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人类的宇宙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人类的宇宙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人类的宇宙》是一本由[英] 克里斯托弗·波特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人类的宇宙》读后感(一):了解的人看了这本书会觉得是废话 不了解的看了也是浪费时间

很少给书低分,不过这本书完全是出出来恶心人的。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如果不是有强迫症坚持看完,看了两三章就会放弃。不知道打高分的是走马观花看完了还是随便看几眼就来评分了。

书里涉及的知识种类繁杂作为一本科普书很多名词翻译都不精准,阅读体验奇差,而且很多包括数字和解释等等的错误。不知道翻译机翻完交稿前有没有看过一遍,很多话是中国人能理解的东西吗,一句话看了四五遍依然看不懂在说些什么。

另外这个作者写的东西真是来恶心人的,说是科普书不过是作者将大量资料和随时能想到什么进行简单的罗列,成书在09年如今很多东西已经过时了,而且讲的东西大量都是结论,几乎每个东西他的讲述都是建立在你已经了解他在说的名词人名定义等等是什么基础上,知道他在解释什么的人会觉得他在说废话,而不了解相关定义的人看了他写的又完全没有帮助,断断续续看了一年,我是完全把这本书里讲到的东西当成目录(而且他写的东西也大多是名词人名结论等等的简单罗列,也只能当成目录)每提到一个学说假设猜想等等我都需要通过维基知乎等渠道重新搜索学习,说实话看这本书还不如给我一本量子力学或者科学史等的教材拿来阅读。书里有大量的描述还都停留在猜想阶段,也就是说再过几年可能他说的就是错的。

书中每个东西都和他说的一样,都能在网上搜索到,而且网上搜的更加详细准确,也不会和他一样废话连篇。作者时不时不合时宜又故作高深的引用一些所谓的名言,作为一本科普书,需要讲的东西没有几乎每个都没有讲好,倒是把大量篇幅用来写自己天马行空的修饰和所谓的哲学,就好像蜣螂把四处找来的各种好看的花瓣石头等等嵌进了自己的粪球到处找人炫耀。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是有收获的,第一个就是不要太相信豆瓣的评分,第二个知识上的收获,我也都是靠自己在网上逐条搜索到的,建议没买的人就不要买来浪费时间给自己找罪受了。

《我们人类的宇宙》读后感(二):138亿年的演化史诗

因为我的才疏学浅,这本书的阅读缓慢而反复。读书,有人细思慢品,有人一目十行,然而我的读书方式“既慢又肤浅”——虽然囿于知识所限,概念术语,不求甚解,但正是因为一边阅读一边查阅百科,才逐渐发现这本书的精妙——它悄无声息地串联了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量子力学、人类学、考古、历史、神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形成了围绕核心主题的交汇,好比各种学科在一起的一场共舞,自然界不同领域的人类成就,一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会是百花齐放争奇斗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像慢慢熬一锅营养丰富的八宝粥,很自然地把各种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如果不考虑整体,将每一章节单独阅读,则每一个章节对应某种学科的发展史,如果将这本书看做一个整体,则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138亿年的演化史诗——这本书以宇宙间万物的演化作为自己的主题。

为什么要思考宇宙?为什么成年后的我们不再考虑这些问题了?此处,我想援引作者的一句话:“我们不喜欢思考宇宙是因为我们惧怕宇宙的包罗万象。”人类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只是微小的粒子。就像一条鱼不会思考海洋的命运,人类也难以跳出寿命和大小的限制。作者指出,有些人笃信“宇宙无物”,因为生命的虚无,也似乎可以成为他安然归为尘土的另一个借口。

然而,这两种观点的前后矛盾的。一方面,我们知道宇宙里肯定有东西存在,因为我们确信自己是存在的;但我们也知道宇宙中什么也没有,因为我们知道那里是我们的起源地和终结地,而死后总要归于虚无,但我们情感上并不愿意去相信。

如今,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但是,宗教与科学的矛盾依旧存在着,甚至很多科学家都对此讳莫如深。温伯格说:“科学并不是禁止人们信仰上帝,它只是提供了不信仰上帝的可能”。——这句话一样适用于读这本书的你:思考“宇宙是什么”,并不是禁止相信虚无,它只是提供了包罗万象的可能。

太阳系

附注:

仅仅依靠本书的目录,可能不知道这本书想表达什么,下面是我简单梳理的本书主要脉络。

第一章,抛出一个终极问题——“宇宙是什么”。

第二章,介绍一切的原点——“度量”。如果没有对距离的定义,对宇宙的探索便无从谈起,我们如何记录下,毫末的小、鲲鹏的大、接近天地无穷的浩浩汤汤?

第三章,“度量”的内涵被进一步延伸,测量万象,不仅要精确度量长度,还要加上对时间的精准把握。

第四章,从哥白尼开始,现代科学的诞生。

第五章,运动的研究,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六章,分割物质——化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七章,量子物理学的诞生。

第八章,爱因斯坦E=mc^2方程,弦论,物质的本质,宇宙大爆炸的开始。

第九章,恒星的诞生。

第十章,地球的诞生。

第十一章,人类诞生前的历史——DNA的演化与物种的更迭。

第十二章,人类诞生后的历史——人类学。

第十三章,如今人类以及他们的宗教和科学,处在漫漫历史长河的什么位置。

《我们人类的宇宙》读后感(三):从虚无到万物: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如果说《我们人类的进化》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那么《我们人类的宇宙》则致力于用充满理性又不乏激情的语言,阐释“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作为一部科普读物,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波特为我们打开了我们所身处的广袤无垠的宇宙图卷,在这幅漫长的图卷中,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再是我们头脑中模糊的存在。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在几种宇宙起源假说中,宇宙大爆炸假说逐渐成为主流。当二十世纪初,天文学家研究河外星系的光谱时,无意中发现了系统的红移现象,证实了大爆炸理论的无限膨胀现象。科学家们相信,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从一点到无垠,宇宙的诞生充满了神奇和神秘。无怪乎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口出狂言:“给我一个原子,我就可以用它建造出一个宇宙。”

波特在“26度分割理论”一章中,引领我们从脚下的土地到无限的宇宙,以10米为一个数量级丈量了宇宙。从1~10米,到10的26次方米以上。在每一个数量级里,介绍了典型事物,这种从小到大的排列方式,使得读者对于宇宙有了清晰的认识。波特的文字简洁有力,同时极具故事性,短小而有吸引力。玛丽莲•梦露的身高是1.65米,在这里绝非八卦。波特撷取典型事物,其间搀杂了大量科普知识,考古成果、人文科技、自然万物均可入其笔端。透过这些数据和故事,我们不仅度量了宇宙的大小,摆正了人类的位置,还从中看出了波特对我们人类的宇宙的无限热爱。

时间和空间是如何测量的?众所周知,时间和空间是宇宙的两个重要维度。时间的单位秒与长度的单位米,经历了不断的定义过程。科技的进步,无疑使得这种测量变得更精准。波特在“测量万物”一章中,介绍了时间和空间测量的前世今生。

在“并非关于你”一章中,波特援引了大量哲学家的思想以及古代典籍的有关记载,梳理了人类关于宇宙的认知。毕达哥拉斯的球形宇宙理论,在后世不断得到发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却仍然没有跳出地球中心论的怪圈。哥白尼的日心说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科学的进步,科学家的不断认知。在这一章里得到了很好的介绍,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和认知在曲折中不断进步。

关于宇宙的运动,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观点。有些甚至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像和认识,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难以理解,想要人们接受自己居住在四维世界而不是空间三维、时间一维的世界之中,是十分困难的。“探寻运动”这一章里,虽然有大量的科学家有关理论观点,波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各种观点,意在探寻宇宙的运动本质。牛顿的三大定律随着科学的发展,并非总是对的。读者的好奇心在这一章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当爱因斯坦最终消除了牛顿引力的神秘主义时,约翰•惠勒对其理论总结道:“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而时空告诉物质如何移动。”也许另一句话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引力和运动的真相,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说:”某种意义上,引力是不存在的。让行星和恒星运转的是空间和时间的扭曲。”

由地球到广袤的宇宙空间,这是无限的放大。那么,从我们可见的事物到微观世界又将如何?波特在“另一条路”一章中,为读者展现了神奇和充满魅力的微观世界,这个不断向下缩微的过程,也是一个难以穷尽的漫长道路。波特从10的-1次方米开始往下不断推进,同此前的无限放大一样,本章充斥了大量有趣的知识,你也许不知道世界上最矮的人身高仅此50.8厘米,也惊讶于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长不到4厘米这样的事实。细菌、纳米、DNA、夸克,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同样让人类乐此不疲。

在漆黑的夜晚仰望星空,头顶一定是灿烂的群星。“在照亮物质的光”这一章里,读者接触到的就是关于光的本质。波特则尽力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枯燥难懂的物理学知识,借由科学家的理论,我们对于光、磁、电和量子理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宇宙的诞生,在“有物和无物”这一章中,让读者领略了瞬间的美好。宇宙的诞生伴随着时间的产生,宇宙诞生后的10的-43次方秒,一片对称辐射的出现意味着宇宙在时间中开始生成。当一秒被无限缩减,宇宙的生长被无限放大、放缓。一瞬即永恒,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真实的存在。而恒星的诞生最终导致了人类的出现,这无疑是一个十分美妙而漫长的过程。所有的等待都为了那一刻,一切的付出也都值得。我们是有思想的人,我们也许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我们处于时空的一个节点上,在这个节点之前和之后,是无垠的求知世界。正是有了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对于从何处来有了清晰的认知。

而关于我们向何处去,似乎是一个悲观的遥远命题。宇宙的未来有着各种预测,我们的从前也有着神秘的待解之谜。连接过去与未来,人类肩负着永恒的使命。波特在《我们人类的宇宙》中,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示了宇宙的全景,对于人类来讲,宇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也是我们爱的起点和终点。

《我们人类的宇宙》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过一个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问题:如何定义“米meter”?据说这个定义变化过好几次,1983年以来最新的定义是:光在1/299792495秒的时间间隔内在真空中所经路程的长度,之所以这么定义是基于宇宙中任何地方的光速都是一样的,当相信光速不变的时候,那么以光速作为量尺衡量事物就应该是相同的测量标准。那么问题来了,1米是光在1秒的极小一部分中所行经的路程,1秒又应该如何定义?好烧脑... 以下为读书笔记: 第一章 起源 1、我们都是永垂不朽的,在活着的每一天。 ---美国小说家 约翰.厄普代克 2、科学并不禁止人们信仰上帝,它只是提供了不信仰上帝的可能。 ---美国物理学家 斯蒂芬.温伯格 第二章 26度分割理论 1、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 2、现今,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是黑山,那里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86米。平均身高第二高的是荷兰,男性平均身高1.85米,而在19世纪末期,荷兰人则是出了名的矮小。 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物体都是长度在1-10米之间的。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绝大多数也在这个长度范围内。成年的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它们的身高一般都在4.8米到5.5米之间,已知最高的长颈鹿身高为5.87米。 4、海洋底部的地壳厚度为5到7千米。陆地底部的地壳平均为34千米,有些地方的厚度可能达到80或90千米。 5、太阳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被称为一个天文单位。太阳占据了组成太阳系所有物质的99.9%,所以行星们对于太阳的引力远比不上太阳对行星们的引力。 6、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水星是运行轨道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次是金星,然后是我们的地球,接着是火星,这几颗行星都是类地行星。 木星是夜空中第三亮的星体,排在月亮和金星之后,它是气态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质量仅次于木星。天王星是离太阳第七远的行星,是太阳系里体积第三大、质量第四大的行星。海王星是距离太阳第八远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第四大、质量第三大的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不同于其他气态行星,组成部分中含有更多的冰,因此也被称为冰巨星。冥王星,曾经的太阳系最小行星,现在已经被证明属于矮行星。 7、平均来讲,地球和直径5000米的小行星碰撞的概率是1000万年发生一次,和直径1000米的小行星相撞的概率是100万年发生一次,和直径50米的小行星相撞的概率是大约1000年发生一次。每年都会有直径5-1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并且在大气层上层就发生爆炸,爆炸释放的威力与当年投放到广岛的核弹爆炸相似。 8、光亮和引力是发现宇宙中有何存在的两种主要方式。 9、彗星由灰尘和冰组成。 10、 太阳系中所有位置或轨道超过海王星运行轨道范围的天体都被称为外海天体。许多外海天体都位于一个名叫柯伊伯带的范围内,柯伊伯带从海王星的位置向外延伸了75亿千米的距离(50天文单位)。柯伊伯带里大约有3.5万个直径超过100千米的太阳系天体。在柯伊伯带之外,我们将不会看到大型物理客体。 11、光年是测量距离的常用单位(光在1年内大约能传播10的16次方米),除太阳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距离地球大约4光年多一点。飞马座51是一颗离我们50.1光年的恒星,它是继太阳之外首个被证明拥有行星的恒星。 第三章 测量万象 1、“米”的定义:1983年以来,米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95秒的时间间隔内在真空中所经路程的长度。 2、一日即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的时间,一年即地球以太阳为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最早的日历是依据天体运行而制定的。 3、自公元前46年凯撒为改进罗马历而引入儒略历以来,该历法未曾有过改变,直至1582年10月4日在教皇格里高利的名义下对历法进行了规范,将第二天调整成为10月15日,中间去掉了10天,之所以要做调整,是为了说明几个世纪以来,复活节的时间发生变动的原因。直到1752年9月2日星期三,英国和美国才采用教皇格里高利的历法,俄国则是在1917年才采用该历法。格里高利历法精确算出了每年都会有26秒的时间差,累积到每3323年,时间差就会长达一日。 4、 秒的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 第四章 并非关于你 1、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信条:智慧是宇宙的本质。 2、柏拉图学院一直开办到529年,持续了900多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在1231年获得办学许可,也就是说要到2180年它们才能超过柏拉图学院的办学纪录。 第五章 探寻运动 1、爱因斯坦的著名理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狭义相对论”首次出现在一篇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文章中。广义相对论是在1915年首次面世的,它把牛顿理论中引力的神秘本质上升成为几何的空时。质量的存在会扭曲空时,引力就是那种扭曲的现象。质量相对较轻的物体(比如太阳)周围,空时的扭曲更明显的表现为空间扭曲;宇宙中质量相对较大的物体(比如中子星)周围,空时的扭曲明显的表现为时间扩张。 2、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而时空告诉物质如何移动。 ---约翰.惠勒 3、宇宙学原理:宇宙是各向同性的。 4、多普勒效应:一个物体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表现出的能量逐渐减少。强度的下降是运动的结果,并不是物体自身固有的特质。 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是在1965年被发现的,是证明宇宙大爆炸发生过的唯一有利实验证据。现在宇宙的年龄据推断是137.3亿年,上下误差1.2亿年。 第六章 另一条路 1、世界上现存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长5厘米。 2、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毫无困难的看到针尖大小的物体,也就是长度在千分之一米的物体,但只有视力绝佳的人才能看到大小约十分之一毫米的物体。 3、纳米科技是一种利用分子大小的部件制造机器和结构部件的科学技术。 第七章 照亮物质的光 1、狭义相对论借由光速统一了能量和物质,广义相对论则使得光和引力的统一成为可能。 2、通常认为,可见世界由物质组成,不可见世界由光组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