2:行文啰嗦;

3:不断跑题。这个像是老师的通病,反正课堂上没人能打断他,随便打岔跑题。

基本内容是一部分统计学的课程,有习题讲解,有原理,还有SPSS软件的演示。看后感觉有点上当。知道是统计学讲稿就不买了。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前两条还有点用,后一条有点问题:

1:量化可以在四个测量层级(levels of measurement)上进行。最低层级的测量是定类测量(categorical measurement)或名义(名称)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第二个测量层级叫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第三个测量层级是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最高层级的测量是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ment)。P46

2:统计分析也是猜测,一是根据概率论,一是已经到手的微型样本,猜测很大的、永远不可确知的总体。P68

3:温馨提示:寻找"样式",是人类的智力本能。人脑天生倾向于找"样式",奇石(如少奇石)、奇山(如毛公山)、奇景(如三峡卧佛山),都是人脑既本能也自觉地寻找样式的结果。P102 【这个样式,更常见更合理的叫法是“模式”】

4:总而言之,正态分布既有可视可见,又有只可思议,还有不可思议,从直观到神秘,一应俱全。正态分布难以理解,难以领悟。P147【哪里“只可思议”?哪里“不可思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