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锦集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锦集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是一本由[美] 约书亚·弗里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一):孤独不是一种病,它是一种状态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些时候,当你翻遍了手机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打过去的?我使用微信多年,好友已累计三百多;手机通讯录上,家人朋友同事等号码也已达四百之多。可是如此多的好友联系人,却在自己心情烦闷、需要有人抒发郁闷之际,找不出一个适合倾诉之人。有一些心事不适宜说给父母听,只能跟朋友说,可是这时候发现曾经的一些好友他们已经不再是好友,而有一些好友忙于自己的家庭与事业,也不再有时间听你倾诉。往往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非常的孤独,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会在乎你的存在。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人类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已全面交给了泛滥的社交软件,上至七八十的阿公阿婆,下至八九岁的小屁孩,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微信、QQ或者陌陌等账号,然而一位住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牙医和假牙修复专家他即没有我国的微信、qq、陌陌账号也没有他们国家Facebook、Twitter账号,在网络浏览器上的痕迹也是神奇的少。这个人就是美国当代作家约书亚•弗里斯笔下的人物保罗•奥罗克。

保罗•奥罗克是约书亚•弗里斯作品《曼哈顿的孤独诊所》里的主角人物,他拥有令人艳羡、收入颇菲的牙科诊所,自己则是一名牙医,他为每一位牙病患者祛除坏牙、镶上假牙,让他们可以绽放自信美丽的笑容。然而如此优秀的一名牙医,在世人眼中应该算的是上典型成功人士的标准的他却找不到一位可以与其毫无顾忌谈天说地的好友。他与他的三名手下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隔阂障碍。他的三名手下都是女性,一位是他曾经的恋人康妮却一直不愿与他复合;一位是他的助手艾比,却惟独不与保罗说话;还有一位就是护理师康维尔夫人。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占据了人类四分之三的时间,你会看到一家人坐在客厅中,每个人手中捧着手机聊的水天火热,却独独不见家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如果你是唯一一个不玩手机,不聊微信,不上Facebook的,那么你就将自己推入了孤独的深渊,你只能自己和自己说话,自己和自己玩了。而保罗就在与自己玩一个名为“事情或许更糟糕,或者要好得多”的游戏。然而,并不是说让保罗和众人一样整天捧着手机,而是让他溶入到大众的生活方式当中去,学会用网络信息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在社交软件上结交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友人,在网络上获得一些时下最兴的新闻热点,可以与旁人建立起共同话题的聊天,而不是独自一人玩起无聊的游戏。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是约书亚•弗里斯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的美国小说,文中内容幽默搞笑的同时令人感叹不已。它是一部可以让人时而发笑时而落泪的作品,它引人深思自己,它凭借创作的力度和独特的世界观带动读者不停的读下去。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二):喧嚣与孤独

在登陆微信之前,会出现一个小男儿孩伫立在一个星球上的画面(这颗星球没有像地球那样充满生命力,光彩夺目。而是被明亮的蓝色星球衬比的一片黑暗)。男孩儿远眺遥望着地球,他背对画面,我们无从得知他的心理状态与面部表情。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微信的理念与创意让它拥有着最为庞大的客户群体,并让这些人彼此联接。但从某种角度看来,每个人也都如同这个男孩儿一样,似乎是尽在掌握,却也置身于孤独。

总会有同约书亚•弗里斯小说《曼哈顿的孤独诊所》的奥罗克一样的人在这个时代感到不适,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充斥着这个世界,每个人活着的方式都被尽显展示,而奥罗克这样头脑封闭,性情乖戾的人会尤为的感到别扭。在不断地重建与推翻自我思想与概念的过程中,迫使自己反思认识到当前的孤独,那是一个人出生就会有的本能状态,可并不适合这个喧闹的社会。那样的感觉就好像微信中的那个男孩儿身处外太空凝视这个世界,你能够了解到一切,却这并不属于你,更与你毫无关系。更何况你并非能够逃离得那样远——“悲观,怀疑,抱怨和愤怒。是因为这些,我们才被放在了地球上。除非你出生在这儿。那么答案就再清楚不过了: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受罪。”在一切表面上看起来明确的含义都会有与之相远离的诠释。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是一部真正的理解人存在的孤独感的时代小说。“我一生中失联的感觉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烈过。这就像富人才会变得更富。联系者联系得更紧密,失联者失联得更厉害。”小说中的语言特别具有生活中的趣味性与幽默感,这也使得孤独成为了很自嘲式的一种状态,并不会给人认为是更多的麻烦或者不便,却萦绕不开委缓挣扎。宗教在这里已经被新时代的人类玩坏了,但却始终深刻的在探寻宗教本来创造始出的真谛。很难相信用这样一种漫不经心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方式探究这样严肃的问题,却意想不到的更加深化了思辨了人生哲理。这是这个时代小说家独有的思考状态,约书亚•弗里斯洞察到了人心的孤独深处,那些不被明说的悲伤感触,都会像是玩笑一样被快乐倾吐。是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让现代人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体会人生无常,在经历朝圣之路与自我与世界和解。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获得了2014年的布克奖,约书亚·弗里斯也曾获评《纽约客》最佳青年小说家。他的这些殊荣都证明着他的小说带给人的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我们能读到感同身受而且很轻松的获得自我救赎(无论你有没有所谓的信仰,那也不过是人类创造出的把戏而已)。我们都在这个社会中独立的生存却也不能够逃离出去,这本身的矛盾永远不会消失,不会有所谓的代替感或者归属感来拯救心灵的孤独,红袜队也似乎很难成为一支真正的强队,当然也包括你喜欢的也很难让你骄傲或者是满足,当面对浮世的喧嚣,有一些孤独也未尝不是好事。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三):最后,我们总得学会跟自己和解

读完《曼哈顿的孤独诊所》之后,沉淀了一周,才觉得可以写下一些文字做个小结。

本书的主人公保罗乍看上去,并不是那类我通常会喜欢的的故事男主角。在他的故事展开之前,他在人们的眼中是那种典型的成功人士,住在精英云集的曼哈顿区,掌握着高超的口腔清洁与护理技术,拥有一家回头客不少的牙医诊所,甚至和前台女下属有过恋爱关系。书在开头,保罗可的的确确是个招人烦的家伙,他吐槽别人的本事简直登峰造极,话里话外流露出的那种自鸣得意劲儿真是让人喜欢无力。

可渐渐地,我竟然和这个保罗产生了认同感。他很小的时候便有着非常严重的睡眠障碍。父亲自杀后,睡不着的他会拼命频繁地跟妈妈道晚安,当妈妈再也受不了回房间不理他之后,他会跑到妈妈的卧室门口,虽然眼见着妈妈跟他一样,毫无睡意,盯着天花板,他还是得问上一句“妈妈,你睡了吗?”长大之后,他会在半夜守着成绩大起大落的红袜队比赛。浅睡过后,三四点钟醒来的他会翻遍通讯录,只想打给谁,好确认自己并不是全世界唯一醒着的人。他的失眠感受对我来说,太真实了,也太难过了。我的失眠记录是从高三开始的。听着室友们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情绪渐渐焦躁不安已成了那时并非出现在梦里的噩梦。大学的前两年,我开始听电台里的零点节目——“北京不眠夜”,我会边听节目边摸黑记日记,字迹的杂乱无章可想可知,会给电台后台发短信,跟人互动,会认真记录下一首好听的歌名,白天继续听。《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曾让深夜的我默默流泪良久,《全世界失眠》则是在Eason的第一个音开始,便让我深陷进去。尽管现在的我不再如此夸张的失眠,可这种暗夜里大睁着眼睛,头脑无比清晰的感觉想必是我一生也不会忘却的痛感、孤独感,甚至恐惧感。

保罗还是一个现代社会的隐士,他没有Facebook和Twitter账号,没有给自己的诊所在网络世界里刷存在感,偶尔在红袜队论坛里的发言还不用真名。总之,保罗在网络上存在的痕迹少之又少。故事的精彩便是从有人为保罗的诊所建立网页开始,还给他本人创建社交媒体账号并大肆发言。保罗维权,与毫不认识的网络虚拟人进行邮件往来,逐渐知道收件人是那么了解他,知道收件人的人生,知道收件人试图想让他加入的人生,总之环环相扣的故事一路开展下去。

故事中出现的好几个宗教派别也许会让并非宗教背景下成长的我们产生异质感,但那其实不过是一种探讨人可以靠什么生活下去的媒介。美国这个大熔炉的社会中,基督教、天主教为主体,犹太教徒也不在少数,还有人崇尚拜火教、佛教。总之,无论是故事里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真人,受大的宗教背景的影响,人们总是会思考自身该信仰什么,或者干脆做无神论者。

而对于非宗教传统的我们来说,我们该靠什么与自己的孤独自处,如何论证自我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呢?音乐、电影、书籍、运动健身,甚至恋爱结婚也许都无法真正消解孤独感,我们可以做的或许只是认识到这种无力感,接受它,借助音乐、书籍等形式更多地认识自己,与自己和解。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四):一种现代都市人的孤独和迷惘

“越是没有归属,你就会变得越加难以接触。”

曼哈顿是美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这里有华尔街、世贸中心,这里有“世界的十字路口”时代广场和戏剧殿堂百老汇,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坐落于此,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汇集于此。人们提及纽约便几乎绕不开曼哈顿,毕竟是当今时代的都市典型。很多文学与影视作品都有表现曼哈顿——一个有太多故事可挖掘的地方,远如美剧《欲望都市》和上世纪伍迪·艾伦的《曼哈顿》,近的,比如《纽约客》最佳青年小说家约书亚·弗里斯的最新力作《曼哈顿的孤独诊所》。

约书亚·弗里斯之前的长篇小说《曲终人散》和《当爱远行》已经为他积攒了不少赞誉,而这部新作更是首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的美国小说。这种肯定,其出众可见一斑了。

这是一部都市作品,在喧嚣热闹的曼哈顿,牙医保罗·奥罗克开了自己的诊所,外人看来是成功人士的他却陷入了一种无法与他人真正接触的孤独与迷惘。这是一个令人发笑又引人落泪的故事,是保罗一次寻求和解与平静的心之旅行。

他的诊所里有四人,不肯复合的漂亮犹太女友康妮,信仰天主教、总爱教诲保罗的保健师康维尔夫人,总戴口罩、一言不发的助手艾比,还有他自己。保罗热爱自己的工作,作为牙医非常优秀,但与另外三位女性的相处总令自己感到不适,隔着一堵墙似的。打破这种局面的,是一个冒用保罗身份在网络上发布与宗教、历史有关的奇怪言论的神秘人,他声称要帮助保罗找到人生的答案。

保罗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喜欢观看红袜队的棒球比赛,也尝试过很多其他人喜欢的新鲜事物。但有社交恐惧症的他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持久的快乐,反而更加焦躁苦恼,甚至会歇斯底里,只有红袜队算得上是一种寄托与归属,现场观看也好,在家录像也好。他谈过几段恋爱,尝过爱情的甜蜜,上学时就开始了,他也渴望融入温暖的家庭(或家族)。但无神论的他始终无法信仰任何宗教,那令他怀疑与不安,所以不是主动放弃就是被对方家族划线拒绝。虽然努力过,他还是变成了与社会脱节的、孤立的人。

宗教与信仰,是小说所要传递给读者的重要内容和主题。康维尔夫人有天主教的信仰,康妮毋庸置疑地信仰犹太教,保罗再往前交过的女友萨姆一家也皈依了天主教。人有了信仰就不会孤独,宗教就是很好的灵魂归宿。但这对保罗而言是痛苦的。通过人物对话(和邮件通信)中大量涉及宗教的讨论,读者在小说之外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宗教、信仰的熟悉与狂热。在假保罗的半强迫式的牵引下,借助亚玛力人这一鲜为人知的部族,真保罗开启了一段历史追溯,在怀疑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自我和对世界的另一番认知,也因为与前女友康妮、康维尔夫人的互动讨论(哪怕情非得已),他与康妮等人的过往与当下的关系也进一步变得清晰明朗,得以释然。尤其得知假保罗的真实身份并亲自了解了其经历后,真保罗更加确认了两人某种程度上的身份重叠,明白了过来人们的良苦用意。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行文中包含大量的心理活动,有发泄有牢骚,自我回忆穿插其中,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这份相似的孤独宣言对身为都市人的多数读者而言更像是一种自我解剖。

作者有意把故事背景设在曼哈顿,都市的喧嚣和人物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如今时代的真实写照。繁华的都市给了人们丰富的生活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可能,但精神上的孤独并非物质所能弥补,物质甚至知识都无法解决信仰的问题,信仰的丢失会使人迷茫,信仰的不同会使人分隔。但到底信仰什么或没有信仰,渴望摆脱孤独的人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自我本身,以及接受孤独是生活一部分的事实。

《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读后感(五):迷惘、宗教信仰以及爱的归属感

文/R郭郭

我们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在一个最坏的时代,不管哪一代人,都会有着迷惘的时期,迷失在纸醉金迷的物质中,迷失在各式各样的哲思中,或者迷失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中。无论哪一种迷失,都容易让人陷入困境并且开始迷惘,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以及对此不满的埋怨或者是想努力爬出这泥潭沼泽之中。如果说迷失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话,那么迷惘则是这种状态底下长期结果的产物。

美国作家约书亚·弗里斯把这种迷惘的状态在一个牙医身上呈现出来,这颇有“垮掉的一代”的特色,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丧”,约书亚·弗里斯在这本《曼哈顿的孤独诊所》之中,从一个牙医保罗·奥克罗身上发生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小确丧”的人生要如何破解。

约书亚·弗里斯笔下的主人公保罗·奥克罗是一个有点“社交恐惧症”的怪人,尽管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正常的,拥有不错的工作和地位,谈了几次没有好结果的恋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颇为满意。但身为“无神论”的拥趸的他正备受中年危机的困扰,与社会有些脱节、不时地被同事说教以及少的可怜的朋友(如果他心底真的认为他有朋友的话。),当一个人处于迷惘状态的时候,就极其需要一个支柱来顶住自己的生活,而信仰确实会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支柱。

人都需要信仰,否则生活将迷失方向。很多人选择宗教作为了自己的信仰。作者约书亚·弗里斯明显是研究宗教的狂热分子。在《曼哈顿的孤独诊所》这本书中,对于宗教的分门别类和深入研究,确实令人咂舌:禅宗、基督教、佛教、耆那教、人智学、克里希那穆提……作者用一个不太常见的种族以及宗教圣典来贯穿整本小说,阅读之中会带着一点怀疑的味道,当然,“怀疑”——这正是作者想要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约书亚·弗里斯的意识流写作方式也让这本书增色不少。

人类是属于社会型的群居动物,必然不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否则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另类,而保罗·奥罗克之所以觉得自己被孤独吞噬,大概也是因为在社会中没有找到归属感的原因吧!从家庭变故开始,他就开始迷失自己,无论是从萨姆·桑塔克洛斯的天主教家庭还是到康妮·普洛茨的犹太教家庭,他想融入其中却总是败下阵来,究其缘由,可能并不是因为他的无神论作祟,而是因为他根本在这些宗教的家庭中找不到归属感。那是一种关于爱的归属感,一种对于家庭和责任的认定感。

我相信红袜队的棒球赛在这本书中是具有其特殊的代表意义,这是保罗·奥罗克的父亲至爱的球队,而他沿袭了父亲看球赛时的习惯和做法,不仅仅是因为血缘和模仿,这算是一种纪念的方式,在心底里一种对于父爱的深沉的怀念,而不管红袜队的战绩如何,他在比赛之中要找到的不仅仅只是胜负和排位,更是一种在形式上与父亲的相处和联系。这种纪念形式可能就是他一直缺乏的爱的归属感,他最终所需要的信仰和归宿。

如果作者约书亚·弗里斯对于保罗·奥罗克的悲剧人设仅仅是因为他的怯弱并表现在消极逃避世事的话,那他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成功的,但约书亚·弗里斯同样也给予了主角与自己和解的机会,这可能是发生在皮特·默瑟自杀之后,或者是在格兰特·阿瑟布道成功之时。复杂的性格表现形式已经让小说中的人物更为丰满和真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