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始于冬季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始于冬季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始于冬季》是一本由〔英〕西蒙•范•布伊 / Simon Van Booy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出版的180图书,本书定价:法式软精装,页数:2017-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始于冬季》读后感(一):这个冬季,认清后依旧爱它

很幸运,在这个冬天读了这本爱情小说。

第一个故事,男主与女主在茫茫人海中因为彼此的彷徨与忧伤,而互相吸引互相慰藉,因为你,我渐渐远离了那些放不下的人、发不下的回忆。

看了网评,大家都很喜欢第一个故事,当然我也觉得很好很妙。

但最终让我冲动写下这么多,打这么多分的却是最后一个故事,男主收到了一封信,他就像陈年的家具一样,抖了抖灵魂的灰尘,去掉了身上的阴霾,捡起了遗忘多年的勇气,去寻找那个一面之缘后来到世界上的女儿。也看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原来他喜欢的巧克力葡萄干是她的喜欢,原来他们都曾有那么孤寂难耐的时刻。

找到后,他们见面了,妈妈身边已经有了新的他,但是女儿面对素未谋面的爸爸,原始就带着的那份幸福与快乐已经足以打动男主重新热爱上生活。我以为女主会等他,但是结局总会有遗憾。故事让我想起了《处子之山》当男主风尘仆仆的赶去后,结局也依旧挣脱不掉现实,只能认清后依旧热爱它。

因为这本书,让原本我不爱的冬季,也让原本这个让人忧伤的冬季,变得暖和一些。抖抖灰尘,重新奔赴人世山海❤️。

《爱,始于冬季》读后感(二):陌生人之间的爱只在几秒钟内发生,却能延续整个生命

凌晨两点,酒吧内一片狼藉,五颜六色的灯光有气无力的匍匐在地上,啤酒瓶横七竖八的散落在桌子上,烟头洒满了一地,极度的喧嚣与狂热过后,是死一般的寂静,氤氲的空虚感仿佛将人拖入了浑浊的沼泽中,越陷越深,直至遏住了咽喉,想大声的呼喊发泄,却变成了轻盈的呢喃。这时他坐在了你身边,他是一位陌生人,他与你推杯换盏,他与你吐露心扉,他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他的声音温柔的像一株在水底摇晃的水草,挤压着你身体的沼泽似乎变成了缓缓流淌的溪流。你沉浸在他的故事里,陌生人似乎成了一个美好的词语,陌生人之间的爱只在几秒钟内发生,却能延续整个生命。

读西蒙•范•布伊的小说,仿佛经历了一场严谨且精密的神经手术,他细腻的语调便是最好的麻醉药,他用锋利小巧的手术刀,将埋藏在身体深处被损坏的神经挑了出来,并将它们置于无菌的空气中,他用熟稔的手法细致的修复它们,最后轻柔的缝合起来。

《爱,始于冬季》讲述的是失去了未婚妻的音乐家伯奈特与失去了亲弟弟的女子汉娜的故事。钱钟书曾说,老年人的恋爱,就像老房子着了火,没得救了。当两个人各自都历经了沧海桑田,日子如断了线的珍珠项链落在了地上,你弯下腰一颗颗拾起时,却发现整日紧贴皮肤的它们,原来是这么的少。你从未仔细观察过它们,当它们分散开来的时候,你才觉着日子原来白驹过隙般的过去了,剩下的时间好像屈指可数了。

伯奈特与汉娜的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都未曾说出来,一个每天都怀揣着石头,一个每天都怀揣着橡树果子,那是他们对逝去的爱情与友情的希冀,一次两人无意的碰撞,石子和橡树果子散落在了地上,交杂在一起,在那一刻两人似乎被无形的线牵扯住了。

“音乐、绘画、雕塑,书籍,都是一面面的镜子,人们在这些镜子中看到多面的自己。”伯奈特作为一名大提琴家分享给汉娜的镜子是音乐,对于他来说“每一个音符都是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对于汉娜来说,“伯奈特像一个可以打开人们心扉的音符。”

伯奈特与汉娜的爱情就像琴弦上流淌的音符,温柔、细腻、甜蜜,在不经意间穿过窗户,穿过路人的耳蜗,穿过读者的心扉。

“堕落天使赠予的礼物,并非减损我们的幸福,而是引导它,令其变得深刻,同时让我们充满激情,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爱便能天长地久。”

《爱,始于冬季》读后感(三):一本具有冬日“氛围感”的小说

书名:《爱,始于冬季》

作者:【英】西蒙·范·布依 著 刘文韵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无意间读到某些句子或段落的时候,你会被作者的言语感动,因为他用了最贴近的比喻,或者仅仅是最简单的描述,就把你一直以来哽咽在心里而又无法名状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其说他们在写小说,不如说他们是通过小说的方式记录自己长久以来的生命感受。

而《爱,始于冬季》,如其所名,里面的故事关于爱,关于爱的孤独和艰难。而爱的温度,像冬天里的一口热气,碰上玻璃,会蒙上人生的水珠。

主要内容:

《爱,始于冬季》是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的作品,共收录了五个短篇小说,故事分别发生在五座寒冷的城市:魁北克、纽约、都柏林、罗马和斯德哥摩尔。几个孤独的男女,因为童年的缺憾与伤痛,站在放弃人生的悬崖边,但最后,爱让他们度过了人生的冬季。

一些感悟:

似乎这些故事都具有“音乐”的属性,段落的结构犹如作曲一般巧妙,而叙述的节奏又是慢慢悠悠,娓娓道来的,会让人联想到伍尔夫的海浪。书里的故事,字里行间散落着人世的清冷与孤独,却又在以为是末路的地方开出一朵花来,像夜晚迷雾里的路灯,又像清晨玻璃窗上的雾气。有时候,会以为自己在读一首首长诗。

这些是关于冬天的故事,也只应在冬天一个人慢慢阅读。

部分摘抄:

我很少主动开口,过了三十岁以后,我就觉得向别人倾诉是一件多么没有意义的事,但是在青少年时代,我曾疯狂地爱,整夜地哭。

语言好像是在某处阅读的地图,而爱则在那里居住并生存下来。

她对生命的热情已经变成了对生命的领悟。同时也能感到生活变得日益安静了。她的生活日益安静,就像排队过后,一片狼藉的长桌边只剩下少数几个人,他们看着自己的酒杯,看着凌乱的桌椅,看着彼此。

她赤裸的身体收集了一夜的月光。

我想成为那双手,伸向黑暗中在峭壁边悬荡着的灵魂。

突然,沃尔特感到身上有一种强大而柔软的力量。他顿时了解了他在叔叔的书中所读到的肖像艺术家的痴迷;他明白了行吟诗人以及他们的悲伤的戴着马鞍的马匹;他理解了在薄暮下于茫茫大海中奋力前行的孤寂而绝望的灵魂;徘徊之人,迷失之人,已然凋谢而垂死的花朵。

《爱,始于冬季》读后感(四):无伴奏冬季

当冬天的第一场冷雨终于落下,我可以安心谈一谈这部小说了,《爱,始于冬季》

四年前我第一次遇到它的时候,它的豆瓣评论数还只有寥寥三个。哎,我当时还感叹还有多少人能崇拜精美的文字技艺呢。而现在,它有了700多个评论了。在这四年中,我对当代小说的不满与日俱增,唯独人民文学的“短经典”“中经典”系列里能找到一些惊喜,比如那部《斯塔科的太阳》,用六万字讲完了一个美国南方的家世故事,横跨了四代人,这样庞大的故事,按传统的叙事也许得三十万字起步。然后是这部《爱,始于冬季》,它只有三万多字。

这提醒我们是否存在着一个文字效率的问题,这就像绘画一样,写实主义所强调的透视法和面面俱到,用简单的暗影和线条也可以达到,审美的优雅,思想的深邃,人物的饱满,故事的完整流畅,这一切好小说需要的元素,我们是否可以用最耐心的雕琢区达到简介?而不是一股脑儿推给读者去取舍——我们能知道最耐心的读者,其实就是那个作者本人,其他的读者都会比创作者更为焦虑。他们只操心读到了什么,这和创作者的写了些什么永远有着错位。这牵涉到的核心问题就是文本的效率问题,我在这里不打算把文本效率归之于屏阅读需求,移动阅读需求等潮流的说法,而要将它归之于写作本身和阅读本身。这是全然内在的需求和动力:读者需要更高的艺术获得,作者需要更完美的手艺。那么,这个文本效率就是不涉环境的进步,它要求在规定的篇幅里做到尽量多的审美体验,尽量多的故事推进,尽量多的人物丰满……这是一个对读者负责任对未来负责认的作家应有的态度,而不是费尽心机去凑出一本书来。

好吧,让我们回到冬季里来。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偏向于治愈系小说,由五个互有联系的短篇构成,我是沃尔特或者乔治,是一个大提琴家,她是汉娜或者简或者是面包师的女儿,机场里路遇的女子。让我一生无法释怀的事情是,幼年的弟弟在暴风雪来临之间去树林玩,然后失踪了,全家人一整晚都没有找到他,第二天发现他被冻死在一棵树上,口袋里藏着几枚橡子。很多年后,我遇到了那个女人,她口袋里也藏着几枚橡子,而我们去公园的时候看见了那个神秘的养鸟人,他的名字也叫乔纳森,很久以前的乔纳森,是为了看鸟迷失在树林里……

我们零碎拼起来的情节就这么多,其实也够了。就像“我”在演出时面对的上千观众和演员,他们竟然有那么多——但也只需要写一点碎片就够了:有的似睡似醒,有的像展开的烟雾般优雅,有的借酒自我麻痹或在深夜站立于冰冷的河水中。

我要承认这样的写法很虚浮,也很有效,它比剪取一个人物最显著的面部特征,动作特征,或者着装特征更进了一步,这样的镜头剪辑已经落伍了,我们要直接将主观印象代替了客观观察。然而更为显著的特征是,他直接用形而上的生命体验来推动故事,为了推动又不能使用大段的意识流,只用一两句,这仅仅是庞大意识之海中的一滴水。这一两句会同时承担内心独白和人物动作以及灵魂博弈等多重功能,这就导致作为一部小说出现了只有哲学书才具备的警句密度,又具备非一般的审美神性:

它好像河流中的一支船桨,把我们带到当下的彼岸,然后是明天,后天,即将到来的日子好像宽阔的田野。

下雨的时候,最不起眼的水潭也映射着宇宙的印象。

唯一真实的记忆终于找到了我们——就像收件人是过去的自己的信件。

爱就像生活,只是开始得更早,结束得更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然后离开。

……

他做得如此从容而精致,从不让句子里的思考远离情绪和情节半步,像固执的孔雀只着迷于自己的步调。奥秘只有一个——这是琴弓里倾泻出的句子,他操练小说就像操练大提琴,无形的音阶在改变句子,水滴,暗影,灰烬,如果这些碎片有了琴声作为背景的话,一切意义不言自明,只看你愿意说出多少,或者什么也不说,反正有音乐填补空无。

这也是为何简洁叙事能做到慢速审美的奥秘,它并不因为简洁就催促你要急忙赶路,而是提醒你要慢下来啊,尽可能慢下来,你根本无需着急知道他们到底去哪儿了,而是捕捉时光里任何微小的声音。

这就像格里耶所说的,用现实主义的废材料去构筑小说,音乐不再从属于主题,它本身就是主题,音乐的瞬时性,构成了小说的瞬时性,每个瞬时的审美都在变化,它们在流动,而我们在停溜。或者思考。为了彻底欣赏这部小说,我们再去学一点倾听之道,它会解决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的界限,解决我思与我在之间的界限,忘我的审美体验使得让对立世界的统一成为了可能。这又有点像海德格尔所说:通过艺术,我们第一次学会了安居于存在天命的超越之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里唯一提到的具体乐曲是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这首曲子本来是巴赫随手写下给他的妻子用来练琴的,第一次听的人感觉听起来像试音的即兴演奏。确实也是如此,它里面丰富的升降调和音阶变化本来就是为了练习用的。这全世界最有名的大提琴曲子被巴赫的朋友从肉铺里的包肉纸里找了出来,出现在《爱在黎明破晓时》《救赎》《如晴天似雨天》……一系列电影中。它具有超强适配性的奥秘被后世不断发掘,落叶,桌布,麻雀的群落,秋雨,你愿意付诸音乐的一切,就是它适配的一切。或者说它适配的东西就是没有主题,当你不需要任何主题的时刻,它一定会适时响起。而真正的主题也一定不是它勾勒出来的,它是你在寂静时光里必然出现的,你内心的无意义时光,终于会让那虚浮的意义成为实在——故事里的我去了哥德堡,奥斯陆,拉斯维加斯,每一个冬季,他都会遇到橡实,飞鸟,而养鸟人终于死了。

这是音乐赋予小说的奥秘,一个从不倾听的人,他也不会去读这样一本书,它虽然很短,但太慢,它虽然很坚实,但难以捕捉。

“无论有过多少经历,人们始终得做到准备重新开始,直到轮到别人做好失去我们的准备,我们才彻底摆脱了爱的痛苦,依赖的痛苦——这是我们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音乐和爱是一样的,它们都在渴望完美,但找到的所有的对应之物又达不到完美,缺憾由此而生。

然而,生活的任务并非去弥补缺憾,而是带着缺憾好好活下去。如果说艺术与生活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一定也不是治疗与生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这部小说里力图达到的:体验不是为了收获经验,更不是为了收获结果,它就是生活的本质,我们活在其中,然后离开。它用文本上的高度审美,消解了小说的目的性,也以一种决不妥协的姿态,找到了那些需要他的读者。

写到这里突然又想起大提琴和冬季之间的联系,豪瑟有一个视频是在雪地里拉琴,大提琴下面有一个脚撑,可以×在雪地里立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