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的读后感大全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的读后感大全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是一本由[美] 约翰·史维奥克拉 / [美] 米奇·科恩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读后感(一):亿万富翁都是高价值创造者

据福布斯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有2043名亿万富翁,美国仍然是全球富豪最多的国家,共有565人进入榜单,占据近四分之一,中国紧随其后,共有319人入榜。中国新兴市场的后发之力带动了许多富翁群体的崛起,也引起了严重的仇富心理的社会问题,但是却没有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那么,对于全球富翁最多的美国而言,早期亿万富翁的崛起也曾兴起商业励志传记作品的热潮,通过对亿万富翁的早期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偶然事件的推敲证实其辉煌的人生,但专业的群体研究并不这样。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专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在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可用技能和巨大机遇之间明显不匹配,仍然有一批人可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巨大财富,这个群体就是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约翰.史维奥克拉和米勒.科恩的新书《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的结果。书中调查了以乔布斯、贝佐斯、巴菲特、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全球80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与一般企业管理者的不同。作者在问题的源起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这些曾经被开除、离职或创业的亿万富翁当初没有离开,那么会不会创造后来的财富传奇故事?书中最终的结果显示不会这样,作者将亿万富翁这一群体称为“高价值创造者”,以区别一般管理者的“执行者”。

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去分析高价值创造者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并且这些要素是如何实施的。首先在认识亿万富翁群体时,必须抛弃错误的认知,比如创业是年轻人的事、科技创业是唯一道路、红海不能创业等等错误认知,作者在本书中一一作出了解释,然后根据深入调查总结出亿万富翁的5个思维习惯:想法:同理心与想象力;时机:耐心与行动力;行动:创造性与执行力;风险:冒险精神与复原力;伙伴关系:领导力与合作力。本书的重要核心内容就是以每一章节对这些二元性思维的深入阐释,本文在这里不再一一解释。

笔者在这里特别提及一下高价值创造者和执行者的区别,以及两者的关系,最后该如何塑造高价值创造者,这也是本书末尾部分所强调的重点所在。简单地说,高价值创造者是将想法通过想象力形成卖点,引导客户需求、设计经营模式,而执行者则是做具体的事,负责产品的运营、人才的管理工作。以JPMS的共同创始人德乔里亚和保罗.米切尔为例,德乔里亚负责创意执行、设计经营模式、产品定价及销售,而米切尔负责执行工作,给潜在客户演示产品如何使用。实际上,在商业群体有许多这样的搭档,苹果的乔布斯和工程师沃兹尼亚克、耐克的比尔.鲍尔曼和菲尔.奈特,这些商业伙伴在高价值创造与执行之间实现平衡。当然在高管级别也有高价值创造者-高价值创造者的结合,比如谷歌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是高价值创造者-高价值创造者组合,他们的互补的执行者是CEO埃里克.施密特,许多家族企业也有类似的组合,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来担当执行者的角色。

高价值创造者并不一定是亿万富翁,也许在你的企业存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高价值创造者并没有发挥其创新作用,理念、想法达不成一致,要么被开除、远走高飞,或自己创业,在互联网、咨询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尤为多见;要么成为执行者的一员,根据老板的意愿执行问题,也许最终成为高层管理者。必须强调的是,作者并没有否定执行者的价值所在,只是为一些高价值创造者可惜,他们没有发挥潜能而成为执行者。

许多大公司并不缺乏执行者,世界500强的CEO都是这个群体,他们以丰富的管理专业能力著称,由于固化的执行者企业文化,所以更多的高价值创造者选择离开重新创业。如果企业中存在高价值创造者,不要安排他们做执行者的事,应该让他们去开拓新市场、新产品、新创意;同样,也不要安排执行者去做高价值创造者才能做的事,一方面可能做不好,另一方面降低潜在高价值创造者的工作积极性。

要想塑造高价值创造者必须首先打造高价值组织,本书作者提出了打造高价值组织的4种方法:在内部发展、招聘催化剂员工、发展价值创造型伙伴关系,以及善用并购得到的人才。但这不是关键,高层领导者的意愿远比打造高价值组织重要,如果高层领导者是执行者,那么选拨进来的都是执行者,领导者需要的是“听话的孩子”,而不是反常的高价值创造者。本书作者给出了解决方案:“领导者需要指明偏常行为,从不同方面证明偏常行为是对的,比如强调高价值创造者如何将公司带入新市场、新产品时代,或为公司铺平了突破的道路”。

本书不是如何为亿万富翁洗白“暴发户”这一负面形象,而树立“高价值创造者”形象,而是根据高价值创造者具备的5大要素去识别、培养人才,打造高价值组织,从而创造非凡业绩!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非法转载!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读后感(二):你和亿万富翁的最大差距,是这5个思维习惯

过了年初八,绝大多数企业、单位都开工了。

开工大吉!互道祝福,希望新的一年诸事顺意、财源广进。

站在更高一点的层次说,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创造更大的价值,造福社会。问题就来了:

我们不奢望一个转身就成为乔布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但我们能不能让自己改变某些思维习惯,拥有更棒的思维模式,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呢?

答案是肯定的!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作者是约翰·史维奥克拉和米奇·科恩。

前者曾在哈佛商学院任教12年,为《哈佛商业评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斯隆管理评论》等多家报刊撰稿,普华永道高级合伙人,为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提供战略和创新方面的服务。

后者是普华永道副董事长。在普华永道任职33年,担任过多种领导角色,为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服务过。

无论你是单位职员,还是创业者,都希望本文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微信刚出的时候,身边很多网友都说,这玩意儿跟QQ差不多,就是个社交工具。

到了今天,你再看看,基于微信可以做社群、做电商、做教育、做内容生产,开发小程序......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候,谁敢想象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如此普及?

对于当时的计算机(computer)研制者来说,只要让高端人群用上电脑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他们哪敢想象世界上那么多台电脑和智能移动设备可以组成如此庞大的互联网,让地球成为一个村。

经验丰富者,能看到事物的本来样子,因为需要判断力;却也因此很难跳出固有圈子,看到事物未来可能的样子,这需要想象力。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你是否跟我一样,老板说你只要"执行"就够了,我就只管埋头执行;老板说你要迁就客户,我就一味考虑客户利益;老板说你要控制风险,我就严防死守......

是不是给人感觉非常“靠谱”?但这样的靠谱,却很难创造出高价值。

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培养一种将两种看似对立的思维统一在一起,从而使自己逐渐具备创造高价值的能力。

生而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忙忙碌碌,却终究没啥建树,甚至一事无成;有的人付出就有收获,而且业绩斐然、成就满满?

同样为了创造价值,人与人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回头一看,才发现老师说的勤奋能成才,不一定总是对的;想想老妈当年说的你要努力方能出人头地,也不一定总会奏效。

关键是什么?

出身、地位、受教育程度、资源......

这些都会有影响,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比如出身,李嘉诚先生童年贫苦,被看命先生说是“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

但后来成为商界大佬,创造了巨大价值。

高价值创造者真正与众不同的,是在处理问题、完成工作和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到之处:

能将同理心与想象力、耐心与行动力、创造性与执行力、冒险精神和复原力、领导力和合作里有机统一起来,产生持续的前进力量。

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往往突破了将判断力和想象力放在对立的二元心智图谱。他们获得了平衡的技巧和习惯。

无论公司还是个人,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需要二者的平衡。

作家菲茨杰拉德说:

1.创业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中国人素来就有“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怎么说呢?

因为《三国》蕴含着建功立业、图谋举业的的情怀,而我们认为老年人不应该再有这份雄心壮志。

于是,我们说创业是年轻人该干的事。

这,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胜于雄辩:

年轻时就取得成功的,如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马克扎克伯格,而在研究对象中,70%的人都是在30岁以后才产生了成为亿万富翁的的想法,或是完成了职场转型。

在“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之外,还可以加上“老有所创”。

2.科技创业不是唯一的道路

众所周知,创业需要技术。

在我们的视野中,小米、华为、苹果......都是靠技术支撑才实现崛起的。于是乎,我们觉得创业成功必须来自科技。

本书所写的调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亿万富翁来自科技领域的不到20%。

我们看不见绿草,是因为鲜花的靓丽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导致只看一点而不及其余。

3.谁说红海不能创业

对于创业者来说,说起蓝海,就觉得大好机会来了,赶紧往里面冲;谈及红海,望而却步。

同样,本书告诉我们,80%亿万富翁都是从从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的。

迪特里希 梅特舒兹 将红牛定义为能量饮料,打入现有饮料市场;同时,改变包装和价格,走出新路线。

有创新,红海也可以变成蓝海。

4.成功不只靠运气

我们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很多人都愿意理解为运气。运气不好,会说倒了八辈子大霉;运气好,会说吉星高照行大运。

研究对象中,90%的亿万富翁拥有多领域的成功经历。

5.是大剥削者还是慈善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不知从哪听来的,说是发家致富的都是大剥削者。

后来,我才发现,很多创造大价值的企业家,因为有了更多资源和财富,所以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大的实际帮助。

1.同理心X想象力

说到同理心,有的人可能会习惯性以为是同情心。其实,在《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中,指的是对顾客需求的感知。

举例来说,一对年轻夫妇去家政服务公司找保姆。如果服务公司只是简单提供一位保姆,那么就显得缺乏同理心。

为什么?大家想想,年轻夫妇白天忙着工作,而孩子除了吃喝拉撒需要照料,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教育。

所以家政服务公司能想到提供后续的教育服务才是同理心的体现。

那么想象力呢?

就拿刚刚提到的家政服务公司说吧,为了满足年轻夫妇的育儿需求,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育功能呢?

这就得突破原有的家政服务体系,有所创新了。

2.耐心X行动力

说起行动力,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知道却做不到,等于不知道。所以,行动太重要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三分钟热度,或者知难而退,成了不少人在成长、创业道路上的家常便饭。

面对机会,高价值制造者能将耐心和行动力融合起来。时候未到,他们静如处子;时机出现,他们动如脱兔。

中国历史上的政商奇才范蠡,可谓是典范。

3.创造性X执行力

长听朋友说,某某某执行力有余,而创造性不足。

这话听起来象是夸他是个好员工。对于创造高价值来说,两者有机相融才是王道。

脑海里闪现的金点子,为什么无法落地?有句俗话说得好,夜里想想路千条,白天走走老路一条。

创造,需要见识、勇气和胆量;执行,需要流程、工具和应用。

敢想加敢做,才是王者思维。马云、乔布斯,无不如是。

4.冒险精神X复原力

你会为了一个极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商业机会冒险吗?

我不会。所以我今天只能吭哧吭哧打工。

你会因为一次冒险失败,一蹶不振吗?

我会。所以我今天还是10年前的样子。

高价值创造者,他会对比机会和风险损失,孰轻孰重。所以冒险的背后,是对机会价值的把握。

人类第一次飞向宇宙,登上月球,风险大不大?当然大。可是,如果对比,开发月球带给人类的意义,风险就值得承担。

有了这样的衡量尺度,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可怕;复原力就发挥作用,给他们以信心和韧性。

5.领导力X合作力

在你心目中,领导是否趾高气昂,不可亲近?

其实不然,高价值创造者的领导力与合作力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在他们眼里,与人合作不仅是对等的大人物,还包括自己的团队和客户。正因如此,他们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也能把事业做大。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和能量有限。

艺术家安迪 沃霍尔曾这样说,“人们总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实际上,改变一切的正是你自己。”

是的,最高级别的进化,是思维模式的迭代跃进。

2019,愿你遇见更强大的自己!

《高价值创造者的5个思维习惯》读后感(三):亿万富翁共同拥有的5个思维习惯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起来像是一本鸡汤之类的书,但是当我真的读下去了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这本书,是由普华永道的两位高管所写的,一位是普华永道的副董事长米奇·科恩,一位是普华永道的高级合伙人约翰·史维奥克拉。

普华永道是做什么的?普华永道是世界上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同时他们还涉及有企业咨询、财务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管理咨询等业务,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列全球私有企业第三名。

普华永道在对国际上120位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亿万富翁进行追踪采访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排除一些外部因素,比如机遇、趋势、运气等,这些亿万富翁还都有着相似的思维习惯,而且都是二元性思维习惯。这些二元性思维习惯,能帮助他们准确判断出市场的真正需求,正确合理的看待风险,并组建自己的高效能团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虽然说,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亿万富翁,但是这些二元性思维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改变思维方式,提升认知,帮助我们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并有助于我们养成受益终身的思维习惯。 说到习惯,我们都不陌生,但是说到二元性思维习惯,可能有些人并不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什么是二元性思维习惯。

01

什么是二元性思维习惯

在说二元性思维习惯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二元性?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人如果过于自信,可能就会变得很自负,那怎么办?难道不让我们自信吗?也不是,而是要在自信的同时,还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还需要自省,就像曾子所说的,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要要经常反思。

自信和自省本来是处于两个对立层面的,但是让这种对立共同存在,就称为二元性。

而那些亿万富翁,都是能在二元世界里高速运转的人,他们能让多种想法、多个角度共同的完美存在。

二元性思维习惯,就是让对立的或原不相干的想两种思维共同存在。那么这种对立二元性的思维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帮我们均衡的发展,不走极端。

怎么算不走极端?就像我们所说的,过于自信就成了自负,但是过于自省,反而会变得自卑 ,所以,既要自信,同时还要自省,这样就能保持均衡。再比如说积极,过于积极有时会变得鲁莽,所以,就要三思而后行,但是如果思考的太多,往往会变得犹豫,所以既要积极,同时也要思考,在思考中积极行动,这就会避免走入极端。

为了讲得更明白,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二元性的思维习惯。书中第一个二元思维习惯,就是富有同理心的想象力。

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是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人们通常是这样来定义的: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有个朋友借了你100块钱,很长时间也不说给你,你和他要他又不高兴,最后虽然给了,但是,你会感觉这人不靠谱,下次再也不会借给他。所以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借了别人的钱,最好是及时的归还,否则人家可能会想,这人不靠谱,以后再也不借给他了。这就是同理心,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理解别人想法和感受。

如果运用到商业,富有同理心的想象力,就是说我们在销售产品,或者制定方案的时候,不能单单凭感觉来,而是要具有同理心,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体会别人的想法。

比如现在还会有很多的公司,在路上发传单,就是花钱印制很多的宣传页,再花钱找人站在路边发广告,以前的时候,这种方式人们还是比较接受的。但是现在,人们好像已经疲倦了。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在路边遇到那些发广告的,是不是会停下来看看呢?可能要么是摆摆手,要么绕开走,要么是接过来,看到前面有个垃圾桶,直接就投垃圾桶里了。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或者还有的人做免费的活动,认为这样应该可以吸引大量的顾客,但是如果以同理心想一下,就会明白,人们现在对免费已经有了免疫力,比如说有家美容院,可以帮你免费做一次护理,你会不会去?很少有人会去,为什么?因为人们会想,这是个诱饵,以后要么是让我购买产品,要么是让我充值消费,所以,人们对于这样的免费,是排斥的,站在同理心的角度思考后,就不要用这样的免费活动来吸引人。

以同理心为基础,从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来考虑,然后再结合想象力,这样想出来的方案或项目,才能行的通、走的远。

比如我们拿spanx这个品牌来说,spanx是美国知名内衣的一个品牌,这个企业目前主要销售男女塑身衣,泳衣、还有牛仔裤等一些产品,她的创始人叫萨利·布莱克利,布莱克利之前是个单人脱口秀演员 ,白天销售办公用品,晚上出演节目,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有些人打两份工,兼职了一个工作。

布莱克利转行开始做内衣,是源于她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她在演出之前,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件裤子穿在身上,发现这个裤子太薄了,几乎都能看透,她感觉这样太别扭了,于是,她从柜子里又找到一条连裤袜,把裤腿剪掉,穿在了裤子里,穿上后她发现,这样挺好,裤子显得很平滑,而且还能不露痕迹,于是她就去演出了。

演出回来以后,她就想,别人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的别扭,我是不是可以专门生产这样的裤子来赚钱呢?她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商机,于是她开始到处联系生产厂家。但是她联系了很多家制袜厂,结果都被拒绝了。因为那时候,袜业并不景气,没人觉得这东西会有市场。

但是在这些厂家中,有一个人,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女儿聊起这个产品,他女儿说她也想穿。于是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有潜力,就同意帮助布莱克利生产这样的袜子,结果后来这个袜子卖得非常好,spanx这个知名内衣品牌也就这样诞生了。

为什么布莱克利成功了,而那么多制袜厂家都没有想到呢?就是因为她是通过富有同理心的想象力来发现这个市场的,因为当她感觉这个东西很别扭的时候,她就想,别人如何这样穿,会不会也很别扭呢?那假如我把它修改了,生产一种新的产品出来,是不是会有很好的市场呢?所以,她就想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本来,同理心一般都是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意思具有同理心的人,和别人交往,能更多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把关系处得更和谐。但是同理心一样可以用在销售产品、制定策略等一些方面,因为我们始终还是要和人打交道。既然要和人打交道,就要考虑别人的想法。

以同理心为为根本,同时还要发挥想象力,就是说让同理心和想象力完美共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元性思维习惯。

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富有同理心的想象力,讲了什么是二元思维习惯,下一部分,我们会说3个能帮助个人提升创造价值能力的二元性思维习惯。

02

帮助个人提升创造价值能力的3个思维习惯

上一部分,我们说了什么是二元性思维习惯,这一部分,我们来说3个能帮助个人提升创造价值能力的思维习惯。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这个思维习惯叫做具有耐心的行动力,就是让耐心和行动力共存。这个思维告诉我们的是,在时机未成熟时,需要我们具有耐心,不断为目标付出,时机成熟时,要快速行动抓住机会。

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历史故事,叫做“卧薪尝胆”,我们在复习一下这个故事,卧薪尝胆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以后,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在3年的时间里,他做着喂马、扫地、除粪、扫厕所等下人的工作。

后来被放回来以后,他不忘自己所受的耻辱,每天睡在柴草堆里,每天尝一下苦胆,以此来警醒自己,你一定不要忘了复国大计。平时呢,他也是一直穿着粗布衣服,过年过节也不吃肉,和百姓一同下地耕田,过着和百姓一样的生活。他的夫人则带领着大家养蚕织布,也是和大家同甘共苦。同时他还激励全国人要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几年后,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带领着3千精兵,攻入吴国,杀了太子,生擒了夫差。

越王勾践为实现目标,一直耐心的等待机会,但是同时,他为目标不断的做准备,付出了大量的行动,让耐心融入行动,这就是二元性思维习惯,我们把它叫做具有耐心的行动力。

再比如说创办了美国在线的蒂夫·凯斯,凯斯有次读了一本书,叫做《第三次浪潮》,书中预测,未来人们能够通过新的技术互相联系、获取信息和购买产品。但那时还没有这样的消费者网络,但是凯斯相信,这个在不远的将来应该就会实现。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开始为这事儿做准备工作了,他先到的是宝洁公司就职,后来又到了百事可乐公司旗下的必胜客工作,后来又到一家为游戏机开发软件的公司,凯斯这么做,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技能,后来他感觉自己有了经营公司的能力,时机也差不多了,于是他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计算机信息数据公司,也就是美国在线的前身。几年后,凯斯他们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思维习惯,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需要具有马拉松一样的思维模式,要有长跑的耐心,同时,还要有马拉松式的行动。 说完具有耐心的行动力,我们再说下一个思维习惯,这个思维习惯叫做创意执行力,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有执行力来执行这些想法,让创新和执行力共存,称作创意执行力。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本书,叫《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这本书中,德鲁克说,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创新精神。如果一个人只是接管了企业,而没有创新,我们可以说他并不具有企业家精神,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

一个高价值创造者,也一定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一定指的就是公司的老板,也可能是公司的中层,或者是一个员工,比如说苹果的乔布斯,他曾经在生产个人电脑的雅达利公司工作,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而离开,但是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又称作“肾机”,据说有的人卖肾也要用苹果手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苹果手机有点贵,但是,苹果有新机型首发的时候,很多人为了买到苹果,可能会通宵排队,其它的手机,还没有出现这个现象。虽然有点贵,但是大家都要买,这是怎么了?这就是乔布斯的高明之处,乔布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苹果定位成一个移动电脑一样的智能手机,他不说这东西有多贵,只是说它是适合某个阶层的人来用的,反过来也就是说,凡是用苹果手机的,也就代表了你就属于那个阶层。

而且,苹果还有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发布会,意思就是告诉你,我们这个新产品很稀缺,我们要发布了啊,比如我们要在5月1日发布了,你快来抢吧,要不就没有了,所以很多人会排队购买。这就是乔布斯的创新,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做。

后来锤子的老罗,小米的雷军,也都开始开发布会了,都是模仿乔布斯而来的。很多人称雷军为“雷布斯”,就是因为他开发布会开的。

我们平时说到竞争,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该如何降低价格来打败对手,或者是我怎么做活动才能吸引别人来购买。就像我们现在的一些线下的门店打价格战是一样的,你卖的便宜,我卖的比你更便宜,你给顾客一个赠品,我给顾客两个赠品,但到最后,会闹得两败俱伤,谁也赚不到钱。然而,那些企业家和亿万富翁,都不喜欢这样做。

书上说,打价格战的这种做法叫做“由内而外”的经营模式,就是只在现有的资源上动脑筋,要么降低成本,要么以次充好,而不去研究新的发展和形势。相反,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都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转变思维,瞄准新兴的用户群体需求,更多的去考虑如何设计新的经营模式。

但是仅仅有创意还不够,还要有执行力,马云有个著名的观点:宁要三流的创意,一流的执行力,也不要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力。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再好的创意也无法落地。执行力决定了创意的价值,所以必须要让创意和执行力力共存,用创意获取高价值,用行动把想法变为现实。 说完了“具有耐心的行动力”和“创意执行力”,我们再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我们可以称它为“冒风险的复原力”。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风险和利润是一对孪生兄弟”,就是说如果你想获取更高的利润,就要冒更大的风险,因此也有很多人信奉“富人都是冒险家”这样的说法,认为那些富翁都是冒险家,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先来说冒险精神?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假设。比如在你的面前,有两个按钮,第一个按钮按下去,确定会出来100万元,第二个按钮按下去,可能会出来1000万元, 但是也有可能一分钱不出,如果让你按,你会选择哪个按钮呢?很多人选择了按第一个按钮,因为第一个按钮能确保出来100万元,这些就是不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会选择按第二个按钮,可能会一分钱不出,但是也有可能会拿到1000万,这些就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冒险精神,就是对风险持有相对观。在面对风险时,大多数人可能关注的是,假如不成功,我将会失去什么,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个失去焦点上;而那些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们把关注点放在,假如我成功了,我会得到什么。也就是说相对于失去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我能得到什么,这就是风险相对观。

企业家、创业者的冒险精神,就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傻子,不是说看到前面有个坑,还要往下跳,书中说,高价值创造者,不仅不会冒无法控制的风险,反而会对风险持相对观点:相对于可能失去的,他们能理智地评估出自己将得到的。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维,积极地去看待,以积极的心态去评估风险。冒险并不是盲目地去冒险,而是在审时度势、分析利弊以后,再决定该不该冒险。

说完了风险相对观,我们来说一下复原力,复原力就是指的人在遇到打击后,能否反弹起来,重新开始的能力,就是接受并战胜现实压力的能力。

美国的民族英雄巴顿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他从顶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种反弹力,也就是指的复原力。

创业者在创业的经历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这就要看在被打击之后,复原力是否强大,还能不能重新开始。比如马云,在创业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的打击,但是马云都积极的去面对打击。马云说,我猜想明天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事和打击等着我,但是,除了重重的打击我,又能怎么样呢?他说,一个人抗打击的能力增强了,真正的自信也就有了。

关于复原力,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本书,由日本复原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资深复原力教练久世浩司写的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复原力》。

这个思维习惯,主要说的就是让冒险精神和复原力共存,我们把它称为冒险后的复原力。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了3个思维习惯,都是和个人提升有关的,分别是具有耐心的行动力,创意执行力,和冒风险后的复原力。下面一个部分。我们说一下帮助组建高价值团队的思维习惯。

03.

帮助组建高效能团队的思维习惯

这个思维习惯,和前面的思维习惯不同,我们前面讲到的都是帮助个人成长方面的,而这个是关于组建团队的,这个思维习惯是,让高价值创造者和执行者合作,形成互补的伙伴关系,从而创造最大化的价值。

在开始说这个习惯以前,我们先来讲一个小故事,相信有的人也听过这个小故事 ,就是在一个森林里,有个瘸子,遇到了一个盲人,瘸子问:你要到哪里去?盲人说:我想找到出去的路,但是我看不到路。瘸子说:我也想走出去,但是我的腿很不给力,走不了很远的路。后来这个盲人说:要不这样吧,我来背着你走,你来指路,我们互相帮助,或许能走出去。就这样,盲人背着瘸子,由瘸子来指路,两个人走走停停,最终走出了森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合作的意义,瘸子不能走路,而盲人看不见,但是俩人互补一下,最终都实现了目标。

我们这一部分要说的,是让执行者和高价值创造者合作。

那怎么算是执行者?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三国时的刘备,你认为刘备是一个执行者,还是一个高价值创造者呢?其实刘备是一个执行者,在刘备公司里,诸葛亮才是一个高价值创造者。

我们所说的高价值创造者,并不一定要是公司的领导人,或者董事长、经理之类的,就是说他是一个有创意、有智慧的人,就像刘备公司的诸葛亮,或者像封神榜里的姜子牙,都是属于高价值创造者。在刘备公司,很多的创意都是诸葛亮想出来的,而刘备只是在做事,在执行创意。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刘备这样的领导型的执行者,诸葛亮的创意也是实行不起来的,刘备和诸葛亮搭配起来,就等于是一对好搭档,就是一个是执行者,一个是高价值创造者,这样就能打赢一场一场的战争。

所以在一个企业和公司里,一定要有执行者和高价值创造者,这样就可以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在很多著名的企业都有这样的组合,比如微软的高价值创造者比尔·盖茨和执行者保罗·阿伦,还有像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和执行者雪莉·桑德伯格,再比如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和工程师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他们都是这样的组合,一个创造者,一个执行者。

当然还会有其它的组合,比如两个高价值创造者和一个执行者,就像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他们都属于高价值创造者,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找了一个能起到互补作用的执行者,就是埃里克·施密特。

在一些知名的企业,一般都会有高价值创造者,但是在普通的企业或公司,却很少有高价值创造者,一般都是只有执行者,这样,就会令企业陷入“执行循环”的怪圈儿。什么叫执行循环?比如说,领导者本身,他是一个执行者,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高价值创造者,他提拔下属,也是提拔那些执行者,这样就会造成,执行者替代执行者,最后形成“执行循环”的现象。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高价值创造者,也没有人重视高价值创造者,比如张三和李四,张三提出了一个具有高瞻远瞩的创意,老板听了可能会说,嗯,这个想法挺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李四今天卖了100个产品,老板可能会说,嗯,表现不错,明天给你奖励。就这样,逐渐的就把一些有想法、有创意的人,变得没有想法了。也就是把公司的人都同质化了,都变成了执行者。执行者来接替执行者,就形成了执行循环。

那么在团队中,如何发现高价值创造者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所说的四个思维习惯,富有同理心的想象力,具有耐心的行动力,有创意执行的能力和持有风险相对观的人,通过以上的特征,以大致判断出,什么样的人是属于高价值创造者。

所以,如果你在企业中是个执行者,就应该找到一个价值创造者,如果你是一个创造者,也应该找到合适的执行者,创造者和执行者相互搭配,最后才能产生巨大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个思维。

那么怎么才能组建一个高价值的团队?首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懂得创造者和执行者合作,才能产生1+1大于2的结果。其次要有比较前瞻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收益,有些合作不是马上就能看到结果的,因此要有等待的耐心。还有就是要多学习、多了解。看书、看报、看网络,都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要多了解趋势,多了解市场动态,多了解别人的方法,只有自己具备了慧眼,才能发现更多机会和人才。

书中有个方法是招聘催化剂员工,什么叫催化剂员工?指的是你因为追求新的增长或新功能,而特别招聘具有某些技能的员工。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曾经意识到,如果想对全球贫困问题有影响,就需要直接接触创新理念和创意执行。于是他们聘请了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迈克尔·克雷默。克雷默利用随机对照实验,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

其实这个方法也适合我们寻找搭档,为了某个特定的项目或新的产品,可以特意寻找一个催化剂搭档。

04

小结

这就是本书中所告诉我们的5个二元性的思维习惯,其中有4个是关于个人提升的,分别是同理心的想象力,具有耐心的行动力,创意执行力,还有冒险后的复原力,最后一个是关于组建团队的,也就是让执行者和创造者合作,形成互补的伙伴关系。

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职场人士和各个企业领导者仔细研读,书中的5个二元性思维习惯,更应该烂熟于心并逐步实践,相信对个人和企业发展,定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