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锦集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锦集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一):那年月光

高中时在同学处借得一本先生的《逍遥游》,读到同名的那篇文章时,不禁心神摇曳,竟在深夜的宿舍里,宿管阿姨熄灯之后,打着手电近乎疯狂地全文抄写。《鬼雨》(还有《莎诞夜》,只是这本书未收录)也甚是一见倾心,乃至多年后在写作课上,还拙劣地仿着先生的字句写一场高烧中的骤雨。2018年年末时启卷,张眼便读到这两篇,不禁莞尔。

少年时最欣赏先生运用文字的鬼斧神工,那些从唐诗宋词的散页间采撷的汉字,摇曳生姿,时而紧凑凝练,时而浩荡大气,疏密之间,竟仿佛能听见一首交响乐,朗朗读来,自成和谐的韵律。尤爱先生写秋景,一场“弥月的野火”,层层浸染地把秋的浓烈斑斓写足了十分。也尤爱先生写声音,我总疑心先生的听觉尤为敏感,雨声,汽笛声,火车驶过的声音,每每读来,耳畔都仿佛有声音回响,乃至写秋天都要写“敲上去会敲出音乐来的稀金属的秋天”,妙得不可言说。先生是英文系的学生,却能熔炼古中国的诗情与西方的乐章于一体于笔下,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再来读先生时,先生却已千古。这时更爱的是先生青年时浪漫恣肆的想象和豪气,中年辗转全球漂泊异乡的思念和寂寥,对故乡对往事对子女的拳拳眷恋,对诗歌对生命对自然对历史从不衰退的赞美和热爱。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先生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那一颗澄澈又坦荡的少年之心,如月光一般,从未被时光蒙尘。尽管文风中凌厉的锐气渐减,多了经世事打磨后的温润和从容,但那种饱满到几乎溢出,令人忍不住要伸手去掬一把的大爱,一生不改。

很多年过去了,那个弥夜不寐,意气激昂地读先生的《逍遥游》和《火浴》的少年,终究慢慢在时光里远去,习惯了苟且地活着,习惯了冷笑着对多荒唐的世事,习惯了一个人游荡在人间,仿佛再没有什么能激起心中波澜。那年伴我读书的月光呢,还是当年的月光么?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二):像月光一样皎洁

知名经典作品的作家有很多,但是写自传的人却很少,很多人一到写自己的时候就会显得束手无策,这也是旁观者清的原因。如果一个人能够以客观的方式写好自传,那这位作家也就完满了,余光中的这本《少年还是少年的月光》虽然算不上标准的自传,却有着自传所具备的标准特征。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作者的情感经历,对于他眼中的世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当看了这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看余光中的其他作品,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余光中不仅对于散文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造诣,也对诗歌、翻译等十分擅长,对于这样一位身兼广泛技能的作家来说,他的作品一定是精彩的。抛下作家的身份,余光中在现实生活当中完全是以一种不一样的形象被人们所熟知,在生活中他是一位很风趣的人,他能够做到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的地步,这是很多文学造诣颇深的知名作家所做不到的。很多生活中的琐事都是装不出来的,通过长期的生活,一个人的性格是会完全暴露在大众的视野当中的,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是应该用一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而在家庭中则是回归自己本身的角色,也没有和平常人有着大的差别。

书中的散文时间跨度很大,是作者在几十年间间接写成的,并且文章的风格也各不相同,让我们感受了余光中丰富的情感经历。余光中的文字很美,他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在以一种有韵律的方式来刻画他想表达的想法。他的文章很注重美感,可能这跟他同时是一位诗人也有关。虽然有的文章很短,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东西很紧凑,只看一遍是不够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也能够从文章中看出余光中的写作变化,越老越平实就是如此。很多生活中看似很平凡的事,在作者眼中都是不平凡的,很多我们经历过的不起眼的事情在书中都能够变成一种艺术的体现。

简简单单的小事就能体现出余光中这个人在家庭中的影子,文章中提到他作为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放风筝的经历,在看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有一种画面感,也会带领读者回到童年,但是跳出去故事再来整理一遍的话,发现这段经历其实我们都有类似的。这就是余光中的过人之处,他写其他的人事物是一种感觉,写自己又是一种感觉。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三):穿林过雨,拥抱自然

他曾说他不敢写自传,但是他的作品里哪一个不是他的写照。历经半个世纪,用笔写出缱绻事迹。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乡愁,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余光中先生的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充斥着一“愁”字,《文化苦旅》中有愁,在这本《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里,满满的还是愁,还是痛,离愁别绪,让拜读之人无限伤感。

在抒情自传中的第一篇《鬼雨》,便是满目的愁,满目的哀,满目的痛。字里行间的悲痛仿佛从纸上钻出,让人为之断肠。余光中的儿子夭折了。他和他的妻好不容易期盼来的儿子走了。小小的身体将要被埋在小小的坟墓中去了,变成一堆白骨,一把青丝,一片碧森森的磷光。每个人最终都会变成这样。人生下来,便意味着他也会死去。但是这死亡来的太快、太急了,让人没有一丝防备,也没有想到过小小的孩子竟会早早的去了。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雨的手很小,风的手帕更小,而他腋下的小棺材更小,更小,最小的是棺材里的小手,握得那么紧,却什么也没握住。他的悲痛流于纸上,久久不能消散,也不会消散。

《逍遥游》、《望乡的牧神》也是写的离愁别绪。一篇写的是在台北,遥望大陆的愁,一篇写的是在异国遥想故国的愁。长夜漫漫,斯人独处,总会生出无限愁来。异国异乡,纵身边人海奔涌,也只是一个异乡人、异国人。在台北想从古到今中国的发展。曾经、泱泱大国 ,万邦来朝,怎想有一日会成为一个受白眼的落后国家。一切都未曾预料,一切都已发生,忆往昔,知历史,激吾心,壮吾志。这是一个异乡人的独处。独在异国为异客,每逢节日倍思国。在万圣节夕,在他国做客,即使为客,也挡不住心中的忧愁。秋季,正是悲季,而这年的秋又特别长,就更加悲,更加愁了。空荡荡的,这就是异国的现实。即使气氛再浓,也化不了心中的相思。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似无改变,但少年已跨过多少个春秋,已不再是当时的少年。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四):打卡#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简单拓展点有意思的,月光和少年这两个意象。

第一个意象,关于月光。

这个世界上,如果李白认领自己为月亮的头号粉丝,他自称第一,应该没人敢说自己第二。

李白对月亮的深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世的时候写下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

随便数数,就有上百首之多,要知道,李白这么高产的诗人,一千多首中十分之一都被月亮这个意象占据。

不同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随遇而安的豪迈,李白的月光明显要温柔许多。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显露出的淡淡寂寥,李白大哥的无尽落寞落在床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又寄托了李大哥太多对友人的思念,千里送东风常有而李白之思念不常有。

当然最有名的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小学生都能读出来的诗,月光一样清浅的乡愁,明亮的跃然纸上。

这么想来,这本书的作者余光中先生可能就是李白的头号粉丝了,用月光去表达乡愁的手法也是一脉相承。

毕竟,从南京到台湾,这中间颠沛流离的辛酸,这中间想要回归故土的热烈期盼。

我们都学过那首很有名的《乡愁》,乡愁具象成海峡对岸那轮玩完的月亮,月光洒下来,白云苍狗的情怀显而易见。

我们总是用皎洁、静谧、纯净来定义月光,把自己性格中阴柔的一面联系到水汪汪的月亮上去。

当然,月光这么美的东西,就像我们的玻璃心一样,简单又容易破碎。

第二个意象,关于少年。

还是中国传统古诗的启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意气风发的少年离开家后,再次铩羽而归的时候,发现小时候熟悉的世界,已经变得不像样子。

所以余光中先生才会写出《记忆就像铁轨一样长》这样难得快乐的文字,梦中重回巴蜀,温柔的情感跃然纸上,唏嘘的情感显而易见。

离开时还是少年,归来时已然白发。

作者曾说“不敢写自传”,更确切一点,可能是不是自传,而是群传。

这种贯穿在“月亮”和“少年”这两个意向展开的情怀,带着一点期待,也有一些未知的特殊群体,可能也只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

果然,一代人一代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五):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

港台地区一直以来都对余光中评价颇高,单从其文学造诣上来说也的确当得起“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的称号。而余老在大陆火起来,则不得不提那首小诗《乡愁》,层层递进的的比喻手法,强烈的气氛烘托,短短数语,四次更迭,从回忆母亲写到留念家乡,引得当年无数文艺青年陶醉。

不仅是诗词,余老在散文上的功夫更是绝佳,书中第一篇《鬼雨》便将他在字句规划上魔力体现地淋漓尽致。

先是一次电话里的对白,医生不断说着孩子的病情加重,而最终通知了夭折的噩耗;然后便是一次跳转,写到课堂上朗朗读书声中的莎士比亚挽歌,歌里讨论生死如同一次次拷问;再接着又是一次跳转,悲伤的父亲怀抱棺材走在山上寻找墓地,这一片都是孩子们的坟冢,如同死神的幼儿园般凄凉;最后一次转折,从支离破碎的想象空间回到现实中的一封回好友信,他从儿子死亡写到母亲离开,又提到古人在不断死亡降临中的推进,“盲目饿的夜里,盲目的风雨”灵魂悲号,死神歌唱。

听说这是余老在风格转变上的练笔之作,他将西方象征性的写作手法融合进东方古典美的风韵,提到的比喻从肖邦到李白,无处不透露着对死亡的思考。余老就像是他文中评价莎士比亚的一样:“满口永恒的人,最怕死。”可也正因为怕死,才敢于直面心底的恐惧,将其淡化在纸上,给读者提供力量。

而除了开篇一文时的压抑外,全书节选的其他散文则显得明亮得多,包括《逍遥游》《我的四个假想敌》《日不落家》在内的近一半篇幅,都是在记述与家人的生活,他有四个女儿,都相继嫁到了天南海北,如同他年轻时在台湾想念大陆,如今女儿长大嫁为人妇,一家六口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难免升起了渴望团圆的心思。可又不如同于《乡愁》那样的悲伤,年纪渐长,生活渐好的当下,余老也会打趣着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和英国殖民时期一样,分散全球,并取名为“日不落家”。

书的后半部分,余老又重新回到了一个文学家的姿态,他对待文字的尊敬是不同于常人的,看余老点评文学和艺术,总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苦雨就要下降》一文中,他提起了几位音乐大师,有印度来的大师,也有美国摇滚界的明星,更包括鲍勃迪伦。他们在舞台上为远方的难民们歌唱自由和平等,经典的曲目《在风中飘扬》在万人合唱中飘扬。余老点评说,此次音乐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慈善,更在于唤醒摇滚的初衷,那是自由、欢乐、反抗的声音,而不是沦为拜金成风的商品,摇滚是有尊严的,音乐人同样也是。

余光中最爱李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而本书书名便取自余老点评李白时所作“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如此意境,可谓玄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