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冬季堡垒读后感1000字

冬季堡垒读后感1000字

《冬季堡垒》是一本由[美]尼尔·巴斯科姆(Neal Bascomb)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4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季堡垒》读后感(一):一场“隐匿之战”,一次非凡壮举

“长久以来,自然出于仁慈,向人类隐瞒了这一秘密。今天,该秘密公之于众,这应该引起所有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良知展开最深沉的反思。”

《冬季堡垒》将读者带回到1942年,当时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处在第三帝国的控制之下,多国竞相制造核武器,美国陆军部启动了曼哈顿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削弱破坏纳粹研究工作的战略布局——所有计划中都涉及到一种必不可少的叫做“重水”的物品——丘吉尔称之为“一个险恶的术语,令人毛骨悚然”。美国政府在前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后者被证明是一个挑战,主要是因为盟军在德国内部的情报很少。但是,英国人知道一个对德国计划至关重要的地方:挪威韦莫克。可不幸的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重水”供应商——挪威的韦莫克水力发电厂的使用权已然被纳粹夺得。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科学家就提出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于1940年4月占领挪威,步步紧逼,不断施压,并要求韦莫克提高“重水”的产量。如果允许德国利用其先发制人的能力来完成核武器,那么美军很可能永远不会到达欧洲大陆,正由于最后盟国控制世界上的氘供应,美国才率先完成了原子弹研究,并在广岛和长崎展示出其令人震惊的威力,以此奠定战局,不然,像沃纳•冯•布劳恩这样的德国火箭科学家可能都会成为战争罪犯,就不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还能够为美国人登月计划制造阿波罗火箭,并推动航天事业发展。

此次为防止德国获得核能力,11名勇敢的挪威突击队员仅利用降落伞,冲锋枪和英国部队的部分援助,就准备开始对纳粹核计划的心脏展开致命打击,一场“隐匿之战”正式拉开序幕,此举成败或将直接影响正面战局走向,自此“韦莫克俨然已是一座冬季堡垒,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全面进攻。”

这一战或许不为众人所知,然而它的重要性,却不可被忽视。不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核武器的争夺一向是横跨各大洲的一出好戏,只因其杀伤力惊人威胁巨大。二战中盟国的获胜就算不说归功于哪一战,哪一个人或哪一国家组织,也不能在历史记录中遗忘,这由天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政客,军人以及少数极其勇敢的间谍和破坏分子组成的庞大团队的功劳。

在《冬季堡垒》中,作者尼尔•巴斯科姆讲述的不是一次史诗般的任务,而是英国,美国和挪威军队长达16个月的一次尝试,以破坏和摧毁位于韦莫克的水力发电厂的“重水”生产。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希特勒对能够摧毁城市的炸弹的渴望——占领之下的残酷无情,无处不在的酷刑谋杀和暴力,以及挪威人“我们想要的国家,安全而自由,且不必为获得自由而受罚。我们想要的国家,属于我,也属于你……假如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国家,我们就赢一个回来,我和你一起”的决心。

尽管参加抵抗德国占领的他们并没有得到荣耀,但他们面对巨大挑战所取得的成就依然令人惊讶。他们和他们的同胞忍受着挨饿之痛和凛冽寒冬,不断受到被发现甚至死亡的威胁,然而面对所有的这些,他们的爱国主义,勇气和毅力仍然激发着无限的战斗力,书中所述的英雄们,读完后你一定会对他们的所行难以置信,钦佩之至。

《冬季堡垒》读后感(二):改变世界的秘密战斗

你可能想象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世界的走向曾决定于挪威的一个偏僻山谷,取决于七十多年前十几名突击队员的行动成败,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尼尔·巴斯科姆的纪实作品《冬季堡垒》讲述的就是这段重要历史故事。 1939年,纳粹德国的原子武器研制工作已有不少进展,不仅成了由原子物理学博士库尔特·迪布纳主持的专项研究组,还有年富力强的沃纳·海森堡作为科学顾问坐镇,为研究指明方向。这位年仅31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巨星不仅在链式反应的研究上迅速取得突破,还指出了后续核试验所需的控制链式反应的可能缓冲剂——石墨和重水。而在尚未进行充分研究的情况下,迪布纳团队决定将重水作为最佳选择。这不仅决定了纳粹核计划的研究方向,也引出了同盟国和纳粹德国之间关于重水惊心动魄的斗争。 生产重水不仅工艺复杂,还需要消耗巨大产能。当时,唯一能够量产重水的企业是位于挪威尤坎山谷的韦莫克工厂,而且其重水月产量不过刚从几十千克上升到区区一百多千克。同时,各国的核研究特别是核武器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需要大量重水参与试验,于是,韦莫克工厂一时间成为重中之重。 挪威在二战前期实行中立政策,这使得同盟国和德国在重水的早期争夺中还只是激烈地“暗斗”。然而,随着1940年德国袭击并占据挪威,同盟国大量获取重水的渠道被切断,重水之战的焦点就转入到破坏和维护韦莫克工厂上。在此背景下,盟军策划了“燕子行动”“新生行动”和“冈内塞德行动”,力求摧毁韦莫克工厂的重水生产能力,使德国的核武器计划搁浅。 燕子行动计划以四名熟悉挪威地情的队员为先导,建立后续行动的前哨,但出师不利,由于判断错误,四名队员降落在远离预定地点一百多英里的地方,而空投物资更是四散各处,他们在高山雪原上收集物资,艰难度日,整顿后开往预定地点,等待后续行动队员。 然而,接踵而至的并非他们的队友,准确地说,他们的队友的确乘坐飞机和滑翔机到来了,但却因失误而或死或伤,或被俘虏,全军覆没。而燕子小组甚至连这个坏消息也不知道——他们的无线电设备耗尽了电,只能在令人焦急的沉默中继续等待。 与盟军偃旗息鼓相对应的是德国军队与情报机关的激烈反应,他们除了搜索新生行动飞机迫降与坠毁区域,还大肆搜索和围捕可能的盟军人员、挪威抵抗组织成员。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燕子小组的成员依然与抵抗组织联合搜集韦莫克工厂及其周边情报。这些信息进一步补充了潜伏在工厂的抵抗组织成员平时搜集的情报盲区,使盟军更能成功地开展紧接着的冈内塞德行动。 1943年2月23日,三个多月后,燕子小组终于同冈内塞德小组汇合,开始向韦莫克水厂进发。由于参照了燕子行动之前的不足,特别是物资准备上的不足,联合行动小组这次准备充分,但挪威冬季的恶劣影响仍给队员带来很多困难,严寒、积雪让队员不得不滑雪前进,他们身着白色雪装,背负通讯和爆破器材,遇上林密山陡的地方,他们还要扛起滑雪板步行。 当然,最大的困难和最危险的部分还是在韦莫克水厂。这也是《冬季堡垒》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令读者紧张的环节。虽然德国人在防守上有不少漏洞,如对工厂边的峡谷峭壁没有严密防守,而将宝押在看紧横跨峡谷的铁路上,但行动队员偏偏深入谷底,又从绝壁上爬了上去,并成功潜入工厂,将炸药精确安装在电解池等要害部位。行动最后,炸药顺利引爆,瘫痪了韦莫克的重水生产,而行动队员则全身而退,无一伤亡,甚至有队员就此潜伏下来,观察工厂后续情况。这次行动的传奇与惊险甚至让人怀疑作家是否进行了虚构和想象,但有时事实的确比虚构更精彩,而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精彩是由一群勇敢无畏又聪明灵敏的爱国者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 从整体上看这场突袭行动,工厂防守方——德国人是具有天时地利的一方,防守下的韦莫克工厂虽然称不上固若金汤,但被称为“冬季堡垒”是没有问题的。但盟军仍然成功了。盟军的成功与盟军在情报、人员、物资方面的详细准备有重要关系。 队员在行动前可以根据当地抵抗组织在工厂中偷偷拍摄下微缩胶卷了解情况,还有从工厂逃出的教授列夫·特龙斯塔提供精准破坏意见,再加上燕子小组队员深入“堡垒”摸排敌情,于是,行动计划得以详细筹备。而在情报传递的中,无线电设备发挥了重要的通信作用。 人员方面,行动队几乎都是从挪威逃亡的人,有的甚至是曾在韦莫克附近生活过的居民。于是,这就成了一场回归本乡本土的作战行动。而人员身份的五花八门也增添了行动的精彩程度,他们中有刚满十八岁的青年,也有三十多岁的汉子,有银行家、警察,也有渔夫、工人,有神枪手,也有射击初学者……这种各方荟萃的人员情况很有些《拯救大兵瑞恩》里组营救队的味道。 行动队的成功还与物资准备充分有关。队员有空运、空投支持,物资从小刀、手枪到自行车、无线电台、炸药,再到滑雪板、雪鞋等一应俱全,活脱脱是现代特种部队的二战版本。这些物资不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还让他们顺利逃遁。 此外,盟军对于行动计划的设计也具有延展性,不断留有后手。比如新生行动和冈内塞德行动就是燕子行动的延续,而炸毁重水生产设备以后,盟军留下人员潜伏观察敌人修复工厂的情况,进而又进行了空袭;在德国人不堪袭扰,打算将重水及生产设备转运回国时,盟军又组织人员用定时炸弹炸沉了渡轮。盟军针对纳粹德国的重水之战是一场持续的计划长远的战斗,前者的细致计划让德国人最终功亏一篑。 虽然后世讨论重水在制造原子弹的意义时,并不完全认同其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兼具英勇和智谋的挪威敢死队员至少滞后了敌人利用重水深入核武器研究和试错的进度,为同盟国争取了时间。他们曾改变了世界局势的走向,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

《冬季堡垒》读后感(三):阻止纳粹原子弹研制进程的秘密战争

“如果希特勒研制出核武器?”《冬季堡垒》一书的腰封醒目地印刷着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如果希特勒率先掌握了核武器,那么一旦投入使用,不管最终能否挽救他的帝国,都将给世界历史走向带来巨大影响。很有可能,就像书中的英国情报机构一再担忧的那样,伦敦会被夷为平地。尼尔·巴斯科姆在《冬季堡垒》一书中,以精彩的笔触描写了盟军为阻止纳粹获得制造原子弹所需重要原料——重水所付出的艰巨努力。

紧锣密鼓的原子弹竞赛

20世纪30年代见证了原子科学的一系列进步。其中,1938年,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发现了核裂变过程。之后短短一周内,J.奥本海默就粗略推算出了制造炸药的方程式。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双方都将迫不及待地吧将原子科学用于制造超级炸弹提上了议事日程。德国科学家库尔特·迪布纳、维尔纳·海森堡等人投入了研制原子能武器的项目,而重水是这一项目不可或缺的原料。一些逃出德国的犹太科学家前往英国,提醒说德国可能很快就能拥有原子能的超级炸弹,一颗这样的炸弹就能摧毁一座城市。这促使英国也开始了探索性研究,希望抢在德国人之前研制成功。英国内阁向丘吉尔保证将“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来推动核武器的研制工作。”获知了德国研发原子弹的情报,美国也在1942年启动了曼哈顿计划。战争双方争分夺秒地展开了原子弹竞赛。

以此同时,在加速自身武器研发的同时,英美盟军决定迟滞德国的研发速度,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德国的重水来源——韦莫克水电站。

接二连三的破坏行动

1940年,德军入侵挪威,并迅速占领挪威全境。目睹国家沦亡,一些不甘心屈服的挪威人在成立了抵抗组织,收集情报,实施破坏;另一些追随国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国,其中一些参加了以挪威陆军上尉林厄为首任连长的挪威第一独立连,接受了特殊训练,专门从事敌后破坏行动。战前曾担任生产重水的挪威海德鲁公司顾问的挪威理工学院教授特龙斯塔在韦莫克的重水工厂中挪威爱国者的配合下,掌握了该水电站的内部结构,德军布防情况等情报,据此制定了破坏的计划。之后,挪威独立连的士兵们展开了接二连三的破坏行动。

1942年10月,挪威独立连士兵组成的松鸡行动队空降挪威,准备策应对韦莫克的袭击。11月,两队英国工兵被空投至挪威,准备发动对韦莫克的袭击,但行动彻头彻尾地失败了,一架滑翔机失事,另一架滑翔机上的工兵被德军包围,之后所有幸存人员按照柏林的命令被处决。任务最终落在了挪威人自己身上。1943年,由熟悉地形的挪威独立连士兵组成的冈内塞德行动队在松鸡行动队配合下,成功袭击了韦莫克并全身而退,预计将大为延迟德国的原子弹研发进程。1944年,当德国人打算将韦莫克生产的重水运往德国,燕子行动队成功炸毁了负责运输的海德鲁号轮渡,使所有重水沉入湖底。

书中详细刻画了他们面临的艰难挑战。他们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哈当厄高原上空降和生存都绝非易事,暴雪和狂风会不期而至,夜间的极寒也很容易将人冻死。茫茫雪原中有时能见度为零,一旦迷失方向就可能永无归途。他们还要突破德军的严密防守。当德军发现韦莫克成为盟军目标后,迅速加强了这里的防卫,增派了部队,构筑了工事。而在重水车间被炸毁后,德军更是调集数千士兵,并派出盖世太保进行大搜捕。

最终,在敌后战场上,这些挪威战士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成功截断了纳粹的重水供应,某种程度上,他们相当于扼杀了纳粹研制出核武器的可能性,最终使自己以及同胞们重获自由。

自由的代价

尽管针对韦莫克的破坏行动取得了成功,但挪威人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对于特龙斯塔等人来说,他们战斗的目的是在为战胜德国贡献力量的同时,保护挪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因此他们会更多考虑挪威的利益和战后重建。然而,盟友的背叛是小国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在冈内塞德行动队炸毁重水车间后,德国人通过改进工艺等方法以超过盟军预期的速度恢复了韦莫克的重水产量。为此,英美盟军不顾对挪威流亡政府的承诺,派出轰炸机群对韦莫克进行了轰炸,700余枚炸弹对水电站几乎未造成损伤,但大量挪威平民在空袭中丧生。这令特龙斯塔等人痛心疾首。

此外,破坏行动队挪威人造成的附随伤害也令他们感到不安。在破坏行动之后,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会对附近平民展开报复。而在炸沉海德鲁号轮渡时,行动人员知道这艘轮渡也将和往常一样搭乘挪威乘客,而相关行动会造成挪威平民伤亡,这也令他们不安。但为了避免韦莫克再度遭到轰炸,他们最终带着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执行了任务。最终随着重水一起沉入湖底的有14名挪威人。

这些经历给英雄们带来的不仅有勋章,还有许多不堪回首的黑暗记忆,也许就有对枉死平民的歉疚。直至战争结束多年后,很多人仍生活在阴影中,无法治愈内心的伤口。

那么这些英雄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呢?对此,历史学家们有不同认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美国全力启动曼哈顿工程,德国的研发投入远远比不上美国,因此差距日渐拉开。有些历史学家因此就认为,围绕韦莫克展开的破坏行动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这只是后见之明,当时的盟军高层无人敢冒险让德国造出原子弹。

精彩的历史书写

关于这场重水之战的大致经过,很多人可能多少有所了解,但本书仍然提供了一个历史书写的精彩范本。由于撰写本书时,很多参与行动者都已离世,除了利用各类回忆录和本人日记,作者还采访了他们的亲属,了解了很多家族往事,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极富冒险性的战时经历。作者还滑雪游历了书中描述的整个地区,一定程度上可谓重走了当年路,熟悉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此外,作者通过挪威抗战纪念馆等博物馆获得了许多未曾公开的资料。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带领我们,跟随当年行动参与者的视角,讲述了围绕韦莫克水电站——即“冬季堡垒”的重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并提供了丰富的大量细节,使读者能身临其境,仿佛置身冰天雪地之中,在强敌环伺之下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s 几处勘误

文中多处提到“挪威独立公司”,这里公司疑为“company”的误译,一般译为“挪威独立连”。

文中提到“阿勃维尔”, Abwehr一般译为军事情报局或军事谍报局。

P308 提到美国第八航空队“100轰炸集团军”,这里的“One hundredth bombardment group”一般翻译为“第100轰炸机大队”。

《冬季堡垒》读后感(四):11人拯救世界?《冬季堡垒》带你看见历史中的个体

挪威人不甘被纳粹统治

“挪威至今还是回形针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出现在《设计之书》第29页。

一枚小小的回形针难道还有什么了不起的来头?它是如何象征挪威人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的?这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二战时,德国仅用两个月就击败挪威,山河沦陷,国王出逃,然而占领区的民众并未屈服。德国人禁止他们佩戴国王像章,他们就往胸前别上一枚不起眼的回形针,作为残暴禁令下团结起来反抗奴役的暗号。

丘吉尔:“重水,一个会带来灾难的词!”

“二战”相关书籍、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大多着眼于著名战役:波兰闪击战、偷袭珍珠港、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敦刻尔克大撤退也在2017年被著名导演诺兰搬上大荧幕。

“二战”中有一段历史,惊心动魄,但却鲜为人知——重水之战。这是一场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的战场远离前线,但它的成败对战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重水?重水是研制原子弹所必要的特殊原料。它是制造原子弹的理想减速剂。

德国科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从骨子里”坚信,只要安装更多层的重水和高品质的铀,他们就一定能研制出一个自持式反应堆。基于这一点,他表示:“一条开放的大路就在我们眼前,它将引领我们直达原子弹。”

德国科学家库尔特·迪布纳报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迎接(驾驭)原子能......更何况我们的敌人也正在加紧研究,尤其是美国。”只需5吨铀金属和重水,加上一个自持式机器,我们就能用10至100千克钚得到“一个具有史上最大威力的炸弹”。

试想一下,一颗菠萝大小的炸弹足以令伦敦夷为平地,多么令人胆寒,更何况纳粹正在加紧研制这一怪物!它可能成为扭转整个战争形势的关键点。

为了阻止纳粹德国研制出原子弹,反法西斯国家必须摧毁重水这种致命“果汁”。

袭击韦莫克!

生产重水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和水,而挪威韦莫克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凭借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廉价电能和水资源,韦莫克成为建立该工厂最理想的地点。

1935年,韦莫克的第一批重水出厂,当时全年仅售出40千克。

直到1940年,重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当时全世界只有挪威海德鲁公司这一家公司可以按客户要求提供不同容积的重水。得知德方大量订购重水的意图是研制原子弹,盟军领导层坐不住了,必须阻止!

由于挪威已经沦陷,空袭水电站将造成当地居民大量伤亡,英国和挪威高层决定派遣一支熟悉地形、能在高原冬季极端自然条件下行动的突击队,队员们将通过跳伞的方式来到高原,穿越人迹罕至的雪原和森林,悄悄潜入韦莫克,安装炸弹,炸毁重水生产装置,然后撤退至瑞典。

一旦韦莫克重水生产装置被破坏,德国人试图通过制造一颗炸弹毁灭一座城市的超级炸弹计划就将彻底宣告失败。

看见历史巨浪中的个体

《冬季堡垒》这部历史小说所呈现的,就是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冬季,以炸毁堡垒一般的韦莫克为目标的一次行动。

《冬季堡垒》书影

本书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出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作者尼尔·巴斯科姆从丰富史料中打捞出这些平凡的英雄,他们战前是学生、工人、银行家,祖国遭到奴役后,他们不甘做亡国奴,爆发出惊人的勇气,经受住严峻考验,完成了重大使命。

《王庚武自传》中有这么一段感慨:“我们夸夸其谈历史的重要性时,其实无感于亲身经历某段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我们往往诉诸文献,试图以此捕捉苦与乐的时刻,尽管这有助我们想象他人过往的片段,但我们太缺乏人们实际经历的故事。”

扎加耶夫斯基写下类似的想法:你们是否注意到,现在的诗歌、小说、电影剧本,都把一切归咎于历史?你们是否注意到,我们已不再存在?也就是说,作为意志和思想之心脏的人,透视个体命运的眼球,已经不再存在?

本书作者在回顾历史时,重视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与情感意志。他以其生动准确的笔触,将搜集到的史料加工成一个蕴含电影感的故事。

透视重水之战中的平民英雄

作者刻画人物的公式大抵是:首先,寥寥数笔描绘其外貌;紧接着,结合其成长经历展现人物性情;最后,在故事发展中进一步丰富该人物,赋予其立体感。

特龙斯塔篇

例如,第2章「教授」中对特龙斯塔的特写——

“当特龙斯塔一开口,他的话就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今年37岁的他是学院里最年轻的教授,也是课堂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他中等身材,一双湛蓝色的眼睛下挺着一只瘦削的鼻梁,银灰色的头发被他整齐地梳向一侧。”

“在特隆赫姆,特龙斯塔终于能全力以赴地专攻科学,也因此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只要醒着,他的手里始终攥着一本书。‘这些天,我像奴隶一样发奋学习,’他在入学第一年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不用给我寄钱.我生活简朴,就像斯巴达人.只要有面包和最便宜的黄油,我就不会饿肚子。’毕业时,他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并因此获得了哈康国王的接见。”

仅仅两百来字,这位年轻教授的形象便印刻在我们脑海中,后续情节中一出现特龙斯塔,我们便不难想起他,并将他的言行举止与第一印象相互印证,通过多次重复这一过程,读者便能把握书中人物的形象与性情,并与其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羁绊,自然能够与人物经历、高低起伏的故事情节同呼吸、共命运。

豪克里德篇

再如,第3章「邦佐」中对豪克里德的特写——

乍看之下,他和其他人并无二致。尽管他的孪生妹妹西格丽德是个好莱坞电影明星,被人称作是“峡湾塞壬”,他却是相貌平平,和英俊扯不上关系。他有一头金发,一双蓝眼睛,不胖不瘦,略微有些含胸。他身高5英尺10英寸,比大多数普通人略高一点。然而,他那张脸足以让人过目不忘,上一秒还满脸堆笑的他下一秒就能变得一脸坚毅严肃。”

斯钦纳兰篇

又如,第4章「守坝人的儿子」中对斯钦纳兰的特写:

他摔了一跤导致膝盖骨脱臼,他将它硬生生按了回去,但却鼓起一个危险的淤血肿块。即使医生再三警告他手术极其疼,他依然坚持“不要麻药”。

“这个长着一头红发,膀大腰圆,肌肉壮硕的汉子拼尽全力固定自己。平日里,他脸上总是堆满灿烂的笑容,一脸轻松,此刻他的脸却仿佛凝固了一般。他咬紧牙,原本细长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整个过程,斯钦纳兰顶多低声呻吟了两声。”

波尔松篇

第6章对燕子行动队队长延斯-安东·波尔松的描写:

他是土生土长的挪威留坎人,从一所名为STS 31的训练学校给他的评语,可以对他窥探一二:“性情孤僻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本人实则更加机智。他对这项工作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副指挥的可塑之才。”

作者是怎么刻画他的形象呢?——“波尔松长着一头蓬松的深色卷发,脸庞瘦削,一双明亮的蓝眼睛炯炯有神。在拥挤的房间里,他绝不会因为6英尺2英寸(约1米9)的显著身高而引人注目。他更喜欢坐在后排,吞云吐雾。”

波尔松的队员:

个子不高但身板壮硕的阿尔内·谢尔斯特鲁普。

24岁的克努特·豪格兰又瘦又高,他有一头浓密的金发,瘦削的脸上透出的那股孩子气是隐藏其严谨和智慧的天然伪装。他是公司里最棒的话务员。

伦内贝格篇

另外还有一支冈内塞德行动队,队长伦内贝格也被刻画得相当鲜活:

这位年轻的少尉身高6英尺3英寸,天庭饱满,一对灰蓝色的眼睛又细又长,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条堪比银幕明星。

“温和如云雀”

伦内贝格聪明且不知疲倦,他善于谋略,做准备工作时面面俱到,是一名全面的专业特工。不过,他最特别之处就是他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他具有一种特质,使他能独自立于众人之上,却又不引人嫉妒,也不会树敌。”他不需要控制,也不需要提高音量,更不用哀求。他只需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就能让其他人自觉响应。

人物越鲜活,历史小说越迷人

读者要读的,不仅仅是史实,还是这段历史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故事。

“战争爆发前,他们是学生、渔夫、警察、银行家以及工人”、“他们生活背景各异”、年纪有大有小,但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在极端恶劣的大自然中前进、苦苦等待时机,最终,他们摧毁了纳粹研制核武器的重要原料,这次行动完成得近乎完美。

这部《冬季堡垒》基于丰富史料,生动刻画了若干个平民英雄的鲜活形象。作者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线,重点叙述一连串紧张又危险的秘密行动,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撤离,突出刻画了特龙斯塔、豪克里德、伦内贝格等人物,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将人物塑造同情节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鲜活的人物使故事情节更具真实感、电影感;另一方面,作者攥紧一条清晰的叙事主线、在刻画人物的同时没有破坏故事前进节奏,使读者沉浸其中,也令人物个性更具说服力。

此外,作者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提到破坏小队在地图上标记假的撤离路线,用以迷惑追捕者。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让读者仿佛一脚踏入真实场景,与人物共同心惊肉跳,时而在冰雪高原上挨饿受冻,时而在悬崖一侧竭力攀登……

《冬季堡垒》的译者王甜甜表示,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作者颇费心思,无论是与行动相关的敌我双方将士、科学家,还是那些只匆匆露过数面的配角,作者给每个人物都配上了肖像画(以文字的方式),相信读者很难会记不住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人。

因为真实、鲜活,他们的举动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

作者以多种手段搜集素材

作者自述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视,为此做出以下努力:

1.查阅资料,通过各种访谈录、回忆录以及本人的日记来了解人物;

2.与这些人物的家人们对话,获得许多家族往事(人物都来源于具体的家庭)和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未被公开的私人信件);

3.亲身体验韦莫克城外的小木屋,以滑雪方式游历这个地区;

4.从了解这一史实的挪威当地人身上了解该事件,获得不同角度,使故事更加全面。

除了人物刻画出色之外,本书译文语言比较亲近中文读者,不存在翻译腔重、难以卒读的情况。书中附赠珍贵的图像资料,读者可浏览这些照片,看看作者刻画得是否贴切。

尼尔·巴斯科姆通过精心撰写,将一段鲜为人知的精彩历史呈现给读者,这本书是巴斯科姆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他其他作品的引进出版令人期待。

《冬季堡垒》读后感(五):11人拯救世界?《冬季堡垒》带你看见历史中的个体

挪威人不甘被纳粹统治

“挪威至今还是回形针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出现在《设计之书》第29页。

一枚小小的回形针难道还有什么了不起的来头?它是如何象征挪威人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的?这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二战时,德国仅用两个月就击败挪威,山河沦陷,国王出逃,然而占领区的民众并未屈服。德国人禁止他们佩戴国王像章,他们就往胸前别上一枚不起眼的回形针,作为残暴禁令下团结起来反抗奴役的暗号。

丘吉尔:“重水,一个会带来灾难的词!”

“二战”相关书籍、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大多着眼于著名战役:波兰闪击战、偷袭珍珠港、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敦刻尔克大撤退也在2017年被著名导演诺兰搬上大荧幕。

“二战”中有一段历史,惊心动魄,但却鲜为人知——重水之战。这是一场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的战场远离前线,但它的成败对战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重水?重水是研制原子弹所必要的特殊原料。它是制造原子弹的理想减速剂。

德国科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从骨子里”坚信,只要安装更多层的重水和高品质的铀,他们就一定能研制出一个自持式反应堆。基于这一点,他表示:“一条开放的大路就在我们眼前,它将引领我们直达原子弹。”

德国科学家库尔特·迪布纳报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迎接(驾驭)原子能......更何况我们的敌人也正在加紧研究,尤其是美国。”只需5吨铀金属和重水,加上一个自持式机器,我们就能用10至100千克钚得到“一个具有史上最大威力的炸弹”。

试想一下,一颗菠萝大小的炸弹足以令伦敦夷为平地,多么令人胆寒,更何况纳粹正在加紧研制这一怪物!它可能成为扭转整个战争形势的关键点。

为了阻止纳粹德国研制出原子弹,反法西斯国家必须摧毁重水这种致命“果汁”。

袭击韦莫克!

生产重水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和水,而挪威韦莫克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凭借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廉价电能和水资源,韦莫克成为建立该工厂最理想的地点。

1935年,韦莫克的第一批重水出厂,当时全年仅售出40千克。

直到1940年,重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当时全世界只有挪威海德鲁公司这一家公司可以按客户要求提供不同容积的重水。得知德方大量订购重水的意图是研制原子弹,盟军领导层坐不住了,必须阻止!

由于挪威已经沦陷,空袭水电站将造成当地居民大量伤亡,英国和挪威高层决定派遣一支熟悉地形、能在高原冬季极端自然条件下行动的突击队,队员们将通过跳伞的方式来到高原,穿越人迹罕至的雪原和森林,悄悄潜入韦莫克,安装炸弹,炸毁重水生产装置,然后撤退至瑞典。

一旦韦莫克重水生产装置被破坏,德国人试图通过制造一颗炸弹毁灭一座城市的超级炸弹计划就将彻底宣告失败。

看见历史巨浪中的个体

《冬季堡垒》这部历史小说所呈现的,就是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冬季,以炸毁堡垒一般的韦莫克为目标的一次行动。

《冬季堡垒》书影

本书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出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作者尼尔·巴斯科姆从丰富史料中打捞出这些平凡的英雄,他们战前是学生、工人、银行家,祖国遭到奴役后,他们不甘做亡国奴,爆发出惊人的勇气,经受住严峻考验,完成了重大使命。

《王庚武自传》中有这么一段感慨:“我们夸夸其谈历史的重要性时,其实无感于亲身经历某段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我们往往诉诸文献,试图以此捕捉苦与乐的时刻,尽管这有助我们想象他人过往的片段,但我们太缺乏人们实际经历的故事。”

扎加耶夫斯基写下类似的想法:你们是否注意到,现在的诗歌、小说、电影剧本,都把一切归咎于历史?你们是否注意到,我们已不再存在?也就是说,作为意志和思想之心脏的人,透视个体命运的眼球,已经不再存在?

本书作者在回顾历史时,重视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与情感意志。他以其生动准确的笔触,将搜集到的史料加工成一个蕴含电影感的故事。

透视重水之战中的平民英雄

作者刻画人物的公式大抵是:首先,寥寥数笔描绘其外貌;紧接着,结合其成长经历展现人物性情;最后,在故事发展中进一步丰富该人物,赋予其立体感。

特龙斯塔篇

例如,第2章「教授」中对特龙斯塔的特写——

“当特龙斯塔一开口,他的话就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今年37岁的他是学院里最年轻的教授,也是课堂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他中等身材,一双湛蓝色的眼睛下挺着一只瘦削的鼻梁,银灰色的头发被他整齐地梳向一侧。”

“在特隆赫姆,特龙斯塔终于能全力以赴地专攻科学,也因此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只要醒着,他的手里始终攥着一本书。‘这些天,我像奴隶一样发奋学习,’他在入学第一年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不用给我寄钱.我生活简朴,就像斯巴达人.只要有面包和最便宜的黄油,我就不会饿肚子。’毕业时,他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并因此获得了哈康国王的接见。”

仅仅两百来字,这位年轻教授的形象便印刻在我们脑海中,后续情节中一出现特龙斯塔,我们便不难想起他,形象和性格,并将他的言行举止与第一印象相互印证,通过多次重复这一过程,读者便能把握书中人物的形象与性情,并与其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羁绊,自然能够与人物经历、高低起伏的故事情节同呼吸、共命运。

豪克里德篇

再如,第3章「邦佐」中对豪克里德的特写——

乍看之下,他和其他人并无二致。尽管他的孪生妹妹西格丽德是个好莱坞电影明星,被人称作是“峡湾塞壬”,他却是相貌平平,和英俊扯不上关系。他有一头金发,一双蓝眼睛,不胖不瘦,略微有些含胸。他身高5英尺10英寸,比大多数普通人略高一点。然而,他那张脸足以让人过目不忘,上一秒还满脸堆笑的他下一秒就能变得一脸坚毅严肃。”

斯钦纳兰篇

又如,第4章「守坝人的儿子」中对斯钦纳兰的特写:

他摔了一跤导致膝盖骨脱臼,他将它硬生生按了回去,但却鼓起一个危险的淤血肿块。即使医生再三警告他手术极其疼,他依然坚持“不要麻药”。

“这个长着一头红发,膀大腰圆,肌肉壮硕的汉子拼尽全力固定自己。平日里,他脸上总是堆满灿烂的笑容,一脸轻松,此刻他的脸却仿佛凝固了一般。他咬紧牙,原本细长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整个过程,斯钦纳兰顶多低声呻吟了两声。”

波尔松篇

第6章对燕子行动队队长延斯-安东·波尔松的描写:

他是土生土长的挪威留坎人,从一所名为STS 31的训练学校给他的评语,可以对他窥探一二:“性情孤僻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本人实则更加机智。他对这项工作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副指挥的可塑之才。”

作者是怎么刻画他的形象呢?——“波尔松长着一头蓬松的深色卷发,脸庞瘦削,一双明亮的蓝眼睛炯炯有神。在拥挤的房间里,他绝不会因为6英尺2英寸(约1米9)的显著身高而引人注目。他更喜欢坐在后排,吞云吐雾。”

波尔松的队员,24岁的克努特·豪格兰又瘦又高,他有一头浓密的金发,瘦削的脸上透出的那股孩子气是隐藏其严谨和智慧的天然伪装。他是公司里最棒的话务员。

伦内贝格篇

另外还有一支冈内塞德行动队,队长伦内贝格也被刻画得相当鲜活:

这位年轻的少尉身高6英尺3英寸,天庭饱满,一对灰蓝色的眼睛又细又长,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条堪比银幕明星。

伦内贝格和他的队友

“温和如云雀”

伦内贝格聪明且不知疲倦,他善于谋略,做准备工作时面面俱到,是一名全面的专业特工。不过,他最特别之处就是他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才能。“他具有一种特质,使他能独自立于众人之上,却又不引人嫉妒,也不会树敌。”他不需要控制,也不需要提高音量,更不用哀求。他只需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就能让其他人自觉响应。

人物越鲜活,历史小说越迷人

读者要读的,不仅仅是史实,还有这段历史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故事。

“战争爆发前,他们是学生、渔夫、警察、银行家以及工人”、“他们生活背景各异”、年纪有大有小,但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在极端恶劣的大自然中前进、苦苦等待时机,最终,他们摧毁了纳粹研制核武器的重要原料,这次行动完成得近乎完美。

以上两张图片来自爱奇艺视频《挖掘游戏真实故事背景 11个人拯救了全世界》

这部《冬季堡垒》基于丰富史料,生动刻画了若干个平民英雄的鲜活形象。作者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线,重点叙述一连串紧张又危险的秘密行动,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撤离,突出刻画了特龙斯塔、豪克里德、伦内贝格等人物,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将人物塑造同情节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鲜活的人物使故事情节更具真实感、电影感;另一方面,作者攥紧一条清晰的叙事主线、在刻画人物的同时没有破坏故事前进节奏,使读者沉浸其中,也令人物个性更具说服力。

此外,作者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提到破坏小队在地图上标记假的撤离路线,用以迷惑追捕者。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让读者仿佛一脚踏入真实场景,与人物共同心惊肉跳,时而在冰雪高原上挨饿受冻,时而在悬崖一侧竭力攀登……

《冬季堡垒》的译者王甜甜表示,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作者颇费心思,无论是与行动相关的敌我双方将士、科学家,还是那些只匆匆露过数面的配角,作者给每个人物都配上了肖像画(以文字的方式),相信读者很难会记不住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人。

因为真实、鲜活,这十几位挪威小伙子的行动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

作者以多种手段搜集素材

作者自述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视,为此做出以下努力:

1.查阅资料,通过各种访谈录、回忆录以及本人的日记来了解人物;

2.与这些人物的家人们对话,获得许多家族往事(人物都来源于具体的家庭)和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未被公开的私人信件);

3.亲身体验韦莫克城外的小木屋,以滑雪方式游历这个地区;

4.从了解这一史实的挪威当地人身上了解该事件,获得不同角度,使故事更加全面。

出色的人物刻画出色之外,本书译文语言晓畅,比较亲近中文读者,不存在翻译腔重、难以卒读的情况。

书中附赠珍贵的图像资料,读者可一边浏览这些照片一边看故事,自行评判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

尼尔·巴斯科姆通过精心撰写,将一段鲜为人知的精彩历史呈现给读者,这本书是巴斯科姆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他其他作品的引进出版令人期待。

正文完。

读书需要主张,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读书或写作

获取更多内容,谢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