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的读后感大全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8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读后感(一):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摘抄最多句子的一本书,很多句子既尖锐又有趣。单看书名以及开头的内容,好像单纯只是在讨论"沉默"这件事情,沉默的大多数人、沉默的我。但这在我看来只是引子,引出后续要阐述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沉默"。

看到书的一半,突然有了去进一步了解王小波的想法,虽然之前看过他的「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本书,但是两本书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沉默的大多数」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更加吸引我,因此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站上找到了关于王小波这位作者的视频,可惜只有三个视频,这个专辑内容还没做完,只能等这位up主后续视频的更新了。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之一,或许也是这本书的一些内容解答了我很多在生活或者学习中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一个很重要的疑惑:什么样才算是平庸?还有那些站在其他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来的观点和想法,都让我有一种「原来可以这么思考/看待问题」的顿悟感。像我这种愚钝的人,如果没有别人的提示或许永远不会得以窥见另外的角度。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读后感(二):沉默的人,有时多数有时少数

自五四之后,西学渐进,民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话题。所谓民主通常由权利和义务构成,而就知识分子而言,或许也应该有沉默的权利和义务。王小波说自己多年来一直保持沉默,虽在特别时期也说过一些违心的话,但那不应该叫做说话,应该叫做一种话语的捐税。

最早看到“沉默的大多数”这一标题时,第一反应是有些人在该说话时不说话,因此沉默让社会不公变得愈加频繁,这种不公反应在沉默的人最终成为了弱势群体。因为没能力或没机会,又或者有隐情不便说,这些有话没说出来的人就变成了不存在的人或遥远的人,被人忽视,被人误解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王小波还认为,在荒谬的年代,知识分子或许保持沉默更加可取,起码比违心的附和要强上百倍,因此人又应该有保持沉默的权利。然而事实上保持沉默又不太容易,沉默者的话语就像税金,逃税是要受到处罚的,加上圣贤有捐献话语的传统,整个社会舆论也就容易朝一个方向定型。

太多荒谬的话语让小波很是为难,以中华文化为傲的民族文化热,在小波眼里是不值一提的。看得出来,其对孔孟思想也是相当排斥的,大有一杆子打死的冲动。小波认为,在中国,文化就像一个G点,一拿出来弘扬就容易造成集体高潮,而这一切都得归罪于孔孟开创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国人常常误以为伦理道德就是文化,这就仿佛是说胡萝卜是蔬菜,但说蔬菜是胡萝卜就不对了,因此小波对复兴国学的倡议是充满不屑的。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小波对西方的科学和理性是极度推崇的,所以他没法保持沉默。在批判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时,小波很是有一套,甚至显得有些鸡贼。他通常先把别人批判一顿,然后再自我检讨,表明自己也不是什么完人,也是可以值得批判的,让对方不知从何下手反驳,不知道这是否也算先下手为强。

总的而言,小波还是蛮真实可爱的一个人,他就像浩瀚书海中的一本有点另类的杂书,有趣而充满诱惑。捧起来一读,有点像野史,又有点像纪实,读完虽不能帮你升职加薪出任CEO,但不管最后是否喜欢,却总能让人思考点什么,这或许正如小波自己说的闲书的教益吧。

王小波没有太过沉默,写了一堆小说和散文,出版社也非常喜欢一版再版他的这些不沉默。这一册册的书,也就成为了他留给世间那些想沉默或不想沉默的人的一份礼物。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读后感(三):《沉默的大多数》阅毕掩卷——做人就要有态度

“我以写小说为主业,但有时也写些杂文,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态度。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什么味道。”是的,《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表明自己对世事态度的作品,所谓世事,那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涉及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各个方面。他爱自由,爱表达,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你不能剥夺他表达的权力。他重拾了沉默的大多数的话语权,于是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立独行。

王小波理智、乐观,他认为“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只要碰上了开心的事,乐观还会回来的。”王小波诙谐、幽默,他告诉侄子“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王小波清醒、睿智,他批判“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看似插科打诨的文字,却是一位知识分子对世事的态度。

不难发现,王小波还是罗素的忠实拥趸,杂文中随处可见引用偶像的言论,甚至成了罗素的传教士和践行者。这位英国的哲学家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而王小波作为当代学者,对这些领域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研究。他本身是一位理科生,数学学得不错还会编程,而后当了大学老师,之后又成了自由撰稿人。他的父亲是逻辑学家,他的妻子是社会学家,太多的领域与他息息相关,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王小波如此钟爱罗素。

王小波甚爱读书。他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坦言,知青下乡时期“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整部杂文集中也提到了各类作品不下三十部,其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可见一斑。稍一整理,一张王小波的书单便出炉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红楼梦》、《水浒传》;清代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中国现代小说:《废都》、《赤彤丹朱》;外国文学小说:《铁皮鼓》、《变形记》、《象棋》、《老人与海》、《月亮与六便士》;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芭拉少校》、《英国佬的另一个岛》;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坎特伯雷故事集》;礼想社会:《乌托邦》、《理想国》;关于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关于女性:《红杜鹃》、《私人生活》。读这份书单的书,不仅可以阅读著作本身,还可以了解王小波的看法和解读,那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读书交流。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读后感(四):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对于王小波的书,其实我一直是心有畏惧的,早就看了黄金时代,说实话,我没有看懂,可能是自己的人生履历和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吧,而某一天又偶然捧起了王小波的杂文,突然之间,作者的某些看法,对于当今社会的批判,那种柔和的,好像在与你攀谈,目的不在搅起文坛界什么争,不是为了博起关注度,而只是在淡淡陈述自己一些见解的文字,深深触动了我,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个世界吗。小波,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在书中他对于孔孟侏儒那种重人伦纲常的批判,两千多年来一直绕着人际关系和阴阳五行打转,在科学研究的贫瘠,和一些学者钻研国学得出他无所不包,硬要把整个世界套如里面的滑稽相,还有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不加批判地全以继承 ,那种无由来地民族自信和浅薄,还有沉默的大多数,而掩卷会思,小波所批判的,在二十年后的中国,仍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某些特定场合我们的溜须拍马,不就是我们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但在一些真正需要你发言的地方,我们又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任凭内心翻江倒海,就是不吐一言。我们都是那个铁皮鼓里不肯长大的小孩子,冥冥之中被某种力量成全的侏儒。

思维本是人的本能,参差多态也正是幸福的本源,但很多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却正在被这个单一机械的社会所磨灭,稍微有一点不同于主流社会的东西,就不被norm接纳,视为异端,被人口诛笔伐。诚然,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我们必须忍受,但是思想绝不能包括在内,胡乱思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但很多人却正在愈行愈远。

当今世界,人心不古,很多知识分子纵然文化水平很高,还是不免陷于中古遗风的窠臼,以所谓的以天下为己任为使命感,拿着已经有的道德体系去评述他人,自己却被视作清清白白,全然跳出画定的这个圈子。

真理,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没有一点柔顺。而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要认真思索,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真理。在那十年全民疯狂的年代,亩产三十万斤粮食,土灶练好钢,把没有丝毫养分的黄土视做养料靠人工推上八十层的山丘,肚子里却只有不足果脯的白薯干,即使如此,还高唱着“无产阶级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那些蔑视真理,彻底的无理可讲,全民丧失理智疯狂了是年代,无疑为社会的悲哀,而当今一些人,却仍然在营造这种意识形态。

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的东西实在太多,作者想说的也实在太多。但小波就像一个长者一样,与我们交流着,出发点完全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对社会发展报以的殷勤期待,他只是希望可以好一点,再好一点。

最后,愿我们都成为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不为生活设界限,不按照别人给予我们的条条框框去生活。绝不向虚无投降,与命运斗争,做接近自己生命限度的事!绝不言输!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读后感(五):沉默呵沉默呵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书里很早就听过的作品,许是鲁迅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者灭亡”太过振聋发聩,又许是《沉默的大多数》出现的场合太符合它的名字,加上王小波的标签打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沉》在批判中国人特有的中庸,全然没往另一个方向想过。好在没一时口快说过什么暴露自己的话,不过望文生义这种事,只要没闹出什么了不得的笑话,也还是可以理解的嘛。

书是本杂文集,杂文的主要对象总是社会,但写的时候不外乎是些作者身边的事,开篇就是《沉》,作为一个常年闭口不言的人,王小波的沉默与鲁迅的沉默不太是一回事。

王小波生于50年代,热血沸腾的青春时期是在经历中国知识分子的浩劫,也许那时他还算不得一个知识分子,但不得不说,整个70年代对王小波的影响都是异常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作品里随处可见的知青生涯,更重要是那个时期带给他的悲观情绪和格格不入。

在人的一生中最为躁动的年纪,所处的群体整个都是浮嚣的,每个人都踏在“精神原子弹”轰炸过的积极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毛泽东思想来占领,党性是最高的准则,忠诚是随地可见的。他也曾为此而血脉贲张过,理性占了上风之后,是庆幸,是自我怀疑,然而他无可奈何,被巨大的群体裹挟着,到处下乡的他只是一个任社会宰割的“行货”。

清醒的代价自然是痛苦,“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这种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有书看、没有合适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话语权面前,保持些许的沉默。

他说“这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我很喜欢他的“话语的捐税”的说法,连一些伟大的人物,在某些情境下也不得不“讲一些违心的话”,所以我们也不必太过苛责,“但假如一切话语都是征来的捐税,事情就不很妙”。

书里除了插队岁月,另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是罗素,从谈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种种,到科学与人文,到中西方的对比,罗素出现的神出鬼没,有时甚至像作者一个心里的慰藉,有事没事就拉过来掰扯两句。我对罗素这位大师知之甚少,除了在王小波这能经常看见,其他时候基本接触不到,因此也可以算作一个纯粹的旁观者。看着书里的描写,其著述有《西方哲学史》,应当是一位哲学家,但这哲学家不似常见的人文学者,却更像古希腊的先贤们,既探讨真理与自由,更多的时候是研究追求真理的方式与手段。

所以书里随处可见对科学的探讨,科学不似我们讲究的“仁”那么玄乎,不会吆喝着一种学说就可以包治百病,不提倡你饿肚子的时候“养浩然之气”,对平民来说能少干活多享受,是难得实在的好处。科学是客观的,可触摸的,但常常因为公开而失去装神弄鬼的可能性,因此科学的推动者也难以成为“圣人”,因为它总是不完备的,总是有可指责之处的,另外却因为可指摘,科学总能让更多人投身其中并产生成果,可见公开,是科学之所以引人追求的魅力之一,朴素的科学不会弄虚作假,也不会欺骗你的感情。

说到科学之于中国,作者总是引用他老师的话,开始以为科学是洪水猛兽,见识过威力之后又顶礼膜拜,这大概是对于权威迷信惯了,对“异端邪说”不免有几分忌惮。因此作者对盛行千年的孔孟之道总是没什么好话,孔子的形象还好些,是个天真又操心的老头,虽然也是啰里啰嗦,总还慈眉善目的,而孟子简直是面目可憎了,这厮惯会以自己的大道理推己及人,且不说这种方式是否可靠,但就他的态度就很能惹得人生厌,人家有不同意见就说人家“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动不动就要吹胡子瞪眼,要孔子是个班主任,孟子就像教政治的教导主任,程朱就是那揣摩着心思贯彻领导指示的纪律作风监督队队长,非得让一帮人俯首帖耳满口仁义道德才罢休。

不是说提倡仁智礼义信不好,仁义自然是好的,坏就坏在这“独尊儒术”,罗素有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再好的东西也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何况两千多年成千上万的人一心扑在里头折腾,仁义没悟出来多少,等级尊卑规则秩序倒成了生存条例。但这不是孔孟的错,也不是读书人的错,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想要成为救世主,总要有一套东西拿来宣扬,想必不过是这个好用罢,相比后来,儒家道学可是面目可亲的多了。

比之一门心思考科举和上山下乡练红心,能方便了解很多东西的现在,也还算不错吧,学习是自由的,从中获取的满足和快乐也不是被强加的,思考就算有点缺乏,但好歹是知道不足的。说起来看王小波的书,起初有点距离,毕竟是个已故的人,多多少少有点岁月感,但后来就很容易觉得贴近,一是他确实走的也不算太早,提及的东西有好些也接触过,二是比起鲁迅这种巨人,王小波还是平易的,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更好更有趣,比喊醒全中国还是更容易的。

中国也不妨更自由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