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独传》读后感1000字

《孤独传》读后感1000字

《孤独传》是一本由[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传》读后感(一):孤独传

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孤独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化史

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

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一致推荐

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孤独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化史

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

《孤独传》读后感(二):孤独

得到听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是从西方的视角,特别是英国的视角,来考察孤独的历史的。她观察到,在1800年以前,loneliness,也就是我们今天翻译成“孤独”的这个词,意思并不是某种负面的情感,而是指孤身一人,身边没有其他人。因为在那之前,基督教是英国社会上主导的意识形态。基督教里的上帝被说成是无处不在、对人的内心了如指掌,因此人没有机会真正孤独,永远都和上帝保持着联系,人所能做的,最多只是独处。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打破了英国原有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变成工人,与原有的家庭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流行,人们彼此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越来越像孤立的原子;同时世俗化进程让宗教和上帝的重要性越来越低。这几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孤零零的个体,失去了上帝、家庭、原有的社会关系的保护,孤独就成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情感状态。

《孤独传》读后感(三):孤独就像是一碗螺蛳粉

孤独就像是一碗螺蛳粉,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掩面而逃。

作者费伊·邦德·艾伯蒂是一位长期关注身体、情感、药物、性别的英国历史学者,她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孤独”这种情感作为一种现代病,如何从19世纪一路发展到今天,以及人们为摆脱孤独的困扰,都想过哪些有趣或奇怪的办法。比如:

用泡澡来调节体内温度,因为人们觉得“孤独”是一种冷;

放血疗法,因为认为“孤独”是一种有害的体液;

研发“孤独药片”,因为认为可以用对付抑郁和焦虑的方法来对付孤独;

作者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人生经历中对孤独的表现、社交媒体造成孤独的传染性、建造养老社区却孤立了老年群体等一系列现象指出,孤独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相关的文化症。

正如作者所说,存在着积极孤独和消极孤独,孤独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是人类在获得理想生存方式之前的一项选择,应当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孤独可以是某种我们理解自我与他者的进路。”

《孤独传》读后感(四):你我的孤独并不相似

孤独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应的是:寂寞、空虚、孤单。这三个词经常用在对孤独的负面表达,更像是人们不愿独自承受的情绪状态。而正面的表达,应该只有独处这个词,或者是孤独一词本身。一直以来,我并不认为孤独是一个负面情绪(或贬义词),而是一个持续正面的情绪状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孤独,当无法承受孤独时,孤独就成了侵蚀精神的魔爪。

如果你觉得孤独难以承受时,寻求他人的联结和陪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前提是你们之间存在共同体,这也是找到灵魂伴侣的前提。与此同时,现代性的共同体多以网络社群发展为趋势。我们在虚拟的社区里活跃可能会引发更深程度的孤独。在网络上寻找同好,或许这更容易形成现实生活中实际社交的缺失。对于我来说,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的平衡变成了年轻人的难题。换句话说是,现实中独处的质量和网络活跃度是需要合理调节才不会导致被负面情绪侵蚀。

无法共情他人的情感,同样也会无法理解他人的孤独。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认为一个人对孤独的承受能力和共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先天性的关联。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作家或者创作者:他们对独处的需求之大,孤独是创作力和想像力的灰色地带,深刻的作品都是在作者孤独的处境中诞生。有关孤独的书单请看图

关于老年独居和孤独死的问题,个人建议还是读上野千鹤子的《一个人最后的旅程》和《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比较好,上野先生对老年临终的研究更加详尽也符合亚洲社会。

《孤独传》读后感(五):对孤独的阅读联想。

微信阅读读完,才明白难怪作家,文学理论家推荐。孤独-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大约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作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孤独以及其历史,个人较为看重的篇章是孤独与身体,社交媒体,老年人孤独的关系。整体而言,可以作为对小说(荒凉山庄,暮光之城)历史(维多利亚女王,托马斯 特纳)社会,电影的分析和评论。对于作者对孤独的延伸,思考,不由想起了宗教广义对人的意义。总之,适合常读常新,也许上帝死后的时代,是虚无时代吧(而这恰好是另一位英国记者,彼得 沃森的著作的主题,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西方思想,宗教,文化的梳理),孤独繁盛在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进程中,19世纪,离20世纪-现在世纪的前夜,更近的一个世纪,是很多现代包括(现代主义)社会,思想,艺术和文学的根源。较为遗憾的是,作者似乎并未在结尾提及亚洲(东亚和东南亚)的社会情况和症结,也许是出于本土视角的缘故吧。稍往远延伸的话,历史的研究方向,也是有意思的:从国家 的政治,战争,经济到文化史的宗教,社会小人物,印刷术,图书馆,市民们的心理情况(通过对日记的分析),再到被忽视的自然环境,情感,身体的塑造,思想,以及病人,疯癫的处理,乃至孤独,寂寞,记忆,怀旧,下一步是什么呢?也许就是AI,病毒,和死亡(已经被研究过),或许还有等等,毕竟人的发展过程, 世界的演变,蜕变,就是将要抑或正在书写的未完成的记忆梳理(专家的,私人的,官方的)-历史。打个比方,假如外星人要了解地球上生物的故事,记忆的话,那么历史,无论是动态的(纪录片 或电影),还是静态的(书的纸质,电子媒介)都是绕不过的。夸张点说,历史是智人文明的生命树,永久存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