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六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独六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独六讲》是一本由蒋勋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六讲》读后感(一):没有讲清楚孤独,胡编乱写的感悟罢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风吹麦浪的豆豆(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104909/ 《孤独六讲》,名字很吸引人,我就被骗了进来。但读后,很失望,不值得读。 一,这只是一本借口孤独,实际上只是讲了一些根本不相关的情绪,行为等等,最后只是都归结到孤独而已。这样说来,世间万物,皆孤独的产物了,喜怒哀乐,不过孤独的表现而已,完全不靠谱。 二,本书六个部分,没有逻辑关系,每一部分中间,各段之间也没有联系,感觉就仿佛胡乱拼凑,一些感悟加上一点点历史,还有自己的小说的分析,就成了这本书。 三,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生命到底都是独来独往,这并不神秘。因为社会的保守,革命者肯定是少数人,这当然也是孤独,暴力能唤起兴奋,成为美学,我就看不出这和孤独有什么联系。语言是思维外在,当然不会都被理解,也算孤独,但这都哪跟哪啊。 这样的书,竟然大卖,我不理解,也许我水平低,看不懂吧。不过不推荐,烂书一本。

《孤独六讲》读后感(二):独自面对孤独,是虚无生命中最激情的事

一直以来害怕孤独… 远离家乡,已失去大部分的地缘,故乡的土地我已鲜有机会踏足和触摸。 亲缘呢,父母在的时候还能维系,人生尚有来处,可父母终将离去,最后人生就只剩归途,天生的亲缘也将逝去。 工作缘吧,大家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在一块而已,最后也终将散去,早散晚散的区别而已。 没有了地缘、血缘、工作缘的人,独自一人,应该就是儒家所说的人伦孤独吧。在儒家文化里,一个人有亲戚、朋友、同事,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和睦相处,就不会孤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你会发现有很多话不能说、不可说、不便说,有很多事不能做、不可做、不便做,就算说了做了也很少有人理解,甚至99.9%的人都是反对的,而这些人就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你能说没有了人伦孤独就不会孤独了吗?不,你还得面对另一种更大的孤独,那是一种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孤独,是柏拉图说的“终极一生寻求另一半”的孤独。 这种孤独,在年轻时可以有很多外在的排解手段。情欲孤独,那就去谈恋爱;革命孤独,那就去参加学校社团;语言孤独,那就多去看书。伦理孤独呢,父母健在,有一群同学陪伴,极少会感觉到。所以,年轻人较少觉得孤独。但中年以后,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逐步稳定,所扮演的角色也成型了,自然也就会被社会认为的这个角色所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束缚。大部分人没有勇气冲破,选择月亮而抛弃六便士,于是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但是,诉诸于外的排解手段没有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为什么日本无缘社会里那些失去亲缘地缘工作缘的人没有自杀呢,还会顽强地想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呢?是天生的生命活力吗?那为什么只有他们有,而那些忍受不了孤独而自杀的人却没有呢?我想,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是接受孤独、认可孤独、甚至欣赏孤独的能力。 那是一种“与自己在一起也觉得心安”的状态; 那是一种“走在路上,看到树叶飘落下来,很美,我不需要拍照跟人分享,我也很开心”的状态; 既然生命是一种巨大的虚无,那我就用这虚无做最激情的事,而独自去面对孤独享受孤独,也许就是最激情的事吧!

《孤独六讲》读后感(三):孤独六讲

蒋老师的这本书我给四星吧,虽然读的时候经常感觉有点像硬凑主题,有些话都有点道理,但是放在一起又觉得有点勉强,更像是蒋老师有感而发的片段集锦。下面说说我印象比较深的孤独吧:

第一种孤独,情欲孤独,刚开始看了几页,我转头就和老公说感觉蒋老师有点小矫情,就情欲孤独这么点事居然还要写那么多长绕来绕去解释。当然,有些观点我还是严重同意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孤独,因害怕孤独而想方设法逃离孤独,那她或者他应该很难找到让其不孤独的另一半。享受孤独,是先沉下心来自我独处,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合适自己另一半嘛,这确实在理。

第二种语言孤独,是指没有思考的话,发挥不了语言的作用。很多重复性机械性的话,看似是语言,但其实说不说都一样。蒋老引用了鹦鹉学舌和禅宗念经的例子阐述,鹦鹉只是语言的重复,没有起到沟通作用;禅宗的传承,无需语言来承载,心中有悟,无声胜有声。

第三种革命孤独,革命者都是孤独的,其中秋瑾的故事印象深刻,作为近代中国捍卫女性权利的第一人,她革命的不止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命运,更为深刻的是国民对外男女平等的思想革命,相比之下,感觉更为艰难。鲁迅还写了药来纪念秋瑾,有机会可以看看。

第四种是暴力孤独,感觉暴力美学这几个词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众口铄金的互联网语言暴力、极限挑战表演狂热、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我觉得都是可以思考的点,作者认为人性中就一直存在原始的暴力,完全除暴不现实,避而不谈不科学,应该主动认识和承认暴力,然后呢?然后就能更好的控制了?在战场杀敌是英雄,在国内杀人就是暴力,古往今来,帝国都在用国家机器这个暴力武器,在服务其的规则下,归顺各地侠客,以暴制暴,这又不是暴力了?我不是很懂了解暴力然后呢?是要我们辩证的看暴力?

第五讲,思维孤独,直达结论没有辩证思考是没有思维的特征,现代教育的方式更多是直抵结论式教学,我也深受其害,应试教育让我更多的思考怎么记住知识,而不是思考为什么,怎么用……

第六讲,伦理孤独,不感兴趣,看不下去了……

《孤独六讲》读后感(四):《孤独六讲》:与自己在一起

不知道多早之前就有听说过这本书,不过当它碰巧在我还完书的时刻出现在图书馆还书处,我就没有了任何不看它的理由。其实有一点空泛,观点的输出比较多但是论证会偏少,但还是让人有所思考吧,也是值得记录的片刻。

先生说,孤独的核心价值就是,和自己在一起。想到之前课上听到的“容器说”,人是装在容器中的动物,怎么可能不孤独。躯体是容器,思想是容器,车子房子城市国家地球是容器,正义道德善良怜悯爱情也是容器。空间的穿透总是令人恐慌的,于是往往选择的是容器外侧的碰撞与摩擦。并不是说少了与世界的交集,但内心大概还是有独特的一个形状。在我想来孤独感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它甚至就像一种保持个人独立性的证明,这与有没有知己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还不至于让自己的生命成为完全复制他人的一种存在。

说的有些玄乎了,可能是因为个人认为孤独感常见到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就很难理解某种对孤独的恐惧,更别提说会认为孤独感是“不好的”一种情绪。不过先生给孤独赋予了一种美学上的意蕴,书中的一些句子让人有初醒的感觉,他说只有失败的革命才能成为诗歌,他说当语言越来越准确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弹性,他说好的文学要提供的就是一种“触怒”。带着一点轻狂的孤独,有几分“笑世人看不穿”的清冷,但很动人。

昆德拉在评析培根时说“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那其实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当我们审视孤独,其实是辨识自己的过程,关于边界,以及影子是否歪斜。

言辞浅薄不敢说自己悟了多少,或许只是触碰到些许冷清的热闹。沿用一点看到过的书评来随意作结罢:

感谢这本装满孤独字眼的书,这个文字的容器。 它分成六小格盛着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 这是一个被风吹乱的格子铺。 每样东西上面都覆盖着另一样东西。

对人这种孤独的动物而言,对抗孤独的唯一办法, 也许就是学会把自己的容器不断忘掉、不断放空。

但你不可能打碎它。 打碎它,你将不复存在。

《孤独六讲》读后感(五):现代人的孤独

蒋勋。第一次读他的文字,意外的好读,读起来很舒服。

本书从六个方面剖析了孤独。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

最喜前两个章节,情欲孤独和语言孤独,几乎道尽了,现代人对于独孤的看法。第四章,暴力孤独有些偏题。

现代中国经历着高速发展,为了不被时代抛下,每个人都在全力奔跑。途中,老友、旧物不断得遗失。来不及寻找,一丝遗憾略过心头。继续昂首向前,跑到最后,四下环顾,发现我们已是孤身一人。

书中语言孤独一章中写道“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好像自己变成在荒野上一个喃喃自语的怪物。”

近些年,越来越寡言。觉得说话麻烦,太累、太费力气。似乎每个人都很赶时间,来不及听别人把把话说完,只是匆忙得讲述着自己。有些人比较礼貌,会安静地听我们把话讲完。然后想着,终于该我讲了。至于我们究竟讲了什么,没人关心。

中国有句古话叫“祸从口出”。语言会产生很多的麻烦。有时候,讲了一些话,被有心之人用另一种方式讲出来,就变成了另外甚至相反的意思。还有些人,在和谈话之前,就已经预设了立场。听不懂也听不进别人在讲什么。有时候,刚讲了开头,并没有讲一些什么观点,对方就开始想当然的反驳了,如同斗志昂扬的斗鸡。等对方反驳完,无奈地告诉对方,我不是要讲这个,我要讲的是...,还没讲完,再次被打断。

于是,开始越来越沉默。

#摘抄#

1.每个人都着急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2.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那个巨大而孤独的荒凉感。

3.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人觉得悲悯,而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他们不懂孤独的快乐,是孤独,也是自由。)

4.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觉得有些道理)

5.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