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1000字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1000字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是一本由【英】霍吉淑著作,读者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一):失望的阅读体验

有《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珠玉在前,满心期待这本书是透过中国文物,以物见史,挖掘中国历史的另类解读。

没想到翻遍全篇,基本上是文物介绍性的图片和文字堆砌,篇章之间再堆砌些大众都知道的中国历史。想了解中国历史脉络的人会没有头绪,因为历史被讲述的支离破碎。想了解中国文物的细节的人,看图片直接上大英的官网可能更直接。BTW,大英那幅最有名的《女史箴图》,在书里面又小又不清晰,莫非原件也已经这么模糊不清了?

失望的购买阅读体验,希望大英不要因赚钱而砸了自己的牌子。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二):从文物看历史

从文物看历史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越晚期的文物越精致。早期商周时期,一个鼎动辄几吨重,而且图腾纹路也更为写意。到了唐宋时期的瓷器,玉器则越来越小,而且纹路也开始写实。不过到了明代,因为商品化的原因,瓷器大多是流水线生产,质量反而下降了。此外,书画也是如此。从秦汉到明清,也有一个由写意到写实的过程。(其实说是生动更恰当。)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是1980年代部分,近代那几幅画感觉像是中西杂糅。特别是施汉鼎的《南湖日出》,近处的小桥,柳树是典型的中国水墨画风,但是远处的太阳却是刻板画的风格。还有上面那副《雨后》,近处的紫禁城和远处的高楼,再加上一道彩虹,这种中西结合,黑白彩色相见,让人浮想联翩。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三):不仅是简史

书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大英博物馆里中国展品都是精品,特别是莫高窟的藏品,真的是不错。

本书将中国历史分为了6个阶段。秦代以前,秦到唐,南北宋、元明,清和现代中国。

秦代以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书以新石器时代为开始从最初的陶面、陶制品、玉制品开始。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陶的不断发展变化为瓷器(煤的使用,使炉温更高),玉器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贯穿的。商周石器的青铜器-酒器和食器。

帝国时代,汉代以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出现佛教题材的相关雕塑、佛像,将中国的雕刻艺术发扬。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丝绸之路,出现奢侈品的发展与交流。瓷器一直都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 生活。

宋代被单独作为一个时代列出,宋代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在艺术品种也多有体验,这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元明时期与国外的交流更为广泛,出现的外销的瓷器。

清代,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出现了钟表等物品。

总体来说还不错,画面精致,至少可以看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即使到了大英博物馆,估计也都看不全吧。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思维导图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四):文物是沙海拾贝,很感谢能有这本书

女朋友在英国留学。去年我到英国去找她,住了几天,刚好在英国玩。异地恋真的很不容易,而且还是跨国恋。她学的是文化管理方向,对大英博物馆比较熟悉,我们专程在中国馆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英博物馆像一个窗口,一方面向世界各国人展示中国之美,一方面让全世界主要的古代文明被放置在一个空间之内,能够让有心人,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这种较为全面的博物展示可以抵达非常深刻的体验。

同时,只有在那个情境下,才开始觉得中国文物跟自己血脉相连的感觉。大英博物馆有那么多古代文明的精粹,比如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的许多展品,但我们都感受到了 ,只有中国馆才给我们的亲切和温暖,哪怕在英国,逛一圈中国馆,会觉得没有在多元文化里迷失。

所以看到这本书上市后,马上就买了。国内的藏品,如果想去看,很方便,现在无论是出行,还是各种文物展都很多,但是大英博物馆的藏品,除了去英国专程去拜访之外,就真的很需要这样一本书了,甚至这本书里很多藏品,在中国馆是没有被展出的,这才是这本书里尤为难得之处。

文物是沙海拾贝,很感谢能有这本书,把这些漂亮的珍品收纳进来,让我可以放置在床头书架上。我自己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一部文物拾遗的清单,自己在写历史方面的文章时也会引用一些其中提到的文物和文物信息。

说几个我最喜欢的大英博物馆藏的中国文物吧。

1.唐朝官员刘庭荀墓葬雕塑,有一些造型很奇特,感觉既有北方文明,又有楚国镇墓兽的那种巫妖气。

2.敦煌壁画《树下说法图》,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出土于敦煌藏经洞,就是语文课本上余秋雨写王道士的那里。

3.玉面神人像,和三星堆的造型很像。

4.大维德花瓶,极为少见,最早带纪年款的元青花。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断代标准器物。

5.女史箴图。

最后,跟女朋友现在已经分手了。考虑给她也买一本寄过去,以前的感情也和文物一样,存在过啊,磨灭不了的。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读后感(五):如果文物会说话

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巡展。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去上海博物馆观展,队伍里颇多亲子档,只言片语中流露出借看展增加历史知识之意。

“听”文物“讲”历史固然是轻松有趣的学习之旅,然而若没有历史常识做底,难免如坠云雾、走马观花,岂不辜负了排队之苦?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知名汉学家霍吉淑撰写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一书,提供了一种博物馆导览的范本。作者以时间为序,配上不同年代珍贵文物的照片,再附以文字,讲解其历史背景。一方面,精美的文物先声夺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书页间直观地看到时间的流淌——从新石器时代遗存、刚刚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到新中国的版画、老上海的讽刺漫画,呈现给我们的是截然不同的观感。

文物见证古人的生活,告诉我们它旧主的习惯和嗜好。那些昙花一现的聚落也曾留下零星痕迹,不同文化的交叉碰撞,相互影响、不断演进。作者说:“中国疆域辽阔,聚落文化各自活跃区域堪比现代欧洲诸国。”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物折射出人之多样性,让人浮想联翩。譬如,良渚文化代表性的玉琮有神秘的魅力,人们并不确知它的具体功能,但是其上的神人兽面纹很可能就是后来饕餮纹的雏形。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和古人交流看法,但文物比文字记载更忠实。它讲述了观念的转变。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较诸前朝有了重大改变。秦人不重酒器、食器等仪式性礼器,更爱以实用器物和模型随葬。作者分析,这体现了“人们对来世观念的变化”,从信神灵、信祖先,到模拟“一个和现实生活相似的环境”,发展到后来,便是不厌其烦地在墓中绘制主人的奢侈生活,祈求来世再续。类似的,我们看明代中后期的建筑,常常会注意到它的屋顶,它也透露出一点微妙的端倪:“人们相信建筑屋顶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之间的平台”,所以竭尽所能地装饰它自有用意,陶瓷神像、文星神像脊饰广受欢迎。

当我们仔细端详文物之美,还可以跟古人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纹样复杂的青铜器令人叹为观止,不妨细思能工巧匠用什么办法完成它精妙的结构和造型。在陶瓷的发展史上,定窑白瓷盛极一时,匠人采用燃料利用率较高的覆烧法,即将器物倒置烧制。可想而知,如此烧制出来的器物,口上无釉,难免涩口。解决这个缺陷的办法,也造就了定窑的另一种美:金属镶边。配在洁白的器物上,既不过分奢华,又不嫌素净,相得益彰。再看工艺复杂的景泰蓝,先用铜丝固定花纹,数次填釉烧制才成,虽富丽奢华,却胎质粗糙、铜丝易断。现代改良的景泰蓝则精美多了,书中收录的景泰蓝香炉、宝物挂屏俨然是艺术品。新材质的应用、不易断的铜丝、不溢胶的植物胶,从细处体现了工艺的进步。

纸上得来的历史毕竟去我们日远,同国同城尚难亲近,而文物架起一座桥梁,基于古物带来的直观印象,会有置身其间之感。如作者评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旧上海,称其虽是“时尚和现代化的缩影”,但摩登生活终究是少数人的日常,若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则失了对历史的公允印象。有了本书做底,日后逛博物馆必不会只是看热闹,会在脑海中的历史之脉上,添补进扎实的图景。

——己亥年读霍吉淑《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