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博物馆里的汉字读后感100字

博物馆里的汉字读后感100字

《博物馆里的汉字》是一本由史军 主编 / 沅汰 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馆里的汉字》读后感(一):有趣的科普读物

本书通过“鼎、鬲、簋、爵、尊、彝、卣、钟、匜、盘、钺、戈、戟”这十三个汉字生动形象有趣地向读者介绍了这十三种器物以及中国古代文化。 以“鼎”字为例,作者先是展示了“鼎”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再到楷书的字形演变历程,可以让读者直观地去感知“鼎”字最初的意思。接着介绍什么是鼎,讲述关于鼎的典故,让读者对“鼎”有更详细的了解。最后通过展示博物馆里的鼎让读者感知这些静静地立在博物馆中的文物背后厚重的历史。作者还设置了小贴士和延伸阅读环节,让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这十三种器物中,有的是炊具,如鼎、鬲;有的是食器,如簋;有的是酒器,如爵、尊、彝、卣;有的是乐器,如钟;有的是承器,如匜、盘;有的是兵器,如钺、戈、戟。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器物被赋予了礼乐的含义,都成为了礼器。 西周确立了分封制,社会也形成了多个阶层,自上而下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为了明确各个阶层不同的尊卑地位,礼乐制度随之完善,并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风俗,无所不包。而礼乐制度在生活中往往就通过这些器物来提现,如天子在祭祀、宴饮、陪葬的时候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又比如无论是在祭祀、大型宴饮还是对外出征时,都要奏乐,但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的音乐,根据贵族的阶层地位高地演奏不同的音乐,对于钟、镈等青铜乐器在什么级别的场合才能够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随着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时代变迁,这些器物不再作为礼器而存在,它们有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成为古雅的摆件和玩器。不过也正是它们作为礼器的性质,使得它们作为陪葬品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我们还可以在博物馆里通过它们去感知历史。 这本书虽然是少儿轻科普读物,但作为一名大龄读者,我也是读得津津有味。下次再去博物馆的时候,我想那些沉重的青铜器对我来说不再是不认识的字、看不懂的线条纹饰和不知道干嘛用的东西了。

《博物馆里的汉字》读后感(二):终于知道这些字怎么念了!

这本小学不但适合中小学生,就连家长看了都大开眼界。平常去博物馆看文物展览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那些生僻字,这下终于有机会弄清楚了。不但可以知道其读音,就连它们从甲骨文以来的字形演变、所代表的具体形象,以及其背后的典故,都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鼎、鬲、簋、卣、觚、匜、钺、戟……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它们所代表的器物可都是博物馆里的常客。本书收录了13个汉字,对应着13种器物。它们都来自于古老的周朝或者春秋战国。它们在古代人的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实际用途,正因如此它们也经常被用作祭祀、宴会等场合下的礼器。

读者们通过学习这些文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从前有这么多的礼器,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非常重视礼乐制度。什么场合应当遵守什么礼节,什么季节演奏什么音乐,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了解《论语中》孔子那句有些拗口的话的深意:“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哀叹,正是因为春秋时期开始礼乐崩坏。他所在的鲁国——这样一个从前的礼乐制度模范国——也开始走向堕落。

本来觚这种酒器在周朝时候是上圆下方的,到了春秋就出现了上下都是圆形的构造。孔子哀叹道:“觚都不像觚了,那还是觚吗?”

这些文字已经深深刻进了中国文化中,比如一言九鼎中的“九鼎”竟然有可能是真正存在过的,有可能从夏朝一直到周朝,甚至秦国都保存在统治者的手里,但是后来莫名消失了。又比如“问鼎”这个词,是来自于野心勃勃的楚庄王到秦国询问九鼎的尺寸。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文化的变迁,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被留在了字典里、古文里、博物馆里,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越来越远了。但是孩子们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有义务将这些文字及文字背后的故事牢记并传播下去。

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正是带着这个任务诞生的,建议家长们带领孩子学习起来,之后再去博物馆实践一番,记住它们所代表的器物造型,记住它们背后的故事,记住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博物馆里的汉字》读后感(三):听文物讲故事,了解博物馆里的汉字

《博物馆里的汉字》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在我小时候的认知中,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我未曾见过的物品,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着历史故事。除此之外,我也觉得这里是一个充满秘密的地方。每一件东西都承载了那一时期,整个国家的兴衰与历史!

. 长大之后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地方,我也想去逛一逛他们的博物馆。一次次的参观与游览,即使每一次让我了解到几件物品,也都会让我感到遗憾,因为我等等了几个小时,并不能把这些博物馆中的历史物件全都看清和了解。这时候我觉得一些博物馆方面的书籍就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通过一本本博物馆的书籍,结合我所看到过的实物,更深的了解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 . 《博物馆里的汉字》是一本针对7岁以上儿童所写的关于博物馆中的汉文化和历史的书籍!给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一个了解博物馆里汉字的机会。虽然说这本书是针对7岁以上的孩子,但在我看来成年人绝对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 每一个汉字的意思以及用他名字命名的一些物品,他们都在哪一些博物馆中陈列,都在书中提到。而有一些竟然也是我闻所未闻的物品,比如说第2节中的鬲,我一直以为这个字读ge但原来是个多音字li,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器物,而它的作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煮熟食物的器物,它的形状很有意思,而他也集结了当时古代人民的智慧。 . 而第3节中的簋,也是一种盛放谷物的祭器。它的形状和制作工艺比前一个更为复杂。也更充满了艺术性。

. 在看到这些汉字的过程中,我其实也在不断的学习,因为每一个章节除了介绍这一个字之外,还有一些延伸阅读介绍一些其他的字。或许有些字是生活中会用到也经常看到的,但有一些可能是第1次看到,不知道怎么念,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当我读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对这一些复杂又很少见到的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 虽然说这本书是针对七岁以上儿童和少年,但我个人认为整本书的内容还是略显复杂。因为在我一个成年人读来确实正正好好。书中文字多图片少,可能也是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

. 但总体而言,整本书的立意与它的内容还是十分优秀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