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七十二堂写作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七十二堂写作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由夏丏尊 / 叶圣陶著作,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一):中文写作课的经典与大道

民国时的中文写作课本,教授初学孩童们赏析和写作的基本读物,是如此的经典和深邃。

对于中文写作的分类讲解,简洁易懂,又精准的到了要害处。七十二篇,每篇都不太长,每篇讲解一个关于写作或阅读的相关话题,文字精炼简洁,语意明晰,娓娓道来,读来既不费力,又深受启发。虽说是入门读物,但是无论处在那种阶段,读来都会有所获得。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二):看了这本书,觉得初中语文老师简直在浪费我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度抨击自己小时候的老师看起来确实有些大不敬,但其实我很早就想说出来这个事情了。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先打个预防针,不喜莫入,不喜勿喷。我也是一个持有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人,虽然最终没有教书,但是也曾经在职校带过半年语文,也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所以如果有人用传统道德来绑架我,只能说慢走不送。

闲话少叙,正文开始。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三):《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

写文章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的手段。思想很重要,是内容。作者的思想来源于自己的经历,生活体验以及思考的结果。但是读者能接收到多少信息,那就看作者笔下的功力了。

这本书的出发点在于帮助普通人了解作文是有规律的,一般文章的形式就那么几大种类,按照不同的种类出发,遵守基本的条条框框,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把文章做的清楚明白。至于艺术和美,那自然是另一个次元的问题。

这书的受众是在于民国时期的初中学生,自然,谆谆教导的气息比较浓郁。文字简洁浅显,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即使我这种初中毕业20年的人读来,亦觉得获益良多。

最后,我要说这么一句,我的语文老师们,我真是对不住你们。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四):抚慰曾经的痛

有人说,叶圣陶和夏丏尊的这本写作课,适合中学生阅读。这本书,适合谁来读,我不太清楚。我总觉得,事情不能条条框框的界定的那么死板。我想,谁都可以读一读,收获就会因人而异了。

在阅读叶圣陶先生的另一本书《学会阅读》之前,我没读过他的什么书,对他也不认识。觉得出版社把民国时期的人写的书重版,有些气愤。然而书读完了,却发现叶圣陶,是个真正做学问的、踏踏实实的人。喜欢上叶圣陶,也只是一本书的事。

我一直想写小说,这个念头有三四年了。看了各种书,写了乌七八糟的一堆东西。还有一些写作感悟。所以叶先生这样的大师所写的《七十二节写作课》,我怎能不看呢。

结合我自己对写作的感悟,这本书里的很多东西都和我的认知产生了共鸣。我判断我的自学认知是对的。知道自己有了进步,心情也非常兴奋、激动。

想到之前读高中时,无论如何都提高不了语文成绩,愁死人!更甚者,历史老师还因为我回答不出提问,让我罚站。多想现在能够穿越回去,用现在的认知疗过去的伤痛。

这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坦诚朴实、诚恳真切,我想每个有写作梦想的人、处在学习阶段的人,都该看一看。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五):《七十二堂写作课》小品一二

买这本书时,最初就是想学习写作,在当当网上搜到这本书,一看竟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写的,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看过序言才知道,这本书本名为《国文八百课》,是精心编撰的,独具创意的初中语文课本。原本有六册,因抗战爆发只出版了四册,变成了七十二堂写作课。 感觉甚是可惜,本应有的更多内容,学到更多东西,却因为这个原因看不到了。 从书名来看,一目了然,书中有七十二堂写作的课程,“这是一部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每堂课都在教我们如何写作。有的课程介绍文体,比如文言文,说明文,叙述文,书信等等,就连诗词格式,平仄也有解释。 也会用文体的内容解说,比如“知的文和情的文”这篇,就会用情感表达方式介绍文章的写法。 还有的课程会以文体的名称,特点,目的,技巧为目的详细介绍。难懂的课程也有举些形象的例子解说一番,比如“韵文与散文”,韵文就会用小朋友的儿歌来举例说明。 有些有特点的文体,也能形象的解释,使人茅塞顿开。例如,在《立论与驳论》中,作者写道:“写驳论的目的,在乎使敌论者折服,放弃他原来的主张转而信从我的主张,至少要获得旁观者的赞许,使敌论者不敢再固执原来的主张。” 再看游记,冰心是写给小朋友的,优美如童话故事,很快就吸引了进去。沈从文写的详细如教科书,学到了不少知识。两个人的游记都再眼前展现出来,一幅是色彩绚丽的油画,一幅是线条细致的山水画。看似平淡枯燥的写作,好像变得有趣起来。 现在的写作,不再成为一种爱好,有些急功近利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读者也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读。 “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写作也是绘画,绘出线条,涂入颜色,每一次下笔都在反复推敲,认真揣摩。至此,方能做出传神好作。 这本书为我们指引了写作的方向,说一千道一万,老师讲解的再好,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学生的实践与练习,唯有多学,多想,多写才能熟练应用。 作者:寒冰,胸无点墨却又自强不息的写作爱好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