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锦集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锦集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一本由[美] 张光直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一):刷新了夏商周的认知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刷新了我对中国夏商周时代的认知。

当部落发展之后,需要更多生产资源的时候,氏族的旁支就会向外搬迁,形成新的氏族与城邑。新形成城邑与原来的城邑是从属关系。所以夏商周三朝,并不是统一的一个“国”,而是松散的政治联盟,只是夏商周三国是同时期各国中最突出的“国”,而并非唯一存在的国。

而维持这些所谓的“国”掌握权力的方式,是掌握通过祭祀、艺术和文字来获得甚至独占祖先智慧和预知未来能力的路径。由于古人认为青铜器上的动物(饕餮、肥遗…)可以沟通天地(动物呼吸产生的风是交通天地的媒介,同时兽口内外是两个世界),所以拥有这些动物纹样的礼器,就拥有了交通天地的能力,就会被授予智慧和权力。于是,青铜礼器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权柄与财富。

这种仅仅通过持有某种物品,就拥有拥有权力,同时拥有权力之后,又通过控制铜矿和锡矿以及制铜的工匠创造更多的青铜器(权力),非常有意思。感觉需要抽时间去趟国博,再仔细看看那些冷冰冰的青铜器,哪里是青铜器,简直就是一个时代活生生的权力呀。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二):中华文明起源的管窥

中华文明起源往往伴随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之类的神话传说,夏代作为一个朝代是否存在,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也无法证实夏代的存在。唐尧、虞舜的禅让究竟真假还在存疑。文明起源的缺失,让我们对中华文明拥有悠久历史沾沾自喜之余又眉头紧锁。

西方学术界判断文明的出现标准是文字和冶金技术,中国考古界则认定,“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普遍发现社会阶层和阶级明显分化、城市的形成以及王权的存在”,这四点决定中华文明是否出现。在张光直先生的《艺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开创性地通过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及借助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祭祀、艺术的研究,探讨中华文明的兴起。

上面提到的中华文明起源的四要素,在《艺术、神话与祭祀》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并不在本书研讨范围。从内容上看,前三章主要是有关神话传说对文明的形成的具体影响。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是每个氏族特有的,不同的氏族拥有不同的图腾。张光直先生对于夏代虽受限于时代和考古发掘的时代性,持一个比较冷静的认识。他认为氏族的发展,必须导致氏族分支的形成。众多氏族中最优越的一支成为王族。宗族分支体系产生了城邑。他通过《诗经》中的记载分析城邑的基本情况,并辅以考古发掘加以证实,没有停留在片面认识的层面,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以验证。书中加以引用的古代典籍还有《左传》、《易经》等书,以及其他专家的意见、观点,以充实自己的看法。

我们知道《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祭祀的礼仪赫然在列。在《道德权威与强制权力》一章中,张光直先生认为,在等级制度之外,必须引入其他因素,才能保证政治平衡。政治集团的命运与其统治者是否拥有统治天下的道德权威息息相关。由族规到宗族礼法,再到祖庙、祭祀,强制权力一步步得到完善。“如果说祭祀仪式及其祖庙、碑牌和财物等实用设施是对宗族之间精诚团结的认可、提示与象征,神话传说则给予了这些宗族存在的理由。”

《艺术:通向政治权威之路》一章,通过分析周代青铜艺术,尤其是青铜器的动物纹样,探讨商人应用动物纹样的目的,纹样的功能,表达怎样的思想内涵。书中有大量的青铜器动物纹样展示,借助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张光直先生认为,释读商周青铜器动物纹样,有助于理解其宗教功能,并认为政治家正是把其看作财富的象征。

《艺术、神话与祭祀》一书,启发我们在欣赏古代艺术、神话、了解古代祭祀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对于华夏文明的形成有一个具体而微的理解和认知,而不是接受全盘教科书式的说教。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三):解密中国古代艺术、神话和祭祀

说到这本书《艺术、神话与祭祀》,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谈一谈,为什么要来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呢?经典著作是常读常新的。它给读者带来的不仅是新知识、新思想,更为紧要的是贡献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新方法。看完这本书,也会对中国古代的民俗学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氏族、城邑与政治格局。在书本里面,作者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代,分别为不同氏族的成员所建。

在书里面,作者讲到了巫术。说到巫术,我相信大家看过许多古装片,对于巫术的表现形式应该已经十分了解。巫术和政治权力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对于政治权力来说,神权有利于集中思想统治,从而巩固政治上的集权。古代中国武术最有力的证据存在于商代工艺品中,也就是甲骨文和商代艺术中的动物形象。这就是巫术的表现形式。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巫术挺害怕的。我觉得,我对巫术有一种畏惧感。我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都有一个熟悉的场景——祭天。有时候,你会觉得那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现存生命的不尊重,虽然对于神灵有了尊敬,可是,未免觉得太残忍。

在书里面,讲到了龙,说到龙,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想到图腾这个玩意儿。所谓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其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远古时代,华夏氏族是中原最强大的一个氏族,以龙为图腾。开始时,龙可能是一种动物,后来随着氏族的兼并融合,吸取了其他氏族图腾的元素,逐渐成为一种带有艺术想象的“集合图腾”标志。

在中国,龙有特殊的文化含义。龙身呈圆形,象征天圆;龙的读音与隆隆的雷声相同。龙的这种沟通天人关系的作用,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作为中华民族融合产物的龙,他的多元一体性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龙的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协和性。这就是龙的形象,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大团圆的象征。在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龙象征着团结和睦,兴旺发达,平安幸福,吉祥喜庆,也表示刚借雄壮,斗志昂扬。

在这本书里面谈到了祭祀。而黄帝经常成了祭祀的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皇帝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火炬,世世代代造谣,激励着中华儿女。我们祭祀黄帝,就是不忘他艰苦卓越的带领中华民族步入文明的时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感,像一条纽带一样,紧紧的联系着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激励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团结奋进,再创辉煌。

学习中国古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是为了激发我们内心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感受,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骄傲。所以,这本书你可以去看一看,你不仅可以学习一些关于古代文化的知识,你还可以在书里面找到许许多多的认同感。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四):解读“青铜时代”

严格一点说,《艺术、神话与祭祀》应该属于考古学术论文范畴,它的作者张光直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作为张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此书也是作者自己最为喜爱的一本。

该书以张先生1981年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因为面对的读者不是专业学者,张先生认为这本书比较少受专业传统的束缚,所以写起来比较令人兴奋。尽管如此,作为非专业人士如果没有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或对史学、考古学或人类学的相当了解,恐怕阅读起来也并不如张先生想象中那么轻松。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艺术、神话与祭祀》呢?首先在这本书中,张光直先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那就是将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与政治倾向加以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其二,希望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令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

张光直先生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所以,尽管读者会发现这本书的页数并不是很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厚”,从夏商周的氏族、城邑与政治格局,道德权威与强制权利,到巫术与政治、艺术与文字如何成为通向政治权威的途径,以及政治权威的获取途径,崛起过程……

有关青铜时代的政治、文化、艺术、神话、祭祀等众多内容,被作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化为深入浅出的语言,尽可能详细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诚实点讲,由于涉及众多专业知识背景,作为普通读者,这本书我们肯定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专业且详尽的分析去寻找到研究的脉络,为自己的知识拓展加宽、加深道路。

比如,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第四章和第五章,艺术、文字:通向政治权威之路。动物纹样是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铜器上最著名的装饰特征。在商代的安阳时期,动物纹样发展到了巅峰,它们不仅繁复,而且精美,是备受考古学家喜爱的艺术品,但它们为何要使用?在商代人的思想意识中,这些动物纹样究竟发挥着何种功能?又为何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张先生都给出了有理有据的解答。

书中除了分析研究性的文字,还加入了大量图示和照片,方便读者进行了解。无处不在的详尽注解更令人对张先生研究工作的谨慎与细致增加了敬佩之情。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尚存争议的问题时,张光直先生并未急于给出自己的见解,而是采取暂时搁置的态度,并坦诚“我们还无法全面了解……”“事实可能就是如此,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展现了一位研究者应有的求真求实,谨慎认真态度。

正如序言中写道的,《艺术、神话与祭祀》只是张光直先生学术思想中的一个章节,想要真正去了解他的全部,至少要再把《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学专题六讲》、《商文明》、《考古人类学随笔》等著作也一并阅读,才能够更家深入地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中国最迷人的历史时期之一——青铜时代的奥秘。

《艺术、神话与祭祀》读后感(五):上古与现代的关联

读这本书,一是被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的推荐“欺骗”了,二是被书名“断章取义”了。幸好是本8万字不到的小书,刚好利用新年假期的空隙时间就能读完,现在就来个正名: “从上古文献及器物考古探讨上古威权zz起源的研究思路”。 而艺术、神话与祭祀,只是其中因素的三项,书中还概括了宗族体系、地方政体网络、个人能力与地位、文字、财富与光环等几项。每项均以单独章节,以文献与器物对照进行论证,虽然简略,但能有效为一般历史考古爱好者整理出系统性的逻辑思路,的确堪为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的讲义。尤其是,考古所得材料与如《史记》、《左传》、《国语》等历史文献之间如何求同异,采取哪类资料为下定论的主轴,两者的不同之处如何权衡取舍。如此,目前对上古文明推至哪个年代的争论,也就不需再各执一辞、纠结不清。 这里就不重复梁文道节目中说过的要点,下面谨把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整理如下: 一、“夏朝”还是“夏文化”。‘ 二里头都邑的考古发现,道路网、建筑群、宫城、大型墓葬等,都是满足zz权存在的考古证据,其中唯缺“作为住处载体的文字,它与个人在亲缘关系中的地位和祖先智慧有关,是政权统治和预测能力的关键因素”。即使《史记》中有包括夏代甚至史前阶段的“三皇五帝”的记载,但在未有文字考古材料出土前,“夏朝”的概念还是暂时悬置会更为客观。(这里结合了前段时间所读的许宏的《发现与推理》。)当然,张光直先生作为“一代宗师”也提出了,不以西方的研究模式把技术进步作为“文明”或“国家”的动因,而以资源的最初集中作为zz手段来考量,书中所指的主要就是祭祀用的青铜器。所以,如果选用这一标准,若在考古资料上能进一步表明夏同时代的zz扩张,例如同一类型的象征器物在不同区域的发现或者文字的发现,也是可以证明“夏朝”的确实存在。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考古爱好者来说,与其感情上争论不休,等待是更好的对待方法。 二、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仍是极为重要需补充的考古材料环节。 商代的甲骨文的存在,拥有大量的实物证据。甲骨文的字数多达4500多个,是一种有较严密系统的成型古文字,但是作为中间过渡形态的原始文字至今未有发现。商的文字是不可能突然出现的,目前仅有的零星发现的单个文字只有大量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或陶片上的象征符号。不过,这些符号都是单个出现的,并不能组成有意义的内容,比较可能是作为社会群体标识“族徽”。 等待汉字起源的更多发现,挺让人期待的。 三、动物纹样是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铜器上的最著名的装饰特征,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上可以分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神话动物两大类。 其中最常见的“龙”,却在文献中找不到其形态的精确描述。“龙”马、“狗也被呼为龙”、“有鳞的龙像鱼”、“有翼的又像鸟”、“有角的又像鹿”、“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因此,古器物学家对于难以定义的动物形象(神话形象中的有饕餮、肥遗这些除外)都会称为“龙”。所以,基本上“龙”就是不可知且能交通天地的一切事物的代称。 与“龙”配对的“凤”,在商代文字中有一个文字同时指代“凤”和“风”。显然,与“龙”一样,也是不可知且能促使天地交通。 “龙”与现代以前的“天威不可测”是有关联意义的。 四、“东周之人明确表示,相对于为祖先祈福,(礼器)铭文更重要的目的是泽被后世”。如常以“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作为铭文的结尾。因此,祭祀活动与其说是一种“孝”的表现,其实还是为后人自身着想更多一点。“祖先崇拜”以及“儒教也是一种宗教”的观点,至此书,我暂时有所保留。 五、张光直先生认为,三代的帝王其实就是大祭师或掌握祭师的人,以主持各种占卜活动并充当与祖先的媒介角色。值得注意的是,用作占卜的兽骨都事先经过精心处理——刮擦、抛光、浸泡、晒干、雕凿,然后再经过加热产生裂纹,再通过解读这些裂纹来得到祖先对问题的答案。此外,裂纹的形状和角度与“吉”、“凶”的关联并没有固定的对照系统,全凭占卜者的解读。 这样看来,擅卜者或许就是最早掌握如何准确预言的“智慧”的精英阶层。 本书第62页摘记了《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的一段“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诸内史过,曰: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 是兴是亡,是吉是凶,还是请惠王自己看着办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